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兵 黃劍鵬 李 坤 曾凡杰
中機中聯工程有限公司 重慶 400039
近年來,城市道路網絡向立體擴張發展,大跨橋梁等工程項目成為城市發展新常態。地下快速路多采用明挖隧道方式施工,混凝土施工通常采用泵送技術澆筑商品砼,澆筑后混凝土收縮變形較大。明挖隧道混凝土施工裂縫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明挖隧道施工出現大量混凝土裂縫問題,混凝土裂縫影響因素眾多,明挖隧道混凝土施工裂縫控制影響工程質量安全。研究明挖隧道混凝土施工裂縫控制技術措施非常必要。
近年來城市空間無序開發等問題日益凸顯,積極引導城市交通系統向立體擴展是必然趨勢。城市地下隧道具有環境影響小等優點,建設城市地下隧道成為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的首選方案,我國城市地下隧道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城市地下隧道施工方法分為明暗挖等,明挖施工工程造價等方面優于暗挖法,當前城市地下隧道建設規模巨大,具有環境影響大等特點[1]。城市地下隧道服役中受到不可控風險耦合影響,需要加強明挖隧道工程施工裂縫控制技術研究。
混凝土是建筑結構中使用最廣泛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施工中無法達到散熱效果導致產生表面收縮裂縫。由于各地區原材料等條件不同,明挖隧道工程混凝土結構裂縫是施工中常見問題[2]。明挖隧道施工廣泛應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裂縫影響工程質量事故屢屢發生。混凝土是由砂石骨料混合成的脆性材料,混凝土裂縫導致低鋼筋砼材料承受能力降。混凝土裂縫類型有多種,根據產生原因分為荷載與變形引起裂縫,根據裂縫大小分為宏、微觀裂縫,微觀裂縫包括水泥石頭裂縫等,宏觀裂縫是寬度在0.05mm 以上的裂縫。混凝土表面裂縫非結構性裂縫,基礎約束內的混凝土可避免出現深層裂縫。明挖隧道大體積砼澆筑初期多余水分蒸發等引起體積收縮變形。隧道襯砌開裂主要危害包括影響車輛安全通過、襯砌裂縫出現漏水現象、降低隧道襯砌結構對圍巖承載能力等。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公鐵路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由于施工設計等因素導致隧道病害普遍,開裂與滲漏水是隧道工程主要病害,許多隧道病害多種同時發生,開裂隧道大多存在滲漏水現象。目前對混凝土裂縫開展結構裂縫控制研究較多,隧道工程隱蔽影響因素較多,裂縫在隧道施工中普遍存在,研究裂縫形成機理非常必要。
隧道襯砌是承受地層壓力的工程主體建筑結構,地層壓力取決于工程地質條件等,與施工方法等因素有關。地層壓力包括開挖引起松動,凍害影響隧道存在凍脹性壓力等。由于松動壓力作用、溫度收縮應力作用等導致隧道結構產生裂縫。襯砌開裂是隧道病害主要形式,隧道襯砌開裂降低襯砌結構的安全性,危及行車人身安全。隧道襯砌裂縫類型有多種,根據裂縫走向分為縱橫向裂縫,按產生原因分為干縮溫度裂縫等。隧道混凝土裂縫由于外荷載應力引起,鋼混結構施工中產生裂縫原因不同,非結構性裂縫是混凝土變形產生[3]。明挖隧道混凝土施工裂縫包括側墻豎向裂縫等。隧道側墻體裂縫寬度為0.1~0.4mm,隧道側墻是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拆模過早導致裂縫。隧道頂板45°裂縫與板邊相隔1/ 8 處裂縫寬度約0.2~0.4mm。鋼筋砼結構組成部分出現溫度變化導致收縮變形變大[4]。頂板施工后不鋪設塑料薄膜導致引發結構性裂縫。大多數裂縫距離板中1/ 3。
鋼筋砼構件出現受拉裂縫后數量逐漸增多,由于影響混凝土裂縫因素眾多,裂縫發生具有隨機性,對其準確分析難度較大,出現不同的計算方法。隧道混凝土裂縫理論包括混凝土線性彈性斷裂力學等,隧道襯砌開裂機理包括圍巖變形機制、襯砌變形機制等。導致隧道襯砌混凝土裂縫原因復雜,包括材料收縮變形等原因引起裂縫,施工技術工藝不當引等因素,導致對到襯砌裂縫因素產生機理不同,實際工程中要采取恰當的治理措施。
由于圍巖環境變化施加在襯砌上作用力變化,主要包括膨脹性土壓、溫度應力等。混凝土吸收空氣中水分,塑形裂縫大多發生于澆筑后。在混凝土澆筑后隨著壓力增大造成空隙地基下沉,北方地區晝夜溫差大,混凝土結構冬季施工地面出現凍土,水泥加入適量水導致混凝土體積變小內部出現空隙。混凝土配比中使用過多砂石導致內部留有空隙。混凝土攪拌熱量無法揮發,混凝土凝固中迅速降溫產生裂縫不斷加大。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問題包括施工技術條件限制,混凝土材料檢驗不利,混凝土模板不平等因素。施工未處理好施工縫,施工質量問題未處理好出現裂縫,產生主要是施工質量等因素。
