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清,毛金玲
(1.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5;2.湖南邵陽縣諸甲亭鄉中心學校,湖南 邵陽 422119)
為了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近年來勞動教育日益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重視,2019年印發《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突出把勞動教育與德智體美并舉,成為“五育”之一。2020年又專門出臺《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進一步強調全面構建體現時代特征的勞動教育體系[1]。毋庸置疑,勞動教育目前既是義務教育發展的熱點,也是義務教育改革的難點,針對各方面積極性不高、內在動力不足、評價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在義務教育階段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精神,深入推進勞動教育專項督導評價工作既有“必要”又有“可能”。
勞動教育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不少學校的勞動教育現狀很不理想,很多中小學生存在輕視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要改變這種現狀,非常有必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勞動教育進行專項督導評價,這樣才能補足勞動教育這塊素質教育的短板。
習近平總書記對勞動教育非常重視,在2018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隨后,教育部迅速制定了《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緊接著不少地方如江西省、廣州市等都頒發了各自相應的實施意見和實施方案,這些文件的出臺,標志著新時代勞動教育制度體系基本建立。
根據教育管理學的基本原理,“決策—執行—監督”是一個完整的鏈條。因為教育督導評價就像指揮棒決定著辦學導向,所以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在哪里,教育督導就應該跟進到哪里[2]。目前黨和政府特別強調“加強勞動教育評價”[3],不少地方將勞動素養發展狀況納入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有的地方還將勞動教育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列為中考考試科目,作為評優評先、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和基本依據。現在加強勞動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如何抓落實,如何發揮督導、評價的促進作用,督促各地和各校不折不扣地把中央關于加強勞動教育的要求落實落地。
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黨的教育方針一直強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雖然教育部等部門早在2015年就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但從現實看,一些地方和學校落實還有差距,“重智育,輕德育和體、美、勞”的現象還普遍存在,在某些學校不同程度存在勞動與技術課程經常被文化課程占用,勞動教育師資、場地、經費相對缺乏,課外勞動實踐基地形同虛設等現象。長期以來,勞動教育已經成為義務教育階段最明顯的短板,嚴重制約黨和國家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著力解決老傳統義務教育階段勞動教育突出問題,對其進行專項督導評價是必要措施。一方面,要加強督導檢查和質量評估。要把勞動教育切實納入教育督導體系,重點開展專項督導,督導結果向社會公開,并作為被督導部門、學校主要負責人考核獎懲的依據。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健全學生勞動素養評價制度。各地各級教育部門可以通過組織勞動技能競賽和勞動成果展示等活動,激發學校和學生開展勞動教育的積極性[4]。要使勞動素養評價硬起來,真正將其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只有以問題為導向,勞動教育督導評價才能促進全面系統地落實新時代勞動教育政策,切實保證勞動教育提質增效。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教育督導條例》第十三條相關規定,教育督導機構除了經常性的綜合督導外,可以就各級各類教育的規劃布局、協調發展等情況對被督導單位實施專項督導。如上所述,義務教育階段勞動教育專項督導評價已是“實屬必要”,那么其又“何以可能”呢?除了遵循基本的督導原則和執行現有的督導規定外,關鍵是根據《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解決好“Who—What—How”(即誰來評、評什么、怎樣評)三個問題。
在義務教育階段勞動教育專項督導中,基于點多面廣的實際情況,在督導主體的分工合作方面需要統籌安排。首先是加強“自評”,被督導單位應當按照要求認真進行自評,并將自評報告報送教育督導機構;其次是做好“抽評”,上級專項督導小組應當全面審核被督導單位的自評報告,按照一定比例抽取樣本對被督導單位進行現場考察,除了向被督導單位發出督導意見書外,還應當向本級人民政府提交專項督導報告;再次是探索“他評”,各級教育督導機構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機構和社會組織開展專項教育評估監測,以擴大督導評估的覆蓋面。
在義務教育階段勞動教育專項督導中,同樣包括“督政”“督學”“評估監測”三個方面,應當針對中小學勞動教育頂層設計、實施途徑、保障機制和教育質量等要素,從縣域、學校、學生三個層面加強督導評價[5]。筆者根據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參考《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標》相關要求,設計了《義務教育階段勞動教育專項督導評價指標》如表1,希望能給教育督導機構制定相關評價指標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表1 義務教育階段勞動教育專項督導評價指標

續表1 義務教育階段勞動教育專項督導評價指標
在義務教育階段勞動教育專項督導中,應該不斷改進教育督導方式方法。一要大力強化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充分運用大數據、云平臺、物聯網等開展督導評估監測工作。二要遵循教育督導規律,科學督導,動態管理,不斷提高勞動教育專項督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6]。三要根據不同學段的相應要求,將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精神、勞動能力和勞動習慣與品質進行綜合評價,不斷提高勞動素養評價的系統性和全面性。四要加強督導結果的運用,把它作為衡量區域勞動教育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標,作為對被督導部門和學校及其主要負責人考核獎懲的依據。對專項督導中發現的嚴重失職行為,要按照《教育督導問責辦法》追究相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和有關人員責任。
總的來說,加強專項督導評價既是推進新時代義務教育階段勞動教育落細落實的重要手段,也是解決老傳統義務教育階段勞動教育突出問題的必要措施。要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勞動教育的專項督導評價工作,必須深化督導評價主體、內容、方法等方面的改革,針對中小學勞動教育頂層設計、實施途徑、保障機制和教育質量等要素,從縣域、學校、學生三個層面進行“督政”“督學”“評估監測”,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教育評價指揮棒的作用,促使黨和國家有關勞動教育的方針政策在義務教育階段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