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守斌






【真題再現】
請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初中畢業后,你即將升入高一級學校。那是一片新的天地,在那里,你將擁有更多機會,面臨更大挑戰,獲得更快成長。
請展開想象,寫一篇作文,講述未來三年你在學校里一次可能的經歷,分享你所憧憬的多彩青春。
【提示和要求】
(1)自擬標題,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個人的身份信息。(3)抄襲是不良行為,請不要照搬別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
【命題透視】
命題有如下鮮明特點:
(1)命題穩健科學。命題依舊延續了往年一貫風格,不追求新、奇、怪,沒有審題障礙,便于考生發揮應有水平。符合《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學生寫作的要求:“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薄斑\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蔽念}明確要求“請展開想象,寫一篇作文”,正是對《語文課程標準》的嚴格遵守。
(2)題目開放包容。文題開放包容,便于全體考生各展所能。
“初中畢業后,你即將升入高一級學校?!边@句話中的“高一級學?!卑烁咧?、中職等其他各類學校,這就讓所有考生,不管成績好成績差的,也不管升高中有望無望,全都有話可說。即便是個別成績不太好、升學無望、不準備再讀書的孩子,即將進入社會,依然有話可說。因為社會就是一所大學校,在這里,剛剛邁入社會的初中畢業生依然要學習很多東西。
(3)命題富有梯度。“我憧憬的高中生活”,寫作要求清楚明晰,“講述未來三年你在學校里一次可能的經歷”這個要求明白、具體,就是只能“講述”“一次經歷”。這就決定了文體方面只能寫記敘文,只能記一件事。如果審題不嚴,忽略了這些要求,泛泛而談高中生活,無論如何想象豐富,表達流暢,都難以成為一篇優秀作文了。
題目適合全體考生寫,不同層次的學生生活體驗、展開想象可能大相徑庭。也因此,作為一道頗具有選拔性的命題,便于不同層次考生發揮各自水平,寫出不同類別的文章。
本題是暢想未來,成長類作文向想象類作文轉型。安徽省中考歷年的作文題目看上去簡單,但是要寫出彩、有新意就有一定的難度了。文題貫穿“努力”成分在內,無論在哪個階段都要努力,都要奮斗,不能松懈。三年的高一級學習生活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要更加努力。
作為一道任務式話題作文,題目核心要求圍繞“多彩青春”這個話題進行寫作,其中有三個任務要求:一是“展開想象”,寫未來在“高一級學?!钡纳?二是講述“一次可能的經歷”,“可能”要求想象要根植于現實,“一次經歷”主要傾向于表達記敘;三是選材上側重分享所“憧憬”的“機會”“挑戰”“成長”。需要帶著這些任務要求去作文。
要求“展開想象”,“講述未來三年你在學校里一次可能的經歷”,“可能”告訴我們所寫內容并非真實發生的事,而是“想象”。想象一件事,說清楚來龍去脈并不難,難的是事件細節。因為如果沒有經歷,完全想象,那些事情細節往往就無從著手。而沒有細節,便無血肉,難免浮光掠影,缺乏感人力量。
要求“講述未來三年你在學校里”,要以“我”為中心,講述自己的體驗,感悟生命成長,下筆時可能會忘了“我”,或者忽視了“我”,寫成對未來學校生活的簡單羅列。
“一次”“可能”“經歷”,包含了兩個要求,一是不可泛泛而談高一級學校學習生活如何精彩動人,需緊扣一件事情,一不留神寫了兩次、三次就跑題了。二是所寫的事情沒有扣住“一次”,或看不出來是“一次”也不行。
【考題解析】
作文材料在審題方面,內容、表達明確,即對即將到來的高中生活的一個經歷進行憧憬、暢想。暢想的是高中生活,但是,內容上可以看作初中生活的延續。只不過由寫實變成了寫虛,由發生過的事情轉變成未發生的事情。雖然是寫虛,但是依然是想象中真實發生的事情。所以還是屬于常寫的校園生活范疇,并沒有脫離學生生活實踐。
從題材、內容、情感的角度,和考生生活密切相關。橫向看,題目的命制,和想象寫虛類作文命題有點類似。但又不完全是純想象和虛構類的,它立足現實生活,同時又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中“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的要求。
