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文
(河南省實驗幼兒園 河南鄭州 450000)
當今的社會,許多成人的心理問題都是從小就有的。現在的社會和以前比起來,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家庭的格局和生活方式都要比以前更加封閉,而且他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當代孩子們的精神問題顯然很重要,比如悲傷、消極、疲憊、突發等都屬于消極的情緒,不能長時間壓抑在心底,否則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出現各種疾病等問題,要加以適當的疏導和排解。若不加以調節和管理,會對無法控制情緒的幼兒身心產生不良的影響,其主要特征有哭鬧、咒罵、攻擊同伴、摔打玩具、退縮、憂郁、傷害自己等行為。
1.父母過度的照顧
近年來,兒童家長大多為80 后,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這些身為獨生子女的父母受到自身的成長環境及教育的影響,出現了“以父母為本”的現象。父母過分的保護導致了兒童在適應方面的不足,無法適應家庭以外的生活環境,從而產生哭鬧、憤怒等不良的情緒。
2.家長與班級工作的配合度不高
在很大程度上,父母在家園工作中的配合度主要依賴于父母對其教育觀念的理解與執行。一些父母對幼兒園的教育觀念認識不足,對家庭教育存在分歧,對孩子在幼兒園與家庭生活中的需求存在認識上差異,從而產生了負面的情緒反應。
兒童的消極情感還可以歸咎于對游戲及操作材料不滿意,雖然有很多的游戲材料,但是還是有一些“高需求”的孩子,他們發現了自己喜愛的材料,就會開心地進行各種游戲。但是,當材料不符合他們的喜好時,就會產生抵觸和哭鬧。
兒童的動手技能在參與過程中的情感作用同樣不可忽略。兒童的動手技能差,在學習過程中不會主動出擊,從而會對孩子的學習形成不良的心理。
“小廚房”是一個專門為孩子設計的區域,在這里,教師根據二十四節氣和孩子的不同特點,為孩子提供了各種食材(當時、當季、當地)、炊具、餐具,讓孩子在親身經歷中了解并親自動手制作;品嘗自己親手做的美食,感受品嘗的樂趣。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獲得真實體驗,教師以自然的方式引導操作,使孩子在體驗到快樂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成就的快樂;逐步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提升了他們的精神狀態,對于調整他們的心理狀態是非常有必要的。
混齡“小廚房”是打破了年齡的界限,托、小、中、大班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起進行的食育操作活動。教師事先準備好食材、炊具和餐具,幼兒可以自主挑選食育活動的主題、伙伴及材料,參加不同活動室的“小廚房”活動。孩子們與大一、二歲的幼兒一起參與操作,可以逐漸消除消極情感(如膽怯、畏縮、焦慮等);大年齡段的孩子在和其他孩子們相處的時候,都會表現出積極的態度,比如謙虛、耐心,轉變自己的一些消極的情緒情感,比如任性、霸道、攻擊等。孩子們在“小廚房”的混齡活動時,可以隨心所欲地做出自己喜愛的“美食”,并與伙伴一起共享勞動的果實,盡情地享受成功帶來的快樂。隨著時間的推移,混齡的“小廚房”活動可以很好地緩解兒童的消極情感。
經過兩年多的嘗試和探索,受試者在混齡“小廚房”中的消極情感隨著不斷的參與而逐步發生變化,并逐步與其融合,參與混齡“小廚房”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漲。在混齡“小廚房”中改善負面情緒可以由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在幼兒園里,環境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而對其進行合理的創造和使用,可以促進兒童的深度學習,因此,其對于兒童發展具有深度的影響。
