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開研


同學們,你們的課堂氛圍是什么樣的呢?是積極熱烈的,還是緊張嚴肅的?本期《藝術視角》,初初要通過拉斐爾的一幅經典作品《雅典學院》,帶大家感受一下古希臘時期的課堂氛圍。
這幅畫是當時的羅馬教皇聘請年僅26歲的拉斐爾創作的壁畫,就裝飾在梵蒂岡博物館的墻壁上。它取材于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舉辦雅典學院的逸事,故名為“雅典學院”。
拉斐爾·桑西(1483—1520)
意大利著名畫家
“文藝復興后三杰”中最年輕的一位
整個畫面以縱深展開的高大建筑拱門為背景。畫面正中心是柏拉圖和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左手臂下夾著書,右手食指指向天空。亞里士多德則一手拿著書,另一手俯向大地,仿佛在說:“理論是源于物質而存在的?!边@師徒二人爭論的觀點,幾乎影響了整個西方的文明史。除此之外,拉斐爾還畫了50多位學者,皆各具身份和個性。他們大多是偉大的思想家、數學家、科學家、藝術家……這樣的陣容堪稱學術界的“天花板”了。他們一同登上了智慧與學識的殿堂,帶給世人一場豐富的文化盛宴。
這位身穿白色金邊長袍的是古希臘女數學家、天文學家希帕蒂亞。她的容貌和學識堪比智慧女神雅典娜。
在臺階左側的人群中,核心人物是 “勾股定理”的證明人畢達哥拉斯。他坐在那里專注地寫著什么。旁邊有人為他支撐著一塊小黑板。黑板上的圖表可能對畢達哥拉斯的數學演算有著重要的參照意義。在他身后的老人和裹著白色頭巾的人正在偷看他寫的內容。
柏拉圖的恩師蘇格拉底正在用他習慣的方式,掰著手指和一群人討論問題。站在他右側的年輕男子則歪頭看向別處,似乎對蘇格拉底的講話內容并不贊同。
這位手拿圓規,正在給青年講課的是“幾何之父”歐幾里得。拉斐爾為了感謝老鄉布拉曼特的提攜之恩,借用了他的形象來塑造歐幾里得。
這個人看上去有點悶悶不樂。實際上,調皮的拉斐爾借用他的競爭對手米開朗基羅的形象,來表現古希臘物理學家德謨克利特。他率先提出了原子論,認為萬物的本源是原子和虛空。
當然,可愛的拉斐爾也不忘把自己安排到畫中。他用自己的形象來表現古希臘畫家阿佩利斯。就是畫面右端倒數第二位了,他正直盯盯地看著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