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是主流媒體必須堅決扛起的政治責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讓處在改革開放前沿的海南媒體深感責任重大。
就海南而言,最大的省情實際,是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海南時囑托,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讓海南成為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示范,把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國風范的靚麗名片。無論是“世界影響力”,還是“靚麗名片”,都昭示著海南自貿港不僅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也是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有效載體。對海南來說,講好中國故事首先要講好自貿港故事,要提升傳播能力,站在全國高度、以全球視野做好海南自貿港報道,以精彩自貿港故事展示多彩中國形象。
作為主流輿論陣地,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充分發揮處在改革開放前沿優勢,強化思想引領,堅持守正創新,以深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錨定自貿港建設最大亮點,在用心用情、盡心盡力講好海南自貿港故事中,展現生動立體的中國形象,奮力奏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海南強音。
思想之旗引領前進航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海南日報高揚思想旗幟,以高度的政治自覺,精心謀劃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闡釋,做好海南牢記囑托、推動自由貿易港高質量發展的宣傳報道,積極引導人們堅定擁護“兩個確立”、自覺做到“兩個維護”。
突出思想引領,以濃墨重彩的輿論引導凝心聚力——
在海南“一本三基四梁八柱”(“一本”是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為根本遵循,“三基”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四梁”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八柱”是政策環境、法治環境、營商環境、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體系、社會治理體系、風險防控體系、組織領導體系)戰略框架中,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為根本遵循。做好這一根本遵循的宣傳闡釋,正是海南日報各項報道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我們精心謀劃,進行了全方位、跨時段的持續聚焦。比如,2022年4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海南。我們提前謀劃、反復推敲,于4月14日推出12個整版的重磅報道,頭版刊發醒目標題、導讀加照片,其他版面包括消息、紀實、回訪、影像等,全方位、全景式展示了總書記對海南的關心支持,多角度、多層次展示了海南人民的擁戴之情、昂揚面貌。隨后,又連續推出系列反響報道和評論,整體報道旗幟鮮明,營造了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濃厚氛圍。

□ 海南日報推出主播個性化系列視頻產品《“瑜”見二十大 “潔”報自貿港》,記者主播在北京海南兩地連線解讀二十大報告
在全方位的宣傳外,一以貫之的跨時段報道,同樣是海南日報的突出亮點。比如,2022年4月,我們立足自貿港建設最新實際,深入研究、謀劃,于4月8日至13日推出“牢記囑托踔厲奮發向未來——海南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精神特別報道”,以每天至少兩個整版的規模,重溫總書記2018年考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其中,“那一天 這四年”深情回顧了總書記在各個考察地點的囑托,以及當地人民四年來的新面貌、新成就;“春天的回響”以“綜述+跨版手繪”的形式,展現了四年來海南牢記囑托、拼搏實干取得的顯著變化。諸如此類的重磅報道,講導向、有高度,引導人們沿著正確方向推動海南自貿港建設行穩致遠。
強化主題宣傳,以日新月異的偉大實踐固根培魂——
