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霞,王桂元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畜牧獸醫事業發展中心,山東聊城 252000)
動物無疫區建設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于2003 年提出的一種新的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模式,動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積極推行動物疫病防治實行區域化管理。多年來,山東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16 年膠東半島無疫區建設成為全國第一個免疫無高致病性禽流感區、第一個免疫無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兩種動物疫病的無疫區,2019 年1 月26 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免疫無口蹄疫區和無高致病性禽流感區建設方案》(魯政辦字〔2019〕 21 號),全面推進山東省免疫無口蹄疫區和無高致病性禽流感區(簡稱“無疫省”)建設。聊城各縣(市區)全面啟動了動物無疫區建設,東昌府區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事業發展中心積極響應,各股室都投入到無疫省建設的具體工作中。
聊城市地處魯西平原,是山東省的西大門,其轄區東昌府區地處聊城市中心城區。聊城市從2013 年開始,啟動市、縣兩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工作,到2015 年,全市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要達到75%以上。選取自然、交通屏障相對優越,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基礎設施較好,各級對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重視程度高,有一定防控基礎的縣(市、區)作為無疫區建設試點縣(市、區),于2016 年前通過國家無疫區評估驗收。在此基礎上推行全市實施無疫區建設。2018 年前,全市11 個縣(市、區)全部建設成為無疫縣(市、區),聊城建設成為無疫市。2019 年1 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無疫省”建設21 號文,聊城各縣(市區)積極響應,全面推進動物無規定疫病區建設工作,多措并舉強化動物無疫區建設管理,構建動物防疫工作的長效機制。
聊城市東昌府區免疫無口蹄疫和無高致病性禽流感區項目建設從2019 年1 月正式啟動,在各級政府和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的領導支持下取得很大成效。山東無疫省建設分4 年完成。膠東半島免疫無口蹄疫區和免疫無高致病性禽流感區(簡稱“膠東半島無疫區”),持續維持無疫狀況,適時啟動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認可。膠東半島無疫區以外的全部行政區域達到國家規定的免疫無口蹄疫和無高致病性禽流感區建設標準。力爭2021 年通過省級自我評估、2022年通過國家評估。全省非洲豬瘟等其他動物疫病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東昌府區的動物無疫區建設也相應地分為四個階段,于2021 年年底進行了省的自我評估,力爭2022 年通過國家評估。按照“免疫實現無疫,監測證明無疫,監管保障無疫,應急恢復無疫”的目標要求,完善建設防疫機構隊伍體系、防疫法規制度體系、動物疫病預防體系、疫情監測預警體系、動物衛生監督體系、防疫應急管理體系,全方位構建和加強了東昌府區的動物防疫工作的長效機制。
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綜合性的工作,涉及到畜牧工作的方方面面。全區上下畜牧干部職工各司其職,協同作戰,打好“無疫省建設攻堅戰”。
(1)區域區劃界限明確的自然屏障。東昌府區穩定動物防疫機構隊伍,推行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制度改革,確保動物防疫體系完整、職責明確,能夠滿足工作需要,進一步提升動物防疫政府監管能力。東昌府區地處聊城市中心城區,是市委、市政府駐地,轄9 鎮、5 個街道、兩個工業園區、26 個農村新型社區、194 個一般村”的體系結構。在轄區侯營鎮、張爐集鎮、鄭家鎮、沙鎮、堂邑鎮、斗虎屯鎮、梁水鎮集中連片,設立無疫區,保護區(保護區在無疫區內)、緩沖區,距離較遠在另一方向的韓集、廣平兩鎮也按規定部署設立相應的無疫功能區。
