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紅梅
(江蘇省南通市虹橋小學,江蘇南通 226000)
英語這門學科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重要渠道。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充分保證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做好課堂教學活動的改革,引導學生完成英語的教學目標,提升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總結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教學問題,找到合理的課堂教學方式進行解決,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基本效果。
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重視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進行打破,增強自己的教學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有著一定的舊的教育觀念,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效果,對于新課改下的教學主旨還沒有完全掌握。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效果并不好,也不利于小學新課改教學的正常推進。
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評價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基本方式,就是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是否掌握更多的知識,是以學生的角度進行考量的,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目標設置時,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出發,調動一切可以運用的力量,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取得一個良好的學習效果,但是由于教學觀念的失誤,教師還是受到了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還是將自身作為本位,強調怎么將知識教給學生,而不重視怎樣讓學生理解知識,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還是不夠準確化,教師還是處在主體化的地位上看待問題。
小學階段正是訓練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中,如果學生沒有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不利于學生真正掌握英語知識。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是只將英語教學局限在課堂上,沒有考慮讓學生在課堂下也進行英語學習活動,或者將英語課堂學習只局限于紙面上的運用,不注意考查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因此導致學生缺乏一定的口語運用能力。
在英語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沿用著傳統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缺乏一定主觀上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化。如果在課堂教學中,一直沿用著刻板和固定化的形式進行學習,英語課堂教學過于死板,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就不會對英語這門學科的知識產生學習興趣了,導致課堂教學的優勢無法得到發揮,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階段的課堂學習中,教師應重視保障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于英語課堂學習形成一個穩定的自覺性,讓學生在課堂上,自覺接受英語知識,擁有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更有利于學生認識英語這門學科,積極主動地進入到英語課堂的學習中來。因此,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中,教師應重視把握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壓縮,為學生構建一個生動的課堂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英語課堂教學知識。比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習英語單詞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實物進行輔助。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學會理解英語單詞,為學生打好學習英語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做好課堂教學情景的建立,根據課堂上的學習內容為學生引入一些圖片、視頻或者音頻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從學生形象思維為主的角度出發,提升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例如在學習《Helping our parents》這一課時,在進行本節課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方式,為學生播放一則公益視頻,讓學生在視頻中觀看關于孩子為父母做家務的內容,利用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利用英語的形式,詢問別人正在做什么。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擁有一個自己的學習方法,為學生以后的英語課堂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做好對學生的科學引導,讓學生在課堂上對于本節課需要學習的英語知識有一個切實的掌握。利用這樣的方式,保障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中,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計劃性,提升學生的英語課堂學習效果。在進行課堂教學預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自主預習,比如利用一些手機上的詞典,讓學生將自己不會的英語單詞輸入到詞典中進行學習,模仿其中的發音,學會具體的發音方式。利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單詞,學生在掌握單詞后,才能對英語進行深入學習,閱讀課文中的句子,然后對這個句子進行翻譯。利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的英語課堂運行發揮實際的效果,保證課堂教學的基本價值。
例如在學習《Cinderella》這一課時,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學生需要閱讀和理解故事,在學習關于灰姑娘的童話故事中,感受到真善美的實際含義,讓學生感受到英語閱讀的實際價值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不會的英語單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前進行預習解決,比如單詞:prince/why/because/clothes,利用這樣的方式,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提供有效的助力。學生在理解了英語基礎性單詞的前提下,才能對于英語閱讀內容進行深入學習,才能保證學生的英語閱讀課堂發揮出實際的效果。
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打造一個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參與進來,進行聽、說、讀、寫等一系列活動,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先用一些基本的英語句子來進行對話,先利用英語和學生打招呼,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于教師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課堂上,重視為學生建設一個活躍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應注重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互動,引導學生回答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讓學生學習英語知識,達到對英語知識的活學活用。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加入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于課本上的教學內容進行自由討論,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語言能力,對于英語知識進行深入學習。
例如在學習《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這一課時,在本節課的學習中,通過讓學生進行了基礎性知識的學習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英語學習小組為單位,用英語的形式說一說自己在什么情況下用什么樣的交通工具。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學會運用“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的句式。利用這樣的方式,深化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掌握,學生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充分鍛煉自己的口語能力,對于英語知識達到一個合理掌握,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運用能力。
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讀寫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增強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力,讓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更具有認識性。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完英語單詞后,將自己學過的英語單詞、句子或短語進行默寫和拼讀,利用這樣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英語掌握能力,讓學生擁有一定的英語運用能力。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英語寫作,通過這樣的方式,保證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效果,讓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中,認真對待英語這一學科知識。
例如在學習《Asking the way》這一課時,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學生需要學習如何利用英語的形式進行問路,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實際的生活有著很強的聯系性。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讓學生考慮到這一點,提升學生對于本節課學習知識的認識性。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應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先讓學生學習關于地點的英語單詞,如:shop/zoo/hospital,還需要學生學習關于問路的具體句型,做好英語閱讀的課堂教學。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化的角度進行出發,用英語寫一篇關于上學的英語小短文,充分展現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以利用游戲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將游戲的設計應用于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游戲,在快樂的玩耍中學習英語知識,解決學生的學習難點問題。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建設一個正確的評價機制,對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取得的成績進行表揚,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一定的學習自信心,鼓勵學生,讓學生保持對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新鮮感。
例如在《Seeing the doctor》這一課時,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加入角色扮演的游戲形式,讓學生選擇自己的角色,病人或者醫生。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搭建一個游戲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游戲化的教學情境中運用英語知識,應用“What wrong with you ?”等句型,讓學生的英語課堂學習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利用游戲化的英語學習方式,充分釋放出學生的天性,讓學生樂于接受英語知識,提升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性。
在課堂下完成英語作業,更有利于增強學生對于英語這門學科的記憶,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讓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的思維得到激活,保證學生的英語課堂學習效率。英語這門學科畢竟不是母語教學,在離開課堂教學后,學生很容易就將自己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忘記了,如果在課堂下做一些作業,讓學生達到一個二次學習的目的,才能保障學生的英語學習基本效果。在課堂下,教師應重視為學生布置一些英語作業,英語作業的形式可以不局限于課堂的內容上,以課堂上的內容為主題,引導學生學習一些英文歌曲,或者看一部英文的動畫片,或者引導學生將英語課文知識講述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朗讀一篇英語文章。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拓寬進行英語學習的渠道,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機會,綜合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讓學生的英語學習更具有效率化。學生在課堂下,也擁有了進行英語實踐的機會,充分為學生的英語學習開辟新的舞臺,增強學生的英語能力。
例如在學習《Hobbies》這一課時,在完成教學后,布置作業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自己的個人愛好進行資料的收集,做好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延伸,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性。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完成對英語知識的搜集,引導學生利用英語的形式說一說自己的個人愛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英語的形式圍繞“Hobbies”進行演講,說給自己的父母聽。利用這樣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鍛煉自我英語能力的舞臺,充分發展學生的英語知識語用意識,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傳統化的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都會將學生的學習成績看成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無法體現出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做好課堂教學評價的優化,充分建立一個完善化的英語教學評價體系,在日常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從學生的綜合發展角度考慮,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課后任務完成度、實踐活動來進行評價,豐富評價的具體內容。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應重視利用多種合理的課堂教學方式,為學生建設一個高效化的英語課堂教學,切實解決學生在小學英語學習中的各種問題,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課堂中有一個較高的積極性,保證學生的身心愉悅感。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掌握能力。在教學時,教師應重視拋棄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根據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充分做好英語課程的創新和融合,秉承著一個生本教育的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