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丹
(湖南廣播電視臺金鷹卡通衛視,湖南 長沙 410001)
長久以來,我國少兒節目擁有大量的受眾群體,使其成為被受眾關注的節目類型之一,但隨著各種新型軟件的層出不窮,少兒節目的受眾正逐漸減少,合理創新少兒節目成為迫在眉睫的一個問題,需要引起電視媒體行業的重視。現階段,少兒節目制作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但節目內容創新等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深度分析少兒節目未來發展方向,參考當前少兒的認知能力,針對性制定發展策略。
少兒節目作為兒童成長階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為其帶來很多歡樂,這也是兒童選擇少兒節目最為主要的一種因素。因此,制作少兒節目的過程中,發揮其娛樂功能屬于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一旦不具備此功能,將喪失大量的觀眾。同時,少兒節目還具備教育功能。娛樂功能是少兒節目吸引兒童的手段,而教育功能則能引導兒童獲得知識,受到專業性的教育,學到對未來發展有幫助的知識。目前,中小學和幼兒教育內容大多是經過教育部門審定、學校和教師深思熟慮確定的,根據學校統一安排,按照課表展開教育,學生無法進行選擇。而對于少兒節目來說,兒童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最感興趣的節目,從而能夠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另外,少兒節目具備交流功能。兒童通過觀看少兒節目,會不經意間說出節目內容,并能主動向其他伙伴和家長講解[1]。
近年來,國家提升了對少兒發展的重視程度,頒布實施了相關政策,并對少兒節目給予多方面的扶持,促使少兒節目步入新的發展階段,欄目種類更加多樣化、內容專業化,保證了節目的質量。同時,少兒節目為了緊跟時代的發展,結合當前節目類型,不斷推陳出新,從多個角度入手,制作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節目,促進少兒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開闊視野,學到相關的知識。
在國內少兒節目發展的過程中,央視少兒頻道受到觀眾的喜愛,并具有較多的經典欄目,取得了較高的收視率。央視少兒節目制作之初,將加強與少兒、家長、教師互動作為核心,幫助家長更好地關注孩子的成長,并邀請專家組成評估小組,通過熱線電話、交流會等方式,及時了解節觀眾對節目的看法,促使節目向精品化方向發展[2]。
央視少兒節目收視率高于地方節目,并具有多個品牌節目的支持,而地方節目也具有獨一無二的本土化特點。基于社會的不斷發展,少兒節目類型具有單一化特點,一旦某個節目受到廣泛歡迎,短時間內將出現許多雷同的節目。因此,地方少兒節目需要做到另辟蹊徑,創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少兒節目。針對這一現象,地方少兒頻道應主動學習,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突出本地風土人情和文化特點,并鼓勵本地少兒參與節目。
對于少兒節目來說,若想實現創新發展,迎合現代少兒的興趣愛好,合理優化節目內容和形式,需要做到節目定位清晰,科學分級觀眾,制作多元化的少兒節目。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少兒節目定位普遍不清晰,無法正確界定觀眾的年齡。在正常情況下,少兒節目的觀眾大多為12歲以下的少兒,導致制作過程中沒能考慮12歲以上的群體,節目內容和形式過于單一化。同時,部分少兒節目沒能準確傳遞知識,導致少兒難以真正理解節目隱藏的教育內容,教育功能不明顯,并且也無法引起其他群體的觀看興趣,難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3]。
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少兒節目創作思維逐漸向成人化方向發展,忽略少兒的主體地位,難以滿足少兒的觀看需求。現如今,國內電視行業逐漸向外國節目學習,照搬外國的節目形式,但由于生活環境、文化等大相徑庭,若少兒節目照搬其他國家,極易適得其反,不符合少兒發展特點。通過深入分析現存少兒節目可知,普遍存在的成人化、過于低齡化的特點,節目制作團隊更加注重成人的興趣愛好。譬如,個別節目讓少兒穿奇裝異服進行模特表演,這對于少兒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只能夠引發成年人的觀看興趣。
