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妍 李 軍
1.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認知和設計能力主要是指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準備和個人特點的分析和判斷,以及對教育規劃、課程要求、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從而制定課堂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形成合理的教學計劃,然后整合教學資源,用豐富的素材拓展教學維度,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教學管理能力。教學實施管理能力主要是指教師合理組織課堂,使用各種教學手段,分配教學資源,從而實施教學計劃,實時控制教學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能力,積極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及時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教學問題,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3.教學反思能力。教學評價與反思能力是指“以一定的標準、方法和價值觀為基礎,以教師的教學過程為中心,對教學過程中傳達出的價值觀、思想進行客觀衡量,對課堂各模塊的教學開展進行回顧,并基于學生課堂的反饋情況進行調整,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從而能夠更加自如地解決教學問題,不斷實現教學上的新突破。
4.教學研究與創新能力。教學研究與創新能力是指以“教學問題”為研究對象,立足于教師的教學實踐,運用科學的原理對實踐方法進行改造,不斷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尋求有效的教育途徑和方法,從而促進教學內容和方法的不斷創新,進而優化教學效果,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1.具有高度的政治素養。高校的思政教師首先應當熱愛祖國,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作為自己參與社會工作的價值追求,對自身的職業保持高度的認同,培養良好的政治素養,保持對當前的時代發展具有正確的認識,主動承擔自己的歷史使命。另一方面,思政教師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當前,一些教師的價值追求偏離正確方向,甚至出現了違規違紀的行為,他們抱著僥幸的心理繼續著錯誤的行為,等到錯誤累積成山,便再也沒有挽回的余地。
2.具有豐富的理論素養和教學能力。豐富的理論素養和教育親和力意味著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有“真正的理解”。一方面,他們具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哲學知識,良好的思想道德標準和優秀的傳統文化背景,扎實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內容。另一方面,他們致力于學習,以學生成長的需要為出發點,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
3.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一種穩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理解和轉化能力,是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學習”,即一方面在扎實的理論素養基礎上,不斷研究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最新成果和實際問題,另一方面,從教育目標和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實現“教材到教學、理論到教學”的轉變,進而發揮思想政治理論在價值上的主導作用,實現學生從認知系統向信仰系統的轉變。
4.對時代的正確認知。教師的時代意識和政治敏感性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正運用。一方面,教師注重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來判斷、研究和解決當前的實踐、理論和熱點問題;另一方面,他們幫助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在中國處理“重大實際問題”以實現價值塑造和認知指導,幫助學生實現知識和實踐的結合。因此,我們應該明確價值觀,加強政治信仰,并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
從“教師專業發展”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屬性”兩個維度來講,我們認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指在教學實踐中的發展,為實現思想政治課的“教育功能”和“德育功能”服務的,它是以教師的教學學術能力和思想素質為核心的專業能力體系。具體包括對教學體系的整體把握能力、對課堂開展的掌控能力、對自身領域的鉆研能力。富有理論素養和教育親和力,具有較強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轉化能力。
目前,青年教師受到多元文化主義、市場利益追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部分思想政治課青年教師的政治信仰不堅定、精神追求局限于低層次、文化生活不豐富、價值取向過于功利性。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明顯減弱。為了徹底解決這類思想問題,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感,青年教師應以真學、真教、真信、真用的態度對待科學真理,努力從四個方面提高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學習理論知識,堅定理想信念,開展教學科研,分析解決問題。爭取培養出一批有著堅定信仰、優秀思想的學生,也是培養滿足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1.在學習理論知識中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思想政治課青年教師大多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相關學科的專業背景。這些教師走出校園,開始工作,并不意味著他們已經走到了學習的盡頭;相反,這是青年教師走上工作崗位、站在平臺上的一個新的起點,需要有廣泛而深刻的知識積累和創新的求知態度。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個開放的、不斷發展的科學理論體系。因此,青年教師首先要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背景,采取與時俱進的學習態度和思維方法,全面系統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相關知識,精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了解科學系統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全面的認識和科學的認識。其次,由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極其豐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全部讀完,青年教師應以問題為導向,以教學科研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為重點,有目的、有秩序地開展針對性學習。最后,年輕教師需要更多地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充實自己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并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斷改造自己的實踐。
