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朋 徐建輝 胡 威
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孝感醫院(孝感市中心醫院)心內二科,湖北孝感 432000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為臨床上一種常見的急危重型冠心病[1]。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為目前STEMI 治療的首選療效,能夠恢復冠狀動脈血運,解除狹窄或阻塞[2-3]。但STEMI 患者的病情較為復雜,PCI 術中可出現冠脈慢血流、無復流等情況,從而影響臨床療效甚至可能導致臨床死亡。氯吡格雷為P2Y12 受體拮抗劑中的一種常用藥物,雖然其療效確切,但隨著應用的普及發現部分患者存在有氯吡格雷抵抗,其具體療效亦有待進一步提高。替格瑞洛為新型P2Y12 受體拮抗制,抗血小板異常聚集的功效更為顯著[4-5]。目前替格瑞洛已經得到歐美多國推薦應用,但我國尚未在臨床推廣[6]。為了客觀評估兩種藥物在STEMI 患者PCI 術前應用的具體效果,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孝感醫院特開展本次研究。
選取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孝感醫院接受PCI 治療的112 例STEMI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替格瑞洛組與氯吡格雷組,每組各56 例。氯吡格雷組中,男29 例,女27 例;年齡52~75 歲,平均(64.92±5.41)歲;平均體重指數(24.13±2.05)kg/m2;平均發病至就診時間(6.47±1.31)h;合并疾病:高血壓12 例,高脂血癥9 例,痛風4 例,2 型糖尿病11 例。替格瑞洛組中,男31 例,女25 例;年齡51~75 歲,平均(65.03±5.62)歲;平均體重指數(24.27±2.13)kg/m2;平均發病至就診時間(6.52±1.34)h;合并疾病:高血壓16 例,高脂血癥11 例,痛風1 例,2 型糖尿病12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7]標準的患者;②符合《中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2016)》[8]治療要求的患者;③發病至就診時間<12 h;④患者年齡為18~75 歲;⑤首發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排除標準:①既往有AMI 史的患者;②合并出血性疾病、主動脈夾層等疾病的患者; ③處于外科手術或創傷恢復期,感染性疾病急性期的患者;④其他心腦血管不良事件急性期的患者;⑤有惡性腫瘤的患者;⑥合并免疫功能疾病或免疫系統重癥疾病,凝血功能異常,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⑦有PCI 禁忌證或對本次研究涉及藥物有過敏史的患者;⑧無法配合6 個月隨訪,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 精神系統疾病無法遵醫服藥的患者。入選患者和(或)家屬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方案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兩組患者PCI 術前均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療保健制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21,生產批號:200503079)300 mg/次,嚼服。替格瑞洛組PCI 術前給予替格瑞洛片(瑞典阿斯利康制藥公司生產,批準文號:H20120486,生產批號:20141125119)180 mg/次,口服。氯吡格雷組于PCI 術前1 h 給予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6410,生產批號:2014120931]600 mg/次,口服。兩組均于服藥后2 h,于飛利浦FD20 型數字剪影血管造影儀引導下,經橈動脈穿刺,以美敦力造影導管行冠脈造影,開通病變血管并植入冠脈支架,植入完成后再次評估病變血管血流狀態。
術后治療:替格瑞洛組給予阿司匹林100 mg/次,1 次/d,口服;替格瑞洛90 mg/次,2 次/d,口服。氯吡格雷組給予阿司匹林100 mg/次,1 次/d,口服;氯吡格雷75 mg/次,1 次/d,口服。術后治療維持6 個月。兩組均給予強心、控制血糖、控制血壓、調節血脂等對癥治療,實施規律作息、禁煙酒、適度運動、合理飲食等輔助治療。
