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軍
遼寧中置盛京老年病醫院干診科,遼寧沈陽 110001
不穩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系臨床常見的急性血管疾病,其病理表現為冠脈粥樣硬化及炎癥反應,同時伴有嚴重的血脂代謝紊亂[1]。目前臨床多予以藥物抗栓治療,其中氯吡格雷為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可通過選擇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與血小板受體結合及繼發的二磷酸腺苷介導的糖蛋白GPⅡb/Ⅲa 復合物的活化,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因其活化須依賴體內肝臟代謝轉化,長期用藥患者易出現抵抗反應和炎癥反應,臨床療效欠佳[2]。替格瑞洛為環戊三唑嘧啶類化合物,通過與血小板受體結合來抑制其活化,有效阻斷血小板活化,改善患者炎癥反應和血脂情況[3],但目前氯吡格雷與替格瑞洛治療UA 的效果比較的相關研究鮮有報道。基于此,遼寧中置盛京老年病醫院選取UA 患者125 例,開展氯吡格雷與替格瑞洛治療UA 的效果比較的研究。
選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遼寧中置盛京老年病醫院收治的UA 患者120 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60 例)和研究組(6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表1)。納入標準:①符合2019年版《急性冠脈綜合征急診快速診治指南》中UA 的診斷標準[4];②無相關藥物過敏史;③遵從醫囑。排除標準:①近期有手術史;②伴有惡性腫瘤、出血性疾病等疾病;③近期有除阿司匹林外的抗炎藥物使用史。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性別(例)男女組別 年齡(歲) 病程(月)對照組(n=60)研究組(n=60)χ2/t 值P 值34 31 26 29 0.302 0.583 69.43±4.35 68.82±4.56 0.750 0.455 23.14±4.87 23.39±4.28 0.299 0.766
基礎治療: 兩組患者均予以健康教育、 低脂飲食、臥位靜養等常規治療,同時口服阿司匹林(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21,產品批號:BJ58499,規格:25 mg×100 片),100 mg/次,1 次/d。
對照組口服氯吡格雷[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80029,產品批號:AA05U,規格:25 mg×21 片],75 mg/次,1 次/d;研究組口服替格瑞洛(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77,產品批號:YAFL2012178,規格:90 mg×14 片),起始劑量為180 mg/次,1 次/d,持續3 d。此后90 mg/次,2 次/d。
兩組患者療程均為1 個月。
總有效率: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參照《2018 JCS指南: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診斷和治療》[5]判定臨床療效。①顯效:患者經治療后,心電圖顯示ST 段已恢復正常,心絞痛發作頻率降低幅度超過80%;②有效:患者經治療后,心電圖顯示ST 段顯著改善,絞痛發作頻率降低幅度為50% ~80%;③無效:患者經治療后,心電圖顯示無明顯變化,心絞痛發作頻率降低幅度低于5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炎癥因子: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5 ml靜脈血離心(轉速8000 r/min,離心半徑10 cm,離心時間6~8 min)后取試管上清液,選用酶法檢測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采用化學發光法檢測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
血脂因子: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5 ml靜脈血離心(轉速8000 r/min,離心半徑10 cm,離心時間6~8 min)后取試管上清液,選用比色法檢測患者治療前后三酰甘油 (triacylglycerol,TG)、 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 低 密度 脂蛋白膽固 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的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cy、IL-6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Hcy、IL-6 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的Hcy、IL-6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的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的比較(±s)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 Hcy(mmol/L)治療前 治療后IL-6(ng/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60)研究組(n=60)t 