陳曉偉 許琦 黃德明 黃邦夏 李衛星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審計視域下數據資產的特性和存在的問題;其次進一步提出如何從審計視域的角度來推動和促進企業數據資產增值,以及如何為企業打造數據資產“三級”防控體系;最后介紹廣東移動創建的智慧審計中臺“平臺+服務+安全”實踐案例。
[關鍵詞]審計視域? ?數據資產? ?增值? ?防控
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與產業的逐步深度融合,大數據不但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而且在企業研發、銷售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也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我國“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加快建設數字經濟,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資產就是企業的核心資產。
許多大型國有企業和集團企業具有各種業務管理系統,業務管理系統存儲的相關數據一定程度上為其業務活動提供了幫助。但是在審計過程中發現,企業很多數據在整個數據生命周期中,未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維護,使得數據質量下降,甚至變得完全冗余。審計無法直接依賴這些數據,只能將相關數據這個“粗礦”經過清洗、分類、破碎和磨粉,才能提煉出數據資產這塊“金礦”。
一、數據資產的概念與特性
(一)數據資產的概念
《電子商務數據資產評價指標體系》已明確將數據資產定義為:以數據為載體和表現形式,能夠持續發揮作用并且帶來經濟利益的數字化資源。
并非所有的數據都是資產,只有當數據具有合適的質量并在合適場景達到預期目標的時候,才有價值,具備資產的屬性。內部審計恰恰就是從各種原始數據中通過不斷收集、轉換、整理、分析等,一步步推動數據產生價值,為企業發展決策提供依據。
(二)數據資產的特性
與企業的其他實物/固定資產一樣,數據資產也具有生命周期,同時數據資產還具備四個基本特性:可量化性、可持續性、可控性和效益性??闪炕允侵笖祿Y產的價值可以通過某種數量指標來衡量;可持續性是指數據資產可以重復使用,進行不斷分析和運用;可控性是指數據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即數據資產的所有權或控制權是明確歸屬企業的;效益性是指數據資產具有為企業增值的潛力,能夠給企業帶來預期效益。
二、審計視域下企業數據資產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許多國有企業不僅業務上向數字化服務轉型,內部審計也不斷向數字化審計轉變。但在實踐中,企業數據資產存在一些問題,大大降低了數據資產質量,影響數據資產使用和數字化審計效果。
(一)企業數據資產分散,有“數”不能用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在前期頂層設計時缺乏長遠規劃,未形成公司級的數據資產定義及分類分級規范等,從而造成各業務系統數據存儲較為分散。數據與數據、數據與業務之間的關聯性較差,缺乏統一的數據采集、存儲管理等標準,容易出現“信息孤島“現象,這嚴重阻礙了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大大降低了數據資產的可得性和可用性。
(二)企業數據質量不高,有“數”不好用
大型企業的流程往往是復雜的,在B域(業務平臺)、O域(運營平臺)和M域(管理平臺)中的許多數據是重疊的過程、功能、系統和數據,單個數據字段可能是多個過程的輸入(和輸出),導致使用該數據時要考慮很多因素、條件和環境,給使用者帶來很大的不便利性。
雖然企業擁有大量歷史系統和數據,但是這些系統在以前可能分別由各種不同方式、語言和平臺開發的,甚至是基于電子表格的工具開發的,導致在數據采集、處理和分析等環節容易出現數據錯誤、異常和缺失的情況,從而無法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三)數據融合使用困難,有“數”不會用
企業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使用數學建模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待提升,審計人員使用相關技術對海量數據分析處理、提煉出可疑的審計信息的能力亟待加強。面對海量數據,各種分析僅停留在表面,數據應用不深入、應用領域較狹窄、數據與場景融合不夠,導致數據之“溪”難以匯聚形成數據之“?!保瑪祿Y產的潛力得不到充分利用。
(四)數據管理體系缺失,有“數”不善用
大多數企業對數據資產管理了解不足,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個別企業甚至認為,數據資產管理只要有系統存儲數據即可。很多主觀因素造成數據資產管理缺乏相應的機制和體制,面對數據資產居然無從下手,有“數”不善用的問題非常突出。
三、審計視域下促進數據資產增值的舉措
