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紫錦
有效采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能夠促使養殖質量以及養殖效率得到顯著提高,這也是保障水產養殖綜合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來看,由于在淡水養殖方面綠色生態養殖技術的應用經驗還有所欠缺,所以在具體應用過程中無法充分發揮綠色生態養殖技術的技術優勢與價值,這也是許多淡水養殖戶在嘗試后放棄綠色生態養殖技術的主要原因。
綠色生態養殖技術的實際應用和作用主要在于選擇、創建并維護優質的環境,養殖環境對于淡水養殖質量有著決定性影響,所以綠色生態養殖技術不僅需要針對淡水養殖過程做好水體的保護以及水質的養護,還需要根據養殖產品的保護以及產品本身可能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進行防控,應用適量的水草實現對水質的優化,最大程度降低藥物的用量,促使水體維持自然且良好的狀態,相對應養殖的水產品也會附帶更佳的食用價值,從而以更高市場售價獲得更多經濟利益。
淡水養殖是我國十分重要的產業之一,而在養殖期間對于養殖技術的創新屬于推動該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1]。從淡水養殖行業的現狀來看,水產養殖技術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與不足,例如許多養殖戶為了提高自身經濟效益會盲目的擴大養殖范圍與規模,對于部分養殖病害的處理方式不夠合理,特別是不夠環保,其會直接影響淡水養殖產業的持續發展。對此,在淡水養殖期間合理的引入綠色生態養殖技術不僅能夠達到規范化養殖,還能夠實現病害的妥善處理,例如應用綠色環保的技術手段或相關藥物實現病害處理的同時保護水質健康,從而推動整個養殖產業穩定發展。
目前來看并不是所有環境之下都可以采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應當合理考慮養殖技術的基本特征,并采用合理且科學的養殖環境[2]。普遍而言,淡水養殖大多數在池塘當中進行,但具體應用期間需要針對池塘的環境進行合理的選擇與控制,保障環境優良同時也需要確保環境周邊無污染源。分析判斷水質質量以及水資源是否充足、交通條件是否良好,這也是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是否可以充分發揮相關技術的根本,從而保障水產品的優質生長與發育。在采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期間,可以先模擬自然生長環境,在養殖區域種植自然植物,例如水草,構建良好水環境提升水產品養殖綜合質量。
淡水養殖人員在具體應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期間應當合理的選擇水產品的品種,從而保障水產養殖的整體質量[3]。養殖工作者應采取可靠技術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模擬,針對養殖環境做好全面性的分析觀察,按照相關區域的環境條件選擇高抗病性與環境適應性強的品種,確保存活率的同時保障生長發育質量,提高經濟收益。構建現代化養殖理念,高度重視各種新型技術手段的應用,在充分考慮品種個體特征的同時,采取針對性管理,同時也可以嘗試應用混養方式,按照科學比例進行混養調控,從而增加養殖經濟效益。
在養殖期間可以應用多種技術方式,合理的調節水質,生物工程技術的應用可保障調節穩定性,同時在養殖環境中釋放適量的沸石粉、活性酵母等生物制劑,有效凈化水質,同時提高有機物的培植質量,促使水質綜合治理和水體細菌規模得到有效控制,有效推動綠色生態環境有效建設[4]。另外,基于淡水養殖的模式特征,在飼料方面也應當作為重點的管理內容,保障投放的飼料無任何抗生素或激素,保障水產品的生長質量,維持區域生態環境穩定性。
淡水養殖期間發生病蟲害的可能性相對較高,造成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并影響水產養殖產業的持續發展。養殖人員采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期間應當高度重視并應用各種防治技術手段,從而實現高質量的疾病防控管理,保障水產品的生長質量。
綜上所述,在人們生活條件、經濟條件以及健康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的當下,將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合理的應用到淡水養殖過程中,設計出高效率、高收益的養殖技術方案,科學、合理選擇水產品種以及養殖位置,結合應用飼料和水體管理方案,提高病害防御控制體系,為養殖戶提供更加客觀且穩定的經濟利益,這對于淡水養殖產業的發展也有明顯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