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云
(河南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1191)
近年來,由于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生產方式越來越社會化、集約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不斷延伸,分工與協作日趨緊密,各種商品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通等原因,世界各國人員流動規模越來越大,大大提高了由新型傳染性疾病而導致的公共衛生事件在全球暴發的概率。自2003年以來,各種傳染性疾病如非典、禽流感、埃博拉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征等肆虐全球,造成的破壞程度也越來越嚴重。2019年底2020年年初,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后來迅速蔓延至全球。這次疫情目前以每天50余萬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圍內加速傳播,同時覆蓋全球近200個國家,截至2021年2月20日,全球確診人數已經達到110 384 747例,累計死亡人數已達到2 446 008例,給全球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也給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了巨大災難和嚴重損失(數據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統計)。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眾志成城,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付出艱辛的努力,初步遏制住了疫情在國內的蔓延擴散,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階段性戰略成果。眾所周知,目前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各大中專院校陸續開學復課后,疫情防控工作也漸漸趨于常態化。而高校圖書館又是人員相對集中的封閉性場所,更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中指出,“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為響應這一號召,各大高校圖書館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手段開展線上服務和線上閱讀,很好地貫徹落實了教育部“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有力服務和保障了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的正常順利開展。
2020年6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將中國抗擊疫情的艱辛歷程劃分為5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迅即應對突發疫情(2019年12月27日—2020年1月19日);第二階段: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1月20日—2月20日);第三階段:本土新增病例數逐步下降至個位數(2月21日—3月17日);第四階段: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決定性成果(3月18日—4月28日);第五階段,全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4月29日以來)[1]。目前,就國內來說,疫情雖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從長遠來看,我國仍需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切不可掉以輕心,麻痹懈怠。高校是人員密集,跨區域流動最多的單位,而圖書館作為大學生閱讀、學習的第二課堂,防疫工作更是不容小視。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后,各高校圖書館入館要求發展為四大類型:①僅測溫及佩戴口罩。對入館讀者進行基本的防疫保護措施。②以測溫及佩戴口罩為基礎,掃描健康碼且為綠色方可通行;③在測溫及佩戴口罩的基礎上,圖書館采取預約入館,當在館讀者密度較大時,實行限流政策。④基于測溫及佩戴口罩,開設圖書館唯一進出通道,有利于疫情防控,然而專用通道可能存在消防隱患。[2]疫情期間高校圖書館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還有:①疫情期間高校圖書館用戶離散化的困境問題;②疫情期間高校圖書館借閱服務的弱化問題;③疫情期間高校圖書館服務空心化的現狀和問題;④疫情期間高校圖書館館員與用戶心理的應激現狀和問題。[3]在這種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面臨巨大的挑戰,其傳統的管理方法和服務模式已不能適應當下環境的發展,更不能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狀態以來,河南工程學院圖書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成立圖書館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圖書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提高安全意識和風險意識,采取多項新舉措,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與各項工作不斷發展。
經過一年的準備、裝修、改造,河北工程學院圖書館二樓大廳煥然一新。①對大廳約420 m2的屋頂和日光燈燈槽重新粉刷,精心制作文化墻,營造濃厚文化氛圍,讓讀者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享受全新的閱讀體驗。②升級改造燈具。拆除原有3個方形吊燈,拆除吊頂原有熒光燈及其半透明蓋板,安裝LED排燈和鋁合金吊頂扣板。線路為四路分散控制,安裝控制開關,可人為調節亮度(控制燈的開關數量)。③增設多功能書架和書桌,擴大閱覽空間,增加閱覽座位139個。閱覽區新放置鋼木雙面書架33個,實木長方形閱覽桌5張,實木圓形閱覽桌6個,座椅形書架1個,不規則書架座椅2個,閱覽椅26把,方形環形梯形書架4個,定制吧臺1處,吧椅11把,研修間1處,內設研修一體機1臺,6人位實木桌椅1套,為學生安全便捷地學習提供了貼心周到的服務。④多功能書架上擺放新書13 318本,座椅形書架下擺放2016年過刊和2017年—2020年交流學報若干,設置專人負責整理,擺放美觀整齊,方便學生閱覽。
①協調各方,購買紫外線圖書消毒設備5臺,分別放置在桐柏路校區,西校區和南校區3個校區圖書館,安裝調試并投入使用,對開館后歸還及出借圖書進行殺菌消毒處理,所有歸還圖書一律消毒處理。②定期發放消毒液,值班人員每天定時對各書庫、閱覽室進行消毒,特別是借閱臺、電子閱覽器、觸摸屏、查詢機等公共接觸區域,每天重點消毒;值班人員每天定時開窗通風換氣,確保館內空氣流通。③各書庫,閱覽室門口工作臺位置擺放洗手液和免洗消毒凝膠,供入館人員免費使用,避免各類病菌接觸式傳染和交叉感染。④多次不定期給工作人員發放口罩、酒精、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品,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途徑。
