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嵩
(廣西體育高等??茖W校,廣西南寧 530012)
伴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日益發展,“一帶一路”倡議逐漸被更多國家所接受,這也就要求我國人才具有更高的水平。在實際的高校英語教學中,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文化導入,促進我國人才朝著更具綜合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但在實際的文化導入課堂中,仍存在很多問題,阻礙了我國人才的全面發展,進而減緩了我國的全球化發展。為此,高校英語教育人員應當進行一定改變,針對當前英語課堂當中存在的文化導入問題采取相應措施,促進我國高校英語課堂的文化導入。
隨著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一帶一路”越來越國際化。尤其是最近幾年,我國與絲路沿線的國家之間的溝通、交流、合作也日益加深。伴隨而來的是對我國人才英語方面能力要求的提高。最有效、直接地提升人才英語專業能力的方法,就是跟上時代的腳步,在學校教育中,增加相關的英語專業培養。以傳統英語教育方式、教育內容下培養的英語專業人才,在當下的社會發展中,展現出了明顯不足,主要方面是其文化認知不夠多元化、文化的輸出以及融合能力并不突出,面對這種情況,我國高校必須做出相應改變,以適應“一帶一路”下,我國文化的輸出以及外國文化的輸入,讓學生在文化背景不同的情況下也能進行高效溝通,促進我國英語專業人才的綜合性發展,進而提升我國的外交能力[1]。
隨著“一帶一路”逐漸走向國際共識,我國在發展中的溝通交流問題逐漸顯現,主要原因是我國英語人才缺乏跨越文化的溝通能力,所以,在實際的高校英語教育中,實現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是當前專業教育人員的工作重點。為了有效消除當前我國高校畢業生畢業后,英文考試分數高但實際能力低、口語交際能力不足的情況,我國各大高校的英語考試、以及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都進行了相應的變革,有關英文知識運用方面的考核已經加強,但其中的文化教育還存在大量不足。在實際的高校英語課堂中,也進行了相應的文化教育,但僅限于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以及其他地區文化的教育處于嚴重不足的狀態。當今我國高校英語教育中,采取的教材大部分都是借助英國、美國素材編纂的,能夠反映我國文化的素材通常處于課后練習中,能夠反映其他國家文化的素材基本上處于完全缺失的狀態。
在高校英語課堂的文化導入中,應當遵循的最基本原則就是相關性原則,即切合主題、適度相關。其中切合主題就是切合課程主題,在課堂當中,應當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各個國家的文化介紹,不僅能夠有效防止引入文化空洞難理解,而且可以避免沒有主題,漫談文化現象的出現。在課堂文化導入的過程中,文化導入的內容應當起到對教材內容的輔助作用,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既能夠學習到語言知識,又能學習外國文化。同時,英語教學工作者也應該清楚意識到文化導入的目的,就是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英語使用能力,最重要的是增強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3]。
在英語課堂的文化導入中,切合主題的同時,也應當遵循公正性原則,即客觀評價,文化公正。在高校英語教學課堂的文化導入中,教師應當嚴格遵守文化公正的原則,對我國文化和其他文化進行客觀平等的評價。每個國家、地區、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內涵,都是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以及歷史沉淀所形成的,都有其優勢與不足。所以,教師在面對不同文化時,更需要以開放、包容的態度面對,若發現我國文化與他國文化之間存在差異,也要尊重其文化,正確看待。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當傳授學生對待文化的正確觀念,即在繼承本國優秀文化的同時,吸取外來文化的精華。從而讓學生在英語課堂的文化導入中,充分感受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進而增強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4]。
在高校英語課堂的文化導入過程中,需要遵循的最重要原則就是探究根源的原則,即由小及大,探究根源。造成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中西方人民價值觀的差異。由于中、西方人民的生活環境、發展歷史、文化背景均存在不同,進而使其價值觀產生差異,在看待相同事物時,擁有不同的觀點看法。因為語言使用人員的價值觀對語言表達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所以教師在進行語言以及文化的分析時,需要和學生一起研究、探索該國家文化根源,從更深層次理解其對語言的影響,體會我國語言、文化與其他國家語言、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這樣,學生在面對與此類型相似的語言時,能夠根據分析的差異進行舉一反三,加深文化認識。這種以小見大、探索根源的方法,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從宏觀角度出發,掌握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另一方面,能夠提升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5]。
“一帶一路”背景下高校英語課堂中的文化導入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就教材而言,大多數高校存在教材中多元化教學內容的缺失。與中國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相關的內容特別少,主要是由于英語教材的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大多采用的是英國、美國的文化內容。就學生自身而言,并沒有多方面的學習思維,對自身課程學習的目標也沒有清楚的認識,在當前我國教育過于注重書面知識的情況下,大多數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過于注重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實際的應用意義。同時,長期以來具有較大局限性的教學方式也減少了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情。就教師而言,我國當前的英語教師在接受能力培養時,培訓內容基本都是以英語語言以及英語文學為核心展開的。所以,在實際的英語課堂中,教師對本國文化的弱化以及對其他文化掌握不足,使其在進行文化導入時能力不足。當前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高校英語課堂中的文化導入過程存在教育內容不充足、學生自身學習意識不強、教師本身能力不足的問題,導致其培養的英語人才并不能在“一帶一路”中進行有效的文化理解、輸出、交融[6]。