①術后24 h 統計并對比兩組患者的PCI 指標:病變范圍、植入支架數、術后血流情況與冠脈慢性血流發生率。血流情況依據(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m,TIMI)分級標準評估,共分為4 級,0級為無復流,3 級為完全再灌注[9]。②術后24 h 對比兩組患者心肌酶學指標:血清肌鈣蛋白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與N 末端B 型腦鈉肽前體(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采集全部患者術前、術后24 h 外周靜脈血樣各3 ml,使用TG18G-Ⅱ臺式通用高速離心機(生產廠商:上海重逢科學儀器有限公司)以3000 r/min 的速度,離心半徑13.5 cm,離心處理10 min 后取得血清待檢。使用QMT8000 型免疫定量分析儀(生產廠商: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檢測血清肌鈣蛋白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按電化學發光法檢測NT-proBNP 水平,試劑盒均購自利德曼生物技術公司。③隨訪6 個月,統計兩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 Mann-Whitney U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冠脈病變范圍、植入支架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替格瑞洛組患者TIMI 血流分級優于氯吡格雷組,冠脈慢性血流發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PCI 術指標的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血清肌鈣蛋白I、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BN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4 h,兩組患者血清肌鈣蛋白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BNP 低于治療前,且替格瑞洛組的血清肌鈣蛋白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BNP低于氯吡格雷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手術前后心肌酶學指標與NT-proBNP 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手術前后心肌酶學指標與NT-proBNP 水平比較(±s)
注 與本組術前比較,aP<0.05
組別 血清肌鈣蛋白I(pg/ml)術前 術后24 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U/L)術前 術后24 h NT-proBNP(ng/L)術前 術后24 h氯吡格雷組(n=56)替格瑞洛組(n=56)t 值P 值11.64±1.94 11.99±1.94 0.948 0.345 9.46±0.78a 8.95±0.81a 3.378 0.001 65.84±11.95 66.08±12.23 0.106 0.916 48.12±10.19a 43.03±11.66a 2.462 0.015 798.71±49.07 800.31±48.88 0.173 0.863 659.82±43.39a 637.75±46.73a 2.590 0.011
術后隨訪6 個月,替格瑞洛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總發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比較[n(%)]
STEMI 為AMI 的一種常見類型,具有梗死范圍較大、并發癥較多等特點[10]。隨著PCI 術的普及臨床上逐漸發現部分患者PCI 術中開通病變血管后,可出現無復流或慢血流等情況,導致心肌血供恢復不良。為了提高PCI 治療后患者血流的恢復水平,推薦采用于PCI 術前應用雙抗血小板藥物的治療方法。氯吡格雷屬于目前臨床上常用的一種P2Y12 受體拮抗制劑,其抗血小板聚集療效確切,但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部分患者可見藥物抵抗[11]。替格瑞洛為新型P2Y12受體拮抗制劑,是一種不須肝臟激活代謝的活性藥物,可直接發揮藥效,具有起效更快、抗血小板療效更為理想的優勢[12-14]。
本研究結果顯示,替格瑞洛組TIMI 血流分級優于氯吡格雷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提示PCI 術前應用替格瑞洛可更為良好的恢復患者血供,減少冠脈慢性血流的發生率。馮六六等[15]研究認為,PCI 術前應用替格瑞洛能夠更為良好的緩解老年STEMI 患者的臨床癥狀。這一研究成果與本次研究結論相符。血清肌鈣蛋白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為臨床上廣泛應用的常規心肌損傷標志物,能夠客觀量化STEMI 患者的心肌損傷情況與心肌損傷后的恢復情況。NT-proBNP 是一種經心室肌細胞釋放神經內分泌激素,當心肌發生損傷或凋亡時,其大量釋放入血,因此臨床將其水平作為心肌損傷的新型生化標志物。本次研究結果提示,PCI 術前應用替格瑞洛能夠發揮明確的心肌保護作用,且可有效緩解心肌再灌注損傷,從而更為理想地減輕STEMI 患者PCI 術后心肌損傷程度。
綜上所述,PCI 術前應用替格瑞洛與應用氯吡格雷相比,可發揮更為良好的恢復冠脈血流水平、減輕心肌損傷作用,降低預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