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肖容 覃超強 曾靜好
(廣東省云浮市人民醫院兒科 云浮 527300)
慢性咳嗽是幼兒發病率較高的呼吸系統疾病,基于咳嗽的性質可分為干性咳嗽與濕性咳嗽,慢性濕性咳嗽病程通常在4周以上,并伴有明顯痰鳴音、持續性咳嗽以及咳痰等癥狀,可嚴重影響患兒身體健康[1~2]。因此,積極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慢性濕性咳嗽患兒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治療慢性濕性咳嗽主要有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藥和抗生素類藥物等[3]。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是臨床應用廣泛的抗生素,是由阿莫西林及克拉維酸鉀按一定比例組成的復方藥,克拉維酸鉀是β-酰胺酶的抑制劑,與阿莫西林合用能夠使阿莫西林對β-內酰胺酶的活性增強,適用于呼吸道感染及感染后導致的咳嗽[4~5]。孟魯司特鈉是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是治療慢性咳嗽的常用藥物,耐受性較好,可以與白三烯受體結合,防止白三烯與受體結合,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6~7]。本研究探究孟魯司特鈉聯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在慢性濕性咳嗽患兒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云浮市人民醫院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慢性濕性咳嗽患兒8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病程28~37 d,平均(32.31±2.02)d;輕度咳嗽15例,中度咳嗽15例,重度咳嗽10例;年齡1~6歲,平均(3.25±1.25)歲。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病程28~38 d,平均(32.29±2.05)d;輕度咳嗽12例,中度咳嗽15例,重度咳嗽13例;年齡1~6歲,平均(3.18±1.0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2019KYJ-1425)。
1.2 入組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中國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8]診斷標準;治療依從性較高;經胸部X線診斷肺部無明顯感染性病灶;患兒家長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2021-A04)。排除標準:伴有重要器官(肝臟、腎臟、心臟及肺)疾病;呼吸衰竭;伴有先天性疾病;伴有免疫功能障礙;因支氣管異物、結核或食管反流導致的咳嗽;對本研究所涉及藥物過敏。
1.3 治療方法兩組患兒均給予止咳、止痰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干混懸劑(國藥準字H20010694)治療,0.2 g/次,2次/12 h,連續治療10 d。在上述基礎上,觀察組加用孟魯司特鈉咀嚼片(國藥準字HJ20130053)治療,睡前口服,4 mg/次,1次/d,3歲以下患兒碾碎后服用,連續治療10 d。
1.4 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9]:經治療胸片檢查,肺部異常呼吸音恢復正常,癥狀全部消失為顯效;肺部異常呼吸音、咳嗽、咳痰等相關癥狀有明顯改善為有效;上述癥狀無任何變化甚至加重為無效。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2)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分別于治療前與治療后采用半定量積分法對兩組患兒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臨床癥狀情況進行評分,0分、1分、2分、3分代表癥狀無、輕度、中度和重度。(3)血常規指標:采集患兒靜脈血3 ml,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進行血常規檢查,包括淋巴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單核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嗜酸性粒細胞計數以及C反應蛋白(CRP)等指標。(4)炎癥介質:采集患兒靜脈血3 ml,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ELISA)測定降鈣素原(PCT)水平。(5)不良反應。統計腹瀉、干嘔、皮疹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2.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治療后觀察組CRP和PCT水平較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PCT(ng/m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組別 n 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40 40 t P 10.73±1.64 10.26±1.10 1.505 0.136 6.01±1.22*3.81±1.17*8.234 0.000 0.50±0.21 0.45±0.24 0.992 0.325 0.10±0.05*0.04±0.01*7.442 0.000
