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澧縣農業農村局(415200) 龍金鳳

臨澧縣堅持以環境美、設施美、風尚美、產業美為目標,聚力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全縣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1.強化綜合施策,鄉村環境更美一是推進規劃引導。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放線、統一外觀設計、統一外墻色彩”的要求,推進村民建房規范化、標準化建設。2020年臨澧縣被評為全省宅基地改革管理工作先進縣、全省農村村民建房工作先進縣。二是推進系統整治。鄉鎮集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全覆蓋,建立農村改廁全過程質量控制體系,完成農村改廁30058座,全縣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5%;推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六大機制”(保潔隊伍建設、生活垃圾收運、環衛設施管護、衛生習慣養成、村級理事會管理、考核考評獎懲機制),生活垃圾無害化集中處理實現行政村全覆蓋。三是推進示范帶動。打造了一批頗具臨澧特色的示范村,如修梅鎮高橋村圍繞“紅色高橋、多彩田園”定位,做好“紅色資源+綠色生態”結合文章,高橋村獲評省級美麗鄉村精品村,修梅鎮獲評省級全域美麗鄉村示范鎮。全縣累計創建美麗鄉村省級精品村2個、省級示范村9個、市級示范村16個、縣級示范村50個。
2.擴大資金投入,鄉村設施更美一方面,用活財政投入。建立公益事業獎補制度,由各鄉鎮因地制宜出臺公益事業建設獎補辦法,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投入效益。另一方面,整合項目投入。建立了美麗鄉村建設部門項目整合制度,項目資金向美麗鄉村建設傾斜,項目規劃圍繞美麗鄉村建設規劃開展,全縣累計整合部門項目資金共2.8億元建設美麗鄉村。
3.堅持文明創建,鄉村風尚更美一是發揮鄉賢的號召力。充分發揮鄉賢威望高、見識廣、與村民聯系緊的獨特優勢,把企業能人、創業模范等廣泛凝聚起來,通過設立鄉賢榜、評選星級鄉賢等舉措,鼓勵鄉賢帶頭參與、大力支持美麗鄉村建設,涌現出一批服務鄉親、報效家鄉的先進典型。二是開展精神文明創建。加強村文化活動中心、農民文化廣場、圖書室等硬件建設,實現了村村有文化陣地的目標;廣泛開展各類文明模范創評活動,把農民從“灶臺”引向“舞臺”,從“酒桌”引向“球桌”,從“麻將館”引向“圖書館”,淳化鄉風民風。三是挖掘文化特色。將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融入美麗鄉村建設中,為美麗鄉村提升品位、增添魅力。全縣群眾捐資支持美麗鄉村建設累計超過2000萬元。
4.注重培育后勁,鄉村產業更美一是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大力實施“訪紅色臨澧、覓美麗鄉愁”行動,引導鎮村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創建了林伯渠故居AAAA級景區和丁玲故居AAA級景區,太浮山生態旅游、福船濕地觀光旅游、白龍井汽車露營等初具規模。同時,積極推動“一村一特色、一鎮一品牌”的休閑農業發展道路,形成了油菜花海、稻田農藝、果蔬采摘等一批休閑旅游基地。二是發展特色產業。創新“三變+特色產業”模式,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形成“南油北果黃花魚”特色產業格局,打造了“臨澧味道”區域公用品牌。“臨澧雜柑”“臨澧黃花魚”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三是推進產業融合。臨澧縣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361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5家、省級龍頭企業5家,發展休閑農莊77家。建立民營電商產業園1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1個、鄉鎮服務站7個、村級電商站94個,被評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