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寰
(湖北孝感美珈職業學院 湖北孝感 432017)
2019年3月,國務院頒布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國內職業教育未來發展的方向,國內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方向和標準。職業院校要培養復合型職業技能強,專業技能覆蓋全面,職業素質高和專業技能操作強的高技能人才,緩解就業壓力和國家經濟轉型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問題。在這當中,“1+X證書”制度為最新的提法,“1+X證書”制度是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職業教育要著重建設的內容。
“1+X證書”制度的價值意義主要表現在基礎意義、核心意義和目標意義三個層面。第一,基礎意義。職業教育主要的教學目標是當今社會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滿足勞動生產所需要的職業操守、知識與技能。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是要連接行業、產業的需求,要滿足科技發展的變化,對工作崗位的需求進行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能力的準確定位。
第二,核心意義。職業教育在技能人才上的培養獨特性決定了其不可以走普通教育的路線,對學習內容要言之有物,滿足常見的工作崗位的真正要求,這就需要學歷證書和專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內在連接,對學歷證書面向的專業進行改革,將專業技能等級證書學習內容及標準巧妙融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提高教學課程設置;在師資力量上,要增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老師專業能力;在課堂教學評價上,要改革評價方式及內容,要以職業工作崗位要求的能力為導向[1]。
第三,目標意義。暢行技術性專業人才的發展通道。學歷證書和專業技能等級證書都是依托于產業需求,在目標價值觀念上有著統一性,將學歷證書與專業技能等級標準相應的專業建設、課程開發、師資隊伍建設巧妙結合,完成學歷證書與專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互聯互通,構建學歷證書和非學歷證書“高架橋”。
復合型的人才發展并非是每個行業都根據最高要求來發展,反而是每個行業都能獲得充分發展。認可差異性指的是解決職業教育在人才的培養環節中,忽略受教育者的創新能力、創新才智、合作意識等各方面的發展問題,重視教學環節回到受教育者自身上面,認可受教育者的個體差異,重視受教育者個人價值的實現,重視依據受教育者的天性和自己的需求進行人才的培養。不同的受教育者在不同的智力行業中的表現形式是有差異性的,受教育者應該在滿足一定要求的前提條件下,找出個人能大幅提升的行業。例如,汽車營銷這個專業的受教育者在了解汽車正常運行這上面如果有特有的愛好和能力,就要支持受教育者獲得汽車維修保養等有關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又例如,汽車營銷的受教育者有表演這方面的天資,要支持受教育者利用獲得表演有關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支持受教育者在汽車營銷網絡直播等工作崗位上的發展。除此之外,還需要改變教學方法[2]。不同受教育者的學習方式是不同的,職業教育中應該重視受教育者自身的體驗,從實際操作中去學習,在實訓場所中去學習,重視資源整合的任務創建比單一的知識學習會更加的有利受教育者發展。1+X證書制度下的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應該加強不同受教育者的支持機制和制度創建,建立跨行業、復合型、層次性交疊的多樣化機制,支持不同的基礎、特點、職業傾向的受教育者找出合適自己的發展方式。
在職業教育中,對優秀人才培養的邏輯出發點是優秀職業人才的能力建立。其發展是知識上的邏輯、專業上的邏輯和社會上的邏輯相互作用的結果。目前,職業教育會受到詬病的原因是以為知識上的邏輯僅僅是學科知識的邏輯,專業上的邏輯以為僅僅是崗位上的能力,依據工作崗位的定位來實行人才培養。例如,重慶工商職業學校指出的“底層互享、中級分立、高層互選”的專業群學科體系,將底層的專業能力根據專業知識、專業技術和社會發展的邏輯建立課程培訓群,支持受教育者的基礎延伸。而對復合型人才來說,基礎能力的跨越性很明顯,甚至于是全行業的。例如,新時期的汽車銷售員,不但要對汽車產品的性能參數有深入了解,還要具備營銷推廣技能,必須理解大數據等基本概念,形成適用時代需求的職業素養。這就需要為受教育者提供健全自身能力素質的構造,并培養輸入終生學習觀念的超越專業邏輯的課程內容,并由此獲得相對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完成受教育者自行支配學習與教育過程,塑造具備廣泛適應能力、終生成長能力和個人獨特性的發展路徑[3]。
教育受評價標準的指引,也受評價方法的指引。現在,國內職業教育在評價環節中還受“筆紙束縛”,也就是評價方法上并沒有脫離傳統式的思想束縛,無法真實評價受教育者的技能形成的程度。1+X證書制度將評價標準定為受教育者的技能層面,是通過常見的工作為評價方向進行的受教育者技能獲得層面上的評價,傳統式的“筆紙評價”在一定的程度上會發生松動,如在開展技能等級證書試點工作過程中,篩選試點的工作機構的條件設置了“工作臺面、專用設備”等方面的標準,表明很多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內容逐漸引進能力評價方式。這就規定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環節中需要重視整合性的工作,要老師在課程內容挑選上,連接企業前沿技術、新工業、新工作流程所產生的真實工作;在方式的挑選上,連接企業生產制造所面臨的繁雜真實工作,通過工作安排、設計、展開和評價的方法,對受教育者工作能力形成過程的訓練;支持受教育者學習共同體,融合各種資源,做好學習任務,將1+X證書制度所要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在教育環節落到實位[4]。
