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蓉蓉
對企業發展而言,采購是極為重要的一項環節,尤其是對于國有企業來說,采購管理工作在企業的內部管理工作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為了確保企業日常生產經營能夠有序開展,因此就會進行相應的采購管理工作,自這種包含了各方面原材料物資的購買、采集以及入庫等環節。隨著現代化社會的不斷發展,國有企業對于規范采購管理工作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過時的采購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國有企業日新月異的發展要求,在這其中呈現出了諸多的弊端,因此,國有企業要想滿足自身的物資需求,推動企業在社會中的穩定運營,就要對采購管理模式進行創新與調整。
1.采購管理的模式。在國有企業的整體生產經營過程之中,采購環節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采購工作的存在目的就是幫助國有企業實現日常生產經營的目標,同時還要滿足國有企業日常對于各方面物資的需求。在進行采購管理之前,首先要根據國有企業的運營需求以及發展情況制定出完善的采購計劃,根據這份采購計劃清單,去選擇合適的采購方式確定供應商,直到采購到符合企業要求的物資送貨至企業指定的地點后,采購環節才算是告一段落。對于采購管理工作還要選擇出科學合理的模式,在選擇采購管理模式時主要是根據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同時還要參考成本預算的標準,以及對所需物資的采購需求等,通過諸多方面的問題綜合考慮之后,從而選擇出最為合適合理的采購管理模式。采購管理模式是隨著企業的發展而發生變化的。因此,企業在采購管理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去選取適合的采購管理模式,同時所選取的模式還要保障滿足國有企業的發展需求。
2.采購管理模式的種類。國有企業的采購管理模式是隨著企業發展而變化的,同時,采購管理模式的發展形勢也是隨著行業市場而產生變動的,就現階段我國通用的采購管理模式主要是分散采購和集中采購。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信息化技術以及網絡平臺購物的技術日益成熟,國有企業的采購供應鏈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采購管理的理念也逐漸得到了完善與提升。企業的發展戰略是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向導,更是一系列采購管理工作的開展基礎。根據國有企業發展階段的實際情況和行業的市場背景,對采購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是必然的趨勢。改革創新現階段的采購管理模式,加強企業內部采購管理,提供企業的采購效率,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控制企業的采購風險,從而使國有企業的采購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1.分散采購管理模式。在國有企業多年的發展歷程當中,會根據實際的經營規模以及狀況,在不同地區建立起分公司或者是生產車間。國有企業使用頻率最高的就是分散式采購管理模式,國有企業的下屬單位根據自身的生產需求以及經營狀況,綜合分析后制定出合理的物資采購清單與采購計劃,由企業內部專門的采購部門,嚴格按照企業的內控制度選擇合適的采購方式進行物資采買,完成采購物資手續后,通知供應商將物資運輸到指定地點。通常情況下,國有企業的下屬單位進行物資采購的工作時,會將擬定好的采購清單以及采購計劃上報給總部,總部根據金額大小經過層層審核后,同意批準下屬單位自行按照程序開展物資采購工作。總體來說,國有企業的下屬單位在進行采購管理的環節時,具有一定靈活性以及自我調整的權利,留給下屬單位的發揮空間較為充足。
2.集中采購管理模式。隨著國有企業的不斷發展,近年來還會通過集中采購管理模式來進行物資采買,相比較分散式采購管理模式,集中采購管理模式會根據國有企業實際的生產經營需求,相關負責人員會按照相應的物資需求來擬定出采購清單與計劃,然后由專人將這份計劃向上級公司進行匯報傳送,上級公司審批成功后,會統一進行物資的采購管理工作。國有企業運用集中采購管理模式時,可以有效地控制住物資采購的成本支出,將物資采購資金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可以有效避免下屬單位在直接采購物資的過程中,發生貪污舞弊的行為。
