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艷萍
(銅仁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貴州銅仁 554300)
建構游戲是一種運用多種不同的結構手段,將創意思維和生活的真實結合起來的一種游戲,是一種實用、藝術和創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游戲不但可以豐富幼兒的學習經歷,對于幼兒的發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最主要的是在咨詢、交換游戲的氛圍中,可以讓幼兒學會分享、合作、嘗試、創造,還可以讓他們經歷成功、經歷挫折,使他們的技能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1]
合作能力是幼兒在目標引導以及條件推動的雙重作用下,利用交往和協作完成合作并實現最終目標的行為表現。因此合作能力的出現是有基本條件和要求的,首先,合作成員必須具備統一的目標,一切合作行為和活動都是為了實現共同目標,其次,合作能力是可以引導推動的,有時其能夠自發,有時則需要教師設定一定的條件來推動幼兒之間的合作,實質上合作行為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幼兒為了最終目標,彼此遷就、磨合、配合的交往過程。
建構游戲是指能夠進行建筑或者構造的游戲。幼兒可以使用積木組裝玩具進行空間搭建,在搭建過程中,幼兒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善于觀察生活事物的具體形態,嘗試利用當下的建筑材料進行生活建筑的重現,建構游戲能夠很好地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更能充分鍛煉其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增強幼兒的社會性認知。
上了幼兒園,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從家庭轉變成為一個開放的小團體,和更多的孩子住在一起,這就導致了他們必須要和幼兒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并且在相互接觸中了解彼此,共同學習與進步。在這個時候,教師要引導幼兒在游戲中互相理解,讓他們在游戲中得到自己的認同,得到別人的認可。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可以通過團隊的方式學習到復雜的圖形變化,并且提升對不同圖案的基本認知,同時也可以讓他們在游戲的時候得到認可和成就感,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越來越喜歡參加這樣的集體活動,也會越來越樂意和同伴們分享自己的想法,互相幫助。[2]
中班幼兒在游戲合作中經常出現這樣一個現象:大多數幼兒在學習過程一般都會先進行獨立思考,性格內向的中班幼兒極有可能會在整個活動時期不與他人交流接觸,倘若不是教師要求,他們不會自主與其他幼兒進行交流。針對該現象,首先,教師一定要讓幼兒對交往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幼兒園是一個集體教書活動的場所,在該場景下,每個幼兒都會進行適當的交流,這種交往不是可怕的,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行為,另外要讓幼兒意識到在這里他們會收獲更多的朋友,在這里會遇到與自己年齡相同、志趣相仿的朋友。其次,為了增加彼此之間的交往機會,教師理應通過合適的建構游戲,提升中班幼兒在游戲期間不斷交往的概率,在游戲過程中,在交往中玩樂,讓中班幼兒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游戲難度不是很高的活動,讓幼兒獨立搭建出特定主題的模型,讓幼兒在彼此間進行交往夸獎,并嘗試向他人請教尋求如何搭建優秀者的作品,中班幼兒作為一個小老師也會盡心盡力地幫助他人進行搭建,增加彼此之間的認同與夸獎。例如,可以讓幼兒先搭建花草樹木或者房子等,這主要是因為幼兒的游戲能力和游戲水平通常相對較低,搭建出來的物品也會相對比較簡單。若是在這時,教師發現有幼兒將學校的大致框架和模型搭建了出來,教師可以借此來夸獎該幼兒,并盡可能地鼓勵該幼兒將搭建的步驟與想法向教師演示出來。這樣在教師高度的贊揚與夸贊之下,自然能將其他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當他們聽見教師的夸獎時,就會受此感染,不由得以欣賞贊嘆的眼光來看待該幼兒搭建的校區,吸引這些幼兒主動參與到該幼兒的搭建作業當中來,并最終在所有人的努力之下,讓這座校園的搭建作業完成得更為細致優秀,更為生動形象。