1.物質環境方面
(1)主題環境
①食材照片:兒童在生活中搜集各類時令食材照片,依照四季的變化,遵循自然法則,并以適當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們食用當季的食材;
②操作流程圖:為幼兒在活動中使用的程序提供流程圖,方便兒童熟知整個過程,使幼兒沉浸在良好有序的操作氛圍中,學習食材的各種烹飪操作方式;
③五行操作卡:能讓兒童深層次地了解各種食材及其所蘊含的營養,更好地理解五色五味入五臟的關系。
(2)陽臺果蔬園
按照時令和節氣,在陽臺果蔬園中種植本地的時令蔬菜水果。通過自己的辛勤維護,兒童親自經歷了種子發芽、開花、結果,經過操作做出來的食物也是另一種味道。幼兒在整個操作中對食物產生了敬畏,體會到了食物的來之艱辛,并學會了感恩。
2.精神環境方面
在混齡“小廚房”的過程中,教師無須辛苦地去安排、干預,也無須嘮叨地叮囑與指責,只要給予孩子一個寬松、自由、和諧的環境,營造良好的心態和氛圍,事先提供好相關的操作材料(炊具、餐具、食物等),使孩子們從焦慮中解脫出來。
混齡“小廚房”不僅可以讓孩子們認識現實中所接觸到的食物,還可以讓他們學習如何選擇新鮮健康的食材,從而提升他們的生活能力;并針對四季的不同,適時提供適合孩子的時令蔬菜和水果,在材料的使用上要注意做到環保安全、適宜和精美雅致,使孩子學會如何根據營養成分、顏色、種類將不同的食物進行歸類,并能通過各種活動來了解不同食物的特性;孩子們還可以用看看、摸摸、聞聞、切切等多種形式,感受食物制作的整個操作過程,提升對食物的操作樂趣,并通過整體的學習感知,調整和改善幼兒的消極負面情感。
在混齡“小廚房”過程中教師為兒童準備了各種刀、案板、壓花磨具、蒜臼、搟面杖、打蛋機之類的大量加工原料的工具。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會針對原材料的不同選擇相匹配的工具。兒童在參與的早期階段,由于兒童使用器具不熟練,尤其是年紀較小、缺乏生活經驗的兒童,其實際操作技能越發薄弱。在此期間,老師請年紀較大的孩子協助他們挑選合適的器具,并演示如何運用。經過一遍又一遍的感知、操練,年紀較小的孩子逐漸學會了各種器具的操作方法,并且運用得更加嫻熟,不但培養了他們的實際操作技能;也體驗到了共同勞動的快樂,讓孩子在愉快的心情下學會掌握了不同器具的使用方法。
在混齡“小廚房”的活動中,幼兒消極的情感會慢慢消退,喜歡和同伴爭奪玩具的幼兒學會和其他幼兒進行良好的溝通,而沒有加入的幼兒則愿意更積極地進行活動;缺乏信心、沉默寡言的幼兒會和其他小朋友進行正常的溝通,頑皮的幼兒不再哭鬧,以自我為中心的幼兒學會了為他人考慮,顯著地緩解了兒童的消極心理,兒童的積極情緒明顯提升。比較突出的為:
攻擊又叫侵犯,通常是一種有意圖地對別人進行人身或言語上的傷害。這種現象在幼兒園里很普遍。很多孩子都有過攻擊的行為,讓伙伴膽怯,讓教師感到無從下手。然而在混齡的小廚房中,我們驚奇地看到,兒童本性中的“善”會自發地被喚醒,并且會持續加強,進攻性的行為也會越來越少。
例:班級里經常打架、發脾氣的琦琦(化名)在混齡的小廚房活動中找了一個弱不禁風的小班孩子亮亮(化名)并對他說:“你當我的弟弟吧!”琦琦給亮亮找了個凳子并和他坐在一起。“亮亮你看看我是怎樣將紅薯上的小毛毛去掉的。”亮亮抱著紅薯,一動也不動。“那就讓我來告訴你!”琦琦一步一步地告訴亮亮,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認真,這么細致。在要揉紅薯泥的那刻,有個孩子想要將紅薯從他的手里拿過來,被琦琦一下就奪了過來,厲聲呵斥:“你在做什么?”并且不停地安慰亮亮,從頭到尾,亮亮都一言不發,用一種敬佩的目光望著琦琦,琦琦也在教導他,保護他。在結束談話環節,孩子們自由選擇座位,而亮亮則緊挨著琦琦并排而坐。在亮亮的滿是崇拜的目光和行為中,琦琦有克制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他非常喜歡這種被人敬仰的感覺,他的內心是積極的、陽光的。在老師的指導下,可以很好地輻射到一日生活的每個環節,進而琦琦的攻擊性行為慢慢地淡化,直到完全改變。
