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春艷,孫 超,曹 剛
1.邳州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江蘇邳州 221300;2.邳州市鐵富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邳州 221300
美國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屬鱗翅目(Lepidoptera) 燈蛾科(Arctiidae)燈蛾亞科(Arctiinae),具有食性雜、傳播速度快、繁殖能力強、適應性強、取食量大、易暴發成災、嚴重擾民等特點,是我國重要的農林業外來有害生物[1]。美國白蛾2011年首次在邳州市邢樓鎮政府院內法桐上被發現,并于2012年、2016年、2021年在邳州歷經3次大暴發,給邳州市農林業生產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運用監測工具準確掌握美國白蛾成蟲林間種群發育動態和消長規律,2021年7月—2022年8月通過對性誘智能測報系統(賽撲星)、桶形性誘捕器、太陽能殺蟲燈監測技術進行對比試驗來看,該系統可被應用于美國白蛾監測預報。也進一步說明了智能性誘測報系統是今后測報工作很好的發展方向,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2]。
SPT-N-02S夜蛾型昆蟲性誘智能測報系統1套,為夜蛾類圓柱形誘捕器(防雨蓋、誘捕器、誘芯、集蟲箱、集蟲器)、紅外線自動計數系統、太陽能板、支架、蓄電池、“井”字底座、終端存儲器、客戶端軟件(手機APP終端軟件、電腦等網頁客戶端軟件;SPT-R-02S飛蛾型昆蟲性誘智能測系統一套,為飛蛾類反向三漏斗誘捕器(主誘捕器、誘芯、上集蟲器、下集蟲器)、雙計數系統(上下集蟲器各帶一個三層4對紅外計數,自動計數進入集蟲器的昆蟲)、太陽能板、支架、防電箱、底座、終端存儲器、客戶端軟件(手機APP終端軟件、電腦等網頁客戶端軟件)組成。查看手機APP的數據趨勢圖,誘芯到期提醒,設備狀態查看、設備控制,并具備死機自動重啟糾錯和經緯度定位等功能。可以通過定位導航找到設備具體位置實現通過電腦端和手機端對測報系統的控制和數據的查看分析。自動監測數據可對接昆蟲性誘智能測報系統的云端數據庫平臺,均由浙江寧波紐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網購2個桶形誘捕器,日本產的美國白蛾專用膠片誘芯(在中捷四方購買)。TDB-1109太陽能輻射式殺蟲燈2臺(浙江隆皓農林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將第一套設備(SPT-N-02S型)安裝在炮車高新區陳莊村,在該實驗基地地面上種植一些草本花卉,南面15 m是G311國道,兩側以栽植楊樹為主;西面5 m是一條緊挨著陳莊村的道路,道路兩側種植櫻花、國槐等行道樹,北側5 m是一片楊樹林,東面30 m是魚塘。該地塊屬于飛防避讓區,櫻花樹上和楊樹上蟲口密度都較大,且緊鄰村莊,通信信號好,南面無遮擋,有利于太陽能光板發電,四周也沒有刺鼻的氣味,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試驗基地。將第二套設備(SPT-R-02S型)安裝在戴圩街道林子村河堰下方,也是飛防避讓區域。河堰上種植楊樹,蟲口密度較大,也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試驗基地。
共設置2個處理。處理一:2021年7月1日上午在陳莊村安裝一套SPT-N-02S夜蛾型昆蟲性誘智能測報裝置,懸掛一套桶形誘捕器,安裝1臺太陽能輻射式殺蟲燈,三者以智能測報裝置為中心相距30 m;處理2:7月17日下午在戴圩街道林子村安裝1套SPT-R-02S飛蛾型昆蟲性誘智能測報裝置,懸掛一套桶形誘捕器,安裝一臺太陽能輻射式殺蟲燈,三者距離同上。兩種昆蟲性誘智能測報裝置和桶形誘捕器均使用日本產美國白蛾專誘誘芯,每年4—10月放置誘芯,1個月定期更換1次[3]。具體處理設計見表1。

表1 供試監測工具與試驗處理
試驗時間為2021年7月—2022年8月底。先在手機或電腦上下載“賽撲星”昆蟲性誘智能測報系統APP,實現數據導出、保存,便于研究。在整個監測期內,對昆蟲性誘智能測報裝置每日12:00前通過手機或電腦查看誘蛾數量;誘捕器和太陽能殺蟲燈每天09:00~10:00進行人工計數核準,記錄當日誘捕蛾數量。
以2021年第2代和2022年第2代美國白蛾誘蛾為例,具體情況見表2 。