值P 值15.48±1.87 15.89±1.72 1.250 0.214 11.03±1.35a 8.56±1.21a 10.554<0.001 5.24±0.93 5.16±0.85 0.492 0.624 3.16±0.62a 2.38±0.41a 8.128<0.001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TG、TC、LDL-C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TG、TC、LDL-C 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的TG、TC、LDL-C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因子水平的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因子水平的比較(±s)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 TG(mmol/L)治療前 治療后TC(mmol/ml)治療前 治療后LDL-C(mmol/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60)研究組(n=60)t 值P 值3.74±0.48 3.76±0.52 0.219 0.827 2.97±0.35a 2.26±0.31a 11.763<0.001 5.83±0.76 5.79±0.68 0.304 0.762 3.57±0.53a 2.62±0.47a 10.388<0.001 3.49±0.46 3.52±0.54 0.328 0.744 2.81±0.39a 1.68±0.25a 18.895<0.001
UA 系臨床常見的冠心病,其冠狀動脈病變導致心肌缺血,冠脈粥樣硬化、痙攣、繼發性炎癥反應及血脂代謝紊亂等病理生理病變,嚴重影響患者預后[6]。藥物抗栓治療可有效改善冠脈供血平衡,氯吡格雷是常用的治療藥物,但因其發揮活性需經體內生物轉化,患者易出現藥物抵抗反應,起效較慢,臨床療效欠佳。臨床急需療效更好的藥物來治療UA。
氯吡格雷是臨床常用的抗栓藥物,通過多種途徑阻斷血小板活化聚集,改善冠脈血供,但長期使用患者體內易出現藥物抵抗現象,此外其發揮作用需經肝臟代謝轉化,發揮藥效有一定延遲[7]。替格瑞洛系新型抗血小板藥物,抗氧化作用較強,通過與血小板P2Y12 受體可逆性結合,可有效阻斷血小板活化、聚集,其發揮藥物無須經體內肝臟代謝轉化,具有起效快、藥效穩定且明顯的優點[8]。
本研究中,研究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替格瑞洛抗栓治療UA,效果良好。這與劉培健等[9]研究結果相符。究其原因可知,替格瑞洛較氯吡格雷,具有較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可有效降低患者機體中血清炎癥因子含量及血脂因子含量,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穩定冠脈粥樣斑塊,避免因纖維斑塊破裂誘導的UA 發作。
Hcy、IL-6 為常見的炎癥因子,其中Hcy 為含硫基氨基酸,當血管發生炎性損傷時,Hcy 生理代謝途徑受阻,體內出現高Hcy 血癥,可通過氧化應激反應生成大量氧自由基及過氧化物,損傷血管內皮,其水平與UA 正相關[10]。IL-6 系重要的炎癥因子,可有效激活炎癥細胞,促進氧自由基合成,誘導冠脈斑塊不穩定,導致冠脈斑塊極易發生破裂、脫落,從而加重心絞痛,誘導白細胞大量粘附聚集,促使炎癥因子大量分泌,其產生的代謝廢物可促使凝血功能相關組織因子表達,誘導患者發生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障礙,加重血管內皮損傷程度,促進炎癥因子大量釋放,此外還可促使血管平滑肌加速攝取鈣離子,加速冠脈粥樣硬化,其水平與UA 正相關[11]。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Hcy、IL-6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替格瑞洛抗栓治療UA 可有效抑制炎癥反應。究其原因可知,氯吡格雷通過抑制二磷酸腺苷與血小板受體結合及糖蛋白GPⅡb/Ⅲa 復合物的活化,一定程度上改善冠脈血供,緩解繼發性炎癥。替格瑞洛無須肝臟代謝轉化,可迅速與血小板P2Y12ADP 受體結合,快速發揮藥效,有效阻斷血小板活化聚集,從而減輕冠脈缺血,顯著抑制炎癥[12]。
UA 患者中,長期血脂代謝紊亂易形成組織細胞沉淀從而聚集成斑塊,導致冠脈血流受阻,影響心肌血供。心肌細胞發生缺血損傷后極易發生心肌痙攣及冠脈功能異常,多伴有局部血小板聚集,不同程度地破壞患者體內微循環,進一步加重血脂代謝紊亂[13]。TG、TC、LDL-C 為常見的血脂因子,其水平與UA 正相關。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TG、TC、LDL-C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替格瑞洛抗栓治療UA 可改善血脂代謝紊亂。究其原因可知,氯吡格雷通過二磷酸腺苷途徑抑制阻斷血小板活化聚集,可一定程度上抑制微血栓形成,改善患者微循環,從而糾正血脂紊亂。替格瑞洛作為新型血小板抑制劑,與氯吡格雷比較,無須經肝臟代謝轉化,可有效避免因患者CYP2C19 基因多態性而誘導的藥物抵抗反應,迅速發揮抗血小板聚集活化作用,顯著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減少內皮損傷[14]。此外還可增加患者機體中外源性腺苷的生物合成,顯著提高其生物活性,有效阻斷脂質過氧化反應,具有較強的降低患者機體內膽固醇合成和抗氧化的作用,有效抑制氧自由基的產生,顯著改善血脂代謝[15]。
綜上所述,替格瑞洛可通過抑制炎癥反應、改善血脂代謝紊亂來提高UA 抗栓治療的臨床總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