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艷玲 孫舒燕 譚慧芳 龍 芬 易 琪 徐麗珍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醫院血液風濕科,江西宜春 336000
淋巴瘤是一種惡性血液腫瘤,其具有較高的危害性,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淋巴瘤患者受病情以及認知缺乏的影響,情緒易出現波動,部分患者更是會產生厭世等消極想法,這種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于患者的康復形成阻礙作用,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的認知、調節患者的情緒成為臨床研究的一個重點問題[1]。相關研究表明,在淋巴瘤患者治療的不同時期采取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焦慮情緒,提升護理質量,護理效果為患者所廣泛認可[2]。基于此,本研究將對宜春市人民醫院86 例淋巴瘤患者進行研究,分析階段性健康認知護理對患者影響。
選取2020年1月至12月宜春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6 例淋巴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3 例)與觀察組(43 例)。對照組中,男20 例,女23 例;年齡45~77 歲,平均(60.34±3.85)歲;病程0.2~1.0年,平均(0.43±0.14)年;非霍奇金淋巴瘤28 例,霍奇金淋巴瘤15 例。觀察組中,男19例,女24 例;年齡46~79 歲,平均(60.91±3.47)歲;病程0.2~1.1年,平均(0.45±0.13)年;非霍奇金淋巴瘤29 例,霍奇金淋巴瘤14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淋巴瘤的診斷標準[3]者;②均采取化療藥物治療者。
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他嚴重疾病患者;②認知功能障礙患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治療應注意的事項,關心患者的心理變化,跟蹤、記錄患者的治療進展,遵照醫囑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指導患者飲食、運動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實施階段性健康認知護理,護理實施過程如下。①確診后到放、化療前階段健康認知護理: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疾病認知情況進行評估,對患者的評估結果進行分析,結合患者的個人基本情況,選擇適宜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告知患者以及家屬淋巴瘤的病因、 治療方法、治療效果以及注意事項,增加患者對于疾病以及治療的了解,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避免患者因思想誤區而增大心理壓力,強調治療對于患者身體康復以及預后的重要作用,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增強患者治療信心。②放化療時期的健康認知護理: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一步強化治療的必要性,讓患者從心理上接納放化療,產生認可感,同時教導患者管理不良反應的方法,讓患者掌握自己自我護理知識,增強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對于患者出現不良反應護理人員會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來減輕患者的身體不適感,對于患者的護理需求盡可能滿足,聯合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情感支持,消除患者的顧慮,列舉一些治療成功的案例激勵患者堅持治療,增強患者戰勝病魔的勇氣。③康復期健康認知護理: 患者此種心緒已趨于平穩,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充分的鼓勵,幫助患者打開心結,教導患者一些調節情緒的小方法,患者可以進行冥想訓練,讓自己的身心保持放松,強化自己的抗病意志,同時也可以結合音樂療法,借助舒緩的音樂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讓患者更多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讓患者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叮囑患者堅持治療,做好日常防范,為患者制定相應的康復計劃,并對患者的完成情況進行監督。
兩組均護理1 個月,并進行出院指導。
觀察兩組康復效果(住院時間、焦慮評分)、心理彈性、生活質量情況。①康復效果:通過兩組住院時間以及焦慮評分來評估患者的康復效果,調查兩組住院時間,采用焦慮自評(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量表對患者焦慮情緒進行評分,得分<50 分、50~59 分、60~69 分和≥70 分分別表示無焦慮、輕度焦慮、中度焦慮和重度焦慮。分值越高,患者焦慮情緒越明顯[4];②心理彈性:采用心理彈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對兩組護理前后心理彈性進行評分,量表由25 項目所組成其為五分評級,分值越高,患者心理彈性越好[5]。③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 (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對兩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分為四個維度,每個維度分值滿分為100 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好[6]。