【寫作思路】
材料中有兩個信息需要關注。第一個關注點是“機會”和“挑戰”,尋常發生的事件叫不叫機會和挑戰呢?什么樣的事件才算是機會和挑戰呢?一次考試的經歷算不算機會和挑戰?籠統地說,可以算,不過屬于一般素材,而且雷同的可能性比較大。第二個關注點是“一次經歷”,材料中明確告訴我們只寫一次經歷,切不可進行春夏秋冬喜怒哀樂式的多角度漫談。把握這兩個關鍵點,就不會偏題離題。
既然是想象,自由發揮和選擇的余地就大多了。從小的方面說,某次考試成功或失敗,一次演講,一次游學,一次教訓,一次獲獎,等等。這種尋常素材寫好了,寫細了,具體可感,也能夠出彩。另一方面,既然是想象,只要不脫離高中生活,那么在內容上多大膽的假設和合適的夸張都不為過。想象再大膽一點,一次國際比賽的經歷,一次參與研發人工智能的經歷,一次到華為總部參觀的經歷,一次國際交換生的經歷,一次小微企業生存狀況的調研,一次模擬聯合國會議的經歷,等等。這樣把自身的經歷和成長,放到中國當代特定的環境中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宏大形勢下,把個人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更能體現當代青少年在國家進程中的責任和擔當。
在主題表達上,應當表現出當代中學生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展現新世紀中學生的個人或者團體風采,譜寫新時期新生代特有的青春華章,只要把個人憧憬、暢想與上述內容相結合,將不失為一篇高分作文。
【寫作誤區】
倘若寫的是對未來三年高中生活憧憬的樣子,而忽視了在“一次經歷”中展示“多彩青春”的要求,這樣的作文可能寫不了具體的事,更多以自己表述為主,描寫很難體現,內容顯得空泛。
考場佳作
未來可期,愿不負韶華
安徽一考生
高一、高二,忙碌而又清閑。預習、上課、做作業……老師安排得緊湊而有致,學習上我只管跟上課堂的節奏,就可以輕松搞定了。浮現眼前的不是刷過的試卷和在乎的排名,而是那些走過無數次的必經之路和每天都要刷新的風景:春朝,暖暖的陽光和海棠的清香擠進書頁里,我一起床就聞到了香味;夏夜,滿天的繁星點綴著漆黑的夜幕,我邊數著星星邊走回寢室;秋晚,太陽的余暉照射在食堂明亮的玻璃窗上,我把夕陽和米飯一起吃進肚里的愜意;冬午,鵝毛般的白雪紛紛揚揚地降落人間,我站在窗邊小聲背出與雪有關詩文的空明。
我日漸習慣的節奏在高二下學期,一下子被打亂了。
期末段考,現實就給了我一巴掌。試卷上鮮紅的數字上來就給我個下馬威,我盯著它,就像望向深淵。這時,學長遞給我一袋復習資料,只見中間夾著一張折成千紙鶴的紅色紙片,信很長(以下省略3000字):“你是不追劇不玩游戲的一個‘無趣’的人,可喜歡沉浸在自己的讀書和音樂的世界里,涉獵諸多類型的書籍和音樂。換一本書閱讀,換一首歌傾聽,就像是換了一種心情?!?/p>
“即使點點星光也可以指引回家的路。希望再渺茫,一路走下去就不一定會失敗。”
“慢慢來,別怕。我在ZKD等你!”
好像到了這時,我才明白,我應該加快節奏,我不應辜負這青春韶華。
天空一片漆黑,偶有幾點星光冒出,街道和弄堂里靜得出奇。幾排洋房中還亮著幾盞臺燈,就像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中幾只與將要吞噬一切的黑暗搏斗的螢火蟲,光明終將勝利。臺燈下的少年們以夢為馬,執筆為劍,書寫屬于自己的人生,未來屬于他們。
我踩著書本試卷的臺階一步步往上爬,我想著那屠龍的勇士,在人生的路上披荊斬棘,踩過無數尸體,趟過無數血泊青春的樣子。我想著: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這句話會浮現在腦海:“三年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往前看,往前走,哪怕前途一片迷茫,哪怕只是順著慣性往前蕩,繼續往前走,你終會在自己漫長的腳步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一切問題的答案終將浮出水面。別怕,慢慢來。
現在你正在中考的戰場上,書寫你人生的華章。未來燦爛盛大,愿君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未來的你
2023年6月6日
