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曉云 馮俊猛
關曉云,碩士研究生,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延吉市心理學科教研員。有著20多年的心理學科教學經驗,專著1本,多篇論文發表在國家級核心刊物和省級、市級學術刊物上。被聘為延邊大學心理學研究生導師,省骨干教師、州名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特聘危機干預專家組成員、吉林省家庭教育講師團特聘講師、州紅十字心理援助隊隊長、州政府應急管理專家組成員、延邊州赴四川心理援助第一人、州委授予12355陽光工程青少年心理輔導專家、《延邊晨報》家長熱線特邀嘉賓、延邊州廣播電臺心理欄目《打開心窗說亮話》特聘嘉賓。
車禍后孩子們的情緒受了傷
一所農村中心學校的校車在放學途中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車輛側翻,校車上15名學生,其中有幾名學生身體被碎玻璃劃傷,所幸的是,該起事故并未引起重大傷亡,也沒有老師、學生住院的情況。當天校長打電話求助,邀請我們為學生們進行危機干預的輔導。
學校是一所農村的中小學聯校(還有幼兒園),事故發生因前一天晚上下雨路面很滑,校車與迎面的貨車錯車時導致車輛側翻。事故處理結束后,班主任老師從家長以及學生處了解到,有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安穩,腦海中時常浮現當時的畫面,還有的孩子出現不敢乘坐校車的現象?,F有一名中學生還在城里醫院檢查。于是我們為這些受傷的學生進行了危機干預——單元團體輔導。
涂鴉心情
“大家好,我是關老師,是心理老師。今天過來跟大家聊聊天兒。
“前幾天的車禍,對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影響,希望今天的聊天兒會對你們有幫助。首先,我要說一下我們聊天兒的方式——我會問大家幾個問題,請大家在我規定的時間回答我的問題。從我的右手邊這位同學開始。一位同學說完了,就從這位同學的右手邊繼續依次回答。請大家談談自己真實的想法。我們這次的心理輔導規則是保密、非批評。——每個人的看法都很特別,所以我們不去評價他說得對還是錯,我們也不要介意別人怎么看自己的說法,大家按照自己的內心說出自己想說的就可以?!?/p>
我清楚明白地告訴學生,此次的危機干預目標,即要幫到大家的是什么,然后請學生們做了自我介紹。
接著我開始了解學生的狀況。
“在這件事情上感到自己受到影響的,請舉起你的右手?!?/p>
所有的學生都舉起了右手。
師:“大家遇到這樣的事情,出現一些反應是正常的,其實你和大家都差不多。”
我讓學生用彩色畫筆畫出自己在車禍發生過程中的內心感受,可通過不同顏色和形狀來進行表達。學生展示自己的畫并說出當時自己的心情。
師:“這件事情發生后,你的生活有哪些改變?”
每一個成員發言完畢以后,引導者都要對他主要的觀點、感受、想法給予簡要的重復。
這個環節主要是協助學生整理事件發生之后的感受,這是心理危機干預很重要的環節。在情緒自然釋放、情感自由表達中,團體心理輔導的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現。
小學生A說:“我當時嚇哭了,八年級的哥哥跑過來把我抱起,對我說:‘別害怕,有哥哥在。心里感覺暖暖的,眼淚也止住了。”
師:“你想對哥哥說些什么嗎?”
A:“想?!?/p>
師:“可以到哥哥面前說嗎?”
A:“哥哥,謝謝你?!?/p>
學生A走到學生B面前,深深地鞠躬。
八年級學生B:“這是我應該做的,我是大哥哥,應該保護你們?!?/p>
兩個人抱了一下,大家自發地鼓起掌。
師:“車禍是我們大家都不想發生的事情,但同時也會發現它也帶給了我們不同的感受,你有新的發現嗎?”
學生們分享:“感受到關愛,危難之時有真情。”
危機發生后,每個人的反應都不一樣
在心理輔導中,歸納學生的身心行為特點,讓大家了解危機事件后的一些反應:我們每個人的這些身心痛苦是“非常狀況下的正常反應”,任何人遇到這種情況,反應都大同小異,只是在程度和時間先后長短的區別,大多數人會在幾周內大大改善,假如兩三個月后你還是相當痛苦,建議你到醫院或心理機構去尋求幫助。
將其情緒和行為反應正?;?,并能夠坦然接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尤其是害怕、擔心、恐懼等情緒。
師:“發生車禍后,有的同學出現了晚上睡得不安穩的現象,腦海中時常浮現當時的畫面,還有的同學不敢乘坐校車等,這是大家對這件事情的自然反應,這些變化都是正常的,不是你‘生病了,也不是別人‘變態了,過一段時間后這些難過的感受會逐漸減少?!?/p>
在這里,我先教給學生們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讓大家進入放松狀態。然后使用想象脫敏訓練法,讓學生們減少對校車的焦慮和恐懼。
八年級學生B:“老師,我有個問題想問您!”
師:“請說?!?/p>
八年級學生B:“車禍給我帶來的緊張或害怕不是很強烈,但我很生氣,甚至有些憤怒。我想不清楚,為什么有些比我還高大的男生車禍后只是有些皮外傷,只出了一點兒血,就誰也不管,誰也不幫,一個人呆著不動。我們大家都在幫忙,他怎么可以這么自私?不配做男生!”(說的時候情緒還有些激動)
師:“發生了什么,讓你有這樣的感受?可以具體說說嗎?”
