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曉
在國民經濟系統中,運輸業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部門,它是聯系各個產業的經濟運行的紐帶。在新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物流運輸公司必須全面認識市場中的潛在性,并根據不同的潛力因子,通過綜合各方的優勢,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加快公司的發展。同時,要充分理解市場經濟的需要,建立健全的經濟運行機制,使其在經濟運行中取得應有的效益。
進入新的時代,運輸行業將迎來新的機遇與新的機遇。而新世紀,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的國民經濟發展態勢是以運輸和物流為主體的,其發展必然要符合國民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在具體的經濟運行中,要適應新的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轉變當前經濟運行的模式,升級成為新的發展思路和新的經營模式,這樣一方面能夠有效提高我國的交通物流運輸經濟管理的水平與能力,另一方面能夠落實新時代市場經濟對此行業發展的實際要求。[1]在新時期的市場經濟制度指引下,我國的交通物流業必須認識到進行經濟管理的變革與提升。因此,在進行經濟體制的變革時,不僅要注重經營,更要注重新時期市場經濟的種種經濟思想對整個產業的影響。[2]
2.1 新時代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需求。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不斷的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社會化大生產的環境當中,應當加強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注與認識,要對當前的經濟體制進行合理、有效的轉型和升級,科學合理地配置社會資源,使得現有的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這樣才能夠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石。[3]
2.2 行業轉換經營機制的客觀需求。交通物流業運輸是最重要的貨物交易方式,在我國的物流業市場中,運輸公司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健全的市場組織是實現公司自主運營的關鍵,也是實現公司自身發展的關鍵。
2.3 經濟產業結構升級的客觀需求。從我國由工業化向信息化轉型的歷程可以看到,我國的交通運輸業發展狀況對我國的社會資源和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加強對經濟的管理,必須通過對社會的資源進行配置,推動第一、二、三產業的發展和提升,從而促進地區的經濟和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1 財務預算管理工作不到位。財政預算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效益的高低將影響到我國的整體經濟工作。實施財務預算,能有效地推動有關部門工作的運轉。從我國當前的發展狀況來看,雖然我國的政府已經越來越多地關注我國的財政問題,并且在我國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經濟體制。[4]然而,在現實的交通管理中,由于傳統的以報表為基礎的財政預算管理方式并不能很好地滿足我國目前的交通運輸發展需求,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財政預算與執行能力不相適應的問題。
3.2 財務預算管理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財政預算的實施對我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建設進程中,工作人員的素質將會對我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水平產生深遠的影響。然而,就我國目前的發展現狀而言,交通物流運輸經濟管理的工作人員素質偏低,專業技能、專業知識與綜合素質都有待進一步提升,在工作人員中廣泛存在著對交通管理工作中的知識儲備不足等方面的問題。[5]
3.3 管制手段制度落后。要使我國的交通物流運輸經濟管理工作能夠持續、健康地發展,就必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綜合管理體系。然而,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盡管有一些相關的管理體制,但都顯得有些落后,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也不滿足現行規范的要求。
4.1 強化交通物流運輸企業內部管理。當前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日趨健全,我國的交通物流運輸業要提高其在國民經濟中的競爭優勢,必須通過各種有效的手段來增強其經濟的經營水平,從而提高其國民經濟的穩定、持續和長遠發展。在新形勢下,企業為了適應日益嚴峻的市場經濟形勢,必須通過強化經營和管理來增強自己的市場競爭能力,搶占市場份額。為了適應新世紀的市場經濟條件,我國的交通物流運輸企業必須通過加強公司的內部經營,從而使公司的經營和發展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經營與發展的進程中,應從制度層面著手,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建立健全的監管與獎勵機制,加強公司的內部治理。第一是法規的規定。在市場經濟的新時期,交通、物流企業要按照市場需要,對現有的制度進行改造,將原來的制度精髓剔除,將好的管理制度落實到經營管理工作實踐中,落實到每個員工身上;第二個是監管體系。系統監管體系的首要目標,是要使每個員工都能自覺地按照規定做好準備工作,建立一個專業的管理機構來進行監管,并對員工進行相互監督,以保障公司的各項業務正常開展;第三,建立激勵機制和相應的懲罰機制,因為在相對健全的考核體系和一個科學的考核體系基礎之上才能有效地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除此之外還能糾正員工的不良習慣。[6]另外,在開展日常的業務訓練中,加強員工的技術技能培訓與鍛煉,以促進公司綜合效益的提升。
