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讓
六盤山林區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對策
李新讓
(固原市六盤山林業局 寧夏固原 756300)
近年來,森林病蟲害問題逐漸加劇,病蟲害不僅給森林資源造成較大損失,也對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破壞,因此,加強林區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顯得至關重要。文章根據六盤山林區病蟲害防治工作,分析了六盤山林區病蟲害發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關無公害防治對策,以期為林業病蟲害防治提供參考。
六盤山林區;病蟲害;發生原因;無公害防治對策
森林資源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球的生態環境、社會及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有著較大影響。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我國開始重視森林資源的保護和林業經濟的發展工作,然而,在林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病蟲害問題較為嚴重[1],病蟲害不僅會影響樹木的健康生長,甚至會導致樹木死亡,使森林資源流失嚴重,對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破壞。文章以六盤山林區為例,重點探究了六盤山林區病蟲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無公害防治對策,為推動六盤山林區林業資源的保護和林區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六盤山林區森林種類多為防護林和用材林,樹種結構單一,動物種類較少,生態穩定性不高,樹木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植被冠層封閉且覆蓋度均很低,導致林區抵御病蟲害能力比較差,進而導致林區病蟲害問題頻發[2]。此外,部分地方開展造林工程時并未提前部署,在良種選擇及適地適樹等方面缺乏實踐,因而出現樹木生長發育不良,極易引發病蟲害問題。
對于林區而言,病蟲害問題的種類和數量均較多,且病蟲害的傳染性強、蔓延速度快,部分林業經營者或者農戶為了盡快消滅病蟲害,常使用農藥作為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措施。然而,由于森林病蟲害問題波及區域較廣,不同區域也存在較大差異,病蟲害問題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逐漸進化。農藥長期使用后,林區的害蟲及病菌會產生抗藥性,防治難度系數也大幅提升[3],不但無法治愈病蟲害問題,還會引發環境污染問題。一些農藥殘留在林區土壤、樹木及草本中,甚至會危害到有益動物,從而對林區生態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當前,林區病蟲害監測預報能力有限,對于林區病蟲害問題的發生及發展趨勢的監測預報不夠及時,經常在大面積暴發病蟲害后才會進行被動防治,這樣不但會耗費較多的人力資源和經費,而且在病蟲害控制效果方面也不盡如人意。
現階段,林區建設管理資金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對于林區而言,林木養護管理的難度較大。林區當前管理資金來源有限,多渠道籌資的途徑并未有效建立,故政府財政的負擔較重,無法滿足更多公益林的養護管理需要,林區未得到妥善管理,導致林區濕度大、通風透光性不好,使得樹木腐爛較重,易滋生病蟲害[4]。同時,資金的匱乏使得林區病蟲害防治方面開展力度不足,造成林地減產、樹種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等問題,給林業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造成不良影響。此外,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需要持續創新和實踐,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病蟲害防控效果將受到影響。現階段很多地方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手段及理論基礎比較落后,無法適應現代林業發展的需要[5]。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逐漸加強。林業建設項目作為國家優化生態環境的工程,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為加大固原市六盤山林區對病蟲害問題的防治力度,在造林過程中需要對林區植被結構進行優化,以進一步降低林區病蟲害問題的發生率[6],防止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最終保證固原市六盤山林區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結合我國在森林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規可知,相關部門需要科學管控林區木材的砍伐及加工,避免亂砍濫伐林木,最大限度地保護好林區生態環境。再者,在林區樹木培育的過程中,需要對林區植被結構調整方面進行考量,規劃部署林區總布局,盡量選擇抗逆性強的樹種,還可以在林下栽培灌草,增強樹木在病蟲害方面的抗逆性。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因地制宜,加大混交林的培育力度,推動林區樹種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填補植樹造林的短板,通過合理加強林區種植的管理,以減少病蟲害問題出現的概率,保障林區樹木、健康、茁壯成長,進而推動林區林業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預測是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基礎。