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芃 長江日報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以傳播速度快、豐富的信息源、時效性、互通性優勢在較短時間內成了人們生活、工作、學習非常重要的媒介,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經濟發展,將社會帶到了一個共享新時代?!盎ヂ摼W+”背景下,傳統媒體傳播方式已無法滿足當前人們多樣化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通過新媒體平臺獲取所需要的學習、新聞等不同的信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新媒體傳播發展前景較好,但是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具備優勢的同時,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所以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促進新媒體傳播平臺的進一步發展成了當前社會關注的重點話題?;诖?,本文通過對“互聯網+”背景下新媒體傳播規律、優勢、劣勢進行分析的基礎之上,探討未來發展趨勢,希望為我國媒體傳播行業更好發展提供些許參考與借鑒。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不僅為行業生產管理帶來了較大的便利性,而且改變了人們的消費及生活方式。方便快捷、較大的信息量促進了人們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很多上班族、學生都沒有太多的時間參加娛樂活動,所以,為了能夠確保用戶在較短時間內接收到所需的信息,新媒體傳播過程中就需要不斷優化平臺建設,基于用戶需求,突出個性化特點,使每個用戶都能夠通過新媒體平臺找到需要的信息以及關注點,進而將自我觀點充分表達出來,及時接收信息,而這也是傳統媒體傳播方式無法相提并論的。在借鑒傳統媒體傳播優勢的基礎之上,新媒體傳播結合受眾實際需求,針對性的篩選內容,并通過科學技術手段創新傳播方式,在不斷調整以及優化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而實現更好的發展。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手機、電腦、筆記本已經普及,而這些智能工具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較大的信息量吸引著用戶,進而使得人們對這些工具產生了較強的依賴性。所以隨著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對于信息時效性的需求也日益明顯,人們希望及時接收到最新的信息,在對這些信息內容進行閱讀時也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紙質版。目前我國很多大規模信息網絡平臺,為了能夠增強用戶黏性,獲得用戶信任,開始實時轉播視頻以及音頻,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用戶高時效的接收信息,通過此方法吸引用戶,使越來越多的用戶樂意通過網站瀏覽不同的信息,提高了網站知名度及影響力。因此,新媒體傳播過程中,涉及的各個平臺要想增強市場競爭力,就要在獨立平臺基礎之上突出個性與特點,體現人性化服務。
如果站在時間視角下來說,新媒體信息不管是傳播還是接收,都能夠在幾秒內完成,這也充分體現了新媒體傳播較強的時效性優勢。而新媒體實時傳播功能主要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受眾才能及時獲取到相關信息,與傳統媒體相比較,新媒體傳播過程中信息制作流程簡單易操作,后期制作時間節省了,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時效性。受眾通過新媒體平臺可以輕松查閱信息,及時了解當前最新的時事要聞,借助智能手機、新聞APP、數字化的報紙、微博、抖音、公眾號等多種渠道收集整理信息,不僅操作簡單,而且方便快捷,隨時隨地可以完成。新媒體傳播中時效性較強的優勢,在直播平臺便能夠充分體現,信息即時性傳播到受眾那里,例如微博直播、抖音APP、快手APP等直播平臺,主播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中實現無時差信息傳播。