2.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堅定理想和信念。當今時代是一個文化發展和價值取向多元化的新媒體時代。在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下,大學生中存在著利己主義、娛樂主義、功利主義等不良思想。一些學生還發表了“馬克思主義過時了”等錯誤言論,這些都是未對馬克思主義的進步性有深刻的認識而產生的思想論斷。另有一些學生將自己的人生目標局限于實現財富的最大化,而對自己的社會價值毫無追求。思想政治課青年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能夠用理論對大學生的思想進行改造與武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隨著時代發展、實踐發展、科學發展而發展的開放理論體系。青年教師應以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鮮明的政治背景來糾正大學生的錯誤言行,始終保持教學科研的熱情和戰斗精神。我們要始終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保持敬畏和虔誠。
3.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青年思想政治課教師作為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傳道者和實踐者,應當具有更寬廣的思想認知,不僅要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學習上苦下功夫,還要不斷總結自己實踐的經驗,在實踐中加強自己對理論的理解。首先,思想政治課的青年教師要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善于通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在重大的是非面前站穩腳跟,從辯證的歷史角度觀察和分析社會問題。其次,要接近學生、觀察學生的生活動態,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況,結合社會的發展和學生的實際需求開展教學設計,解決思想混亂的問題,糾正錯誤認識,回應熱點話題,提高馬克思主義在學生群體中的話語權,指導學生從多角度理解馬克思主義,引導學生利用馬克思主義改造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4.關注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一些學生在接觸境外文化時,缺少辨別的意識,失去了正確的判斷,這是很危險的信號。思政教師要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將錯誤的思想扼殺在搖籃里。
首先,注重平等。教師要給學生更多表達自己的機會。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思政教師要與學生建立一種不同于被動教育的良性互動溝通機制。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充分尊重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思想表達。不得有一種優越感與學生溝通,但應該努力創造一個平等和自在的溝通環境,以便學生能夠敞開心扉,用積極的話語交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熱情。在學習和思考上,更好地實現學校教育與自我教育的結合。
其次,做好教育指導工作。思政教師注重提高自身理論與實踐素質能力,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做到與實際相結合,關懷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媒介素養,提高媒介使用分析能力,做學生網絡活動的“看門人”;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話語藝術,不僅要能夠“能言善辯”,還要能夠“說出人心”。在開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軟硬結合”,更好地發揮思政教師話語的主導作用,始終保持作為一名教師的高尚品德和職業操守,將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與解決學生的實際難題相結合,建立信任感和權威性。
最后,選拔學生干部作為教師和學生之前溝通的使者尤為重要。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對象之一,他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一方面,與普通學生相比,學生干部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有較強的認識和理解;另一方面,與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主體的思政教師相比,學生干部對媒體的理解和運用更加深入,這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傳播作用。因此,加強學生干部思想理論素質和媒介素養的培養,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優化傳播效果。
新時代背景下,網絡文化的發展和外來文化的入侵對學生的思想產生了很大影響,為了提高學生在知識洪流中堅定不移地完成學業和適應社會工作,高校必須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實處,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那么,首先要做到提高思想政治教師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養。本文基于時代背景,分析了當前高校思政教師應當具有的專業發展維度和能力要求,認為教師不僅要具有高度的思想認識和政治素養,還要具有理論結合實際的教學實踐能力,提高自己教學、管理、科研的能力水平,用豐富的理論素養和教育親和力、教學能力的發展來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高度。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只做科研工作,更要承擔起教師的本職,關愛學生、教育學生,與學生平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