4.2 加強交通物流運輸經濟預算工作。在交通運輸的經濟管理中,企業必須進行經濟的預算管理,以達到節省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在進行企業財務預算時,預算工作人員必須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不僅要做好各項工作的詳盡記載,還要在撥款之前對各項經費進行預算,以達到最大的經濟收益。在實施經濟預算的過程中,要做到以最小的投資實現效益的最大化,這樣才能使企業獲得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在新時代市場經濟的指導下,在進行經濟、后勤、財務的經濟預算管理工作中,必須建立起一種科學化的預算管理理念,從行政上對其進行全面的重視,以保證從事經濟預算工作的人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道德。其次,要運用科學、合理的獎勵和懲罰機制,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從而改善整個財政預算案的工作。在具體的財政預算案中,要建立一個專門的監察機構,加強對財政的整體監管,使財政收支工作規范化;在進行財務預算的編制時,要根據企業的發展狀況和需要,進行財務計劃的編制與實施。
4.3 簽訂合同開展交通物流運輸工作。在新時期市場經濟的需求下,為了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必須嚴格遵循有關的法律和法規。因此,在實施各種工作之前,必須嚴格遵循各種法律、法規,確保其工作的合法性、規范性和科學性,同時還要與我國依法治國的發展思想相吻合。而在運輸業務發展中,在進行運輸工作時必須按照合同法保障與雙方有關的利益,并維護物流行業的正常運行。[7]
4.4 加強交通物流運輸行業檢查力度。在國家實施全球一體化戰略的背景下,作為國家經濟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交通物流運輸經濟發展的規模不斷擴大。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物流運輸行業的發展空間日益擴大,其周期性也在逐漸減弱,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對策,以提升自身的經營能力。但在實際經營中仍有諸多問題,所以必須建立健全交通運輸經營監管體系。同時,要加強與之配套的監管,使我國的交通運輸行業更加規范,更加科學、合理。
4.5 借助現代技術提高行業經濟管理。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還有網絡技術在現代社會中的運用越來越普遍。在應用現代化技術的前提下,必須對全產業發展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和認識,有效將信息化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實際相結合,并逐步形成制度化、現代化、科學化的體系,分析現有的資源、特點與優勢,然后將其發揮出來,進一步推進經濟管理中各項具體的實際工作能夠成功、順利開展。在對市場進行動態監控的時候,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和電腦技術,對產業中的各類新元素進行全面的認識,以最快的速度獲取最精確的信息,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4.6 經濟手段為主,行政手段為輔。要使我國的交通經濟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改善,就必須在很大程度上發揮市場的自我調控功能,減少政府的干預。因此,在促進我國運輸經濟有效發展的同時,必須充分發揮市場的調控功能。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調動全社會的交通發展動力,不斷擴大城市的發展空間,保證交通發展的公平性和秩序。
因此,在新形勢下,大力發展我國的交通運輸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并發生質變的關鍵。隨著現代物流產業的迅猛發展,我國的交通運輸發展前景廣闊。交通運輸業要不斷地適應時代發展,不斷地完善、強化、發展自身的優勢與作用,從而才能夠進一步有效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穩定的發展。
引用出處
[1]王慧穎.基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策略研究[J].長江技術經濟,2022,6(S1):233-235.
[2]馬占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淺析[J].商訊,2021(25):144-146.
[3]何彥娜.新時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物流運輸經濟管理探析[J].中國儲運,2021(06):86-87.
[4]宋國鵬.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分析[J].運輸經理世界,2021(05):47-48.
[5]任敏敏.新時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研究[J].運輸經理世界,2020(18):38-39.
[6]朱靜靜.新時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研究[J].運輸經理世界,2020(17):146-147.
[7]宋宏.新時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J].環渤海經濟
瞭望,2020(08):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