2.3 兩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治療后觀察組各項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肺部啰音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組別 n 咳嗽治療前 治療后咳痰治療前 治療后40 40 t P 2.13±0.73 2.15±0.66 0.129 0.898 1.21±0.39*0.50±0.13*10.923 0.000 2.17±0.75 2.16±0.84 0.056 0.955 0.89±0.25*0.40±0.13*10.998 0.000 1.74±0.67 1.71±0.68 0.199 0.843 0.85±0.43*0.31±0.11*7.695 0.000
2.4 兩組血常規指標比較治療后兩組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淋巴細胞計數以及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單核細胞計數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血常規指標比較(±s)

表4 兩組血常規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n 白細胞(×109/L) 中性粒細胞(×109/L) 淋巴細胞(×109/L) 單核細胞(×109/L)嗜酸性粒細胞(×109/L)對照組觀察組40 40 t P 7.73±1.04 8.10±2.72 0.937 0.352 4.93±0.92 5.10±2.57 0.394 0.695 2.35±0.45 2.41±0.65 0.480 0.633 0.47±0.10 0.60±0.22 3.402 0.001 0.15±0.10 0.19±0.43 0.573 0.568
2.5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兩組不良發應比較,差異 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例(%)]
小兒慢性濕性咳嗽是指患兒患病時間在4周以上,且并不存在顯著特征的肺部疾病,該病的主要發病機制為黏液清除障礙和呼吸道黏膜受外界刺激引起黏膜水腫,黏液高分泌,呼吸道產生大量炎癥介質,與黏液混合會滋生大量病原體,其與支氣管炎癥反應有著密切關系[10~11]。因此,患兒除了存在咳嗽、氣促和喘息等癥狀之外,還伴隨痰量多,痰液黏稠。該病病情遷延不愈,治療周期長,嚴重影響患兒生存質量。加上患兒免疫力較弱,會增加患兒交叉感染的風險,加重病情。目前,藥物治療是該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受各種因素影響,臨床效果達不到預期[12]。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是一種復方制劑,由阿莫西林與克拉維酸鉀組成,阿莫西林屬廣譜青霉素類抗生素,能抑制細菌的細胞壁合成,具有明顯的抗菌作用,但其易受到細菌產生的β-內酰胺酶的破壞,使藥效降低;克拉維酸鉀屬于強效β-內酰胺酶抑制劑,其自身沒有明顯的抗菌作用,但能夠有效減少β-內酰胺酶破壞阿莫西林,提高阿莫西林的抗菌效果。受疾病的反復性影響,長期用藥會導致病原微生物耐藥性增加,影響治療效果[13]。孟魯司特鈉是一種選擇性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具有抗炎、抗過敏及抗滲出作用,臨床應用廣泛[14]。孟魯司特鈉能夠阻斷白三烯與其受體結合,抑制白三烯參與炎癥反應,有效控制氣道炎癥反應,緩解氣道痙攣,減少細胞和非細胞性炎癥物質的產生,使血管通透性降低,緩解氣道高反應,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此外,孟魯司特鈉為咀嚼片,口感較好,易被患兒接受,利于提高其治療依從性,且用藥方便,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聯合治療能夠產生協同作用,從而更好地改善患兒病情。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且兩組不良反應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說明聯合應用孟魯司特鈉治療的療效確切且不會增加副作用。
單核細胞是一種單個核吞噬細胞,主要來源于骨髓樣祖細胞,在機體免疫系統和炎癥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CRP是一種急性期反應蛋白,是炎癥和組織損傷的非特異性標志物,機體受到感染或組織損傷時急劇上升,待病情緩解后可逐漸下降至正常,故CRP水平動態變化與慢性濕性咳嗽嚴重程度和預后有密切關系。PCT是全身性細菌感染的早期預測因子,PCT不僅與感染有關,且與感染進展也有著密切關系,是慢性濕性咳嗽診斷及病情評估的特異性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淋巴細胞計數以及嗜酸性粒細胞計數與對照組相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但觀察組單核細胞計數高于對照組,CRP、PCT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孟魯司特鈉聯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治療,可增強抗炎效果。與張麗麗等[15]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綜上所述,孟魯司特鈉聯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治療小兒慢性濕性咳嗽可增強臨床療效,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減輕氣道炎癥反應,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