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淇 羅睿 黃政翔 趙卓群 趙銳博

吉林地處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東北亞冰雪資源核心區,為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在習近平總書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吉林要做好雪文章”等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吉林奮力打造中國冰雪產業大省,為全面振興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一、吉林冰雪產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國內冰雪產業處在歷史“最好期”。在舉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強勁推動下,中國冰雪產業整體迅速發展。2019年,我國冰雪產業整體規模為4235億元;2020年,冰雪產業規模突破疫情限制,達到6000億元,為歷年來頂峰,增速高達41.6%。同時近年來雪季旅游人數實現穩步增長,雖然受疫情影響,但2020年,我國冰雪旅游人次仍達到2.3億的峰值,同比增長144.68%。
吉林冰雪經濟處在發展“黃金期”。“冬奧時間”黃金機遇——吉林持續營造“冬奧在北京,體驗在吉林”濃厚氛圍,舉辦了6屆雪博會,在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冬奧在北京、備戰在吉林”系列活動,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場等知名雪場相繼建成,吉林冰雪品牌影響力、凝聚力、競爭力不斷增強;“資源轉化”黃金機遇——吉林充分釋放冰雪資源的唯一性、至高性、獨特性,“冰雪+裝備制造”實現突破,“冰雪+科技”“冰雪+文化”“冰雪+交通”等相關領域同步推動;“市場擴張”黃金機遇——吉林正處在由冰雪競技到冰雪運動休閑度假、發展現代冰雪經濟的新階段,冰雪經濟市場正全力向萬億級產業集群發展,已引進全球頂級冰雪戰略合作伙伴,全省“西冰東雪”產業格局已形成,冰雪產業業態呈現跨界升級、產業協同、立體融合的良好勢頭,冰雪經濟處在市場擴張、產業擴容的最佳時期。
吉林冰雪產業處在領跑“加速期”。吉林大力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錨定“兩確保一率先”發展目標,全力推動冰雪產業彎道超車。目前,《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和冰雪經濟的實施意見》《吉林省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國(長白山脈-阿爾泰山脈)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等重大規劃已進入實施階段,冰雪經濟產業體系已初步形成,全省各類滑雪場和雪道數量分別較2016年起步之年增長43.2%和131%,現共建有室內外46座雪場,雪道總數達347條、共計長度298公里、總面積1032公頃,萬科松花湖滑雪場、北大湖滑雪場等均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滑雪勝地。冰雪旅游接待數量快速發展并國內領先,雪季滑雪總接待能力達到500萬人次,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省份。近5年來,我國滑雪旅游接待人次首次突破20萬、30萬、40萬、59萬的滑雪場均出自吉林省,預計2021-2022年雪季接待總規模將達到8500萬人次,實現總收入1700億元。冰雪品牌進一步升級,冬捕、溫泉、霧凇、民俗集市等其他冰雪相關文化產業得到聯合發展,長吉都市冰雪運動與休閑度假和大長白山冰雪生態度假區的兩大主要產業凝聚區發展已初見成效,以查干湖、向海、莫莫格等為核心的冰上冬季旅游產業效果愈發顯著。
二、吉林冰雪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生產要素制約。冰雪產業作為吉林新興產業,仍處于發展的初步、起步階段,融資難度較大,省內各雪場發展不均衡。冰雪復合型人才緊缺,體育旅游專業人才匱乏,對從業人員的教育和培訓滯后。同時,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壓力也比較大。
產業鏈制約。冰雪產業鏈發展融合度不足,產業各層次間聯動力量不充分,產業鏈各層級間對接效率與力量不足。產業豐富度不深,冰雪雕塑藝術等方面未形成類型多樣、特色鮮明的產品環境與多樣性體系,還沒有形成強大的冰雪產業品牌。
同業競爭激烈。國際上,日、韓等國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服務、規劃管理水平使得眾多國內滑雪愛好者十分青睞,是吉林省在冰雪產業國際層面的主要挑戰。國內黑龍江已形成較為成熟的國際化冰雪旅游服務體系,華中地區以京張地區為核心的“1小時冰雪經濟圈”已經形成,西北地區冰雪產業也憑借緯度與地形優勢迅速發展。
三、吉林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選擇
加快完善冰雪產業鏈,促進產業集群集聚。當前,時代之變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應立足后冬奧時代,加快推動傳統冰雪產業轉型和升級為現代冰雪經濟。聚焦項目引領,優化冰雪產業布局,在4+X的冰雪產業基礎上擴大各環節實力,體系化擴散冰雪關聯產業規模聚集效能。聚焦消費引領,實施冰雪高端裝備創新工程,重點突破掌握核心裝備的設計建造能力,分類打造索道、造雪機等雪場冰場設施裝備;雪服、雪板、頭盔等大眾普及型個人冰雪運動裝備;冰雪休閑裝備、輔助訓練裝備、醫療康復裝備等關聯產品的集群化生產園區。聚焦人才引領,提升冰雪科技研發能力,強化冰雪產業人力資源保障,突出冰雪競技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專業化培養冰雪服務、冰雪文化與冰雪產業人才。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加快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冰雪體育產業的應用,發展與完善“互聯網+冰雪”工程。
培育冰雪產業品牌,拓展產業鏈豐富度。致力打造世界冰雪旅游目的地,舉辦國際性冰雪旅游節慶活動,強化以松花湖、北大湖以及長白山三大冰雪旅游主要聚集地為支撐、周邊其他雪場與企業協調發展的冰雪旅游品牌體系。提高冰雪旅游產品供給質量,以全季化為目標,創造更多沉浸式虛擬冰雪體驗產品,以新旅游帶動新基建、新環境、新生活、新消費。做大做強冰雪主題活動,體現好品牌形象的鮮明化、宣傳渠道的立體化、營銷模式的多樣化、產業盛會的國際化、節事活動的高端化,突出“溫暖相約·冬季到吉林來玩雪”和“清爽吉林·22℃的夏天”雙品牌建設,開展好“坐著高鐵游長白山”等重點活動,持續打造“禮遇吉林”旅游商品品牌。
打造獨特冰雪文化,彰顯冰雪文化自信。抓住后冬奧時代“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契機,以培育冰雪文化為帶動,推動吉林特色文化與冰雪元素創新融合發展,積極開發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大型冰雪演藝項目,開發體系化冰雪文創產品,打造完善的冰雪商品營銷網絡。開展立體宣傳推廣,加強對吉林冰雪文化的發掘、保護、研究和傳承工作,加快創作推出冰雪題材的文藝作品,提高吉林冰雪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充分利用云計算與互聯網傳媒平臺,進行吉林冰雪文化品牌的積極投放,對瀏覽進行精準描摹實現廣范圍推送,積極拓展“以銷定產”及“個性化定制”的冰雪產品生產方式。進一步加強境內外對外推介,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媒體作用,講好吉林冰雪文化故事,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濃厚氛圍。
責任編輯/滕 ?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