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劉國鈞先生學術思想的薪盡火傳*

2022-02-18 06:06:09吳稌年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圖書館研究

吳稌年

(江南大學圖書館,江蘇無錫 214122)

學術思想如何更好的傳承,這是一個永恒的學術研究的課題。 在傳承中如何不斷創新學術思想,這是學術研究不斷與時俱進、向前發展的根本之路。在圖書館學界對前輩的學術思想傳承過程中,研究劉國鈞先生學術思想的薪盡火傳,是其中重要的組成之一。

至今,對劉國鈞先生的學術思想研究和傳承者,其主體是先生的學生。 劉國鈞在解放后一直堅持在圖書館學教育一線,他對青年學生關懷備至,充滿期望,無論是在校生還是函授生,都一視同仁,耐心啟發與指教。 當學生中一些人在人身經歷中遇到坎坷時,他就循循誘導,解除其思想顧慮和包袱,無論是在課堂教學、批改作業,還是指導論文寫作,總是仔細認真,一絲不茍,一字一句,甚至連標點符號都嚴格要求。 在畢業典禮上,他寄語學生:“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要努力奮進,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1]。 劉國鈞一生堅信,樹立為圖書館事業服務的思想是第一位的,在1962 年對圖書館基本功的討論中,劉國鈞就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認為關于基本功問題,“應當具有樂于服務的精神和善于服務的技能。 這是最根本的東西”[2]。 劉國鈞寄語學生要努力奮進,不斷貢獻,充分體現了他對學生樂于服務的精神和關于服務的要求與厚望,他一生也踐行著這個信念,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審之余,他仍然堅定信念,“按時上班,埋頭進行大量的有價值的資料翻譯工作,填補了粉碎‘四人幫’后,參考借鑒外國先進的圖書館技術資料的空白”[3]。 在他以身作則、獻身于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精神鼓舞下,經劉國鈞辛勤澆灌的林木成才,桃李芬芳。 經劉國鈞的學生李明華在我國圖書館界深具影響的著作中的統計:包括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 周年,成都東方圖書館學研究所出版的由張德芳、金恩暉主編的《圖書館學論叢·個人自選集》及《中國當代圖書館界名人成功之路》《現代圖書館學理論》一書中列舉我國第3 代圖書館學者的主要代表人、《圖書館學百科全書》中的“著名人物”條目等的統計,劉國鈞的學生占據著其中的半壁江山,包括:周文駿、盧子博、倪波、邵國秀、趙世良、張琪玉、張樹華、吳慰慈、史永元、徐文緒、陳源蒸、雍桂良、丘峰、侯漢清、李明華、劉啟柏、陳光祚、肖自力、杜克、金恩暉、潘寅生、沈迪飛、辛希孟、朱天俊、鐘守真、徐引篪、賴茂生等,與此比肩者如李嚴、鄭如斯、李紀有、孟昭晉、李修宇、朱建亮、鄭偉章、王錦貴、肖東發、段明蓮、王余光等人[4]。

1 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傳承

劉國鈞學術生涯中發表的首篇圖書館學論文,即是關于圖書館性質問題的研究。 他十分重視圖書館學理論研究,在20 世紀30 年代,《圖書館學要旨》成為我國圖書館界最具中國特色的理論專著之一,書中構建了圖書館學體系。 50 年代,又以經典之作《什么是圖書館學》一文,開啟了我國圖書館學理論研究第二次高潮。 早在60 年代,劉國鈞和他的學生周文駿等人,共同探討研究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周文駿在“要素說”的基礎上,提出了“矛盾說”的觀點,成為提出“矛盾說”的學者之一。 80 年代,周文駿又提出了“交流說”,吳慰慈則編著出《圖書館學概論》(與邵巍合作編著,1985),以后,該書多次修訂出版,成為新時期很有影響、富有特色的圖書館學基礎理論教材。 金恩暉則主編《圖書館學引論》(1988)一書,成為《中國圖書館學自學系列叢書》中的一種。 書中通過剖析圖書、圖書館、圖書館學這三方面內容,通過歷史的、現實的、縱向的和橫向的研究,闡述并構筑全書框架,使之更適合于相關人員的自學。 倪波、潘寅生、鐘守真等人參加編寫《理論圖書館學教程》(1986)一書,并由倪波負責統稿。 該書由11 所高校及單位有關圖書館學專業教師集體編寫而成,試圖作為高校圖書館學專業本科教材,為我國圖書館學基礎理論課程的教學作出了貢獻。1999 年,徐引篪、霍國慶合著的《現代圖書館學理論》一書,以其耳目一新之態而出世。 我國圖書館學第三次理論研究高潮的主要代表人之一的黃宗忠為該書寫序時,表達出了他少有的對該書的喜愛,他在收到該書稿時“心中特別高興,因為已有多年沒有見到這樣比較系統的圖書館學理論新著了。 這是作者在世紀之交和千年之交之際送給中國圖書館界同行的一份厚禮”[5]。