黨的二十大報告回顧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與全國同步,過去十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海南人民牢記囑托、拼搏實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尤其是自貿港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并在實踐中形成了“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作為省級黨報,我們緊緊圍繞自貿港建設這一主題,聚焦海南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豐碩成果,濃墨重彩展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海南答卷”,以此展示思想領航的磅礴力量,展示勇踐使命的責任擔當,激勵人們不負重托、保持定力,始終心系“國之大者”,不斷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圍繞自由貿易港建設主題主線,我們在重要版面推出了“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沿著總書記考察海南的足跡”“自貿港向前進”等一系列專題專欄,持續奏響海南勇踐使命的鏗鏘旋律。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精心制作,推出《大潮起天涯——喜迎黨的二十大特別報道》和《人間正道——十年新跨越 奮進自貿港》兩個特刊,以108個整版全景式展現海南高質量發展的輝煌成就。會中報道上,我們把握正確方向,推出“二十大時光”“新時代新跨越·黨的二十大特別報道”“黨代表話十年”等專欄專版,同時刊發了系列觀察文章,以波瀾壯闊的海南發展實踐觀照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人間正道”。會后,及時推出“掀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專版,并推出“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見行動”等專欄,及時反映全省各地各部門深入抓落實的行動措施。系列主題報道展現了動人的自貿港故事,反映了其背后的思想力量,有效帶動人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堅定不移推進自貿港建設中彰顯責任擔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隨著自貿港建設的加速推進,海南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更好講述自貿港故事,對全媒體傳播提出更高要求。我們緊緊圍繞自貿港建設這一最大省情,以“推動深入融合發展,構建新型主流媒體”為總抓手,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和移動優先策略,積極探索融合傳播的“海南實踐”,努力把自貿港故事講得更加精彩。
擴舞臺,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全媒體矩陣不斷壯大。我們守正創新、主動作為,確立了媒體融合發展的總體架構,即以黨報為龍頭,以網站集群和新媒體矩陣為兩翼,堅持媒體事業和媒體產業兩輪驅動,堅持內容和技術雙引擎帶動,著力構建“一報一臺一網一端”自貿港主流媒體矩陣。同時,作為省級融媒體中心主體建設單位,集團加快“1+1+5+N”融合布局,即創建了一個省級融媒技術云平臺,打造了一個省級移動終端平臺——新海南客戶端,構建起海南國際傳播中心、縣級融媒體服務中心等五大全媒體功能平臺,同時完善媒體創新創作平臺,扶持培育N個全媒體工作室。在全方位布局下,不僅橫向打通全媒體矩陣內容生產、技術應用、人員使用等共享通道,而且縱向聯通了策、采、編、控等各個環節,并根據融媒體傳播特點,多次進行改版創新,有效推動了內容策劃和生產發布的一體化,為傳播黨的主張、聲音提供了更廣闊舞臺。
建機制,完善融媒體傳播體系。媒體轉型發展,首先是人的轉型發展。我們大刀闊斧改革創新,建立并不斷完善新媒體優先、鼓勵創新創意的激勵機制。比如,量身打造“術業有專攻”的融媒工作室。以專業化、垂直化為原則,集合精干力量,量身打造了一個個獨具特色的融媒工作室。如深度聚焦并解讀自貿港相關話題的自貿觀察工作室,以全媒體理念做好深度報道的深讀融媒工作室,將報紙精品文化報道轉化為融媒產品的“慢讀”工作室,以創意為賣點、不拘一格的海南日報創意工坊……融媒工作室打破部門分割,在突出專題性、專業化中,打造出一個個爆款產品。再如,探索實施鼓勵創新的融媒孵化機制。目前,美食類公眾號“深夜愛報社”、醫療類公眾號“兜醫圈兒”、財經類公眾號“財訪”、教育類公眾號“教島主任”、評論類公眾號“海客談”等10多個垂直類公眾號已經孵化上線,收獲了一批忠實粉絲,有些公眾號年營收過百萬元。此外,為帶動融合創新熱情,不僅在全集團建立起新媒體優先的激勵機制,同時邀請媒體融合領域專業人士,密集舉辦業務培訓,帶動采編人員練就“十八般武藝”,推動各平臺“百花齊放”。