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當前我國少兒節目收視率正逐年降低,而產生這一現象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節目內容缺少創新性,仍然以傳統內容為主,導致觀眾大面積流失。伴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少兒節目層出不窮,節目形式逐漸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但制作形式停滯不前,處于落后狀態,難以正確運用新的制作理念,無法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導致節目質量一般。另外,少兒節目制作人員不具備創新意識,工作態度不端正,一味地抄襲比較受歡迎的電視節目,致使節目內容千篇一律。不僅如此,個別電視臺為了減少資金投入,節約成本,一味地壓縮少兒節目的播出時間,改播放其他類型的電視節目,這顯然不利于少兒節目的創新發展。
目前,在多種媒體共同發展的背景下,若想保證少兒節目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生命力,需要根據當前的發展情況,做好精準定位,確立節目特色,最大限度上滿足觀眾的需求。當代社會,人們有更多機會接觸新鮮事物,少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體現,能夠根據自身的性格特點,針對性選擇少兒節目,而不是有什么看什么。針對這一特點,我國少兒節目創新發展過程中,需要提前進行市場調查,系統性分析和研究少兒對節目的看法,科學定位少兒節目,明確其未來發展方向,學會站在少兒的角度考慮問題,形成獨具特色的節目品牌,避免向成人化方向發展,正確引導并教育少兒。在進行節目定位的過程中,制作團隊需要考慮少兒的特點,掌握少兒觀看節目的目的,以及具體需求,準確發現少兒喜歡的電視節目。并且應加強與少兒的溝通,解決與少兒之間的年齡代溝問題,學會以朋友身份相處,能夠尊重其每個興趣,避免一味地進行否定。不僅如此,還要根據各個年齡段少兒發展的特點,展開合理劃分,可以從性格特點、心理狀態、認知水平等方面入手,系統性了解不同年齡段兒童,有目的性地制作少兒節目,對節目內容和形式不斷進行優化,突出節目的教育功能和娛樂功能,確保知識難度符合兒童,以此提升少兒節目的收視率[4]。
由于目前多數少兒節目偏于成人化,少兒節目創新發展過程中,應注重考慮少兒的性格特點,整個制作內容應與少兒的生活世界和心理世界相符合,可以全面反映出真實生活,確保節目設定符合少兒認知。而若想達到這一目的,需要節目工作人員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保持足夠的耐心深入了解少兒。譬如,對于少兒節目主持人來說,可以提前與少兒進行交流,從日常生活入手,引導少兒可以主動介紹家人、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相關的市場調查研究顯示,3—6歲的幼兒比較喜歡向身邊人分享,講述欲大幅度提升,喜歡展示自己每天的生活。不僅如此,在創新少兒節目的過程中,也應積極邀請少兒加入進來,學會用少兒視角解決問題、了解世界,讓少兒成為節目的主體。
長久以來,媒體作為人們獲取各類信息的首要渠道,其傳播內容的質量關系著受眾能否及時準確獲得信息,影響著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基于此,在少兒節目發展過程中,需要針對現存的問題,利用現有資源,創新優質的節目內容,彌補其發展階段存在的不足,保證工作的有效性。現階段,已經全面進入新媒體時代,少兒節目若不能及時對內容展開合理創新,將暴露更多更大的問題,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進而影響少兒身心健康成長。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將內容創新作為核心工作,遵守質量第一的原則,使其能夠在內容創新過程中,保證節目的質量,贏得少兒的喜愛。
目前,我國少兒節目數量呈直線上升,但多數內容相差不多,能夠真正影響少兒的節目少之又少。而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為,相對于少兒節目,少兒更加喜歡互聯網內容,并且節目內容不具備創新性的特點。與其他電視節目不同的是,少兒節目受眾具有明顯的特征,譬如強烈好奇心、單純等等,因此在節目制作階段,應適當創新題材內容、主題、傳播形式等,可以借鑒當前國內比較受歡迎的節目,學會尊重少兒。不僅如此,還應注重節目包裝,最大限度上做到完美,尤其是片花、宣傳片、片頭等等,此類內容制作能夠直接反映出節目品質,重點突出節目特色,形成品牌效應,更加能夠滿足當前少兒的觀看需求,促進節目水準更上一層樓。