2 圖書館自動化研究的承繼

劉國鈞晚年注重于對國外圖書館(學)發展現狀與趨勢的研究與介紹,大力譯介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機讀目錄,劉國鈞是我國圖書館自動化的先驅,中國機讀目錄的開拓者,他的《1965 年以來美歐圖書館學論文簡介》《“馬爾克”計劃簡介——兼論圖書館引進計算機問題》《用電子計算機編制圖書目錄的幾個問題》《馬爾克款式說明書資料匯譯》以及許多沒有發表的有關圖書館自動化、機讀目錄研究的文章,構建起了豐厚的研究基礎,推動了我國圖書館自動化建設和機讀目錄研究的進程,推動實現劉國鈞理想的重要人物之一的是他的學生沈迪飛。 沈迪飛自70 年代中后期就參加有關圖書館計算機自動化的科研工作,并于1979 年發表《談談我國圖書館應用計算機的起步問題》,因其對圖書館計算機自動化研究具有的理論與實踐的能力,后被文化部聘任為“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ILAS)”研制總工程師。 該項目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聯合國發明之星獎,全國有800 多個圖書館采用了ILAS[6]。 他主編或參編《圖書館自動化應用基礎》等8 部著作。 為及時推進機讀目錄的研究,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和北京大學圖書館合編《圖書館自動化資料匯編》(1981),及時介紹劉國鈞的“馬爾克”計劃簡介,選輯了有關美國MARC 的研究資料,包括沈迪飛的《連續出版物的CODEN 代碼》等。 1991 年11 月在深圳通過了“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ILAS)的部級鑒定。 該項目獲鑒定委員會的高度評價。 為推廣應用,培養人才,沈迪飛主編了《圖書館自動化應用基礎》一書。 書中總結國內外有關圖書館自動化的經驗,尤其注重國內圖書館自動化的實踐經驗,系統地闡述了實施圖書館自動化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我國的圖書館自動化建設提供了一種模式,并以實踐為主,以便從事圖書館自動化工作或對這一工作有興趣者的參考與借鑒。 “本書是在由文化部批準建立的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研制組三年多的研制工作和一年半對17 個圖書館推廣工作進行總結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7]。 這一系統的廣泛推廣,為我國90 年代圖書館自動化快速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1980 年,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情報學教研室開出“圖書館現代技術課程”之一的《圖書館自動化原理》課程,其目的是“使學生們能夠基本了解在圖書館工作實現計算機化的過程中各主要系統的設計原理,為將來投身于計算機在圖書館中應用的研究與試驗打下基礎,為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8]。

