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 杜永明 王豐
(海南省中醫院急診科,海南 海口 5702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臨床致殘率和病死率均較高,其與有害顆粒、有害氣體的異常炎癥反應相關〔1,2〕,迄今為止臨床對于COPD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臨床研究表明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主要發生于患者機體抵抗力下降時,而感染則為主要發病原因,免疫答應與炎癥反應與AECOPD發病密切相關〔3〕。研究顯示可溶性血紅蛋白清道夫受體(sCD163)與炎癥反應關系密切,但其在AECOPD發生與發展過程中扮演角色尚為明確,對疾病的診斷、治療的評估意義仍需證據支持〔4,5〕。因此,本研究通過研究COPD患者,分析sCD163與COPD急性加重期的相關性。
1.1一般資料 選擇海南省中醫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AECOPD患者(AECOPD組)、50例COPD患者(COPD組)、50例健康體檢者(對照組)作為研究對象。AECOPD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46~77〔平均(58.34±6.41)〕歲;COPD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9~80〔平均(59.53±7.36)〕歲。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43~75〔平均(57.61±6.83)〕歲。符合2013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6〕診斷標準,研究對象知情同意;排除并發哮喘、支氣管炎、糖尿病等病例。3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血液指標檢測 分別采集3組5 ml空腹靜脈血,離心取得血清后,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美國R&D公司提供試劑盒)測定sCD163水平;用美國伯騰儀器有限公司生產的BIO-RAD Model1680酶標儀進行比色分析,在450 nm波長處測定血液樣本OD值,并繪制標準曲線,計算樣本濃度。
1.3肺功能檢查 用德國耶格公司生產的肺功能儀,測量兩組呼氣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占預計值的百分比、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當FEV1/FVC<70%時,則為氣流受限。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Spearman相關性分析。
2.13組肺功能檢測指標水平比較 3組FEV1、PEF、FEV1/FVC及FEV1占預計值的百分比:對照組>COPD組>AECOPD組(均P<0.05)。見表1。

2.23組血清sCD163水平比較 AECOPD組>COPD組>對照組(P=0.000)。見表1。
2.3AECOPD組血清SCD163水平與肺功能的相關性 AECOPD患者血清sCD163水平與肺功能指標FEV1占預計值的百分比及FEV1/ FVC呈負相關(r=-0.807,-0.774,均P=0.000)。
2.4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 sCD163在AECOPD患者中的診斷效能曲線下面積為0.812(95%CI:0.513~0.894),診斷敏感性為92.42%,特異性為78.29%,見圖1。

圖1 sCD163診斷AECOPD患者的ROC 曲線
COPD患者長時間呼吸受限,易出現肺動脈收縮加速,引起肺淤血,造成病情加重〔7~9〕。COPD的發生與發展還與氣道異常炎癥反應相關,長時間缺氧與感染會導致呼吸道黏膜出血,增加呼吸道分泌物,影響肺通氣,嚴重時可誘發感染〔10〕。
CD163是一種表達于單核-巨噬細胞膜上的跨膜糖蛋白,屬于清道夫受體半胱氨酸富集結構域家族,能激活單核巨噬細胞內信號轉導途徑,對炎癥因子的表達水平進行調節,以起到抗氧化與抗炎的作用。sCD163為CD163的可溶形式,不僅有抗炎作用,還能反映單核-巨噬細胞的活化狀態〔11〕。研究報道 sCD163可作為預測社區獲得性肺炎及預后評價的敏感指標〔12〕。sCD163在嚴重膿毒癥患者血清中呈高表達,可能是早期診斷膿毒癥的血清學指標〔13〕。本研究結果提示,sCD163與COPD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相關,可能參與了COPD的發生發展,其在AECOPD患者血清中表達明顯升高。這可能是由于AECOPD巨噬細胞的過度活化,使得巨噬細胞膜表面的CD163分子脫落至血液中,成為可溶性的CD163分子相關〔14〕。
本研究結果提示sCD163與AECOPD患者氣流阻塞程度相關。朱偉東等〔15〕研究報道sCD163在重癥腦卒中相關性肺炎患者血清中的表達水平高于輕癥患者,sCD163可作為早期診斷腦卒中相關性肺炎及鑒別腦卒中相關性肺炎嚴重程度的血清指標。進一步采用ROC曲線分析sCD163在AECOPD。結果提示,sCD163診斷AECOPD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或將成為AECOPD潛在的生物學診斷標志物。
綜上,sCD163在AECOPD患者血清中表達上調,其表達水平與患者肺功能存在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