表2 2021年與2022年第二代美國白蛾的始見期、高峰期和誘蛾量 頭
從表2可以看出,昆蟲性誘智能測報系統可以監測美國白蛾的始見期、高峰期。測得的始見期和高峰期基本與桶形誘捕器吻合。而普通的太陽能輻射燈由于誘蛾量太少,測得始見期的靈敏度較低,沒有明顯的誘蛾高峰期。同時,昆蟲性誘智能測報系統能將數據通過網絡傳送至手機或電腦上,不僅便于即時查詢,還能準確地查出美國白蛾的具體上燈時間。
從表2可以看出,昆蟲性誘智能測報裝置誘蛾數量不及桶形誘捕器誘捕得多,但比太陽能輻射殺蟲燈誘捕數量多;太陽能輻射燈誘殺的雜蟲較多,不具備性誘的專一性。
在整個監測期間,SPT-N-02S型設備手機(電腦)顯示共計誘蛾87頭,經核實實際誘蛾82頭。其中5頭分別為1頭野蜂子、2頭農作物上的蛾子、2頭實際核實什么也沒有(廠家解釋可能是大風吹的)。SPT-R-02S型設備(2021年7月17日安裝,這時第一代美國白蛾成蟲羽化接近尾聲,實際僅在7月18日誘蛾1頭)。手機(電腦)顯示共計誘蛾71頭,實際現場核實為70頭。這說明性誘誘芯專誘性很好,2臺設備自動計數準確率很高,能很好地滿足監測工作需求。
從電腦導出的2種智能檢測設備在監測期間的誘蛾量對比曲線圖和平均每臺誘蛾總數趨勢圖來看,電腦直接生成曲線圖,一目了然,便于數據分析(圖1、圖2)。

圖1 2021年7月1日—2022年8月31日2臺智能監測設備平均誘蛾量對比曲線

圖2 美國白蛾平均每臺誘蛾總數趨勢圖
美國白蛾食性雜,都會給大多數闊葉樹,以及灌木、花卉、蔬菜等帶來危害。同時,其還具有適應性強、繁殖量大的特點,幼蟲具備很強的耐饑餓能力。并且美國白蛾的傳播途徑也非常廣泛,其一年四季可以跟隨多種貨物、交通工具等進行遠距離傳播。如果沒有有效的監測、檢疫、防治手段,不能夠盡早發現白蛾,就會導致其蔓延。因此,必須做好對美國白蛾的監測工作,才能夠為科學防治提供相應的依據[4-5]。
賽撲星昆蟲性誘智能測報裝置和桶形誘捕器誘捕美國白蛾成蟲數量顯著多于太陽能輻射殺蟲燈的誘捕數量。說明對于美國白蛾而言,性信息素引誘比燈誘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2種型號的賽撲星昆蟲性誘智能測報裝置都不如桶形誘捕器誘捕到的美國白蛾成蟲多,初步分析原因如下:一是圓桶形狀的性誘捕器比其他形狀的性誘捕器更容易誘捕到美國白蛾成蟲。二是智能測報裝置上的誘捕器高度相對固定,高度調節不易操作,影響了誘集效果,而桶形誘捕器可根據需要隨時調整懸掛高度。三是桶形誘捕器一般直接掛在樹上,而智能測報裝置一般離樹有一段距離,需要四周空曠、無遮擋[6-9]。
賽撲星昆蟲性誘智能監測系統優點為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誘捕精準度高、數據傳輸與分析可滿足監測工作需求,能夠大幅度降低監測預報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美國白蛾監測預報的時效性與準確率[10-12]。
在可行的情況下,建議將SPT-N-02S設備的圓柱形誘捕器和SPT-R-02S倒置漏斗式誘捕器改裝成桶形誘捕器。
根據美國白蛾誘捕器設置高度:越冬代,樹冠下層枝條(2.0~2.5 m),其他各代,樹冠中上層(5~6 m)。建議將兩種智能測報裝置主桿改成可調節伸縮桿,以便根據需要隨時調節誘捕器高度。
建議加快對美國白蛾專誘誘芯的研究,使誘芯專誘性更強,有效期更長。
建議廠家進一步增強監測系統的抗干擾能力,便于更好地提高監測數據的準確率。
總之,希望廠家盡快完善智能測報系統,能夠更好地將其應用于美國白蛾測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