分組游戲顧名思義就是將團體內的中班幼兒進行小組合作游戲,讓小組通過合作的形式來完成最終游戲。分組游戲需要小組內的每個幼兒發揮各自的優點,通過互幫互助或者分工合作最終完成游戲,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幼兒都具有相同的目標,彼此為了統一目標共同努力,在努力的過程中增加了彼此的認同感,更拉近了伙伴之間的距離,由此能夠很好地培養幼兒的團隊意識。另外,教師作為游戲的搭建者,也應明確游戲設定的意義所在,要選擇適合團隊合作的游戲難度,同時又善于發現中班幼兒的內在潛力,通過合作團隊關系挖掘其內在潛力,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到合作游戲的樂趣。例如,教師設定了搭建飛機模型的游戲目標,飛機模型材料不能過于簡單搭建,小組成員要符合飛機模型的搭建難度,避免由于小組成員過多導致沒有分配到一定的任務量,要選取且搭配合適的小組成員,在教師或者小組核心人物的領導下完成各個部位的搭建,并通過分工合作完成飛機模型的搭建。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是無法避免交流的,在增加彼此交流次數的同時,也鍛煉了幼兒之間的有效交流,讓幼兒在團隊合作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作用,同時又驚嘆于最終成果的巨大成就感,更培養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
為促進中班幼兒建構游戲時的合作,教師要及時介入,引導他們,以協助他們在建構游戲的過程中能有較好的合作。當前有相關研究表明,中班幼兒并不擅長先規劃后玩,從而影響了建構游戲時的合作。為此,教師可在這幾個方面來改善這一點:首先創設出良好的環境,培養合作意識。中班幼兒所處的年齡段是兒童思維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孩子們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的重要時期。教師可以指導幼兒先規劃好構建前的內容,如:要構建哪些內容?用什么原料?怎樣構建呢?一人就能搞定嗎?要有多少人參加?從而讓孩子們在思考的過程中,促進幼兒合作意識與合作水平的提高。另外,教師應該在建構游戲之前就給孩子們提供充足的建構材料和場所,給孩子們創設安全、舒適的建構氛圍以方便他們在游戲中進行合作。教師還要給予不同層次的支持。比如有物質層面上的支持,也有心理層面上的支持;有語言能力方面的支持,也有技術知識方面的支持。所以教師引導幼兒建構游戲合作策略具有重要意義。發現孩子有困難時鼓勵孩子到同伴處求助,提倡幼兒積極主動地幫助有困難的同伴,建構游戲中出現矛盾時,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指導幼兒采用言語協商或者說理解釋等策略來解決該問題,并告訴幼兒怎樣參與到同伴的建構中來、怎樣解決建構中存在的矛盾以及怎樣從同伴處借用建構材料等。教師引導幼兒在建構游戲過程中采取合作策略,可以幫助其更好地感受到和同伴一起玩耍的快樂,強化幼兒的合作技能。
在建構游戲過程中,幼兒都會希望在這個環節中被肯定,所以當幼兒想要獲得別人的認可和欣賞的時候,幼兒教師們可以利用這種優勢,引導他們在一起玩的時候,主動地采取評估的方式,讓幼兒之間可以學會互相評價,讓他們在玩游戲或參與日常活動的同時,可以學會如何發現別人的優點,同時也能從中吸取教訓,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3]教師的點評可以作為榜樣來幫助幼兒去表達自己內心的贊美,讓評價變得更加真誠,更加符合幼兒的內心所想,另外,教師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去看待作品,引導幼兒在基礎評價的基礎上進行深度思考,讓幼兒具備自我獨特的眼光,在評價中更能給人驚喜,促進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合作關系。