目前,焦慮是成年人和兒童共同面臨的一種精神疾病,而兒童的焦慮導致的社交障礙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混齡“小廚房”的互動,讓孩子們在一起烹飪一份美味佳肴時,體驗到自己親手做出來的美味,對調整兒童的情緒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兒童在混齡的班級里的身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持續地發生著改變:從一開始因年齡小被關愛,到后來的年齡大了去關愛他人,從“弱者”發展到“強者”,他們的心理和社會角色也是隨年齡增長和身體發育在發生改變,在混齡的小廚房里,交流合作,相互幫助,彼此成就,共同成長。
1.低齡兒童焦慮情緒的改善
在正常年齡段的班級中,兒童個體的差別較小。如果有一個孩子在哭,那么很有可能會有另外孩子被感染也會哭。而在混齡的班級中,由于年齡的不同兒童的性格特征存在顯著的差別。在小廚房中,有膽怯緊張、畏縮、不想參與活動的低齡幼兒,通過觀看大哥哥大姐姐的食育操作活動,也會樂于加入,新鮮的感覺總是圍繞在他們身邊,已經忘記了之前的不良情緒。從同齡人中學到的東西,要比從大人那里學得更自然。對于低齡兒童而言,看見大孩子嫻熟地擺弄著食材,并且能夠做出美食來,便在心里建立起一個“榜樣”,并且會照著大孩子的樣子自然輕松地學習操作,完全沒有被“教”的感受。這讓原本有些忐忑不安的孩子們都變得輕松起來,融入了小廚房的操作中。在不知不覺中,在大孩子的引導和協助下,他們體會到了烹飪食物的快樂,消極的情感也隨之“不翼而飛”。
2.大齡兒童焦慮情緒的改善
在和年紀較小的兒童進行交流時,大齡兒童在演示、教授的同時也能夠提高自己的技能。兒童“社交圈”擴展,缺乏自信、不善于溝通的兒童的社會技能也得到促進和提高。大齡兒童就像教師那樣引導低齡兒童,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的自信,回顧了已有的經驗,固化了養成的習慣,鍛煉了自己的領袖氣質。有了這些積極的刺激,焦慮情緒就會自然而然地消退。在混齡“小廚房”中,兒童往往需要相互合作,例如要做出一份美味的果蔬飲品,需要清理、洗切、榨汁等等環節,這就需要大家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大齡兒童會將力所能及的任務交給小齡兒童,以此來培養他們的協作精神和團隊精神。
在日常的區域活動中,托小班的“小公主、小王子”們常常會出現任性爭搶玩具的現象,他們總是想獨吞所有的玩具,而不愿意與同伴分享和交流,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一有不順心就會大吵大鬧發脾氣。在混齡“小廚房”活動中,孩子們可以自由挑選自己喜歡的食材,在制作過程中他們需要和同伴共同協作才能夠完成。比如蔬菜拼盤等,為幼兒提供了共同探索、求知、交往、合作的機會,促進“小公主”和“小王子”自主參與活動,改變“自我為中心”,學會協調自己與他人、與集體的關系,為形成積極、健康的個性奠定了基礎。混齡“小廚房”活動的開展,能夠讓“小公主”“小王子”們真正地融入集體中,成為陽光、快樂、善良、友好的社會人,成為沒有“公主病”和“王子病”的真正的公主和王子。
混齡“小廚房”活動以大帶小,大幫小、小敬大,小孩子可以從大孩子那里學到從老師和同齡人那里學不到的經驗,大孩子得到了助人為樂的成功體驗,因而深受孩子們的喜愛。經常有負面情緒的幼兒在活動中情緒得到改善,愿意積極投入,并讓身心得到滋養,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為幼兒情緒的研究填補了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