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婧

張亮(化名)和陶晶(化名)在工作中相識,兩人戀愛不久便登記結婚。結婚后張亮告訴陶晶,自己經營的旅游公司收益不錯,希望陶晶有孩子后能全職照顧好家,沉浸在幸福中的陶晶一口答應下來。
婚后第二年,兩人的女兒出生了。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為了更好地陪伴和教育女兒,陶晶在女兒學校附近租了房子,和自己的父母共同照顧女兒。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因孩子的撫養教育問題、家庭瑣事不斷發生糾紛,張亮回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一天陶晶查看張亮手機,發現一女子與張亮的露骨對話,才知道張亮長期與婚外異性保持不正當男女關系。陶晶找張亮對質,張亮拒絕溝通,對女兒也開始不管不顧。
陶晶覺得兩人之間的夫妻感情已完全破裂,沒有挽回的必要和意義,起訴至法院要求判決離婚,孩子撫養權歸陶晶,張亮依法支付撫養費。此外,陶晶主張張亮給予精神損害賠償金10萬元,經濟補償100萬元。
庭審中,張亮表示同意離婚,也同意孩子撫養權歸陶晶,并依法支付撫養費,但張亮認為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已經是對陶晶在經濟上很大的補償,所以不同意給付經濟補償。
民法典第1088條規定,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因素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民法典第1088條沒有就補償額度做出規定,夫妻雙方如果沒有事前約定或協商不成,實踐中一般會考慮雙方共同生活的時間、女方在家務勞動中的具體付出情況、男方個人的經濟收入和當地一般的生活水平等因素。且家務補償的確定,以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確定為基礎,補償金應當從承擔支付義務一方的個人財產或者分得的共同財產中支取。
最終,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中原告陶晶提交錄音可以證明被告張亮與案外女性存在不正當男女關系、違反夫妻忠實義務。陶晶主張雙方感情破裂,堅持要求離婚,法院予以準許。雙方之女由陶晶直接撫養,張亮每月支付撫養費2萬元。
因張亮存在重大過錯導致離婚,陶晶作為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法院綜合具體情節、被告經濟條件、當地生活水平等因素,數額酌情確定為5萬元。
陶晶在撫育子女方面負擔了較多的義務,主張要求張亮支付離婚經濟補償有事實及法律依據,法院予以支持,并根據具體情況酌情確定為10萬元。
民法典第1088條規定,并不是贊成將夫妻關系物質化,也并非支持付出家務勞動較多的一方在離婚時可以漫天要價,家務補償的訴求需要有理有據,否則很難得到法院支持。
首先,經濟補償請求以負擔了較多的家庭義務為前提,包括但不限于民法典規定列舉的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情形,實踐中為家人準備食物、清理住所環境、整理衣物等也會有所考量。
其次,經濟補償需一方主動提出,法院不得主動適用,但人民法院可以向當事人釋明其家務勞動補償請求權,是否行使由當事人自行決定。
再次,經濟補償請求須在離婚時提出,如果在雙方協議或判決離婚后,一方提出經濟補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最后,也建議無論男性、女性,都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工作全職在家,如果迫不得已,必須放棄工作照顧家庭時,可以考慮結合家庭收入情況與另一半提前書面約定,如果離婚應支付自己的家務補償金額,為自己提前做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