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雪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
在融媒體時代,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創造出具有智慧和競爭力的AI主播,給專業的播音主持帶來很大的壓力。這實際是人類頂級智慧和當今播音主持的直接對比,AI主播顯示出的優勢也是正常的、不可比擬的。但播音主持也擁有AI主播不能比的優勢,只要及時抓住機遇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就能完全超越人工智能的優勢,展示自身的風采和應有的價值。
從二十一世紀開始之年誕生的虛擬主持人到當前的虛擬主播,從寫作機器人的出現到個性化新聞的推出,AI技術幫助人類進行新聞的生產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現實。2018年,新華社和搜狗公司聯合打造第一個新聞虛擬主播,標志著AI技術在新聞行業中又一次重要的突破。和最開始的智能主持人相比,如今的合成主播取得重大的進步,將人類說話的嘴唇動作、聲音、表情都能做到十分自然地匹配,創造了人類的智能復制品。只需將新聞文本輸入,AI技術合成的主播就能夠進行模擬真人聲音進行播報[1]。隨著AI技術持續不斷地進步,人工智能合成的主播已經從最初的坐著播報新聞變成站著播報,同時還配以相應的姿態、手勢等豐富的肢體動作。由此可見,從虛擬主播誕生經過20多年的發展,AI技術已經取得重大的突破,人類已經真正地進入了人工智能主播的時代。
AI是人工智能的簡稱,當前人工智能還處于全面發展的階段,其距離全面、廣泛的應用還有一段距離,從播音角度來講,人工智能還是得到了很多程度的應用,2019年,在廣大電視觀眾面前人工智能主播開始亮相,這個名字叫小小撒的智能機器人主播首次亮相就登上了春晚的舞臺,它與央視總臺節目主持人撒貝寧開始了一些全新的合作,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體會到人工智能技術對人們生活帶來的重要影響和改變。人工智能在未來的發展中,其技術方法和理論必將進行不斷的融合發展,也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當前,AI技術在播音主持方面得到了大量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AI技術新聞節目因為有了智能服務,使得新聞播報成本低和效率高。AI技術在新聞播報領域逐漸得到比較廣泛的普及,使用AI技術能減少節目制作成本支出、工作效能提高,讓新聞方面人才得到更好的發展。在2016年的時候,為縮短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降低勞動強度,在開展文本語義信息轉換時,一些新聞播報單位為了節省工作時間,就開始了實行智能語音系統進行播報,AI主播由此誕生。觀眾在這類的新聞客戶端里,能夠十分方便地選擇相關內容開始播放,不僅提升了媒體人的工作效率和方便觀眾客戶的使用,能夠使用這項技術在很短時間內,及時獲取自己喜歡的新聞資訊,節省了大量的時間[2]。在以往的新聞節目里,觀眾群體一直處于接收被動的位置,AI技術的出現與進步,觀眾群體不再被動,他們有更多的選擇信息的機會,就會為AI在播音領域的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在新聞播報中應用AI技術,能夠解放很多勞動力,降低節目制作成本,工作效率獲得極大的提升。
AI技術在恢復已經消失的聲音方面可以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讓優質的聲音得以恢復并完善。在2018年AI技術在央視總臺開始在配音時進行了應用,重現了一位故去的播音員的配音,并用這個聲音主持了其曾經主持過的節目。還有一些省級電視臺也應用了這項技術,湖南電視臺在某個綜藝節目中展現了已經去世的香港影星梅艷芳的那溫婉、甜美的女性聲音。這種使用了AI的技術讓聲音還原程度很高的節目,是根據人的聲音進行整體聲線的提取采集,然后由AI進行合成,對原有的聲音實施了重建與還原。在進行配音工作過程中,運用AI技術,能夠極大地縮短配音時間與周期,降低人員的成本。另外,某些企業還使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為自己的產品做廣告。由此可見,在播音主持工作中運用AI技術,完全可以替代那些配音工作中相對比較低端的部分。
綜合節目向來都追求趣味性與收視率,如果使用AI技術來主持節目能激起觀眾收看的興趣,并且這樣的AI主持人也能營造科技感、顯示出節目的新穎性,讓節目的競爭力得到提升,還能給予觀眾娛樂和文化方面的價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科技類相關的節目中,AI合成主持人能為贊助該節目的品牌商帶來利益,獲得商業價值和品牌內容的雙豐收。蔣來來是一個合成主播,由浙江電視臺的綜藝節目推出,與人類的搭檔共同主持綜藝節目,向觀眾介紹創新項目和新科技。這個合成主播擁有特殊技能,如信息存儲及處理、大數據分析等,而且還有十分可愛的外形,在黃金時間開播以來,這檔由AI組成的真人秀節目引來大量的關注,收視率大增。