要求讀者刷校園一卡通進入圖書館并佩戴口罩,有發熱、咳嗽、感冒、呼吸道疾病等癥狀者不得入館;在館期間,讀者需全程佩戴口罩,遵守疫情防控期間的管理規定,自覺保持1 m以上安全距離;自習室、電子閱覽室等間隔就座,切勿聚集;讀者不得隨地吐痰,亂扔紙巾等,入館勤洗手,防感染;在館期間如出現任何身體不適和其他情況,或發現館內讀者連續咳嗽,請立即告知工作人員;并根據疫情防控新要求及時進行相關調整。
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圖書館響應學校號召,簡化畢業生離校手續,“讓信息多跑路,讓學生少跑腿”。工作人員把畢業生欠書情況按照院系分類整理好,制定書名及價格表;然后把欠書名單轉發到各學院,通過電話、QQ、微信等多種形式,為學生辦理圖書歸還、賠償事宜和離校手續。為體現人文關懷,圖書館經研究決定:免去所有畢業生的外借圖書超期款,免除賠償圖書加工手續費,原定3倍賠償款改為原價賠償,減輕學生經濟負擔。
同時為確保2020屆畢業生平安返校、順利離校,圖書館黨總支積極主動成立圖書館志愿服務隊,協助畢業生整理、搬運行李等,為畢業生們提供了潤物細無聲的服務體驗。
2.5.1 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優勢,積極利用各種平臺(微信、微博、QQ、QQ空間),為線上教學科研提供圖書、電子數據及相關文獻支撐。 ①圖書館技術部門密切關注、維護圖書館數據庫、校外訪問系統正常運行,并憑借敏銳的洞察力和掌控力,通過各大網絡平臺,挖掘、整合、分析信息資源,對國內有些數據庫(館內沒有購置)免費使用信息及時更新,并通過圖書館網頁及其他平臺公布最新信息,確保師生方便快捷地獲取有效的網絡信息資源;在保持原有校外訪問和QQ服務群的基礎上新增了河南工程學院學科服務群,實時推送線上資源,及時解答讀者專業領域的深層次信息咨詢問題和疑難問題,為線上教學科研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②開展豐富多樣的讀書活動。為深化文化育人功能,凝聚閱讀推廣力量,迎接2020年世界讀書日,圖書館聯合宣傳部、學工部和團委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啟動以“戰疫情、讀經典”為主題的讀書月活動,分別組織了“抗擊疫情 感悟人生”征文、“戰疫情 讀經典”讀書心得體會、“閱讀之星”評選、疫情與心理健康圖書推薦等活動。全校師生踴躍參加,其中10位同學被評為“閱讀之星”;線上征集征文144篇、讀書心得體會183篇、朗讀作品439個,共有40名師生獲獎。在由河南省高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主辦的“悅讀·新知·致敬”主題朗誦比賽中,河南工程學院圖書館線上組織247人,共收集439個作品參賽,并獲得了優秀組織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③創新服務模式,開展線上讀者服務工作。開啟線上預約借閱服務工作,對全校畢業生的借書信息進行統計,預約還書960多本,大大節約了師生的辦理時間,突破了地域和時空限制,為師生借閱工作提供了便利;通過更新網頁、短視頻的形式開展新生入館宣傳教育,開啟圖書館特色服務;線上推進職工參加圖書館在線精品課程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升專業素養。
2.5.2 線下堅持以人為本,多措并舉,推進讀者服務工作。 ①通過制作展板、印制宣傳冊、開展知識競賽等形式使讀者了解圖書館,熟悉圖書館借閱圖書常識,快速查找自己所需圖書。制作精美視頻,開展過關游戲等活動對新生進行入館教育。 ②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2020年借還圖書7萬多冊,電子資源點擊量超過4 350萬人次,為近8 000名畢業生辦理了離校手續。 ③首次舉辦電子資源現場推廣活動,知網、Emerald、Ebsco等20家數據庫代表齊聚西區,通過現場演示和咨詢答疑等形式向廣大同學介紹數據資源。 ④工作人員向國際教育學院老師介紹圖書館的中、外文信息資源、使用方法,助力老師科研工作和學習。 ⑤開展文明服務月活動,提升職工積極性、服務意識和專業技能。舉行業務技能大賽、理論知識搶答、“金點子”征集等活動,評選文明服務標兵,形式新穎多樣,為大家喜聞樂見。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將成為近百年來對世界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影響深遠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同樣也必將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里程碑。這也為我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化危為機”的契機,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也促進了高校學生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4]。雖然國內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國際形勢依然嚴峻,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依然不小,防控工作還需常抓不懈,河南工程學院圖書館緊跟時代步伐和國內外形勢要求,創新服務模式,推動特色服務,更好地滿足師生需求,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個別地方仍需改進,具體如下:①雖然通過改造二樓大廳,增設閱覽桌椅,擴大了學生閱讀學習的空間,但是疫情期間隔座就座的要求使得閱覽桌椅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入館學生的需求,占座現象仍時有發生,尤其是考研大軍忙于備考,需求更為迫切,圖書館自修空間仍需擴大,以滿足廣大師生對圖書館的美好向往和現實需要。②加強防疫抗疫宣傳教育工作,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和載體,使每一個入館人員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積極配合,加強自我防護,切斷病毒傳播途徑,不給病毒以可乘之機,科學防控,群防群治,切實保障廣大讀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③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疫情防控總要求,開展以常態化疫情防控為主題,向廣大師生征集“金點子”的活動,“眾人拾柴火焰高”,精心謀劃,多措并舉,群策群力,改革創新,通力合作,切實推進圖書館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以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科研,服務于人才培養與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建設。
在未來的發展中,高校圖書館要繼續肩負起歷史使命,及時更新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質量,實現圖書館的信息化、人文化,成為高校教學科研服務和情報分析方面的有力支撐,肩負起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時代重任[5]。我們也將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創新工作內容和方式方法,以更好地為師生服務,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為建設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提供重要的圖書情報、數據信息和文獻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