3.比較分析式采購管理模式。國有企業的總部在選擇采購管理模式的過程中,會主要依靠公司的地理位置以及物資的數量等。這兩種采購管理模式最明顯的區別就在于權限方面,如果是選用分散采購管理的模式,那么下屬單位就會有著較大的權限,可以根據單位自身的實際自行購買,只需要向國有企業總部上報采購清單與計劃,等待批準同意即可,這種采購管理模式雖然有較大發揮空間,但是極容易在此過程中發生采購資金浪費,甚至個別采購人員貪污采購資金的情況。而集中采購管理模式給予的權限就寥寥無幾,絕大部分的采購權限還是在國有企業總部,雖然這種采購管理模式能夠有效地控制住采購成本,最大限度上去避免貪污事件的發生,但是也會大大拉低了下屬單位的生產效率,下屬單位等到物資采購送達的時間過長。
1.及時改善國有企業采購管理思想意識。鑒于現代化社會對于國有企業發展提出的需求,要想推動采購管理模式的有效創新,首先就要對國有企業的采購管理思想進行完善更新,只有先進的思想意識,才能夠發揮良好的采購管理的水平。國有企業的領導層要對于現有的采購管理模式進行深度分析,結合不同類型模式的優點和弊端進行取長補短,科學合理地開發出全新的采購管理模式,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采購過程中,適當地利用網絡采購的形式,從而推動現階段的國企采購管理工作的革新。
2.推動與多樣化的采購管理模式進行融合。國有企業不能長期采用單一化的采購管理模式,而是應當根據現階段企業的物資需求,以及發展情況進行相應的模式選取,要讓下屬單位以及總部都要有一定的采購權限。對于有物資需求的下屬單位,針對較低金額的采購工作選取分散式采購管理模式,將自主采購權限移交給下屬單位,讓下屬單位進行合理的規劃。對較大金額的物資需求,為了防止貪污腐敗現象,可以采用集中式采購管理模式,將主動權放在總部手中,由總部的采購部門來負責此項工作,根據企業的規章制度開展采購業務。
3.及時建立起采購管理數字化招采平臺。隨著現代化社會的深入,各行各業都積極應用到了信息化技術,實現信息化建設已經是國有企業務必要開展的措施。為了能夠推動采購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發展,國有企業應當及時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完善的采購管理數字化招采平臺。國有企業的下屬單位的采購負責部門可以根據企業的物資需求,在數字化招采平臺上提交物資采購申請,在經過相關管理人員的審核審批后,數字化招采平臺系統可根據申請的物資需求采購單進行分類整合,從而在招采平臺上采購方式的選擇、開展采購工作,全程“公開透明、監督制約”,規范采購行為,促進企業降本增效,防范廉政風險。這樣能夠大大提升物資采購的效率和時間,還能夠選擇出最合適的采購方式,避免下屬單位在等待總部的審核以及采購的漫長周期,從而耽誤了日常的生產經營,同時還能夠提升了采購管理的水平。
4.建立起相應的采購資金管理制度。在國有企業的日常經營發展過程中,為確保能提升采購管理工作的水平,應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強商品采購用款的管理,防范資金風險,規范業務流程,保障采購工作有制度可遵循,同時也可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倘若在采購管理工作中出現了紕漏,則可有規章制度依據追查,及時整改落實到位。此外,在進行物資采購的環節中,還要加大監督監管力度,加強采購人員的約束力,嚴格規范采購員的采購行為、強化采購員依照采購業務流程制度執行的采購意識,提升制度執行力,全面提升國企物資采購工作的權威性,確保物資采購工作始終保持廉潔高效、行為規范的良好狀態,促進采購業務健康有序的進行。同時,在國有企業的運營期間,采購資金的監管體系應與時俱進,保障資金監管工作能夠跟進國有企業的發展形勢,從而提升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
5.加強預算管理。國有企業在開展物資采購的工作中,應通過物資采購預算管理提質增效,提高采購資金使用效率,控制采購物資的成本支出。預算管理工作更是推動國有企業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國有企業要想全面提升采購管理水平,加強資金控制力度,就要對于預算管理工作進行提升,將完善的預算管理手段落實到實處,嚴格遵循相關原則標準來對于物資采購的資金進行合理配置,將國有企業的資金成本提升利用率。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推進國有企業采購管理模式的發展和創新,是提升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在國有企業多年的自我革新中,采購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企業領導層對于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以及經營狀況,要進行分析研判,在遵循發展原理的基礎上,不斷將創新的采購管理模式應用到經營過程當中。同時還要注重采購負責人和采購員的綜合素養、道德品質的培養,強化采購過程的風險管控,讓采購在陽光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