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靜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主張生活即教育,教育不能脫離生活。作文是學生對生活的表達與創造。小學中年級正處于習作教學的關鍵時期,增加學生的生活體驗,能夠豐富學生的習作素材,提升情感表達。體驗式作文是讓學生通過活動獲得體驗,從而提高習作能力,重在讓學生參與生活,用心去感受,用筆去創造,這正符合“生活教育”的理念。在體驗中感知,在習作中表達,有利于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
一、學生習作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寫作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是十分痛苦的事情。他們怕寫,不會寫,覺得沒有內容可寫,也因此怕上習作課。目前學生在習作上仍然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內容虛假,胡編亂造
很多學生寫作文時,經常會抱怨沒有內容可寫。因為對生活常識缺少認知,對生活少有觀察與記錄,他們在習作時往往會胡編亂造,讓人忍俊不禁。例如學生寫“釣魚”:
我坐在河邊開始釣魚,不一會兒一條魚上鉤了。我把魚拿到魚桶中放好,接著又開始釣魚。過了一分鐘,我又釣到了一條魚。就這樣,三條、四條、五條……不停有魚上鉤,十分鐘我釣到了幾十條魚。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2.偏離主題,泛泛而談
好的習作是學生真情實感的體現,然而有些學生的習作總是偏離主題,泛泛而談。例如寫“田地中的發現”:
我看見了螞蟻搬糧食,一只螞蟻不行,就去找伙伴幫忙。因為團結,才可能成功;因為愛勞動,才可能有收獲。人也是這樣,愛勞動、堅持不懈,只有這樣才會成功。勞動的雙手給了他收獲,因為他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收獲更多。
二、體驗式作文的優勢
1.情感表達更加真實
體驗式作文的前提是讓學生有目的性地關注生活中的點滴,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提煉出寫作素材。不僅要關注身邊的大事,也要時常細心留意生活中的小事,以習作為出口,傾訴自己的真情實感。
2.作文內容更加豐富
體驗式作文教學能夠讓學生積累生活經驗。很多時候,在事情剛發生時我們覺得很有趣、很難忘,但是過了幾天就忘了。如果能將這些事情進行有效記錄,將之變成寶貴的財富,寫作文時內容也會更加豐富、充實。
三、體驗式作文教學重在體驗
體驗離不開生活,這與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不謀而合。學生在生活中獲得體驗,通過文字進行表達與創造,充實寫作的素材,豐富情感經驗。
1.抓住細微處,做個有心人
(1)課程中的體驗
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各類課程帶給自身的感受,是教學很重要的環節。對一些動手、觀察等要求較高的課程,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教師可以此為契機,教會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與創造,描繪出課堂上的精彩。如在科學課上觀察樹木,看到了很多小昆蟲,發現了樹葉的變化,參與同學的討論,學到了很多科學小知識;在美術課上捏橡皮泥,用各種材料做出了形形色色的物品。通過這些課程體驗,學生既學習了知識,又積累了體驗的樂趣,一舉兩得。
(2)同學間的關系
同學關系是學生在校期間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同學之間的相處有互相幫助,也有鬧矛盾的時候。讓學生將這些記入習作中,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習作表達,也能讓教師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情況,做出正確的引導。如學生寫《失而復得的友誼》,就是記錄了與同學的一次小矛盾,讓人感觸頗深:
今天早晨,我早早地來到教室,坐到座位上后開始認真地看起書來。正看得認真,突然門口傳來一聲“報告”,聲音洪亮,原來是小沈。認真看書的同學們都嚇了一跳,作為副班長的我批評了他,還很兇地對他說“要罰抄”。小沈聽了頓時傻眼,哭著說要告訴老師。我很不服氣,跟他吵了起來。后來還是老師解決了我倆的矛盾。事后想想,我確實有做得不對的地方,這件事情也讓我明白了做事不能沖動,做錯了事要主動承認錯誤。通過這件事情,我覺得我們的友誼更加深厚了。
(3)親子活動樂趣多
學生的生活除了學校生活,還有家庭生活。家庭生活中與家人的互動也能成為體驗式作文的重要素材來源。周日親子出游,每日的閱讀打卡活動,在家中做家務……這些親子活動不僅能夠提升家庭成員的親密度,也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家庭觀,形成良好的家風,是習作的肥沃土壤。
2.參與學校活動,感受成長的快樂
學校平時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學生在一次次的活動中體驗樂趣。一是特色班會:根據班級特色和學生需求,開設不同主題的班會,如美食分享會、讀書交流會等。二是各類節假日,如兒童節、春節等相關活動。三是實踐活動,如校運動會、愛心義賣、消防演習等。這些形形色色的學校活動,本身對學生就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習作的表達更是為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班級中舉辦了美食分享會后,小沈同學這樣寫到:
周五早上,我拿著美食,早早地來到學校。我走進班級,看見大家都在交頭接耳,相互詢問對方帶了什么。這時,老師來了,讓我們把桌子放在中間,圍成一圈。接下來,老師宣布美食節開始。大家把美食放在桌上,我的小番茄最受歡迎,一下子就被吃光了。我們班的同學們真是一群“吃貨”,文博左手拿了壽司,右手往嘴巴里塞雞腿,吃得滿嘴都是。再看看俊浩,嘴巴里塞滿了肉,怪不得他塊頭這么大。大家邊吃邊交談,還在評論哪個菜最好吃……
四、有效指導,提高表達能力
有了這些豐富的生活體驗,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起來了,但如果不及時記錄,那也就到此為止了。對活動進行有效、及時的記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同時,有效的指導和展示也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每一次的班級文化布置中,我都會為學生制作一份屬于這個班級的作文集,由學生設計名稱和封面,全程參與,每次的優秀習作都能夠在班級作文集中進行展示。這么做,一是為學生習作增加了展示的平臺,二是增強了他們對習作的興趣和信心。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生活,離不開學校生活,更離不開生活中的教育。正是一次次多彩的體驗活動使得學生的人生閱歷得到豐富,也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習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