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山西八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建筑工程管理是在房屋建筑、市政基礎項目等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對工程中各項環節、流程、設備、人員等因素進行綜合管理[1]。對建筑工程的開展來說具有以下重要作用:首先,能更加精細的控制建筑工程開展過程中產生的各項開支,這對提高建筑工程項目整體的經濟效益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需要建筑工程管理人員重點關注。其次,由于建筑工程通常具有施工體量大、施工周期長、施工復雜程度高等施工特點,通過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能使施工中的各項環節更加緊密高效的銜接,提高建筑工程整體的施工效率。再次,通過工程管理能對施工中的風險因素進行控制,結合工程建設經驗消除施工中常見的風險因素,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保護施工人員和建筑企業的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最后,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使建筑工程能夠按照既定施工計劃有序推進,方便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更好地控制各環節的施工質量,對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對建筑工程來說,有效的施工管理工作應是貫穿整個施工流程的重要工作,只有將工程管理各項工作進行有效地落實,才能切實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效果,節省不必要的工程開支,使建筑企業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完善健全的制度體制能為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指導。每個建筑工程項目都會涉及眾多施工環節和施工內容,如建筑工程的結構設計、施工人員的組織、施工設備和施工材料的采購、施工技術的落實、施工的現場管理、施工質量的驗收等,建筑工程的綜合管理工作難度非常高。同時,隨著國家進步與發展,對各行業的規范和要求都在不斷提高,建筑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更是國家關注的重點行業,幾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個環節都有明確的制度和標準要求,不同地區政府和不同項目間的建筑標準和要求還會更加精細,只有在各項制度的要求下開展工作才能保障建筑施工的有序推進。但縱觀建筑行業現狀,目前大部分建筑企業內并未建立健全的工程管理制度,基本采用層級制度,由上級部門發布工作指令,下級部門被動相應,管理約束性較差,使得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監管效果不理想。
建筑工程的管理內容復雜程度較高,且在施工開展的過程中還可能出現多種因素和不良影響,為達到管理目的,建筑單位通常會對管理工作進行細化和劃分,由不同管理人員負責不同的管理內容,通過控制各小項管理工作的質量,實現整體管理質量的提升[2]。因此,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對建筑工程管理質量的優劣具有決定性作用,管理人員作為管理工作的一線執行人員,其專業素養需要建筑企業重點關注。從行業目前發展來看,大部分擔任工程管理的人員在學歷和經驗上都能滿足工作的要求,并且按照行業標準和建筑企業的要求完成管理任務,但從專業角度看,仍有部分管理人員存在一定欠缺,會對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產生一定的影響。
建筑材料(圖1)是建筑工程重要的物質基礎,建材管理也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最為煩瑣、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建筑工程施工的推進效率會受到建筑材料管理質量的影響,也會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建造質量,只有高度重視并控制建筑材料的質量,才能切實保障各項施工環節和施工技術的有效落實。

圖1 建筑材料
對現代建筑行業來說,由于建筑工程的種類多樣性越來越強、高度越來越高,并且建筑工期的要求較為嚴格,所以對相關機械設備的依賴性非常強[3]。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落實好機械設備的采購、租用、進場、管理和性能維護都對建筑工程的有序推進至關重要。同時,因建筑工程的施工內容復雜,導致機械設備的種類和型號的多樣性越來越強,只有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委派專業管理人員對相關設備進行精細化管理,才能最大化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高效作業。
要想切實有效地落實管理機制,應設立專門的規范化管理機構,根據工程的建設要求配置相應的管理資源,才能為管理工作的落實提供保障[4]。建筑企業應結合建造經驗,在社會形式和建筑行業的不斷變化與發展過程中,對自身管理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提高制約的規范性和約束性,為工程管理人員工作的開展提供基本指導,能依托管理制度對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現的負面影響和不良因素進行處理。管理制度中也應明確劃分不同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對工程管理人員的工作質量進行評定,以此增強工程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加強不同部門和環節的銜接性和協調性,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對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求較高,管理人員只有依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個人綜合素質,才能確保在管理工作中有效完成各項管理任務。對建筑企業來說,應將提升工程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作為工作重點,定期組織現有工程管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和考核,使工程管理人員能更好地開展工作,另一方面,建筑企業應在招聘管理人員時對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提出一定要求,并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才能確保其能快速進入角色并保證工作質量。
建筑工程中,施工材料的支出占總支出的70%以上,控制施工材料成本支出對提高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從當前行業現狀來看,很多建筑企業對施工材料的成本管理水平較低,部分施工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支出,錯誤的選擇盲目采購劣質建材,難以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加強對施工材料的管理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應由專業管理人員對建材的質量進行管控,以招投標的方式選擇供應商,全面對比各投標供應商的資質、生產能力、提供的建材樣本質量、報價等,根據工程的建設要求和成本預算選擇與自身成產能力最匹配的供應商。其次,應對所有進場材料的質量進行深入的檢測,確保所有建材的質量與國家規范要求和施工建設要求相符,建設企業應根據自身條件和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不同的檢測方法,避免對施工工序的推進產生影響。最后,應重視材料的入場儲存,大量的工程經驗表明,材料儲存階段時最容易出現不必要損耗的階段,應高度重視材料的儲存管理工作。應在施工現場科學地規劃出材料儲存區域,倉庫中嚴禁閑雜人等出入,對材料的進出進行詳細地記錄。同時,也可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建筑材料進行管控,以提高材料管理效率,如用射頻識別技術實時掌握材料的用度,能從材料管理效果和施工效果兩方面都得到優化[6]。
機械設備也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7]。提高機械設備管理水平的方式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在機械設備入場后、施工正式開始前一天,應結合施工技術對場內機械設備的型號、規格進行對比,確保到場設備與工程建設要求相符。其次,對機械設備進行調試和測試,確保所有設備都處于最佳狀態,能確保施工穩定開展。另外,應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提出嚴格地要求,機械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操作規范,嚴禁疲勞上崗或酒后上崗;對違規操作機械設備的人員進行嚴格的處罰和教育;每天結束施工后對現場機械設備進行清點和初步檢查,及時更換設備中出現嚴重老化和磨損的零部件,使機械設備能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最后,應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現場的管控和警戒,嚴禁閑雜人等進入施工現場,保障施工效率,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若在施工中發生出現機械故障或安全事故,應按照風險預防方案第一時間處理事故,將事故的損失控制在最低范圍內,然后對責任主體進行追責,并在相關法律的指導下進行有效處理。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過程中會受到制度體制、人為因素、建材因素和設備因素等方面的影響,不利于建筑工程的健康發展。建筑企業應人士到落實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針對性地消除各類不良因素的影響,才能促進自身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