隧道設計要使線型與當地地勢完美匹配,達到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目的。隧道類型有多種,根據長度分為長中短隧道,依據斷面分為大中小斷面形式。公路隧道主體洞身由噴射砼形成,運營中出現襯砌開裂,裂縫產生對襯砌強度造成破壞,隧道規劃設計施工中要重視裂縫控制,運營期間產生裂縫影響大,惡劣天氣要加大裂縫檢測次數,保證不會對隧道安全產生影響。隧道混凝土裂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處理控制措施。
隧道裂縫產生原因不同,應采取不同的處理辦法。裂縫寬度較大的邊墻采取填充法,細小裂縫采取表面涂抹法。表面涂抹適用范圍是漿材難以灌入裂縫,用環氧樹脂漿液涂抹后用水泥進行調色處理,經反復實驗確定調和比例。填充法是用修補材料填充裂縫,寬度小于0.3mm深度較淺裂縫,用灌漿法難以達到效果,裂縫可采取開V型槽填充處理。槽內騎縫鉆孔>15cm,填充施工后進行調色處理。灌漿法施工可適用細微裂縫與大裂縫,沿裂縫鑿10cm×10cm 深5cm 方槽,安裝WDT25 中空注漿錨桿,施工中自下而上逐級注漿,注漿24h 后安裝錨桿墊板,表面用涂抹法進行調色處理。
隧道施工中要從干縮溫度裂縫等方面預防裂縫產生,干縮裂縫預防要選用收縮量較小的水泥,嚴格控制混凝土攪拌與施工中的配合比,適當延長混凝土養護時間,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控制好水灰比選用,在混凝土結構中設置合適的收縮縫。隧道工程設計引起混凝土裂縫預防需要合理留置施工縫等,增配構造筋提高抗裂性能,精心設計混凝土配合比,避免結構突變產生應力集中。施工管理引起裂縫預防需要采用強制式自動計量裝置,混凝土拌制裝置符合要求。采用混凝土運輸車運輸中嚴禁出現離析等問題,卸料前以常速進行二次攪拌。澆筑混凝土前將模板內雜物等清除干凈,混凝土澆筑要連續進行,施工縫處理預埋適量接插片石。要改進施工技術采用新施工工藝,混凝土砌模板臺車拆模要在強度超過2.5MPa以上,通過實驗確定時間為18~22h,混凝土內外溫差小于25℃則不會出現溫度裂縫。
某立交橋工程為明挖隧道長1050m,滲漏現象是地下工程結構通病,項目部重點加強養護工作,主體結構設計設置變形縫超過底板允許伸縮縫最大間距[5]。采用濕麻袋養護加大養護力度,防止表面干燥過快。針對不同隧道裂縫原因采取不同處理方法,表面涂抹適用于漿材難以灌入無害裂縫,寬度小于0.3mm 裂縫有填充物。灌漿法應用范圍廣,鉆孔注入水泥砂漿,注漿24h 后安裝錨桿墊板。隧道施工中要注意溫度裂縫預防。
明挖隧道混凝土施工裂縫控制要重點控制入模溫度,選擇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等低熱水泥。在混凝土中加入優質粉煤灰有效改善拌合物流動性,添加劑減水作用提升強度,可以將冷卻水管埋入混凝土降低內部溫度[6]。氣溫過高避免采取攪拌運輸車罐體等手段。明挖隧道工程大規模砼構件規避出現溫度裂縫,各種運作模式間要產生緊密的管理,從減少砼收縮變形等方面采取技術措施。混凝土在不同施工階段內部絕熱溫升不同,混凝土極限拉伸作用因素有多種,干縮裂縫是由于混凝土水分蒸發程度不同導致,預防干縮裂縫措施包括注重養護、混凝土攪拌中添加適量減水劑[7]。要選用干縮值較小的硅酸鹽水泥。
明挖隧道混凝土裂縫控制需要注意澆筑時間,鋼筋加工等施工控制。骨料采用二級配比,砂細度模量在2.8~3.0 之間,水泥采用42.5R 低水化熱普通硅酸鹽水泥,主體結構施工在夏季進行,采用冰水拌制混凝土,夜間施工控制入模溫度在28℃內。延長混凝土初期固結時間,降低最高溫度與水灰比。鋼筋加工成型要符合設計施工規范要求,鋼筋成型安裝后進行嚴格驗收,保護層厚度不足會造成鋼筋銹蝕,導致混凝土開裂剝離。底板與側墻混凝土澆筑時間過長,澆筑完底板5~7d 內完成側墻澆筑。混凝土早期養護為保持適宜溫濕條件,防止混凝土表面干縮產生,需在混凝土終凝前進行早期保養,側墻拆模后采用滿掛麻袋養護。
論述明挖隧道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縫控制的重要性,介紹混凝土結構裂縫類型原因,提出混凝土施工裂縫處理預防方法。混凝土施工中常見問題是由于溫度應力過大導致產生有害裂縫,有效控制溫度變形裂縫是混凝土施工的重點。混凝土施工技術涉及到施工管理等多方面,需要建設設計施工單位等綜合管理科學組織。混凝土結構裂縫會引起鋼筋銹蝕,要對砼裂縫進行深入研究,應把控混凝土澆筑工作連續性,結構裂縫控制可從隧道分節施工長度等手段進行控制,保證建筑物施工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