各個地區需要將病蟲害調查監測工作放在首位,對林區內所有森林資源開展病蟲害調查的監測業務,并定期進行排查,對病蟲害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防治,避免因未排查而使林木遭受病蟲害嚴重的情況。從發展的角度看,六盤山林區需要建立完善的病蟲害預報網絡體系,其不僅可以清楚獲取六盤山林區病蟲害問題的發生及發展趨勢,對區域性病蟲害現象進行短期預報預警,還可根據六盤山林區植被資源狀況及氣候環境等數據信息開展整個林區主要病蟲害問題的長期預報,為六盤山林區制定病蟲害防治方案提供有利參考。此外,要憑借對六盤山林區主要森林病蟲害問題的普查及全面監測,逐漸積累基礎數據,形成完善的數據庫,依托現代化技術及監測處理系統,全方位落實病蟲害監測預報業務,不斷提高林區病蟲害監測預報預警的準確率,以提升林區病蟲害問題的預防效果。
為了遵循林區病蟲害“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需要加強林區植物檢疫工作[7]。根據林區植物檢疫工作技術性強、范圍廣等特點,六盤山林區需要著重從下述4點開展此項事務:第一,強化森林植被檢疫工作方面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增強大眾的法治觀念,增進人們對森林植被檢疫工作的認識和支持。第二,積極強化主干道交叉口運輸檢疫,加強對運輸林木及其制品車輛的檢疫,避免帶疫進出。第三,強化源頭管理,著重強化產地檢疫,加強集市、倉儲、加工、銷售單位及苗木、花卉、水果等生產單位的森林植物及其制品管理,查清從異地調入林木及其制品的來源,登記數量、原產地、生產單位、聯系電話等信息,阻斷危險病蟲害的傳播渠道,構建疫木檢疫執法長效機制。第四,構建完善的森林公安、林政、自保辦、規劃財務、營林、森防及科研等內部機構參與的聯合檢疫執法機制,定期開展林木檢疫執法行動。要理順并完善檢疫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處、移送等程序,確保違法違規案件得到有效查處。同時,通過設立舉報電話、舉報信箱等途徑,多渠道獲取違法違規線索。推進檢疫執法常態化、制度化,有效阻斷林木病蟲害疫情傳播。
為了提升六盤山林區病蟲害整體防治水平,當地要加強林區病蟲害防治檢查的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六盤山林區各級林長監督檢查機制,推進林區病蟲害防治監督檢查常態化;加大病蟲害防治工作在林長制考核中的比重,增加檢查考核的頻次及力度;嚴格落實林區病蟲害防治的工作要求,對不嚴格落實林區病蟲害防治工作的人員要進行批評;森林病蟲害蔓延嚴重、損失重大的要追究相關管理人員的責任;林區要定期或不定期巡查,監督本區域內的鄉鎮、單位嚴格執行林區病蟲害防治任務;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控指導,跟蹤落實病蟲害防控各方面措施,確保林區病蟲害防控效果。
在六盤山林區病蟲害防治管理過程中,要與地方進行協調,不能僅依靠政府和專業的維護管理人員,將當地群眾吸收到林區維護管理隊伍中。通過大家積極參與,不僅可以提高病蟲害防治管理效率,還能充分調動大家為社會做貢獻的責任感。為提升公民參與度,可采取多種方式,大力宣傳林區病蟲害防治管理的重要性。還可通過主流媒體、新媒體等,提升群眾對林區病蟲害防治和保護林木資源的意識,激發大眾參與病蟲害防治、林區生態環境建設的積極性,提高大家對林區林木資源的關注度,讓大眾盡快參與到林區病蟲害防治和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中。
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的科學技術研究及推廣,需要借助新技術為林區病蟲害防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依托各類新技術完善林區各項工作流程,強化科研和生產管理的銜接性;近年來應用于六盤山林區病蟲害防治的科研課題涉及生態學、昆蟲學、有機化學、生物制藥、基因工程等領域,病蟲害檢測技術、檢測設備也需要不斷創新,并積極應用于林區病蟲害防治管理中,以進一步增強林區病蟲害防治技術能力。
2.7.1 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方式是在對防護林進行培育和管理時,為樹木提供的適宜抗菌、抗病毒及抗病蟲害環境的無公害防治措施[8]。首先,人工造林時需要選擇抗病能力強、抗逆性好的樹種,選用固原市六盤山當地的樹種,防止出現因外來樹種與本地氣候環境不適應而造成的新的病蟲害問題,甚至對地區生態系統造成破壞。其次,林場經營者在冬季修剪枝條時要及時剪掉殘枝、病枝及弱枝,且冬季昆蟲進入蟄伏期,大部分昆蟲的卵都沉積在墊料、林下灌木和雜草中,所以在當年病蟲害比較嚴重的區域,要收集枯枝落葉、雜草,并進行集中處理,以消滅蟲卵,防止病蟲順利越冬[9]。夏季降水量集中,需要及時對林地進行排水,避免雨水的積聚造成病菌的滋生。再次,需經常對林地進行除草、松土,提高林地的通氣性,改善樹根的呼吸能力,殺死林區土壤中的蛹和卵,有效避免林區病蟲害發生。
2.7.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措施是按照害蟲的生活習性,利用物理工具對病蟲害進行的防治的方法[10]。首先,采取人工捕殺方式。人工殺死幼蟲和成蟲,并通過橡膠圈、塑料布包裹和毒繩防止害蟲攀爬樹木,以減少對森林資源的破壞。第二,機械捕殺。機械滅蟲法利用害蟲的趨勢特性,在森林中懸掛黑光燈、太陽能滅蟲燈或者頻率振動滅蟲燈。這些燈在夜間打開,白天關閉,在雷電及雨水中禁止使用,以吸引害蟲并誘捕它們。這些燈只需定期更換燈芯,消滅森林中的害蟲,效果良好。第三,物理障礙。該方式可以抑制害蟲的繁殖,破壞害蟲的生存環境,并通過物理阻隔方式減少害蟲對森林資源的破壞。部分害蟲喜歡在樹上繁殖,因此可以將除蟲菊酯涂抹在樹干上,以誘捕并殺死害蟲。
2.7.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種無公害措施,是利用一種生物對付另外一種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總體上可以分為以蟲治蟲、以鳥治蟲和以菌治蟲3類。以蟲治蟲方面,主要通過寄生蠅和蜜蜂控制林區害蟲,如赤眼蜂可以在森林地區用來吸食甲蟲和松毛蟲。以鳥治蟲方面,利用山雀、灰喜鵲、啄木鳥等鳥類捕食害蟲;以菌治蟲方面,通過能夠分泌抗菌物質的真菌和抗生素細菌來預防和控制森林病蟲害[11-12]。
