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琳 李麗合
(大理廣播電視臺,云南 大理 671000)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帶來了許多壓力,二者相比起來新媒體更加便捷,范圍較為廣闊,傳播速度快,效率高。在此大背景之下,傳統廣播行業想要獲得明顯進步和發展,便需要在原有基礎之上做出改變與探索,取其精華。在傳統廣播行業改革的過程當中可以有效吸取新媒體行業的積極部分,將其合理應用其中,開拓創新,不斷發展,為傳統廣播行業的發展帶來機遇和生機。
世界上沒有一片葉子是完全相同的,人們在思想境界上有所差異和不同,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樣,興趣愛好不盡相同,這會給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發展帶來一定的壓力。然而,新媒體功能正好可以滿足廣大人民的需求,人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喜愛程度來搜索自己喜歡的新聞節目,更加注重人們的意愿和想法。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忽略了人們的需求,只是單一地為人們提供一種信息,人們在年齡段的差異會導致對新聞的偏重點不一樣。年輕人比較喜歡觀看時尚、明星之類的新聞,年紀稍微大一點的人可能會比較偏向于一些有關社會、安全等方面的新聞。[1]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限制了人們的選擇權,這會導致一大部分受眾對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失去興趣和愛好,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新媒體功能上面。新媒體不僅可以滿足不同群體的興趣愛好,還可以使他們在網絡平臺上自主發表言論,有效提高觀眾的參與度。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不能夠滿足這一點,從而導致大部分群體將關注點放在了新媒體方面,忽略了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播放,從而導致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發展止步不前,得不到良好發展與進步,甚至處于直線下滑的狀態。
在新媒體的大背景之下,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提高為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發展帶來了無限機遇與挑戰,創新了新聞節目的形式,使得人們能夠通過多種形式、方式來對相關新聞、信息進行了解和熟知;同時,新聞節目形式的多樣化使得一些形式單一的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受到沖擊,面臨著巨大壓力和挑戰。新鮮事物的出現會給傳統的事物帶來相應的影響,同樣新事物當中會缺少舊事物的內在靈魂與魅力。時代在不斷變化,向前發展,與時俱進,因此,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同樣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開拓創新,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進步與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在社會當中擁有一席之地,站穩腳跟。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應當科學、有效地融入新興技術,給人們帶來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與此同時,在節目內容上同樣需要有所改變與創新,使其新聞內容、形式更加多樣化、具體化,滿足廣大人民的需求,從而提高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力。
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不僅僅需要在形式、內容方面進行創新,更重要的一點便是主持人的風格需要多元化,給予觀眾不同的觀看感受與氛圍。主持人處于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當中的核心位置,能夠給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帶來直接的影響和效果。隨著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在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當中對主持人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僅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與職業操守,還需要具備一定的信息化素質,能夠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聯網來進行工作。然而,有一些主持人并沒有認清自己的身份,驕傲自大,將自己的個人魅力看得尤為重要,習慣性運用傳統、落后的方式來進行相關工作,這樣不僅不能夠給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帶來良好收益與發展,還會對主持人自身發展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但是仍然有大部分主持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缺乏學習與探索,思維觀念較為落后,不能夠與如今社會、科技的發展相接軌,面對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他們在工作當中會比較束手無策,不懂得隨機應變,嚴重影響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長期、穩定發展。
1.真實性
在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當中所有信息的來源都是通過相關記者的真實、有效調查來獲得的,記者對相關人員進行實地采訪,能夠很好地反映出當事人真實的內心情感,一些精彩鏡頭能夠使觀眾在內心深處達成一定的共鳴。與此同時,新聞內容也是記者通過采訪以后來進行編寫的,搭配上相關的視頻,能夠使觀眾群體更加容易理解,在真正意義上了解相關新聞信息的重要含義,同時工作人員會嚴格對相關視頻來進行考察,以確保其視頻具備一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2]但是新媒體中的新聞信息大部分都是從社會網友那里得來的,這種信息缺乏一定的真實性,存在弊端,會對更多的觀眾帶來誤解。同時,新媒體并沒有對新聞信息進行考證考察,都是在網絡平臺上撰寫而成的,從而導致新媒體信息缺乏一定的保證,不具有可靠性。
2.權威性和專業性
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行業擁有專業的工作人員和設備,主要通過衛星信號的傳播來獲得信息并得到發展,由此它的傳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可以利用這一優勢來獲得第一手信息,從而能夠更加清楚、清晰、全面為人們報道相關新聞事件和信息,這是新媒體所不能夠實現的。比如,當我國發生重大社會性事件時,傳統廣播電視臺的記者第一時間進行相關的采訪與調查,從而將獲得的真實信息反饋到電視臺,其后通過編輯相關文字與視頻第一時間來分享給觀眾群體,使他們擁有實時了解詳情的機會,給予他們視覺上的沖擊以及心靈上的沖擊。
3.更加專業的可視化技術手段
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不僅會請一些專業的記者和主持人,還會配備一些會運用科學技術的高手,通過視頻的編輯來給予人們最佳的體驗感,使人們產生一種真實體驗、身臨其境的感受,這樣便會使觀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對新聞的相關信息掌握得更加牢固、具體,擁有清晰的了解和滲透。與此同時,在視頻的基礎上加上主持人的解說,通過專業化的技術進行結合,能夠有效加深觀眾的印象,使得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親和力。
1.傳播信息量與信息傳播速度不相符
不同的群體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年輕人比較偏重于信息量較大、傳播速度較快的新媒體,他們的新鮮感與好奇心較強,新媒體行業的發展優勢剛好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然而,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更加注重信息的真實性,所以在搜集相關信息上占用的時間較多,從而不能夠滿足當代年輕人的需求,這一點同樣是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需要不斷改進和加強的一點。