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中能夠安裝不同類型的APP軟件,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信息傳播模式。傳媒媒體信息傳播時,傳播者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受眾只能被動接受信息,主動權喪失。即使受眾對信息有看法、想法,希望能夠快速反饋到信息制作者那里,中間環節較多,需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而且極易出現信息傳達失誤等問題,進而導致受眾反饋未及時處理。但“互聯網+”背景下新媒體傳播過程中,以受眾需求為依據,將主動權歸還于受眾,每個人既是信息接收者,同時又是信息發布者、傳播者,多重身份,實現了信息相互共享與互動。新媒體互動性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被開發及運用了,博客、貼吧評論功能便充分體現了新媒體強大的互動性,直至當今社會,新媒體互動性已經習以為常。例如在微博中,傳播者發布某一帖子或信息以后,其他受眾可以通過評論的形式留言,也可私信進行交流;還可瀏覽、評論、轉發、點贊、關注自己喜歡的話題。除此之外還有抖音,用戶直播過程中,便能夠和粉絲進行互動,即時回答粉絲提出的疑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順暢,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新媒體強大的互動功能。
在傳統傳播方式中,多使用的是口口相傳、面面相道的模式,而形式很難將信息保存下來。但新媒體傳播主要是以“互聯網+”為基礎,構建了具備超級鏈接功能的網絡,其中涉及了豐富的信息資源,例如圖片、視頻、文字以及音頻等多種內容,通過互聯網實現了即時上傳、保存。超鏈接中有檢索功能,受眾可隨時搜索,同時還可以儲存,而這也是傳統媒體無法達到的,在互聯網快速發展進程中,對于報業無疑是較大的挑戰,逐漸向著市場化發展,優勢也在新媒體沖擊下被弱化,受眾群體流失嚴重。所以報業也開始進行革新,朝著數字化、移動化方向邁進,而融媒體便是此過程中的成果,電子報紙、新聞APP應運而生。在互聯網的支持下,新媒體的優勢越來越突出,并且在媒介行業占據了主導地位。微信、微博、手機APP等成了受眾信息接收主要渠道,這主要歸功于其存儲及記憶功能,平臺中收錄了海量信息資源,具備了較快的傳播速度,不會受到時間空間局限性,這些信息在制作、傳播、再傳播、再制作中被保存下來,受眾隨時可以查閱。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新媒體傳播給予了每個人發言的權利,網絡環境下人人都是信息制作者、發布者、傳播者、接收者,信息自由發布,受眾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聲音被無限放大?;ヂ摼W傳播中海量信息、較快的傳播速度、地域性的打破等優勢,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信息質量降低,真實可靠性缺失,謠言越來越多。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在較短時間內借助網絡平臺傳播至全球各個角落,關于疫情的言論越來越多,一些非法分子借助新媒體平臺制造了恐慌,發布了一些虛假信息,從中非法獲利。
由于基于“互聯網+”背景下,新媒體傳播打破了時間、空間局限性,強大的互動性功能,受眾各抒己見,不同的聲音在平臺中出現,將毫無關系的個體聯系在一起,開放的環境下,信息發送中極易出現扭曲事實情況,引發網民不良情緒。個人、團隊加工以及炒作原始信息,造成了信息內容失去了真實性,人肉搜索事件頻繁發生,而很多事件并非網絡中所曝光的那樣,大多數事件在經核實以后有虛有實,制作者最初的想法是批評那些存在道德或者違法行為的人,但是網友“炮轟”的對象中使一些無辜之人受到了牽連。人肉搜索是對他人隱私權的侵犯,越來越多受眾開始關注這些事件以后,在不斷傳播、加工過程中,信息用途出現了扭曲。
互聯網在我國的普及是在80年代后期,而新媒體出現時間并不長,發展前景卻非常好。當前新媒體傳播已經成了信息主要傳播渠道,特別是年輕人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老年人、農村群體稍有落后,雖然最近幾年老年人也開始接觸到新媒體,但是也只是簡單的瀏覽、觀看一些網絡信息及視頻,對于互聯網使用方法并不了解,不知道如何登錄互聯網,所以互聯網新媒體平臺強大的功能性很難在這部分群體中體現出來,為此這一群體便成了信息接收“弱勢群體”。例如當前不管是淘寶購物,還是美團外賣等平臺都是基于互聯網發展起來的,需要通過網絡下單形成購買行為,而一些網絡折扣活動、優惠促銷都是在平臺中進行的,所以“弱勢群體”日常生活中很難接觸到這些。