目前,病蟲害是影響我國地方林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對于六盤山林區而言,導致病蟲害問題發生的原因較多,如林區植被結構不合理、農藥使用過量、林區病蟲害監測預報水平較低、林區管理資金不足等因素均會導致林區病蟲害問題的發生。因此,林區需要積極采取有效的無公害防治對策:一要優化林區植被結構,降低林區病蟲害問題的發生,防止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二要強化林區病蟲害的監測和預報工作;三是加強林區植物檢疫工作,防止危險病蟲害入侵,提升林區病蟲害的預防效果;四要加強林區病蟲害防治檢查考核工作,確保林區病蟲害防控效果真正落到實處;五要加大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對林區病蟲害防治的意識;六要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的科學技術研究及推廣,進一步增強對林區病蟲害防治的技術能力。七要積極采取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精細化的病蟲害防治方式。通過各類措施來提升六盤山林區病蟲害防治水平,更好地保護森林資源,促進林區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1]王蓬.森林病蟲害發生特點及可持續控制對策的探討[J].河南農業科學,2011(1):35-38.
[2]仲國慶.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及防治策略[J].農民致富之友,2019(9):188.
[3]柳亞妮.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防治策略[J].廣東蠶業,2022,56(2):45-47.
[4]羅德輝.探究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的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5(8):202.
[5]王穎.探究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建議[J].綠色環保建材,2019(5):16.
[6]佟玉.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探討[J].現代園藝,2019,42(23):170-171.
[7]王大晶,李淑仿,孫大賽,等.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技術應用分析[J].現代園藝,2020,43(23):115-116.
[8]李晨霞.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措施[J].廣東蠶業,2021,55(7):111-112.
[9]肖根君.關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20,40(4):94-95.
[10]林海蘭,肖金生.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對策探究[J].南方農業,2020(14):74-75.
[11]后曉燕.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5):221,223.
[12]石麗春.甘肅省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J].鄉村科技,2021(1):107-108.
Occurrence Causes of Pests and Diseases in Liupanshan Forest Area and Pollution-free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Li Xinrang
(Liupanshan Forestry Bureau, Guyuan, Ningxia, 756300)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fores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which not only causes great losses to forest resources, but also brings certain damag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 it is crucial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ores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ccording to the work of pest control in Liupanshan forest are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auses of pests and diseases in Liupanshan forest area,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lution-free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orest pests and diseases control.
Liupanshan Forest Area; Diseases and Pests; Occurrence Causes; Pollution-free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S763
A
2095-1205(2022)12-30-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2.12.09
李新讓(1980- ),男,漢族,寧夏彭陽人,本科,林業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