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淼
眾多地區的農業因為早期粗放式發展導致生態環境受到極大的影響,后續產量一直無法達到預期。農業一直是我國的核心產業,為了更快解決農業存在的問題,國家倡導農業發展過程中也要秉承規范化原則,并且要探索綠色農業發展模式,保證農業發展建立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之上,促使農業發展具有持續性。綠色農業發展模式讓農業盡快擺脫粗放式發展模式,在綠色發展的過程中盡快完成轉型和升級。北疆地區響應國家政策,在2019年開始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也仍舊遺留一些問題。為了促使北疆地區的綠色農業進一步發展,就需要構建科學化的評價體系,客觀評估北疆地區綠色農業發展水平,并且基于評價體系探究問題,為發展建議的制定提供依據,基于此,深入研究北疆地區綠色農業發展水平評價體系具有極高現實意義。
綠色農業發展指的是農業秉承綠色化原則,擺脫傳統農業發展模式,減少化學品投入,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提高品質和效益的一種發展模式。“三農”問題對我國的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國家開始注重“三農”問題的解決。而綠色農業不僅能夠推動農業規范化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同時還能讓農產品更加符合大眾的基本需求,從而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綠色農業發展中可以對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保護,貫徹我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同時,促使農業發展可以盡量完成轉型,更加符合現代化發展理念的同時,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推動作
用[1]。
北疆地區一直缺乏專業的農業人才,以至于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許多地區農民種植農作物的時候都是憑借自身的種植經驗盲目種植。大多數農民對綠色農業知之甚少,在實際種植的時候仍舊過于依賴化學投入品,導致部分土地污染嚴重。除此之外,因為缺少專業的農業人才,綠色農業發展速度也相對緩慢[2]。以伊犁州為例,每年投身伊犁州綠色農業建設的農業人才占比只有2%,這其中專業的農業人才占比不到1%,大多數農業人才因為就業問題被迫調劑,并不是出于自愿。北疆地區綠色農業近幾年發展情況較好,但是可以給專業農業人才的回報并不高,而專業農業人才工作量非常多,并且工作環境相對艱苦,所以大多數高校的專業農業人才都不會將投身農業建設作為首選。
農業是北疆的支柱型產業,農業的綠色發展必然展示為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然而北疆農業為地區創造的經濟水平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北疆地區的農業市場相對狹窄。北疆現今存在著很明顯的“跟風”情況,導致銷售的農產品相對單一,銷售市場非常局限,同時缺乏北疆地區的特色,反而影響到農產品的價值。北疆地區的農產品銷售市場也局限于北疆地區,因為缺乏地區特色,北疆以外地區需求相對較少,農業的市場范圍非常小[2]。
對于農業發展而言,專業農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推動要素。并且和其他的必備要素相比,專業農業人才可以為農業發展提供持續性的動力。北疆地區現今缺乏專業的農業人才導致綠色農業發展規范性不足,綠色農業發展相對緩慢。基于此,北疆地區要加強專業農業人才培養。北疆地區要與高校建立穩固的合作關系,要求高校每年定向的為北疆地區提供專業農業人才。綠色農業推進本身就是一個長期性的工作,大多數專業農業人才不愿意投身建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自身的回報與付出不成正比,再加上工作環境十分艱苦,這就促使北疆地區專業的農業人才非常稀少[3]。為了促使人才隊伍更為充實,北疆地區還需要完善相應的人才培養政策,以政策激勵更多的優質人才愿意投身于農業建設,促使北疆地區人才隊伍更為充實,有效推動北疆地區的進一步發展。
各個地區農業發展情況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北疆地區農產品的銷售市場相對狹窄,大多情況下都是在新疆境內銷售,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北疆地區過于偏遠,交通不便利,還有一個核心的影響因素就是北疆地區的農作物缺乏地區特色。不同地區天氣、土壤的差異性促使農作物種類并不相同,而北疆地區種植的農作物與其他地區高度相似,即使以綠色農業為核心加強農作物培養,但是這些農作物在其他地區也同樣可以獲取,從獲取便利性出發,更多的人都不會選擇北疆的農作物[4]。北疆地區在綠色農業發展過程中,農作物的安全性和產量都明顯提升,想要進一步發展,就需要種植特色的綠色農作物,例如:伽師甜瓜。
綜合來看,北疆地區綠色農業發展整體情況相對較好,大力發展綠色農業之后,農作物產量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研究過程中僅以伊犁州為主要研究對象,發現綠色農業發展過程中,農作物種植面積相對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農業的產量以及收益,然而農業人才與農作物種植情況并不相符,專業的農業人才明顯缺乏,再加上農產品市場開發不理想,北疆地區農業獲取的經濟效益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因此針對這些不足,北疆地區要加強農業人才的培養,同時以北疆地區特有的綠色農作物作為優勢,大力開拓農產品的市場,極大程度上充實北疆地區的人才儲備,并且為北疆地區農產品開拓更為廣闊的銷售市場,有效推動北疆地區綠色農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