在互聯網背景下,新媒體發展處于信息爆炸時代,受眾所接收的信息來自四面八方,渠道非常廣,涉及領域也較多。很多受眾信息接收并無具體目的,無法形成系統化。比如受眾在網絡新媒體平臺中搜索新聞要件過程中,查找到的信息數量非常龐大,而且內容也越來越趨于分散化。很多完整的信息被傳播者、制作者進行了分類、分解,呈現在受眾面前的只是信息某一片段。受眾利用生活、工作、學習閑暇時間獲取的信息,不僅時間較為分散,而且信息并不完整,極易導致碎片化的信息出現,不僅會對群體傳播效應帶來不利影響,而且降低了受眾獨立思考能力。
在“互聯網+”背景下,新媒體傳播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發展,由最初的復制、粘貼、吸收、加工,再到后來的不斷優化、創新,可以說是質的飛躍。新媒體傳播技術在整個過程中呈現出來的是螺旋式提升,基于通信以及互聯網技術,在購物、休閑娛樂、閱讀等不同方面增加了功能,集生活、學習、工作于一體,逐漸向著產業融合方向發展。而微博、微信等創新性社交軟件的出現,更是為新媒體傳播提供了較好的平臺。所以在未來幾十年內,新媒體傳播會實現與社交軟件的高度融合,資源優化配置,優勢互補,推動技術朝著新的方向發展。
在“互聯網+”背景下,新媒體傳播過程中涉及的內容也越來越多,由最初的娛樂性信息逐漸向著經濟化、政治化、文化等層面轉變。不管是多種多樣的小說,或者是風格迥異的電影、音樂,還是蘊含豐富文化色彩的相聲、小品、話劇等,都能夠在新媒體平臺觀看,受眾足不出戶便可以觀看到自己喜歡的內容。公交車上、家里、學校、公司等各個場所都可以通過移動手機下載的APP搜索到想看的節目,不僅與受眾生活緊密相連,而且文化娛樂生活更加豐富,同時引導受眾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
在“互聯網+”背景下,新媒體傳播由視頻化逐漸向著直播化轉變,特別是在線視頻服務的出現,使得受眾在媒體消費習慣方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將會通過網絡渠道收看電視節目,有線電視業務實現了普及,早期都是通過電視節目在線收看,后來通過原創視頻發布了解信息,而現在網絡直播成為主流,以其較強的互動性特點,解放了民眾話語權,直播平臺生活化、娛樂化、同質化、低俗化傾向明顯,在未來發展中,需要政府加大對直播平臺、視頻發布的管理力度,通過合理引導使這些平臺正面作用充分發揮。
在新媒體傳播中,受眾是非常重要的主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年輕人成了新媒體傳播中的主導力量,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關注到新媒體,并且加入了使用浪潮中,而且現在很多老年群體使用新媒體的意愿越來越強烈,這也充分說明了與年輕群體相比較,新媒體傳播中老年群體增長空間是非常大的。老年人通過新媒體中的社交軟件與子女交流,瀏覽平臺中視頻學習舞蹈、健身操等,換言之,新媒體傳播過程中其工具性、社交性、情感性等諸多層面優勢已經被老年人所接受,也使得越來越多老年人生活更加豐富,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當前很多中老年人駕馭新媒體的能力有限,并且自信心不足,所以這就需要在互聯網發展過程中,新媒體傳播相關服務要適當向老年人傾斜,此方面發展前景還是非常不錯的。
互聯網是科學技術重要的產物,而新媒體則是在互聯網環境下應運的新興事物,與傳統媒體相比較,新媒體傳播具備其明顯優勢,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具有雙面性的,新媒體傳播同樣也是如此,優劣勢共同,所以這就需要新媒體傳統過程中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彌補不足,在傳播技術方面要緊跟時代步伐,體現時代性特點,傳播內容要越來越豐富,傳播模式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傳播主體也要由原來以年輕人為主導逐漸向全年齡段邁進。新媒體傳播雖然對傳統媒體造成較大的沖擊,但是其無法完全代替,傳統媒體也并不會因此而消失,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所以新媒體傳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依然需要在傳播技術、傳播內容、傳播模式、傳播主體方面進行優化與創新,開辟更好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