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傳吉
(潼關縣畜牧發展中心桐峪畜牧獸醫站,陜西渭南 714303)
目前我國畜牧業已快速成為農民在農業生產中增收的主要經濟來源,在農業產業鏈結構調整中尤為重要[1]。鄉鎮畜牧獸醫站作為基層動物防疫的技術指導者和全程參與者,連接養殖戶和政府。在鄉鎮政府保免疫密度、畜牧獸醫站保免疫質量的動物防疫協作中,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動物防疫技術員既要擔負對政府采購的動物疫苗保存管理和科學使用的責任,也要對散養戶的畜禽應免盡免,不漏一針的免疫效價負責任,做到既不浪費疫苗也能發揮最大免疫保護力的效果。對規模戶加強自免苗效價監測,支持養殖戶程序化的群防群控免疫,鼓勵養殖戶實施“先打后補”的政策。生產實踐證明只有落實好動物防疫措施,才能將動物疾病的發生扼殺在萌芽狀態,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鄉鎮畜牧獸醫站技術人員常年與一線動物養殖戶打交道,既要做好畜牧獸醫技術的應用與推廣,也要充分做好動物防疫技術的分析總結調研,才能不斷地積累動物防疫的技術經驗,逐年提升動物防疫水平。因此,要做好基層動物防疫就要落實和完善動物防疫管理體系,正確對待動物防疫遇到的問題,解決動物防疫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基層獸醫動物防疫技術員要積極向養殖大戶、養殖土專家、畜牧獸醫技術帶頭人座談學習,在生產實踐中歸納總結動物防疫技術可行性調研報告,為當地政府和畜牧獸醫部門、養殖人員提供決策和技術指導參考。
當地政府要協調各相關部門,完善動物防疫方針,夯實動物防疫責任,提高動物防疫責任意識,確?;鶎觿游锓酪吖ぷ髀涞綄嵦?、恰到好處,真正服務于民。對動物疫病堅持預防為主,落實新動物防疫法,完善動物防疫實施、監管、考核體系制度。對發病動物診療、凈化、消滅和病死動物、病害動物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對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進一步提質增效。
在動物防疫中,基層畜牧獸醫人員要及時指導畜主改善動物防疫條件,倡導養殖戶飼養密度適中,及時清理糞污,對飼養的動物落實強制免疫,做到一畜一針,足量免疫。養殖場所要全面大清洗大消毒,發現動物疫情第一時間上報。在生產中對常見動物疾病加強飼養管理,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按程序化免疫接種方案執行,并在獸醫實驗室進行抗體效價監測,對低效價的群體反饋給養殖戶及時補免。在日常養殖管理中及時發現致病因素,進行有針對性的藥物預防保健、飼養管理防控、淘汰不合格動物。強力推進規模場免疫“先打后補”的政策。在動物防疫結束后及時反思,分析本地動物疫病流行特點,總結歸納基層動物防疫的先進做法和遇到的困難。對好的動物防疫技術和經驗進行推廣,對困難及時反饋并研究解決,促進基層動物防疫水平逐年提高。
做好基層動物防疫全程監管,落實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措施。積極落實強制免疫計劃,應免盡免。在日常監管中強化動物檢疫,嚴格按照產地檢疫管理辦法檢查畜禽健康,降低動物疫病跨區域傳播風險。在日常動物飼養管理中,基層畜牧獸醫人員應對動物進行不定期的臨床健康監測,如實記錄監測數據,做好動物養殖檔案管理,為后期合理更新種群和疫病治療提供參考。對于可能出現的動物傳染病應為養殖戶制定應急預案[2],提前告知畜主進行科學防范和淘汰畜種。
建立健全公共衛生制度,完善基層動物防疫保障措施,堅持“人病畜防、關口前移”的防疫思想,做好人畜共患病知識的普及。每年春秋季加大動物防疫的宣傳力度,因地制宜地組織實施強免計劃,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對高致性禽流感、布魯氏菌病、狂犬病等加強預防,加強人醫和獸醫部門聯防聯控信息共享溝通制度,降低人畜共患病的發生率。在基層工作中,要深入一線了解動物飼養者學習動物疫病的知識情況,定期邀請獸醫專家進行養殖培訓,指導動物防疫和推廣先進的動物防疫技術。
加強新技術學習和應用推廣,開展非洲豬瘟、牛結節性皮膚病等動物疫病排查和入場采樣監測。做好重大動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流行病學調查,強化監測預警分析,加強動物檢疫監督,保障動物產品安全。