作為一檔大眾性的節目,電視生活類節目能夠為觀眾提供多種生活小竅門、常識等相關信息,同時,也能滿足公眾需求,促進社會和諧,積極倡導公眾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理念,這在當今電視節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前幾年,中國教育電視在高考特別節目中,有個被稱為小安的AI合成主播,為網絡嘉賓和主持人共同解答考生面臨的疑惑,使得節目科技感增強,并且在互動時向老師們提出受廣大考生關注的問題和疑惑,通過自身的智能引擎將得到的信息整合,然后給出經過分析的精準結果,使得節目的表現效果得到很大的增強。
主持人不僅可以使用有聲語言進行信息的傳播,在廣播電視節目中,其所塑造的形象也同樣傳遞十分重要的信息,例如,外在的體態相貌、動作眼神、服飾色彩、面部表情等,從內在到外在都在展示文化趣味、價值觀、修養等。主持人主持的社交類節目,就是說在節目里有十分明顯的社群社交屬性,通過設置的流程和形式,在節目中增進人和人之間的相互溝通,覆蓋更多的傳播對象。在這類節目中有AI主播的參與,能夠和現場觀眾、現場嘉賓以及場外的觀眾開展十分有效、有趣的互動,能促進節目提升效果。地方電視臺中有一檔微軟小冰AI合成的節目,利用小冰的大數據技術,收集和整理熱點話題、運用視頻對網友進行采訪、收集網絡評論、與主持人開展全程的活動,展示出吟詩、唱歌、主持等多種技能,而且AI主播還在線上完成了電視觀眾的采訪,和上百萬移動用戶進行互動式聊天。
在AI主播的應用過程中,主持人在主持或播音時語調、語音不單單是文本內容簡單的播出,這些文本也體現了主持人的閱歷、思想、共情以及關于生命的體驗等,然后通過聲音的控制、音變語流的處理等表現形態展示出來極強的個性化,也包括觸景生情的真實情感流露等。每個主持人都是不同的,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和人生閱歷,開展播音主持工作時,也是千人千面,展示不同的個人魅力。在直播現場經常會出現突發情況,對主持人的反應能力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即使是先前有腳本,但語言環境也面臨瞬息萬變的難以預測,而主持人具備的救場能力是其是否優秀的重要考量。
不管是面對性格各異的嘉賓,還是在人文語境中下,僅僅依靠前期錄入的AI合成主播都難以勝任這樣的復雜場面,而人類主播在節目里所展示的喜怒哀樂,都是人文主義光輝的體現,AI合成的主播在這個方面就不具備這個情感的感知力與創造力。在技術上即使有一天得到很大的發展,AI合成主播能夠像人類一樣展示自己的情感,它們也只是復刻者、模仿者,而不是創造者、生成者。
現代人工智能技術,能夠讓AI合成主播具有和真人一樣的外型和相同的表達方式,甚至和真人一樣難以分辨,會讓很多受眾往往將真人主播與AI合成主播混淆,這時一些素養不高的受眾會將二者混為一談,而對于保護個人形象的人類主播相關措施還沒有出臺。很多科學家一直對人類進行提醒,要對人工智能提高警惕;同時,在市場經濟的環境里,對于使用人工智能創造出更多經濟價值與提高生產力,人類還是希望更多地應用人工智能,需要在二者之間做好平衡。從中可以看出,人類對于人工智能始終保持一定的謹慎和審視。AI合成主播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真人主播的工作崗位,使得當前原本就緊張的就業壓力增大,并對行業自治與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整理、采集等重復性強、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崗位首先會有可能被AI合成主播取代,專業度很高的崗位就很有可能承擔“教授”AI合成主播的職責。在未來,通過大數據技術不斷提升的人工智能將走向何方,是否應該有一個應急機制來應對其未來不可預測的發展,則是人類需要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技術的不斷進步讓應用場景變得越來越多,AI合成主播在應用真人的肖像、聲音、動作等,涉及到的肖像權和知識產權的保障目前還沒有形成立法,由此對于AI合成主播濫用人類主播形象的問題引起人們的普遍思考。我國目前對公開傳播的內容在法律方面有相關的保護和監管,有算法驅動的AI合成主播,對其發言內容是否能夠進行把控和思辨,對于產生的傳播后果的責任區分等問題都值得人們進行深思,如果在法律層面對人工智能賦予法律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會引起現有的知識產權、人格法、勞動法律制度等連續的反應。
