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好
(北京中瑞順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875)
伴隨我國經濟的飛速進展,廣大人民群眾對于居住環境的質量標準也有所提高,住宅小區作為居民生活的關鍵區域,優化其園林綠化的建設,能夠切實提升居民的身心健康,提升環境的美化程度。本文詳細分析住宅小區環境中綠化種植技術的詳細應用,以及后續養護作業的實施內容。
小區綠化作業的作業實施之前,應該做好區域周圍環境的詳細勘察,參考實際的地理環境特征,規劃合理的綠地種植區域,這樣才能夠真正地改善小區的綠化情況,首先,相關作業單位應該對于作業實施區域內的土質狀況進行勘察,需要清楚該地區土質的實際參數、含水量、土質的結構。這樣才可以順利實施后續的選苗過程,并且應該對區域范圍中的地下管路狀況進行了解,合理地分化綠地種植區,最大限度地避開地下管路部位,防止影響其正常運行,同時,相關作業部門應該綜合小區的實際狀況,把控好綠化成本的投入,規劃適宜該區域改善的綠化項目。避免出現成本投入超出計劃的情況,同時能夠保障有足夠的資金進行調配,這樣可以讓綠化作業的實施更加順利[1]。
綠化作業實施之前,需要將準備的工作做好,這樣才能推進后續的作業實施進度,確保項目的準備充分,在全部作業實施工序都準備完成后,才可以正式開展種植作業,旨在優化項目的總體,保障綠植的存活率。首先,應該將作業實施區域內的地面環境清理好,清除地表的雜質、雜草。針對地勢不均的作業面,需要實施填土的調整,同時檢查作業面的排水性能,保障綠植種植結束,后續的生長環境能夠吸收足夠的水分。其次,需要對作業區域內的總體環境進行規劃,深度分析設計內容,依據實際的作業需求,以及小區的綠化標準,編訂作業實施方案計劃,保障后續作業人員能夠以此為規范進行作業。同時,開展放線測量工作,核實綠化種植的合理距離,確保綠植間的疏密調節,利于綠植的成活。最后,需要著重分析作業區域內的土質情況,改善其水源的供給渠道,保障植物后續的水營養吸收充足,能夠切實地優化小區綠化項目的實際成效[2]。
在綠化項目的作業實施環節,應參考相關設計標準,對區域內的地形實施劃分,重點在于植物的種植土壤,再回填作業之后,能夠保障足量。并且分布均勻,土質的面層沒有過大的結塊問題,如果發現需要將其碾壓,綠化區域與小區步行道路之間,需要把控好土體的高度,即綠化區域的土體需要低于步行道路3cm 左右,在綠化作業完成之后,需要對該區域的地形實施再次整改,把多余的填土移除[3]。
放線作業是小區綠化實施的關鍵環節,這一步驟的作用是為更加精準地把控綠植種植的距離劃分,可以更加合理地分割作業區域,保障每一株綠植可以得到充足的養分,對于苗木的后期生長有利。放線作業的實施環節,應參考項目設計標準中的詳細布局情況,假如出現偏差的情況,應該及時上報進行調整[4]。
對作業區域范圍內的地下管線排布情況需要有充分的了解,并且需要清楚詳細的埋設位置,在不與其沖突的條件下,實施挖坑種植作業(如圖1),應該參考種植苗木的根系與土球規格、適應的土壤情況,核實坑穴的直徑大小。