采用SPSS 24.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S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SAS 評分低于本組護理前,且觀察組SA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康復效果指標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康復效果指標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住院時間(d) 護理前SAS評分(分)護理后SAS評分(分) t 值 P 值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值43 43 11.21±2.85 8.12±2.41 5.429<0.001 60.68±5.12 60.48±5.33 0.177 0.860 50.32±4.65 46.24±4.37 4.193<0.001 9.822 13.548<0.001<0.001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CD-RISC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CD-RISC評分高于本組護理前,且觀察組CD-RISC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彈性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彈性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護理前CDRISC 評分護理后CDRISC 評分 t 值 P 值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值43 43 52.12±6.11 52.53±6.28 0.307 0.760 64.85±5.49 69.57±5.41 4.016<0.001 10.162 13.480<0.001<0.001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GQOL-74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GQOL-74評分高于本組護理前,且觀察組GQOL-74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的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的比較(分,±s)
組別 物質功能護理前 護理后 t 值 P 值心理功能護理前 護理后 t 值 P 值對照組(n=43)觀察組(n=43)t 值P 值54.39±5.94 55.13±5.38 0.605 0.546 66.39±7.52 75.42±7.13 5.714<0.001 8.211 14.896<0.001<0.001 53.48±5.26 53.88±5.39 0.348 0.729 64.57±7.43 73.69±7.51 5.661<0.001 7.988 14.053<0.001<0.001組別 軀體功能護理前 護理后 t 值 P 值社會功能護理前 護理后 t 值 P 值對照組(n=43)觀察組(n=43)t 值P 值54.86±5.37 54.02±5.26 0.733 0.466 65.86±8.24 74.56±8.27 4.887<0.001 7.334 13.742<0.001<0.001 53.95±5.13 54.24±5.28 0.258 0.797 64.21±7.85 73.11±7.89 5.244<0.001 7.174 13.034<0.001<0.001
淋巴瘤起源自淋巴系統,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淋巴瘤類型為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患者總數的85%~91%,受飲食、環境、化學藥劑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淋巴瘤的患病率在近幾年有明顯的升高趨勢,對人們的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威脅[7]。淋巴系統在人體的身體中分布非常廣泛,包括扁桃腺、淋巴結、骨髓、脾臟、淋巴管、胸腺等諸多器官,因此淋巴瘤可能在人體的任一地方出現,患者主要表現出皮下腫塊、發燒、盜汗、食欲不振、體重下降、皮膚瘙癢、咳嗽等癥狀,其癥狀同感染有相似之處,因此在出現相關癥狀的時候,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檢查[8]。對于淋巴瘤臨床主要治療方式有放療、化療、手術治療、免疫治療等,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臨床對于淋巴瘤的研究也有了進一步深入,疾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效果較之原來有明顯提高,非霍奇淋巴瘤患者的10年總生存率可達到50%[9],為了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應對患者進行高效、優質的護理。淋巴瘤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不同的階段所面臨的心理問題也是不同的,患者的心理問題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①腫瘤在大多數的認知中都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與死亡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在確診疾病后,許多患者對于這一狀況會較為難以接受,從而出現消極、抵抗情緒;②放化療可以殺滅癌細胞,控制患者病情的發展,但是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脫發、臟器功能損害等嚴重不良反應,患者飽受疾病與不良反應的折磨,會產生自卑、放棄治療的想法,同時高昂的治療費用也會讓患者的承擔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產生病恥感;③淋巴瘤侵襲性強、復發轉移率高,患者在康復期較為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病情是否會出現變化[10-14]。所以需要針對患者的這些問題開展階段性健康認知護理,制訂出具有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計劃,對患者每一個時期進行針對性教育干預,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健康、治療認知,調節患者的心理狀態,改善患者的身體不適感,讓患者通過護理可以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并堅定堅持治療的信念,讓患者的身心都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15-1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康復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心理彈性分值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GQOL-74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階段性健康認知護理對患者治療、康復的積極影響。在李方[17]的研究中,通過對肺癌患者實施階段性認知行為干預,發現干預后有助于改善患者負性情緒、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結論與這一結論相近,雖然選取患者和方法存在一些差異性,但仍具有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對淋巴瘤患者采用階段性健康認知護理,可以提高患者心理彈性,促進患者康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