政府相關部門、基層畜牧獸醫人員監管不到位?;鶎觿游锓酪邌T和養殖戶不重視動物防疫、防疫周大清洗大消毒、春秋季動物防疫及補針重視力度不足,養殖戶防疫消毒投入不足導致動物防疫免疫效果差。基層畜牧獸醫防疫技術落后,影響動物防疫工作開展[3]。因此,要對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人員從思想和技術上進行科學規范地指導。
從國內生豬價格報表看,2022 年1—5 月份生豬養殖虧損較大,畜主為減少成本,大清洗大消毒的生物安全不到位,發現動物疫情不及時報告,盲目進行疾病治療,最終造成疫病蔓延。在動物養殖經營中,為增加經濟收益,降低養殖成本,減少防疫工作環節,防疫操作粗略簡單,縮減資金投入。當前動物疫情形勢復雜嚴峻,動物疫病復雜多變,非洲豬瘟、牛結節性皮膚病、禽流感時有發生,警告我們要切實做好動物疫病防控。要正確對待動物防疫,積極配合,提升動物防疫質量。
鄉鎮畜牧獸醫站招錄專業畜牧獸醫技術人才難,基層鄉鎮畜牧獸醫站條件差、任務重,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不愿到農村一線。在畜牧獸醫動物防疫中,鄉鎮畜牧獸醫站肩負著全鎮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一旦無法合理分配人力,會造成防疫工作效率低,不利于動物防疫工作順利開展。因此,政府要切實做好動物防疫人員合理分配,重視動物防疫工作。
政府、組織、編辦、財政和畜牧獸醫部門設立畜牧獸醫隊伍人才儲備庫,引進高層次畜牧獸醫人才,充實動物防疫專業技術力量,完善畜牧獸醫動物防疫體制建設。
3.1.1 合理調配專業技術人員
落實動物防疫職責,夯實基層防疫力量。在春秋季動物防疫時向基層一線調配一定的防疫力量,確保動物防疫能如期高效高質量地完成。
3.1.2 增加動物防疫技術培訓
針對現今畜牧獸醫實際需求制定專業化的定制培訓,提升專業技能。定期對動物防疫人員進行考核,考察專業技術水平,以考促學,提升動物防疫質量,確保動物防疫人員在工作中有較強的責任心和防疫意識[4]。
3.1.3 突出制度優先的重要性
首先,落實動物疫苗接種方案和動物防疫制度,指導養殖戶應免盡免,不漏一畜;其次,完善動物防疫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基層畜牧獸醫隊伍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最后,進行動物防疫結果監測評比機制,對優秀的畜牧獸醫工作者和養殖戶進行獎勵,對差的養殖場和不負責任的動物防疫者進行批評教育和懲罰,對免疫不合格的動物限期完成整改。
在畜牧獸醫動物防疫中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序開展工作。
3.2.1 對畜牧獸醫動物防疫人員加強管理
強化學習新的動物防疫技術,借鑒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在畜牧獸醫行業進行技術創新,以研究出適應基層一線動物生產的防疫技術。
3.2.2 在動物檢疫方面加強管理
按照產地檢疫規定提前三天報檢,留給官方獸醫足夠的時間現場檢疫,了解動物健康狀態,達到控制疫情擴散的目的。
3.2.3 制定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預案
做好應急處理工作,保證動物防疫工作取得實績。平時細化工作流程、分解工作任務,進行實踐演習,勤動手操作,做好有備無患的應急預案。
3.2.4 加強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動物防疫水平
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對動物防疫具有重要意義。在動物防疫一線要全面檢查養殖場所的環境衛生是否符合防疫條件,及時對畜禽糞污按照干濕分離資源化利用,建立沼液池、化糞池。對動物圈舍及環境定期消毒。實踐中推廣先進的養殖技術和動物防疫技術,在動物防疫中增強養殖戶自覺防疫意識,提高動物防疫水平。
動物防疫貫穿于動物生長的各階段,動物防疫應是上下聯動、全方位的防控。當地政府應加強畜牧獸醫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宣傳新動物防疫法,建立動物聯防聯控管理機制,優化動物防疫設備,加大動物防疫投入,保證防疫順利進行。
基層畜牧獸醫人員在一線動物防疫中,及時總結、反思,科學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嚴格按照動物防疫管理條例進行疫情檢查,及時掌握動物免疫的接種情況、抗體水平。對突發動物疫情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在動物出欄后進入市場之前進行嚴格的產地檢疫,確保畜禽產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