八年級學生B:“學生H今天沒來,去市里醫院檢查去了。我看就是裝的,傷得根本不嚴重。我倆是同班同學,平時關系很好,但這件事讓我瞧不起他,這兩天我都不愿意搭理他。昨天下午他主動找我,我沒忍住就直接對他說:‘我沒有你這樣自私的朋友!他今天就沒來。我不知道等他上學該怎么面對他?”
師:“感謝學生B真誠地、勇敢地提出這樣的問題。在回答他的問題之前請大家認真地回憶一下,車禍發生時,每個人的情緒都一樣嗎?”
學生們回應:“不一樣!”
師:“大家的情緒都有哪些呢?”
學生們:“有嚇得一直哭的,有不敢動的,有喊疼的,還有的總問:‘我會不會死呀?也有像車上的老師和學生B一樣積極救人的。”
師:“正如大家所說,車禍發生時每個人的感受不同,表現的狀態不一樣也是正常的。有些人可能沒有表現出大哭、大叫,但其內心的感受可能是無比的害怕,不能馬上從車禍的恐懼中走出來。”
七年級學生C:“我覺得H好像就是這樣,當時他臉色蒼白,眼睛有些呆。大家互相問怎么樣了,他好久沒出聲音,可能真是嚇壞了。”
老師1:“我也感覺H很害怕。我過去問過他怎么樣了,他跟我說:‘老師,我心里很慌,身上一點兒力氣都沒有。我就抱抱他,讓他多休息一下?!?/p>
八年級學生B:“可是我們都是大男生了,怎么會害怕?”
師:“發生車禍時感到害怕和恐懼是正常的,如果我在現場我也會害怕。我也想問問車禍時在現場的老師,你們害怕嗎?”
老師1:“我也很害怕。如果我的身份不是老師,不是擔心學生們,我可能也會呆在那里一動不動,好長時間才能調整過來。因為之前有一次別人的車撞了我的車,我當時就是嚇蒙了,好長時間才開口講話?!?/p>
師:“謝謝您的分享。B你現在怎么看這個問題?”
八年級學生B:“看來是我真的錯怪他了。放學我就給他打電話道歉?!?/p>
師:“這也不是學生B的錯。沒發生車禍之前,我們是不知道危機發生后每個人的反應是不一樣的,這和年齡無關,和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對事情的感受度有關。不救助別人不一定是自私和不勇敢。老師給大家留個作業,就是把今天我們學到的車禍后可能出現的不同表現和解決辦法講給你的家人,但跟我們每個人相關的事件要保密。學生B你還有個特殊的任務,就是負責講給H聽,有困難嗎?”
八年級學生B:“保證完成任務。”
事后我與學生H的班主任交流,要多觀察H和B的表現,需要幫助的話及時聯系我。
允許自己感覺不好,做些讓自己感到舒服的事
接下來的輔導中,我們的目標是幫助學生疏導情緒,建議合理的方法和尋找繼續求助的資源。引導學生學會應對困境的正向行為和技巧,促進成員提高認識自己的方法和能力。
師:“后來你們都是怎樣挺過來的?這幾天你們做了哪些讓自己感到舒服的事情?當你們遇到困難時,通常會怎么做?”
團體成員們發表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并相互學習,確認了以后應對壓力的方法,總結成員們的經驗和啟發。
師:“現在大家有哪些舒服的感受?今天座談對你有哪些啟發?你會怎樣運用這些技巧呢?”
生1:“特別感謝老師為我們做的心理輔導,車禍發生后我總是擔心害怕,今天聽了大家的發言,我知道了,不僅我是這樣,大家也和我一樣,心情放松了許多。特別是聽了老師您的講解,我知道了這是一般人都會有的正常心理現象,我的心理徹底放松了?!?/p>
生2:“我也是和同學有一樣的感受,并且通過老師的輔導我知道了如果感覺緊張可以通過呼吸放松、肌肉放松訓練緩解,謝謝老師。”
生3:“如果以后遇到壓力我會選擇畫畫的方式釋放自己的壓力。”
師:“看來我們每個人應對困難的方式都不一樣。大家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又舒服的事情,比如做手工、涂鴉、聽音樂、看電影……你們可以和好朋友談談心……這段時間你們可以允許自己感覺不好。希望你們去找人幫忙,你也可以去幫助他人。如果過了一個月后,你的生活還是很艱難,請你到醫院去做個檢查?!?/p>
生:“明白了?,F在我的感覺好多了。謝謝老師。”
師:“今天我們從開始的拘謹,到后來大家暢所欲言,讓本次輔導順利進行。謝謝你們的信任和支持,相信你們會用我們今天學到的方法讓自己更好更順利地度過這個時期?!?/p>
輔導反思
團體心理危機干預輔導結束后,我與班主任溝通,希望班主任老師繼續關注這些孩子的情況。兩周后得到班主任反饋:孩子們基本回歸了正常的學習生活,也不會害怕和別人提起當時的場景了。
本次從團體輔導校車側翻后學生的心理危機入手,幫助學生建立起有效的支持系統,不僅在于幫助學生度過危機,更重要的是提供給學生處理危機和調節心理的辦法,提高了學生面對心理危機的應對能力,實現了心靈的成長。
如果心理危機未能得到有效處理與干預,任其發展會使學生陷入困境。因此學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學生遇到心理危機時,幫助其妥善處理危機,安全度過危機并成功完成挑戰,對促進其心理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意義的。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