(一)堅持理念先行,提高全員數據轉型意識
企業要打造“數據資產就是生產力”的氛圍,重點提升中高級管理人員的認知,進而提升全體員工的數據轉型意識;在頂層設計時要制定數字化轉型發展戰略并明確轉型路徑,在實施時需加強相關資源投入,促進企業數據資產的廣泛應用。
(二)夯實基礎建設,建立數據智慧審計中臺
企業可以通過建立數據智慧審計中臺,將企業各種業務管理系統數據進行整合,從B域、O域和M域將原始的海量數據提煉成為數據資產沉淀至數據智慧審計中臺,這樣智慧審計中臺可以為企業提供穩定的增值服務,以滿足企業不同人員的需求。
四、審計視域下打造數據資產“三級”防控體系
(一)第一級防控體系,重點遏制源頭風險發生
企業在規劃階段需重視數據資產分類、分層、分級的管理和維護,要對數據資產的安全等級進行精細劃分;構建數據訪問控制紅名單和數據訪問授權機制,增強數據資產安全管控力度;確定數據資產共享和開放方式,做到供給與需求不脫節,減少后續不同信息化系統數據對接的難度。
(二)第二級防控體系,減少數據使用風險
企業可以建立長期有效的激勵機制來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并加強對企業現有人員的再培訓;建立數據資產管理問責機制,按照“誰錄入數據、誰整改數據、誰維護數據”的原則,從業務流程開始梳理,明確數據與人員之間的對應關系,構建SOX責任矩陣,制定數據資產管理主體責任制度。
(三)第三級防控體系,加強“嵌入式”風險防控
鑒于對數據資產進行全流程審計存在數據資產隱蔽的風險點,建議企業在開展針對數據資產進行審計工作的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報告階段、結算階段和驗收階段,要規范管理,建立相關復核措施;形成一套依據以“數據資產”為審計切入點的嵌入式風險防控機制,將風險防控嵌入審計項目的各個環節,抓住重點領域、重要事項和關鍵環節,實現嵌入式風險防控與審計業務流程同步管理和運轉。
五、廣東移動智慧審計中臺“平臺+服務+安全”實踐案例
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全息交互智慧審計體系”指導下,廣東公司主動創新作為,加速審計模式轉型,加大審計技術創新,加快審計智能平臺升級優化,有效實現了數據資產可延展、可伸縮,完善了“平臺+服務+安全”一體化的智慧審計中臺,在此中臺不斷研發審計模型,同時培養綜合型審計人才,組建高效審計團隊開展審計工作。
(一) 廣東移動創建智慧審計中臺的方法
1.組建專門團隊。所謂“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廣東移動組建了智慧審計團隊,主要負責數據資產提取和分析,解決有“數”不會用的問題。
2.營造工作氛圍。廣東移動積極營造爭先創優的工作氛圍,在公司內形成了一種濃厚的學習、工作氛圍,逐步形成了“快速取數、快速建模、快速分析、快速報告”的模式,助力審計工作效率的提升。廣東移動內部審計工作以信息系統為基石、以各業務全生命周期的數據為支撐,依托原始數據提取出數據資產,從而實現全面審計重點業務、精準定位高危風險、持續監控運營風險的工作目標。
3.持續投入資源。廣東移動在集團公司的指導下,不斷根據審計環境的改變,積極推動審計工作模式和手段的轉型升級。在審計轉型過程中,持續投入相關資源,保障智慧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基礎建設方面,廣東移動已投入22T分布存儲、5T高速存儲的硬件資源,共8臺虛擬機資源;為滿足處理海量數據資產需求,將100T Hadoop存儲計算資源納入規劃,后續既可以作為數據資產存儲,也可以作為數據資產分析。
4.創建審計中臺。廣東移動按照集團公司的工作思路,遵循循序漸進的發展策略,采取“組件化拼圖”模式,不斷推進廣東特色的智慧審計中臺建設,將公司各大業務數據資產進行高度整合,形成“可用、好用、易用”的支撐工具庫,搭建出 “平臺+服務+安全”一體化的智慧審計中臺,助力各項審計業務目標的有效實現(見圖1)。
(二) 廣東移動智慧審計中臺的實踐成果
經過對公司數據資產的不斷梳理、沉淀和積累,廣東移動建立了58項內部審計專業化產品及服務,其中,正式運行31項,研發及試運行20項,新業務新技術跟蹤及可行性研究7項。比如,某家庭寬帶緊急項目,使用智慧審計中臺從BOSS、服開、3A、互感4個系統獲取數據資產分8個維度進行分析,可以1天完成上萬個家寬真實性現場驗證工作。由此可見,審計視域下使用數據資產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節省資源,切實為公司做到降本增效。
(作者單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郵政編碼:510000,電子郵箱:13822101216@139.com)
主要參考文獻
[1]高偉.數據資產管理:盤活大數據時代的隱形財富[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6
[2]劉俊.淺談數據資產價值及其實現途徑[J].陜西財政稅務??茖W校學報, 2020(1):38-40
[3]莫富傳.貴陽市政府數據開放共享體系研究[J].圖書情報研究, 2019(2):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