基于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常常將收視率作為衡量一個節目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少兒節目也不例外,這導致節目更加偏向娛樂性,不再注重少兒節目的教育功能。在制作少兒節目的過程中,為了吸引少兒的注意力,激發其觀看興趣,相關工作人員常常從少兒心理需求出發,迎合其愛玩的特點,安排很多娛樂性較強的內容,以此達到預期的節目效果。但目前多數少兒節目為了保證收視率,一味地添加娛樂性環節,使娛樂成為節目的重點,導致節目已經不具備承擔教育職責的能力,難以正確引導少兒。更有個別少兒節目為了博取受眾的眼球,摒棄節目建設的初衷,成為一個娛樂性節目。鑒于此,少兒節目創新發展過程中,需要注重節目的原創性和教育性,避免一味地復制、粘貼其他同類型的節目,要保證節目具有教育性特點,能夠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讓少兒學到更多正能量的知識,開闊視野,正確認識并了解社會。
面對發展腳步不斷加快的社會,少兒節目更加多樣化,但部分制作團隊為了取得較高的收視率,提高經濟效益,而選擇直接照搬其他節目形式,忽略少兒的主體性,摒棄節目的原創性。相關的網絡統計結果顯示,國外少兒節目更能得到受眾的喜愛。而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國內少兒節目缺少創新性和原創性,節目制作形式較為落后,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只從制作角度出發,站在成人角度上考慮少兒的喜好。因此,若想創作一檔優良的少兒節目,需要注重節目的帶動性和創新性,創新節目內容和形式,從實際生活出發,不再受到傳統少兒節目框架的束縛,改變思維邏輯。此外,制作人員可以融入地方特色、現代化科技等內容,突出節目的教育功能。不僅如此,少兒節目應避免被市場所同化,確保各個環節的精致性,為少兒未來發展提供幫助[5]。
目前,市場競爭日漸激烈,企業若想長期穩定發展,不僅應順應時代的發展,而且還應注重相關人才的引進和培訓。基于此,我國少兒節目若想實現創新發展,解決當前節目存在的問題,需要加強對專業性人才的引進,從多個角度入手,全方位培訓節目制作人才,提升相關人才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重點突出少兒節目的優勢,靈活運用現有資源,滿足少兒的需求。對于節目制作人員來說,若想制作優良的節目,并能得到觀眾的喜愛,不僅需要系統性了解受眾群體,而且還應高標準要求自己,具備較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從育人角度出發,發揮自身專業的優勢,選擇與少兒發展相符合的題材,從而為少兒提供可看、可學的節目。
建設并培養優秀節目制作人才隊伍時,為了進一步提升培養效果,可以選擇校企合作的方式,與相關高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通過提高薪資待遇等方式,積極引進現代化專業人才。制作優秀的少兒節目,不僅需要工作人員之間互相幫助,而且還要優秀的領導者能夠合理策劃和定位節目。同時,節目主持人也是衡量節目質量的關鍵之一,職業素養較高的主持人可以根據節目形式,以及近階段少兒的關注點,靈活調整主持風格,使節目順利開展,并能得到更多觀眾的喜愛。少兒節目主持人作為觀眾與節目連接的紐帶,通過豐富的工作經驗,可以準確了解少兒,并針對性地進行節目的傳播。
少兒節目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能夠有效拉近少兒與父母之間的距離,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基于此,少兒節目創新發展過程中,需要改變節目傳播理念,不再僅僅局限于電視傳播,可以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通過構建考核機制和獎懲機制高標準要求工作人員,使其能夠端正工作態度,全心全意為少兒節目服務。同時,加大對融媒體的宣傳力度,確保工作人員具有較強的融媒體思維,還要大力引進融媒體人才,拓寬節目傳播范圍,吸引更多的觀眾。此外,節目制作人員需要積極學習新的制作手段,具備正確操作現代化設備的能力,以此提升日常的工作效率。
總而言之,少兒節目已經成為少兒成長階段的伙伴,不僅能夠充實日常生活,而且還能通過觀看節目學到更多的知識,但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我國少兒節目現存很多問題,節目功能不明顯。因此,需要加大對少兒節目的創新力度,采取科學有效的創新手段,培養全方位的節目制作人才,改變節目傳播理念,注重節目的原創性和教育性,創新優質的節目內容,滿足少兒的觀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