例如,在“我理想的家園”建構游戲中,一個小組需要交付最終作品,小組成員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共同構建出理想家園。在作品評價時,教師可以進行組內評價或者組間評價。組內評價能夠讓幼兒意識到團隊的作用,善于發現他人在搭建過程中的優點,同時要給予善意的評價,增強彼此之間的友好感;組間評價能夠增強小組成員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意識,組建作品對比更能夠了解自己的水平,可以增強自身成就感,或者能讓幼兒具有虛心請教的精神,拉近了彼此距離,也極強地增加了建構游戲的信心。
作為教師理應科學地把握中班建構游戲的難度,難度過低的游戲會讓幼兒覺得自己可以獨立完成,如此建構游戲難度會成為限制幼兒合作的條件,而游戲難度過高則會打擊幼兒的自信心,產生一定的負面情緒,甚至極有可能產生較強的挫敗感和心理陰影。教師設定的建構游戲難度要根據幼兒的情況來完成,首先要確定幼兒是否能夠有基本的了解,但無法獨立完成,刺激幼兒去嘗試合作搭建;其次,游戲的難度可以集中體現在某兩個特定環節或者節點,讓幼兒通過協同合作砥礪前進,攻克難題,完成最終的游戲搭建。[4]
例如,在開展“春天的游樂場”建構游戲時,為了取得更好的游戲效果,教師可以在活動開始之前,先設定多個層級的活動目標。例如,能自行使用積木建造一般的娛樂項目、能和伙伴們一起玩積木游戲,能和伙伴們一起合作搭建一個游樂園等諸如此類的活動目標,并且在《春天的游樂場》的游戲環節中,幼兒也可以和教師一起探討應該如何建設。一邊思考“在游樂場里有什么”,第一次,教師一邊指導幼兒將這些花、草、樹、汽車單獨的物體放在一起,幼兒會非常激動?!巴垩窖?!這里是我們的樂園!”幼兒歡呼著,但當他們玩完第二次的時候,他們發現自己的玩具組成了一個游樂園,他們顯然沒有了最初的興奮和快樂,或許現在的游樂園與他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教師又該如何給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第三次,教師在操場上搭了一扇門,讓幾個學齡前的孩子幫忙搭起了操場的圍墻,這讓學生們很自然地配合了,他們的努力,讓整個班級都變得熱血沸騰。在之后的游戲中,幼兒逐漸學會了如何配合,例如,幼兒在操場上搭起了一條道路,幼兒根據自己的設計,根據所選的素材,進行創意的建筑。在整個建構過程中,幼兒的建構水平和協作能力逐步增強。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以兩種不同的身份進行融合。
幼兒是具有自我學習意識與特征的獨立個體,他們行為習慣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而這是一個需要時間和經歷積累的過程。由于中班幼兒的注意力最多維持在15 分鐘左右,倘若建構游戲舉辦的時間太長,幼兒無法在規定時間內保持長期的專注力,如此勢必會影響其合作的效果,時間過短則幼兒無法合理地在短短時間內完成合作和搭建,其交流水平也得不到發展。另外,一旦涉及合作問題,幼兒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思考與誰合作、如何合作,這部分思考時間也要算在游戲活動內,根據幼兒情況確定最終的游戲時間。[5]
在中班建構游戲中,結構材料的選取看似無用,實則起著一定的內在作用,因此也要重視材料的選取。首先,作為建構游戲的基礎材料,結構材料一定不能危害幼兒的人身安全,安全性是最基本的要素。其次,材料也有不同的類型和特點,一些材料雖然小巧,但是很容易造成吞食危險,而且拼接起來很費時間,難度也較大,理應選擇合適的較大積木。最后,材料的選取也會影響到幼兒的搭建速度,有的材料造型很容易彼此連接,而有的材料其連接過于單一,如此也不利于幼兒進行多種角度和方式的搭建,組合方式的多樣性也能夠促進幼兒搭建思維的發散,便于幼兒之間的互動和合作。
綜上所述,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識是中班幼兒應當培養的,錯過該時期會對幼兒未來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要在建構游戲中開展合作活動,充分發揮建構游戲的優勢,推動幼兒在該游戲中進行合作,促進培養幼兒集體意識和合作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