當前,我國高等學校的公共外語教學已經屬于國家戰略,同時我國高等學校英語教學的目標也發生了改變。我國高校英語教學目標是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向社會輸送滿足國家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綜合型英語人才。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高等學校英語教學的目標已經被改變了,所以學校也應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調整相應英語專業人才的教育目標以及培養策略。在進行英語教學體系設計時,進行科學設計,合理分配。加大對高校英語教育的投入,配置豐富、充足的教學資源,配備先進的教學設備。大力促進各種英語教學實踐活動的展開,進而完善英語教學結構。同時,合理的評價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的評價體系大多是對學生理論知識的評價,在這種評價體系中,學生會投入更多精力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中,這樣學生在能力應用方面的時間以及精力就會嚴重不足。所以要想提高當代高校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在評價體系中,應當加強知識應用能力的評價,進而全面實現高校英語課堂的文化導入[7]。
不論是何種形式、何種科目的教育,其根本就是教師與學生,要想向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教育,教師自身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當前“一帶一路”背景下高效的英語課堂教育也是如此,所以加強教師文化素養,是增強高校英語課堂文化導入的重要方法。高校在實際構建教師隊伍的過程中,就現有教師而言,應當強化其文化培訓,以組建高素質、高水平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師隊伍為基本目標,從而為提升英語教學質量提供可靠保障。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中,相關院校可采取定期組織在職英語教師參加學術進修的方式,使教師在工作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知識,提升自身業務水平。與此同時,也應當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學習培訓與學術交流研討,以此提升教師隊伍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使其在把握最新教學大綱的前提下對英語教學工作進行創新,融入更多時代精神,由此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與學習需求,不斷提升自身多元文化的學習能力,使自身文化儲備量進一步增大。具有豐富文化素養的教師,在英語課堂中才具有更強力的文化導入能力,才能更好引領學生正確面對絲路沿線國家文化與我國文化間差異,正確理解這些差異,進而在高校英語課堂中實現充分文化導入。
在高校英語課堂文化導入過程中,滲透多視角、多元文化教育,設計合理文化輸出目標。要想滿足當前的社會發展,培養高層次人才,在高校的英語課堂中,不應單純包括豐富的語言知識,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
對此,學校應當在課堂中,多向學生提供跨文化交流溝通的機會,以破除學生的跨文化交流障礙。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全面對待各國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在建立文化自信的同時,建立學生內心平等的文化觀念,進而進行文化導入。在課堂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時,也需要進行文化輸出訓練,以增強學生文化輸出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有效借助英語能力參加國際文化交流,而且在交流中能夠進行有效的文化輸出。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實現有效的“一帶一路”背景下高校英語課堂文化導入[8]。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囿于高校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中英語言與文化背景的對比教學在課時安排所占據的比重相對有限。在此情況下,教師應當把握實用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嵌入適當文化知識,將中國與西方各國文化間存在的差異進行對比,以此提升學生對中英語言與文化之間的差異意識,從而豐富其翻譯內涵。
例如,針對英語中的俗語Achilles’ heel(阿基里斯之踵),此意象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意為“致命的弱點”,源于阿基里斯出生之時被母親倒提著浸入河水,使其全身刀槍不入,而唯一的致命弱點在于被母親抓住而未曾浸入水中的踵部,最終在踵部遭受箭擊后,阿基里斯因此殞命。在對這一意象進行翻譯時,教師即可引導學生分析中英文化背景差異,將其譯為“致命弱點”。又如英語中的俚語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直譯的意思是“就像教堂中的老鼠一樣窮”,在漢語中也有與其相近的成語“不名一文”。而成語所表達的意思遠不如英語直譯顯得生動有趣,在處理此類翻譯時,教師則可引導學生注重對文化意象進行有效利用,不必對其進行意譯,而可進行直譯,以彰顯其趣味性。此外也有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與tower of ivory(象牙塔)等源于西方文化的意象都已在國內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面對此類意象,教師更應引導學生進行直譯,以保證自身翻譯的完整性。
在完善教學內容環節,精準定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平衡點尤為重要,在找準平衡點后,進一步對語言實現靈活運用,達到既能忠于原著又能適應漢語文化背景目標,以此推進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目標。
綜上所述,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高校英語課堂的文化導入勢在必行,不僅能夠促進我國英語人才能力的全面提升,而且可以增強我國的國際化發展。當前我國高校在進行文化導入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很大程度限制著我國英語課堂的文化導入。面對這種情況,高校英語教育方面的專業人員可以通過優化頂層設計以及評價體系、建設高質量教師團隊、完善教學內容,加速我國高校英語課堂的文化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