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中/江蘇省濱海縣政府辦公室
濱海縣是全省典型的農業大縣。2021年以來,該縣發揮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網絡健全的組織優勢和縣屬國有投融資主體的引領作用,把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作為綜合改革的重中之重,建辦縣鎮村三級服務網絡,開展生產、供銷、技術、信用四項服務,輻射便民、智慧、高效的五公里服務半徑的“三四五”農業社會化服務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主要做法入選全國供銷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案例。
一是建立縣級運營中心。整合1000平方米全縣農業大數據中心和總算力3000核、總內存4000GB數字鄉村指揮中心,作為全縣農業大數據中心,是聯盟運營的“最強大腦”。重點開展農資和日用消費品配送、農業生產、農產品流通、農副產品展示展銷、特色農產品直供、扶貧超市、職業農民培訓、政務代辦、信息發布以及農業大數據智能化成果運用等各項涉農服務。2021年,全縣農業大數據中心已接入專業合作社127家、家庭農場625家、涉農企業69家、糧食加工企業16家、糧食倉儲烘干企業18家等應用點。二是建立鎮級服務平臺。作為縣級運營中心和基層服務站點的中轉平臺,是實現村村有網點、戶戶有服務的關鍵一環、最后一站,是聯盟運行的“末梢神經”。在鎮級范圍內重點提供智能配肥、農機服務、莊稼醫院、農民培訓等八項服務,完善農副產品購銷、農村電商物流及信用互助合作等經營服務功能。2021年已建成鎮級服務平臺6個,計劃2022年實現全覆蓋,努力打造成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實現聯盟“五公里服務圈”進家門、到田頭。三是建立村級服務站點。以“供銷社牽頭、村集體領辦、經營大戶參與”模式,供銷社與村集體、涉農企業、專業合作社采用股份制形式,建立為農服務組織,供銷社占股51%,其他合作對象占股49%,按股比進行利益分配,供銷社將部分收益以獎補形式扶持參股企業。建辦集黨務政務、農業生產、商品經營、代辦代繳、快遞寄收等于一體的服務站點,形成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實現“五公里服務圈”進家門、到田頭。
一是聚力生產合作。根據家庭農場、淡水養殖、農機服務等不同類別組建合作團體,將過去一家一戶、一村一協會“小團隊”重新組建成全縣范圍“大團隊”,推動信息互通、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形成多主體參與、多形式服務、多領域拓展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格局。2021年全縣已組建各類專業化團隊團隊50個、專業合作社80個、消費品連鎖12個。二是聚力供銷合作。充分發揮供銷社組建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為農戶種植提供種、藥、肥、技、耕、插、防、收、購“九統一”綜合配套服務,統一配供、一站服務,擠出環節銜接空白點,壓降時間和財務成本,每畝可節約農本100元左右。同時,聯合北京中隆與熊貓傳媒為全縣農產品提供“包孵化、包選品、包銷量”的“三包”服務,成功舉辦帶貨活動10場,累計銷售2000多萬元。三是聚力技術合作。開發上線服務聯盟手機APP,實時發布涉農領域政策、農技農服供需等信息,提供一鍵呼叫式、中心調度式服務,30分鐘內完成供需對接,聯盟成員就近為農戶提供服務,實現為農服務的線上線下有效融合。四是聚力信用合作。與濱海農商行合作,探索“銀行+合作社+農戶”模式,開發“社易貸”“糧易貸”信貸產品,為農戶規模種養、生產經營提供信用擔保低息貸款。2021年發放涉農貸款57.88億元,同比增長28.82%;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57.19億元,同比增長39.05%。與中國人保濱海分公司聯手,建立以互助合作為基礎、財政支持為后盾、商業保險為補充的農業保險新模式,提高聯盟農業生產的互助力、自救力和保障力。2021年,人保濱海分公司理賠面積42996畝、理賠金額1107萬元、受益農戶15360戶,同比分別增長32.47%、39.42%、18.79%。
一是推動實體運作。由縣供銷合作總社與縣農旅集團共同出資5000萬元,聯合組建濱海新農供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農業社會化服務實體,引導形成企業集群。目前,已創辦專業聯盟5個,開展農機作業、糧食加工等5類服務項目;建成高標準示范農田20萬畝,推進稻米產業化進程、品牌化創塑;面向高端市場提供日本脫毒草莓、霍山米斛等高品質種苗,年利潤可達400萬元;開展萬畝特色果蔬訂單種植,實現年利潤2000萬元。二是推動智能引領。綜合利用智能控制技術、智能數據采集技術、地理信息技術等,試點推進“云管理”,建成千畝無人農場、7200平方垂直農場、7萬平方智能溫室,打造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實現農業生產立體化感知、無人化作業、精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和可視化操控,切實助推全縣規模設施農業種植、畜禽水產養殖智能化應用比例,全縣新增農業物聯網應用主體93個,綜合效益提升了20%以上,加速了農業產業數字化進程。三是推動精細管理。引進中農集團現代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與聯盟合作,科學精細實施訂制化農資配供等社會化服務項目。目前,為示范區高標準農田農資量身定制、精準供肥的首批2000噸訂制肥已下線使用;20萬畝土地托管服務已啟動示范區服務,為農民提供耕、種、管、收、銷等全鏈條或個性化服務;秸稈離田綜合利用已成立中農登瀛濱海服務中心,廠房及設備投入4800萬元。年收貯秸稈2萬噸,生產飼料1萬噸,肥料2000噸,促進秸稈的飼料化、肥料化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