任何一位播音主持人,通過長期的主持工作就會有了適合自己主持的特點及風格,而一旦形成了固有的風格,想要改變是十分難的,久而久之的工作中,就會讓這種個人的風格固化下來,即便是求新求變也只是微調,基本特征則不會改變,如果主持行業出現了改變,原本是優點的主持風格就會變成了一個弱點[3]。虛擬主持人不會出現主持風格固化的情況,它可以從多種主持風格的程序里隨意選擇一種風格向電視觀眾呈現,而且還能進行及時的調整,不斷地把觀眾中意的主持風格和主持的節目相結合,達到了很好的節目播出效果,為觀眾帶來新鮮、別樣的觀看體驗,滿足了他們的需求,這會對人類真實的直播產生不小的沖擊。
在進行節目主持的過程中,真人主播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錯誤和瑕疵,因為主持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到一些事物的影響或身體十分疲勞而出現較大的波動,這時就很容易出現一些失誤的情況,影響到節目的播出質量,這是人類不可避免的問題,即使再努力和集中精力也不可能做到零失誤,但使用AI技術就能毫不費力地做到沒有這方面的失誤,有的時候還可以做到播音過程的零失誤,這樣就讓節目的質量和效果得到了保證,給觀眾帶來了良好的體驗,使得他們接受播出信息的準確度大幅提升。
在一些比較特殊的播音場合里,存在一些難度較高的播音環節,特別是在十分危險的環境下,如果讓真人的主播在這種危險的環境里進行播報是無法得到完全保障的,同時也很難克服心理方面出現的波動,這就讓節目很難順利地進行甚至會中斷播出。這時,AI主播就可以在這樣的環境里有著很好的發揮,能夠保證拍攝任務的完成,而不存在安全問題[4]。例如,開展戶外險峻的山區或有危險的地方的拍攝工作,這是就需要使用AI主持人完成拍攝任務,同時也可以使用智能語音向觀眾介紹拍攝過程和內容,并且還能夠確保拍攝過程不會因為一些意外而出現中斷,這樣觀眾能夠看到高清晰的拍攝內容,同時也了解了拍攝的意義。從另一個角度來看,AI技術造就的智能主持人能夠擔當不怕危險的主持人,這樣就能防止人類的主持人在惡劣的環境里受到威脅。
1.保障信息的準確性
如今的AI技術通常都會與云計算、大數據混合在一起為人類服務,這樣就能在對大量信息資源進行分析,從中找出規律和判斷的信息,例如,在某些娛樂綜藝節目里運用了這些綜合技術,讓觀眾為場上的選秀選手開展投票活動,由觀眾手按投票器,計票的結果即時顯示在現場的屏幕上,計票的準確度大幅提升,可行度和權威性也得到了全面的認可。此外,大數據還可以根據現場觀眾給出的反饋由AI開展智能分析,對觀眾個人喜好程度進行了解,熟知他們更喜歡哪個環節,這樣有利于節目策劃人員根據AI收集到信息進行重新的優化,做到質量提升,符合觀眾口味。
2.降低人力資源成本的投入
近些年,AI播音主持在電視節目里開始了大范圍應用,很多公司都在采取這項技術設計或包裝出類似于真人主持的綜合,然后給AI主持進行一定的定位,它的評判都是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持,運用采集技術把唱片里的歌曲和歌手本人的演唱開展AI技術的比對,然后按照比對出來數據對他現場演唱的曲目由AI評價打分,在這方面運用AI技術能減少一些成本支出,同時也能有效地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
1.增加播音主持人才方面的培養
在融媒體時代,利用AI技術的優勢,AI主持人能對當前的主持人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但這是人類發明的人工智能技術,也是由人類控制它開展服務工作的,目前這項技術還沒有達到高智能化的程度,能夠擺脫人類的控制形成反控制,也就是說它還沒有獨立的思維,目前還只能做一些程序化的重復工作,真正想要完全取代人類工作為時尚早。因此,播音主持人要不斷提升自我的修養,發揮自身的優勢,提高專業能力和素質,以最好的自己來積極面對時代發展帶來的一些挑戰。在培養播音主持從業者的過程中,要進行不斷的教授方式的創新,能夠讓從業者的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使之適應行業的發展要求,進而全面提升播音主持行業的質量和水準。
2.增強主持人的互動能力
AI虛擬主持人能夠做到人類的簡單的思考,距離人類全部的思維能力還有很大距離,特別是互動交流討論方面。在主持人主持節目的過程中,如果只靠主持人對整個流程進行全面的梳理,是不能達到很好的節目效果的,要想讓節目提升影響力,獲得更多的關注,提升播出效果,就需要進行和觀眾的互動,增加面對面的交流。但虛擬主持人在這方面是無法做到的,這就給了真人播音主持發揮自身優勢的機會,可以與現場或者是遠程隨機地和觀眾開展妙趣橫生的相互對話交流,能聽懂觀眾觀點或情感的表達,且用自身的專業能力有效進行引導和把控,這樣的對話交流節目能夠取得十分理想的主持效果,能真正體現主持人的價值,由此才能和觀眾建立常態的、良好的互動交流。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應增加播音主持人才方面的培養,增強主持人的互動能力,播音主持人必須牢牢抓住時代發展帶來的機遇,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專業能力和修養,這樣,才能與新媒體實現更好的融合,才能創作出高質量的播音節目,滿足觀眾的需求,實現播音主持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