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健,何慧穎,熊舉峰
(湖南師范大學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聲速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內容和知識點,不同版本教科書對判斷聲速的大小都有所介紹,蘇科版物理教科書中使用鳴槍法來測量聲速(圖1),但這種方法的實驗效果受實驗人員反應速度的影響較大. 也有其他的聲速測量方案,例如基于共鳴法利用手機軟件測量聲速[1],利用手機軟件采集共鳴管中聲音的基頻并結合聲駐波原理計算聲速[2],利用手機測量雙開口吸管中駐波的頻率從而計算出聲速[3]. 但是以上方案的實驗原理都涉及到駐波相關理論,初中生較難理解.

圖1 教材對聲速的探究
根據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利用聲波傳感器設計了測量聲速的演示實驗,讓學生從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認識聲音,該實驗操作簡單,實驗現象清晰、直觀,適合用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本實驗利用時差法測量聲速. 將2個聲波傳感器放置于不同位置處,用于接收聲源發出的聲音. 利用DIS系統可以將2個傳感器所接收到的聲音信號以波形圖的形式顯示出來,再通過觀察這2個波形圖可以計算出聲音傳播至2個不同傳感器的時間間隔Δt,然后測量出2個聲波傳感器之間的距離d,根據v=d/Δt即可計算出聲速.
實驗包括3部分:
1)定性演示聲速的存在,讓學生意識到聲音的傳播需要一定的時間;
2)定量測量聲速的大小,深化學生對聲速的認識;
3)研究聲速與其影響因素的關系,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
通過對比法定性演示聲音的傳播需要一定時間. 讓2個聲波傳感器與聲源(音叉)距離相同,比較2個傳感器接收到的聲音信號波形圖.
實驗過程及現象:
1)將2個聲波傳感器并排放置,音叉正對著2個傳感器的中心位置,再將2個傳感器通過數據采集器連接到電腦,如圖2(a)所示.

(a) 實驗裝置
2)打開DIS系統,在軟件界面點擊開始,然后敲擊音叉,再點擊停止,得到聲波圖像. 為了便于比較,可以在2個通道的圖像窗口設置相同的橫軸坐標范圍,再適當調整縱軸坐標,得到如圖2(b)所示的波形圖. 發現2個傳感器并排放置時,波形起振時刻一致,說明聲音傳到2個傳感器的時刻相等.
3)將2個傳感器分開一定距離,同樣將聲源放置在傳感器所處的直線上,如圖3(a)所示. 重復步驟2),可以得到如圖3(b)所示的波形圖. 發現當2個傳感器分開一定距離后,它們的波形起振時刻存在明顯的差別,距離聲源較近的傳感器更早地檢測到聲波.

(a)實驗裝置
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交換2個傳感器的位置,讓學生觀察靠近聲源的傳感器總是更先接收到聲波,也可以通過改變傳感器之間的距離發現2個傳感器之間的距離越大,其波形間隔越大的現象. 在該實驗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入聲速的概念,并且啟發學生思考如何利用現有條件測量聲速.
通過測量2個聲波傳感器之間的距離d和聲音經過這段距離所需要的時間Δt,可定量計算出聲速的大小. 在實驗過程中,為了便于對齊2個傳感器并測量它們之間的距離,可以將傳感器固定在平直軌道上.
實驗過程:
1)將2個聲波傳感器固定在平直軌道上,并將聲源放置于傳感器所處的直線上,如圖4(a)所示,記錄傳感器之間的距離d.

(a)實驗裝置

3)改變2個傳感器之間的距離d,重復步驟2),進行多次測量.


表1 不同距離聲速測量實驗數據(第1個波峰時刻)
在不同版本的教科書中都有提及,聲速的大小與媒質的性質和狀態都有關系,例如當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空氣溫度的變化也會導致聲速發生改變. 本文在探究聲速與空氣溫度的關系方面也做了一些嘗試,通過利用空調來調節室內溫度,并采用溫度傳感器測量實驗環境的溫度.
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當溫度(T)逐漸變化時,測得的時間差并沒有按預計的那樣逐漸變化. 經過分析,出現該現象的原因在于DIS系統的采樣頻率. 由于DIS系統的采樣頻率為20 kHz,即采樣周期為5×10-5s. 在測量過程中當溫度改變時,聲速會隨之發生變化,理論上時間差也會發生變化,但是如果因聲速變化導致時間差的變化小于1個采樣周期,DIS系統無法分辨出這種變化,在波形圖上則表現為不同溫度下測得的時間差幾乎一致. 所以當傳感器距離一定時,只有溫度變化幅度足夠大,聲速變化幅度足夠大時,傳感器測得時間差才會發生比較明顯的改變.
通過進一步探究發現,當2個傳感器距離d=120 cm,溫度從21.0 ℃上升至29.5 ℃時,時間差出現了明顯且穩定的變化,實驗數據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在29.5 ℃下的聲速明顯大于21.0 ℃下的聲速.

表2 不同溫度下聲速測量數據(第1個波峰時刻)
由于儀器性能的限制,目前僅初步定性的探究聲速與溫度的關系,但是該實驗仍然可以作為引導學生認識聲速的探究型實驗. 學生通過擴大溫差、增加傳感器之間的距離等手段可以得到更加顯著的效果. 除此之外,還可以設計實驗比較聲音在固體、液體等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的差異.
借助DIS技術設計了聲速測量演示實驗,旨在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使學生對聲速有直觀、感性的認識. 該實驗操作簡便,實驗效果穩定可靠,可以讓學生從定性和定量的角度來認識聲速. 后續還可以進一步探究聲音在不同媒質中的傳播快慢. 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用相關實驗以充實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