圖1 挖種植穴
肥料的種類有許多,施肥的技術方式也一樣,施肥環節中,需要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參考綠植的品種,種植區的土質狀況,選取合適的肥料與施肥方式,進行下一步的作業,旨在保證綠植在后續的生長過程可以獲取足夠的營養[5]。
小區綠化項目的作業實施階段,綠植苗木的挑選是非常關鍵的,與后期的總體綠化效果有著密切的關聯,這是因為每一種植物的特性不同,需要的生長環境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參考實際的區域環境特點,因地制宜地選取合適的綠植品種。第一,應該綜合小區所在地區的氣候溫度特點及土質狀況,實施詳細分析,結合上述內容,選擇適宜此處生長的綠植苗木,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其成活率[6],提升綠化項目的總體效果。第二,選擇綠植環節,應該考慮成本的問題,盡量選取該地區便于養護的綠植,盡量不要選擇適應性太差的植物。例如,項目在北方地區,選取南方的綠植,這樣在其后續的生長過程,不宜出現病害及環境不適用的問題,能夠確保成本的節約。另外,應該考慮所選綠植的生長特征,如枝葉的繁茂程度、綠植成年的高度,這樣能夠有效規劃小區的總體綠植布置狀況,讓其綠化的效果符合規律,并進行有層次的布置,最后需要結合各類型綠植的光照需求,確保每一株綠植可以具備良好的生長環境。需要特別關注選擇的綠植其根莖部位的完整程度,如已經遭到病蟲害的侵蝕,要及時對其實施針對對應性的處理,以優化項目的總體成效。
首先,進行植物配置時,必須考慮到本地的具體條件,包含氣候特點、光照性、土壤狀況等,還需要從植物開花期、適應性、花色等多個方面考慮。其次,要選取不一樣的植物合理地進行配置來滿足不一樣的綠地需要體現出來的性質和功能,要注重高度和層次性,使植物景觀能夠更為立體,同時要考慮不一樣植物的花色和花期之間的搭配,植物景觀才能夠展現出本身的多姿多彩。
3.2.1 喬木種植
喬木種植的過程中要關注如下幾點。(1)要確保種植土滿足苗木的要求,如果無法滿足,則需要改土。(2)苗木移植時必須注重各種措施的保護,可以通過高效生根劑、抗蒸騰劑、活力素等多種產品融入其中來確保苗木的成活率。(3)種植的坑穴當中要添加沙子和腐葉土,與此同時,注意添加磷肥等來確保苗木根系能夠正常生長。
3.2.2 灌木種植
灌木種植的過程當中,要控制好種植的深度,確保其能夠正常生長。不定根苗木、常綠植樹、裸根植物等需要按照一定的標準來種植,從而確保植物根系舒展,有利于其成活和生長。
3.2.3 花壇種植
花壇種植屬于園林苗木種植當中的關鍵內容,色塊、色帶呈現出鮮明的色彩,線性流暢,花壇的周邊栽培的是沿階草、麥冬草,花壇的最外邊種植的是矮一些的濃密的苗木。除此之外,設置花壇時需要提供與之配套的完善的排水設施,必須確保苗木能夠健康生長。
綠植的養護作業成效與其生長效果和成活率有著密切的關聯。通常狀況下,小區綠化項目的作業從開始到結束,需要2 年的養護周期,這個環節中,需要注重對于綠植生長周期的養護作業內容,養護作業的管控也是優化項目總體作業成效的關鍵,能夠為區域內的生活居民創設更加美好的生態空間。
(1)病蟲害防治。病蟲害問題對于植物的正常生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在綠植的種植與后期養護作業里,應該特別關注病蟲害的防治與處理,營造出適宜綠植生長的空間;同時,需要選擇合適的農藥,盡量選取低污染低毒害的農藥,以抵御病蟲害。
(2)高溫抗旱保綠。該技術的應用是保障綠植生長的重要因素,在氣溫較高的時節,澆灌的作業需要避開每天的溫度高峰時間段,建議在固定的時間段,安排專職工作人員實施灑水作業;同時,還能夠使用噴灌、滴灌的方法(如圖2),這能夠保障在高溫時間段,綠植能夠獲取足夠的水營養,不僅能節省水源,還可以確保綠植的正常生長。

圖2 綠化澆水
(3)綠植的修剪調整。綠植的修剪作業是養護階段的重要措施(如圖3)。合理地修剪能夠讓其根部與頂部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分的蒸騰;同時,還可以讓綠植的整體美觀性更強。例如,對喬木實施修剪,可以讓其樹干保持筆直狀態;對灌木實施修剪,可以讓其枝干保持透風透光的狀態;對裸根苗木實施修剪,可以防止其根部發生腐爛問題,優化其生長形態。

圖3 苗木修剪
(4)植物的支撐保護措施。對于移栽完成的綠植,需要對其加設支撐性保護措施(如圖4),旨在保證其成活率;同時,人工干預其生長方向,讓其呈現更加美觀的形態,同時能夠防止在極端天氣的條件下,如暴風雨等對植物的不利影響。

圖4 支撐保護
小區園林景觀有利于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并且滿足其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有利于小區空氣質量的改善,有利于宜居環境的形成。現代居民更注重于小區的園林景觀。因此,小區園林綠化種植意義重大,要注意選擇技術水平比較高的種植人員,進一步保障樹木能夠存活和生長,以此來改善小區的整體生存質量。除此之外,在選取園林植物時,要保證育種優良,然后通過施工技術來進行綠色景觀的建設,促使園林綠化真正地發揮出創造良好生態環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