(2)加強人工屏障建設。全市加強陽谷、莘縣、冠縣、臨清、東阿公路檢查站整頓,在交通要道加設“禁止載畜車輛通行的”交通警示標志,東昌府區為配合鄰縣市也做好“防疫屏障”的設施基礎建設。沙鎮、閆寺、梁水鎮、堂邑幾個養殖大鎮獸醫站增設防疫防護設施,采購實驗室儀器設備,工作臺柜,其它配套設施,不銹鋼宣傳欄及動物防疫標志等,設立警示標志牌,安裝視頻監控系統,配齊符合無疫區建設要求的儀器設備。其他鄉鎮獸醫站也進行相應的配套基礎設施改造。根據《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技術規范》要求,邊建設邊運行,推進無疫區防疫屏障體系建設。建設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動物隔離場、制定動物與動物產品運輸通道以及建設區域監控警示系統。
完善法規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查。自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修訂頒布以來,《山東省動物防疫條例》《動物屠宰管理辦法》等地方法規也做了相應的修訂完善。東昌府區也采取多種方式積極宣傳,街頭、田間地頭、進村訪戶,要求各鄉鎮獸醫站積極學習做好宣傳,印發新版的法律法規,定制宣傳手冊,宣傳頁,明白紙等下發到廣大畜牧養殖戶和經營者手中。強化群眾的法制觀念,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東昌府區為完善管理制度,按照聊城市制定的統一標準深入開展動物防疫檔案規范化建設工作。在全區范圍內統一標準、規范管理,確保養殖檔案、強制免疫、監測預警、檢疫監督、執法辦案、應急管理等各項防疫檔案統一齊全、上下對應,規范可溯。要求各區、鄉鎮、村逐級落實到位,部署到位,各規模養殖場戶責任到人,責任到戶。
(1)鑒于建立動物疫病區的基本條件,構建機構隊伍,東昌府區畜牧獸醫事業發展中心專門從畜牧股、動物衛生股,獸藥飼料股各業務科室抽調專門人員組成專家組,分別負責相應環節的指導監督工作,畜禽養殖、疫病監測、防疫檢疫等重要環節嚴格制度把好關。
(2)由于防疫工作煩瑣、面廣、技術性強,村級防疫員隊伍建設較落后,防疫員普遍存在年齡大,文化程度低,技術水平較低,政府的福利待遇也偏低,應這次無疫區建設工作的要求,政府采取措施對我局基層村防疫員隊伍進行大整頓。2020 年4 月聊城市東昌府區農業農村局經政府批準委托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村級動物防疫員、防疫服務相關技術性、輔助性工作人員66 名,要求年輕化,學歷較高,有一定專業技術水平,也相應的提高了福利待遇,現任職村級動物防疫員、執業獸醫、鄉村獸醫、畜牧獸醫相關專業畢業生優先錄用。2021 年4 月,又在韓集鎮公開招聘4名村級防疫員。此舉措極大地加強村級動物防疫動物建設,有效預防及控制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確保東昌府區畜牧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3)建立管理考核制度,為加強村級動物防疫隊伍建設,有效預防及控制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確保東昌府區畜牧業持續、健康的發展。根據區農業農村局《關于開展東昌府區2021 年村級動物防疫員績效考核的通知》要求考核,通過此次考核工作,進一步增強全體村級動物防疫員做好動物防疫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今后我局將完善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管理機制,不斷提高村級防疫員責任性和業務能力,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①堅持每年做好動物春、秋集中免疫和每月的補免工作,制定動物防疫實施方案,嚴格對個鄉鎮動物防疫工作進行管理和考核。②建立縣、鄉、村三級疫苗冷鏈運行體系,鄉鎮有專用冰箱冰柜,防疫員有專用冰箱和冷藏包,嚴格按照免疫操作規程使用疫苗。③對基層防疫員進行技術培訓,提高村級防疫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和指導能力。④各鄉鎮成立防疫小分隊實施集中免疫,逐村逐戶實施免疫,確保防疫工作有效開展。扎實做好口蹄疫、禽流感、豬藍耳病、豬瘟、狂犬病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⑤每年春、秋兩季對全區養殖場(戶)、畜禽圈舍、糞污儲存場所等實行大消毒,徹底消滅控制污染源。
①按照無疫區技術規范要求制定動物疫病監測方案和口蹄疫專項監測凈化方案。根據山東省當前防疫情況重點做好非洲豬瘟的監測上報工作,禽流感、新城疫、豬藍耳病、小反芻獸疫等也做好日常監測調查。有計劃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實時進行免疫效果監測和病原學監測,完成轄區內的采樣、送檢和監測任務。②區實驗室監測中心和鄉鎮畜牧站通過走訪調查,查閱養殖檔案,結合實驗室監測結果及時了解并掌握轄區內動物疫病情況,免疫抗體效價及病原學監測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匯總,科學評估區域內動物疫病發生風險,及時提出預警預防信息,為控制動物疫病做好技術支撐。