【名師點評】
1.化虛為實,虛實相生,綻放青春最美的模樣。構思扎根于未來高中學習生活的聯想,拓寬了讀者的思維。感受春夏秋冬不斷刷新的風景,“踩著試卷的臺階”,青春有不同的形狀,呈現了特立獨行的個性特點。學長的留言,是虛寫;“我”的努力的樣子,是實寫。往事與現實的相互穿插,舒展自然,在虛實轉換的敘寫中,實現了對不負青春最好的詮釋。
2.兩線并行,尊重內心個性化表達。行文設置了兩條線索,一條是學長鼓勵“我”努力的話語;另一條是“我”對高中學習生活的不同感受變化。兩條線索齊頭并進,相互交織、融合,情景化再現高中學習生活的樣子。以自己未來的一次成長過程中的煩惱經歷的一個剪影切入,代入感強。
3.渲染手法運用,富有表現力?!懊β刀智彘e”的高一、高二學習生活,有對景物的直接描繪,也有學長的寄語側面烘托,多側面的敘述、描寫作鋪墊,內容關聯照應,渾然一體。發掘內心愉悅,酣暢淋漓地表達。增加文章層次感。具有感召力的結尾,洋溢著溫馨的美好,使得失落的心緒有了安放之所。
考場佳作
回 響
安徽一考生
十八歲,正是“大敵當前”的年紀。
高考前夕,您在黑板前揮著剛勁有力的雙臂,鏗鏘有力地做著考前動員:“三年前的中考你們不是都過來了嗎?這一次就過不去?就想放棄?”教室里是翻動書頁、奮筆疾書的聲音,頭頂的老風扇緩慢地運作,攪動著凝固的熱氣??諝庵兴朴兴茻o的梔子花香,那是從窗外飄來屬于六月的氣息,但是烏云已經順著風鋪天蓋地刮來。順著合歡樹葉嘩嘩作響的夏風,載著年輕的小船在時間長河中逆行。記憶深處,還記得您曾說過的那些狠話:“你不想學了,可以走人。但是不要在課堂荒廢青春!”
您的話擲地有聲:“備考,就像是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凈了沒有,只能一遍一遍地去洗,等到上了考場那一刻,燈光亮了,你發現,只要你認真洗過了,那件件衣服干凈如新。而你以后,每一次穿每件衣服都會想起那段歲月?!笨记澳茏龅闹挥幸槐楸榈厝ハ?,等到燈亮了,你就會發現,只要你認真洗過了,都是亮潔如新的。
沒想到烏云只是挾著大風過境,沖我們笑了笑,便往別處奔去。同桌拐了一下胳膊,迅速塞來一張電影票《昨日青空》,附了一張字條: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我撕下草稿紙的一角,快速寫下一句詩:“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她收下,會心一笑,不再作聲。
下課鈴響,人群開始向著食堂涌去。落日一個猛子扎進霞光的海,濺起一大片緋紅的輕云。我抬頭,耳邊響起淡淡的歌聲:“晚風吹起你鬢間的白發,撫平回憶留下的疤,你的眼中,明暗交雜,一笑生花……”
我還是想要回到從前,不用每天看凌晨的月亮和星光,不用醒來就一頭扎進單詞和古文里做拼命三郎,但會在傍晚的巷口,逆著落日低沉的光,傻傻地去追那捉不住的風。但我依舊熱愛現在,凌晨抬頭看窗外夜景,欣賞這座城市我從未見過的姿態。熬夜刷題不休息,是為了更好的我。既然可以去追風,去拼去闖去享受青春熱血,那又何必以懶散姿態等待風來。我懷揣過去,腳踏現在,憧憬未來。任何努力都不會是白費,我的未來也終究會是我期待的那樣,盛夏六月,期待繁花盛開。
考前三天,您又在社交軟件上發來一條信息,“叮咚”一聲:“快高考了,加油?。 蔽一亓藗€笑臉:“謝謝老師。我會的!”十八歲,這個年紀里整個世界都是我的。不需要猶豫,也用不著權衡。我無堅不摧,自然也無所不能。
抬頭瞥見同桌的留言:“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我驀地癡了。
【名師點評】
1.白描式記敘,樸實簡練。文章敘寫了征服自己的一段心路歷程,描述了從猶豫到奮起的故事。在質樸的表達中,飽含著對青春模樣的追逐。
2.個性化語言表達,傳達出對青春認知的思考。老師高考前的動員,既有隨性率真的描繪,又表達深刻雋永的警示。
3.長短句交錯穿插并用,形成交錯美的表達效果。第一段、最后一段短句的運用,和其他段落長句式的穿插并用,考前老師發來信息和“我”的對話,運用了兩個短句層層遞進,渲染了獨特的張揚的青春形象。拓寬了文章的廣度,提升了文章的立意。
4.巧妙運用了同桌留言點題,“我”對歌詞內容情真意切的感慨?!皸d子花香”“飄來屬于六月的氣息”“追那捉不住的風”,運用形象的比喻修辭手法、形象深刻地闡釋了青春奮斗的樣子,老師高考前的動員,借助于想象的高中生活,觀照經歷挫折、壓力、挑戰,所面臨的一切后努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