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妹
在亞洲,有一種捉猴子的陷阱。他們把椰子挖空,然后用繩子綁起來,接在樹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個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讓猴子空著手伸進去,而無法握著拳頭伸出來。于是猴子聞香而來,將它的手伸進去抓食物,理所當然地,緊握的拳頭便縮不出洞口,當獵人來時,猴子驚慌失措,更是逃不掉。
沒有任何人捉住猴子不放,它是被自己的執著所俘虜,它只需將手放開就能縮回來。
心中的欲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欲望與執著,使我們一直受縛,我們唯一要做的,只是將我們的雙手張開,放下無謂的執著,就能逍遙自在了。
一個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天,好長一段路,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污蔑他。
最后,佛陀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么這份禮物屬于誰呢?”
那人回答:“屬于原本送禮的那個人。”
佛陀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
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只要心靈健康,別人怎么想都影響不了我們。若我們一味地在乎別人的想法或說法,就會失去自主權。
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松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系好。等到弟子轉身后,又蹲下來將鞋帶解松。有個旁觀者看到了這一切,不解地問:“大師,您為什么又要將鞋帶解松呢?”大師回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帶松開,可以通過這個細節表現他的勞累憔悴。”“那你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你的弟子呢?”“他能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松了,并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于為什么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說啊!”
人一個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點,才是真正的人才。
考試焦慮是一種復雜的情緒現象,學生在考試期間心理上的緊張、不安、擔心、憂慮、恐懼等在情緒上的反應都可稱之為考試焦慮。它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指在考試來臨前的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的焦慮;另一類是指在考試過程中產生的焦慮,如“怯潮、暈潮”等。考試焦慮產生時,會伴隨一系列的生理反應和心理反應。最初的狀態為生理反應,例如肌肉緊張、心跳加快、血壓增高、額頭出汗、手足發涼等;也伴隨著一系列的心理反應,如苦惱、煩躁、無助、擔憂等情緒體驗;有時也會產生膽怯、缺乏信心和自我否定等心理。當考試焦慮加劇時,其狀態反應也更為強烈,如眼花耳鳴、頭痛腦昏、注意力無法集中、思維處于僵滯停頓狀態,嚴重的還可能伴發呼吸困難、尿急、尿頻、嘔吐、腹瀉,甚至昏厥等,暈潮就是其最為典型的一種表現。
記憶的大敵是遺忘。在學習活動中只要進行有意識地鍛煉,掌握記憶規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記憶力。
一、注意集中。記憶時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
二、理解記憶。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牢、記得久;
三、過度學習。對學習材料在記住的基礎上,多記幾遍,達到熟記、牢記的程度,過度學習的最佳程度是150%;
四、及時復習。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溫習鞏固;
五、經常回憶;
六、讀、想、視、聽相結合;
七、運用多種記憶手段。分類記憶、聯想記憶、圖表記憶、編提綱、做筆記、寫卡片等記憶方法;
八、掌握最佳記憶時間。一般來說,上午9~11時,下午3~4時,晚上7~10時,為最佳記憶時間。
操作要領(按次序):①安靜,讓心靜下來;②用鼻孔慢慢地吸氣,想象“氣從口腔順著氣管進入到腹部”,腹部隨著吸入的氣不斷增加,慢慢地鼓起來;③吸足氣后,稍微屏息一下,想象“吸入的氧氣與血管里的濁氣進行交換”;④用口和鼻同時將氣從腹中慢慢地自然吐出,腹部慢慢地癟下去;⑤睜眼,恢復原狀。
如要連續做,可以保持入靜姿態,重復呼吸。這種呼吸方式稱為腹式呼吸。呼吸放松的特點是見效快。在緊張時,只要進行深呼吸2~3次,就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
1. 《剪刀手愛德華》
2. 《美麗心靈》
3. 《第六感》
4. 《雨人》
5. 《阿甘正傳》
6. 《心靈捕手》
我今年18歲,我覺得我從未成功過!因為我做每一件事開始時就覺得自己會失敗,我害怕失敗!我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差,個人自信可以說完全沒有!我沒有知心朋友,所以我一不開心就會把事情都放在心里,想永遠地放在內心深處,可以用時間來沖淡它!這樣做我覺得很辛苦,可是我又不知道和誰說,和一個談得來的人說了會想:他可信嗎?會告訴別人嗎?會取笑我嗎?……所以我一直都把話藏起來!可是越藏越辛苦,越辛苦越沒人可以讓我發泄!!我給人的印象是快樂的,永遠都是晴天的人!所以我每一天都要保持一個快活人的樣子!這讓我更痛苦!唉……
心理老師的話:這是網上一個同學給我的留言,請大家都來當當心理老師,說說該怎么幫助這位同學吧!可把你們的建議發到QQ:1503808963哦,下期刊登小伙伴們的建議。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