抓產品,不斷放大主流輿論聲量。媒體融合的創新、嘗試最終體現在產品上。我們緊扣主線,快速反應,深度解讀,以一系列高質量的融媒產品,形成自貿港宣傳的強勁攻勢。一是做精做優品牌欄目。如全方位解讀自貿港熱點話題的“自貿港觀察”、以條漫方式聚焦海南營商環境的“‘營’在自貿港 ‘畫’說新海南”專刊、用影像記錄自貿港變化的“見攝自貿港”欄目等,品牌效應不斷顯現。二是加快推動各矩陣內容建設朝著IP化方向發展。如聚焦海南文化生活的“海南周刊”、時政解析欄目“解局”、記錄自貿港建設者故事的短視頻專欄“海南自貿港·人物志”等,逐漸形成具有主流媒體特色、辨識度高、傳播力強的全媒體IP。三是著力打造現象級融媒產品。比如,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策劃推出創意視頻《錦繡》,以黎錦為載體,通過實景與舞蹈的融合,展現非遺之美,在全網迅速傳播。此外,微電影《鳥叔》從5019部參評影片中脫穎而出,獲第八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最佳作品”獎;黨史學習教育微電影《老講解》,被中宣部評為2021年度“優秀理論宣講微視頻”。
探索構建與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地位相匹配的國際傳播體系,全面提升海南國際傳播效能,既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以地方發展范例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職責使命,也是向世界展示海南打造中國對外開放新高地堅定決心的現實需要。集團按照省委宣傳部的部署,建設海南國際傳播中心,并以此為總平臺,整合資源、匯聚力量,以蓬勃開展的海南自貿港建設為生動范例,向世界講好中國改革開放故事。

□ 海南日報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策劃推出創意視頻《錦繡》,以黎錦為載體,通過實景與舞蹈的融合,展現非遺之美

□ 海南國際傳播中心外籍英文主持人勞拉在錄制黨的二十大精神解讀特別節目《勞拉讀報告:從海南實踐讀懂中國式現代化》

□ 海南國際傳播中心外籍主持人芭蓮娜通過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四個“1”帶您了解新時代十年中國取得的非凡成就
高點定位,搭建多元化國際傳播體系。近年來,在省委宣傳部的直接推動下,海南以海南自貿港“333”國際傳播體系架構為總抓手,推動形成了“政府機構—主流媒體—社會力量”多主體參與的大外宣格局。其中,海南日報報業集團承擔著海南國際傳播中心建設的重任,我們著力將其打造成為具有較強傳播力、影響力的新型國際傳播平臺。一方面,主動“造船出海”。在創新探索中,海南國際傳播中心打造了海南國際傳播網這一海南目前最大的多語種對外傳播綜合門戶網站,以及新海南客戶端這一融媒體生態平臺,自有平臺不斷發展壯大。另一方面,積極“借船出海”。如加強與中央外宣媒體聯動,借助國家級對外傳播矩陣“出海”;推進“一城一媒”,與俄羅斯塔斯社等國外通訊社、境外主流媒體建立供稿合作;壯大海外社交媒體賬號集群,用好抖音、快手等商業媒體的海外平臺,逐步構建起立體式國際傳播體系,多視角多元化發出海南聲音,讓海南成為展示中國形象的重要窗口。
高標謀劃,變“硬宣傳”為“軟表達”,更好講述自貿港故事。我們在深度融合中克服語言習慣、教育背景等因素影響,大力推進自貿港宣傳內容創新,力爭讓海外受眾聽得懂、聽得進、愿意聽。一方面,突出特色化傳播。立足海南自貿港獨特優勢,深入挖掘“全球最大自由貿易港”“亞洲最大免稅購物天堂”“中國最大經濟特區”“中國唯一熱帶海島省份”等獨特IP,策劃制作具有鮮明海南特色的對外傳播產品。例如,以海南熱帶雨林珍稀生物為主角的系列微紀錄片《這里是海南·秘境尋蹤》熱播海外,收獲大量國外“鐵粉”,全球播放量超過1億次。另一方面,突出個性化表達。把宏觀敘事與個體體驗相結合,用外國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更好地講述自貿港故事。例如,《勞拉來了》以南非籍主持人勞拉的視角向世界展現海南獨特的自然人文風情,成為海外輿論場一道帶有濃烈熱帶氣息的靚麗風景線。此外,“外國人在海南”“海南外傳”“自貿港淘夢者”等,已成為特色外語品牌欄目。
高端傳播,以高層級渠道、精準化傳播讓自貿港故事傳遍世界。在傳播渠道上,海南國際傳播中心通過全球公開招聘,引進了首席內容官、國際聯絡專員、外籍主持人等一批中外國際傳播人才,“自貿港融媒體國際傳播人才團隊”成功入選海南“雙百”人才團隊。目前已搭建起以海南國際傳播網為核心,推特、臉書、優兔等海外主流社交媒體賬號集群為重點,海外多種傳播渠道為補充的多層次國際傳播平臺集群。臉書官方賬號@HiHainan成為海南自貿港主流媒體首個粉絲量突破100萬的海外社交媒體官方賬號。在隊伍建設上,以“海外傳播官”培育工程為抓手,不斷擴大知華友華的國際輿論朋友圈,著力在全球范圍內培育一支以外籍友好人士、愛國僑領、在華留學生等為主的“海外傳播官”隊伍,目前已發展近百名“海外傳播官”,分布在全球30余個國家,成為對外講好海南故事的一支重要力量。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既是對使命意識、責任意識的考驗,又是對創新能力、傳播能力的檢驗。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豐富內涵,在現有優勢基礎上守正創新、擔當進取,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優質的業務工作,講好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故事,更好展現動人中國故事背后的思想力量、精神力量,讓更多人通過海南自貿港這一窗口讀懂中國,讓中國形象更加可信、可敬、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