①縣鄉兩級加強畜禽標識的管理工作。規范建立使用記錄和標識臺賬,做到臺賬檔案記錄翔實,有據可查,對標識器等溯源設施設備和追溯平臺強化建設和管理,實現數據可追溯管理。各相關業務科室配備“動監e 通”,利用手機加大互聯互通,使動物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更有效地發揮作用。②對養殖場戶建立養殖檔案,對規模養殖場建立養殖檔案,對動物標識和免疫信息錄入、上傳、佩戴管理工作進行強化。屠宰和流通環節嚴格執行動物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的工作流程,嚴格查證驗物和核對標識信息,規范機打出證,各鄉鎮檢查站點認真做好查證驗物,認真檢查每批次調運的畜禽,確保健康合法的畜禽出欄調運,切斷不健康的違運畜禽流通的源頭,切實有效地做好動物流通監管控制。
①抓好動物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和城區幾個市場的檢疫監督,檢疫率達100%,嚴厲打擊生產、加工、銷售病死畜禽等違法行為。②加強獸藥飼料經營管理,日常監管率達100%。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完成獸藥飼料抽檢任務,對“瘦肉精”等違禁添加物強化監管,完成“瘦肉精”日常監測任務,抽檢合格率達100%。③加強畜禽標識及追溯體系建設,完成耳標錄入建檔工作任務,輸出境外豬牛羊耳標佩戴率達100%,指導規模養殖場建立健全養殖檔案,建檔率達100%,與規模養殖場簽署《東昌府區畜禽養殖場監管責任書》,簽署率達100%。④扎實做好牲畜口蹄疫、禽流感、豬藍耳病、豬瘟、狂犬病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強化畜禽疫病預報監測,確保無重大疫情發生。
自2019 年無疫省建設啟動以來,2021 年完成了山東省的省級自我評估,2022 年底將用實際行動迎接國家級評估,爭取圓滿成功。鑒于聊城市實施“農業龍頭帶動”“龍頭企業打造”的大背景下,響應省政府“無疫省建設”的號召,東昌府區畜牧發展中心全員上下積極行動,采取各項措施做好無疫區建設工作。①采取多種措施做好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加強養殖場、屠宰場、畜禽交易市場、動物隔離場所、無害化處理場所的日常監督管理。規模養殖場100%依法辦理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規模養殖場和出縣境動物100%建立輸出統計管理檔案,實施了畜禽標識及免疫檔案管理,輸出境外豬牛羊耳標佩戴率達100%,動物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和城區市場監督檢疫正常開展,畜禽規模養殖場、畜禽交易市場、到村到戶收購、運銷畜禽和屠宰點動物產品報檢,報檢率達100%。②整年檢疫中無疑似染疫病畜禽和病害肉類,確保病畜和病害肉不上市交易,預防了動物疫病流通傳輸。③加強動物衛生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提升群眾法律意識。讓群眾買健康畜、吃放心肉,保障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當前,新形勢下無疫省建設更具有時代要求。隨著現代農業的高科技發展,當前畜牧已經進入了智慧畜牧時代。①信息化監管初具規模。省市縣基層及企業統一應用了監督管理服務平臺,通過平臺的建設和推動應用,極大提升了行業智慧化監管服務水平。②智能化生產推行應用。信息技術的發展,形成了新型農牧業發展格局。我省畜牧獸醫行業在生產管理上智能化應用快速發展。生豬生產,智能化育種和生產管理,建設應用了山東省種豬育種管理服務系統,相關管理系統軟件應用和生豬智能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家禽生產,家禽規?;瘓龌径疾捎弥悄芑h控系統,家禽一體化龍頭企業實現了從養殖種植、智能生產、智能營銷的全產業鏈智慧化管理。奶牛生產、飼喂、擠奶、犢牛管理等環節基本采用了信息化管理,實現了奶牛生產的安全、優質和高效。③行業統計監測實效顯著。在統計監測工作中,充分利用“智慧畜牧”大數據平臺,積極做好相關畜種生產月報監測、價格周報匯總及分析工作,充分發揮了統計監測工作支撐行業、預警產業的服務功能和數據價值。
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性、艱巨性的工作,又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社會的各個方面。我們有信心、有決心下大力氣把這項任務做好,鞏固和促進地方畜牧經濟的壯大發展,打造新型農牧業發展格局,為現代畜牧業插上了科技翅膀,推動畜牧業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