1+X證書制度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給予的核心理念便是靈活度,表現為受教育者學習場地挑選的靈便、學習內容組成的靈便、學習評價方法的多元建立。在學習場地挑選上,1+X證書制度認可社會培訓評估機構的加入,認可企業加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學習培訓,認可學校在擔負學歷教育的時候面向全國進行專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學習培訓,有效地開拓了受教育者的學習渠道,擴大了受教育者知識的來源。在內容學習上,職業學歷教育注重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融進,注重與社會對接的知識、專業技能的融進,注重職業素質的創建。另外,因為1+X證書制度認可受教育者靈活挑選模塊,進行依托于模塊的技能等級考核,受教育者可以非此專業、非此專業群或者是非此專業領域進行學習,還可以跨層級學習。在學習評價方法的創建上,1+X證書制度,不僅認可學歷教育加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完成“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本質等效,也認可企業等加入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點評,而且點評對象也從傳統式的職業教育學生開拓為職業教育的全部參加者。這樣的轉化提升了職業教育系統的靈活度。因而,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模式上要注重參與方式的靈活度、學習成果驗證與轉化的靈活度、基礎學制的靈活度等,另外,還要從學習場地、學習的內容、學習資料等方面全方位地認可受教育者自行進行學習,認可越來越多的校企合作盟友,開拓越來越多的學習實習營地,開拓受教育者的發展途徑。
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反映在以課程體系為核心的支柱性要素上,受教育者的靈活度、開放度、自主性都要課程體系和相關內容來支撐。從課程結構來說,支撐復合型人才的發展需要推進基本課程的含義,注重專業主干課程的專業技能結構,開拓和改進課程的選取體系。第一,加強以“體驗性”為核心的基本課程,達到實際操作為取向的基本教學改革。注重體驗性,便是教學內容的構建以受教育者為核心,根據受教育者積極構建的方式,重新構建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建立一體式課程方案。第二,解構“理論”與“實際操作”分開的專業課程設定,根據職位工作轉換學習任務的方式,融合理論和實際的需要。第三,要給予多角度和深層次緊密結合的選修課體系。復合型人才對課程體系的需要是選取的靈活度和組成空間的多樣化。選取的靈活度是指在橫面上院校為職業教育受教育者給予多類型的課程,特別是給予非專業領域的課程和多樣化的通用功能課程。組成空間的多樣化指的是以豎面為受教育者給予不同層次的課程,符合受教育者的興趣探尋、專業進步等不一樣的學習需要。
從知識邏輯關系講,復合型人才的知識體系是跨行業的,不僅有專業的基礎知識,又有特定行業的高層次的知識,是一個“倒T”形狀,能符合數字化生產過程中的去職責分工化,是集技術基礎理論和技術操作于一身的優秀人才。從專業邏輯關系方面來講,復合型人才不但要重視專業知識技能,還要衡量與人相處的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掌握和實施能力等,其形成不但是受教育者在學歷提升階段的結論,也是根據終生學習的邏輯關系,建立“整篇+細化”的學習路徑。從社會發展角度講,受教育者適用社會發展,不但是技術應用、專業知識技能與社會需求的連接,人的道德品行、法律法規觀念、人際溝通等也都要與社會發展連接。因而,1+X證書制度下的人才培養模式要從學習路徑、課程結構、學習方式、學習評價等各個方面達到放寬行業性、選取靈活度、評價多樣化,支持受教育者根據彈力學制進行學習、建立多樣化功能結構,創建復合型人才發展的全新框架[5]。
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地位反映在課堂教學的每個方面,但核心是人才培養計劃地樹立。第一,要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計劃精準定位為人的發展,高職院校的全部元素和環境都要圍繞著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全方位發展來進行,要根據受教育者的需要確認院校的辦學定位和特點,根據專業領域有關專業技能的形成構建院系和專業,進行校企合作模式,實現教學構建,讓受教育者本身感知價值、地位,從而支持其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第二,要將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全方位發展的人。從職業教育的角度來看,培養全方位發展的人的精準定位,本質是受教育者在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與職業價值觀上取得更全方位、更充分的、更自在的發展,將受教育者當作一個完整性的個體來支持,使受教育者的專業知識技能發展和自然生命力、人際關系、身心健康等全方位聯系在一起,以此來精準地定位課程體系的構建、內容設計的構思和形成以后的人才培養途徑、方式和點評[6]。最終,要重視復合型人才的發展特點,將“個性化”與“自在”放置于人才培養計劃的核心。新時期1+X證書的實際價值,是支持受教育者“個性化”和“自在”的發展,從而成為“創新性”“協作”等反映復合型人才實際價值的人。
為了激發學生的認證興趣,職業院??刹捎脤W分置換激勵措施,不斷提升認證的覆蓋面和通過率。例如,按照學分銀行激起學生的資質認證主動性。將按照職業技能等級資質認證轉化為學科學分,按照資質認證級別的不一樣確認為不一樣的學分數,列入學分銀行。根據學分銀行,將得到學習成果的級別認定、轉化為學校相對應的學科,在實現學校要求的所有學科后,依規獲得學歷證書。
1+X證書制度是國內職業教育的制度創新,正處于試、探尋時期。從當前落實的情況看來,盡管在各方面都還存有落實難題,可是,對職業教育而言,此項制度的落實與推動,勢必會積極推進國內職業教育與企業的緊密融合,有力地推動職業教育的改革創新,推動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培訓和評價方式的創新,進而提高人才培養品質,提升職業教育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