2.觀眾不能夠對相關信息進行節選和反復觀看
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具有一定的繁瑣性,主要是通過電視來對相關事件、信息進行報道,觀眾需要觀看電視當中所播放的廣告,同時不能夠對相關信息、視頻進行節選,需要從頭看到尾,對自己不感興趣的地方也需要進行觀看后才能夠觀看自己想要了解的部分。與此同時,觀眾在觀看相關視頻時需要注意力非常集中,因為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是具有明確的時間規定的,并且相關信息、視頻是不可以反復觀看的。觀眾如果有一點走神或者注意力不集中,錯過的重要信息以后是不能夠進行后退和反復觀看的,會給觀眾的收聽帶來一定的影響。
3.觀眾缺乏一定的互動性
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與新媒體相比較而言,很大的一個區別在于觀眾互動性的有效進行。人們通過新媒體能夠與網友進行網絡交流,同時還可以通過上網來了解更多人的心聲,使觀眾能夠從多個角度進行問題的思考與探索,擁有不同的見解與看法。然而,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在此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觀眾之間不能夠進行實時、有效的溝通和交流,缺乏一定的互動性,從而阻礙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與進步。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娛樂設施不僅僅有電視機,他們還會運用手機、電腦等來對新聞、信息進行了解。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他們不會將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定點看新聞聯播上面,觀眾會采取更加便捷的方式來對社會的相關信息進行了解,他們會通過手機上網、閱讀微信公眾號,甚至是抖音APP來了解相關輿論和信息,觀眾通過這些途徑來了解相關新聞,從而導致人們在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方面的關注度不高。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針對此情況合理融入新媒體的精華部分,從而來促進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3]比如,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在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形式方面進行創新,有效結合新媒體的優勢,進而使得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更加便于觀眾進行觀看。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以及信息技術來建立相關的新聞平臺,像微信公眾號、微博公眾號等,將相關的新聞內容、視頻放在平臺上并且開放言論互動功能,這樣便能夠使觀眾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他們能夠在不同的時間來了解同一相關事件,更加方便于廣大人民群眾。與此同時,開放言論互動功能可以有效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使相關平臺更加活躍,有助于該平臺的運營與實施。同樣,開放言論互動功能后需要在此方面加強監督和管理,不能使人們在網絡虛擬的氛圍當中為所欲為。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履行一定的監督職責,以此來推動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更好地發展。
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為人們所傳授新聞時主要通過實時考察和調查來獲取信息,這種方式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物力作為支撐。同時,個別工作人員在進行新聞內容篩選時沒有考慮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而是通過主觀臆想進行信息的傳輸,這樣會使得一些觀眾的需求不能夠得到滿足。因此,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需要有目標、有計劃地來制定一些專題節目,這樣便于觀眾在進行觀看時擁有一定的選擇權,提高信息傳播的高效性。比如,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來搜集新聞信息,實現新聞信息的多樣化。另外,許多人處于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他們的時間都非常緊湊,所以他們會對新聞進行有針對性的觀看和了解。工作人員可以制定專題節目,像法制專題節目、情感專題節目、飲食專題節目等,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進行自主選擇,這種做法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使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當中,主持人需要擁有極強的感染力,以此來推動節目的發展,吸引更多的觀眾,增強他們的喜愛程度。有許多觀眾會因為喜歡某一個主持人而喜歡一個新聞頻道,因此,主持人在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當中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在主持人方面引起重視,規范主持人的言行,使他們具備專業的職業素養與技能。科學技術的進步帶動了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有效應用到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當中,這就需要相關主持人具備一定的科學技能,能夠對互聯網進行合理應用,以此更好地投入到工作當中,使得相關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工作人員得到發展與進步,提高工作能力與工作效率。比如,相關管理人員可以定期組織主持人進行專業培訓,邀請這一方面的專家來為他們開展演講活動,專家在講的過程當中能夠給予工作人員心靈上的沖擊,使他們的思想境界得到升華。與此同時,專家還可以對主持人進行“一對一教學”,為他們傳授相關經驗和技巧。同時,主持人在培訓的過程當中能夠實現交流、溝通,他們在思想上進行交流互換,對相關工作擁有不同的見解和看法,對待工作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從而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與職業道德,更好地推動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有序發展與進步。
一談到新聞節目,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其缺乏一定的情感,只是硬生生地為人們傳遞相關信息。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根據這一點來進行相關對策的實施,將新聞節目賦予一定的情感和生命,使人們能夠將其融入感情。比如,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選取一些生活中的小案例融入到新聞當中,給予人們一定的聯想和想象,使人們更容易理解,感同身受,提高收視率的同時還可以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使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獲得新的突破和發展。
新媒體的大背景之下,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需要有所改變與提升,在形式、內容等方面有所突破與創新,給予觀眾煥然一新的感受,以此來推動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不斷發展與進步,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與條件,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為社會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