3 接棒中國書史研究

劉國鈞開創了解放后中國書史領域的研究,并取得豐碩成果。 1952 年他出版《可愛的中國書》,1955 年出版《中國書的故事》。 該書用科普的方式,向世界介紹中國圖書的發展歷史,被分別翻譯成俄、英、德、法、阿拉伯文等語種,在世界上廣泛傳播。 與此同時,劉國鈞還在國內報刊上介紹中國書的歷史,大力開展科普活動,如《書是怎樣生長起來的?》(圖書館通訊;工人日報6 連載,1953)、《造紙和印刷術——中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兩大貢獻》(人民中國,1954)、《對〈略談唐代版刻〉一文的幾點意見》(劉國鈞、林子青,人民日報,1961),有關中國古代書籍制度史話(光明日報5 連載,1962),及一些被選入論文集的相關文章,并出版《中國的印刷》(1960,1979)、《中國近代書籍史話》(1972)、《古籍制度談》(1979)等。 1956 年,劉國鈞的《中國書史講稿》(初稿)油印本由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油印成冊,供1956 年級學生上課之用。 1958 年劉國鈞著的《中國書史簡編》正式出版,這是一部學術性著作,標志著在我國高校開設中國書史課程、對其進行教學和學術研究的條件已成熟。 1962 年出版《中國古代圖書館事業史》(初稿)。 該書署名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劉國鈞是主要編著者,《中國書史話》一書,香港上海書局分別于1962、1968、1976 年多次出版等。 劉國鈞對中國書史的研究,為他的學生承繼并取得較好的成績。

對于劉國鈞中國書史研究的承繼相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教研室。 為了繼續更好地開設中國書史課程,為學生提供課堂知識外,有重點地引導學生的課外閱讀。 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目錄學教研室于1980 年編輯《中國書史參考文選》的論文集。 該論文集分古代部分,包括早期的中國書、寫本書等6 篇、印刷術和印本書10 篇、我國古代書籍裝幀制度的演變2 篇;近代、現代部分,包括我國的早期報紙、現代印刷術的傳入與利用、黨領導下革命書刊的出版與發展等14 篇。 這些資料的結集,為當時我國查找資料困難的學生及有興趣的愛好者及學者,提供了史料。 其二,個人的傳承,以鄭如斯、肖東發等為代表。 1982 年,由劉國鈞著、鄭如斯訂補的《中國書史簡編》再版。 該書于1958 年首次出版,曾在1964 年和1980 年兩次由日本學者譯成日文,介紹給日本讀者。 由于圖書事業的發展和考古上的新發現,需要對中國書史的研究進一步向廣度和深度進發,“劉先生一直希望對這些資料繼續進行收集、整理,要我對《中國書史簡編》進行修改和補充”[9]。 從中可見劉國鈞對自己學生的殷切期望和主動提攜之精神。 鄭如斯沒有辜負先生的期望,他在充分尊重先生成果的基礎上,對現有的資料和考古新發現中的一些問題作了補充,對一些內容和文字作了必要的校訂和刪改,“我還在第八章原三節的基礎上續寫了第四節——1958 年以后我國圖書出版事業的發展變化,以略補這段時間上的空白”[10]。 這是直接將師生的具體成果融為一爐的薪盡火傳的佳話。 1987 年,鄭如斯和肖東發合編出版《中國書教學參考文選》《中國書史教學指導書》,這是專門針對新興事物“廣播電視教育”而編制的。他們在更廣泛地承繼中加快培養新時代的書史研究人才作出了貢獻。

4 接力圖書館史研究

劉國鈞歷來注重用歷史的方法去研究學術問題。 他在中國圖書館史的研究方面,突出地體現出了提攜學生、共同研究,并多作指導的特征,從而將學術承繼問題的入口提前至對學生的培養、教育期。1959 年,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第4 期上發表《我國十年來的圖書館事業》一文,此文即由劉國鈞、關懿嫻帶領學生曾浚一、金恩暉、朱育培、邵國秀、張玉藻、葛仁局和潘維友合寫。 他們較早地開展現代圖書館史的研究。 《五年來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和成就》(圖書館,1964(3))則由劉國鈞、張樹華、紀國祥合寫,《我國圖書分類法發展的情況》(圖書館學通訊,1959(12))則由劉國鈞和史永元合寫。《我國十年來的圖書館事業》一文的初稿寫成于1958 年,后由北大圖書館學系黨總支決定將中國圖書館事業史的研究列入1959 年的科研重點項目。1958 年8 月,“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1957 年級圖書館事業史小組”署名的《中國圖書館事業史講稿(初稿)》油印本(20 余萬字)作為圖書館事業史的教材。 劉國鈞大力支持該項工作,他進一步編印出了《中國圖書館事業史參考資料》(供學習參考用)。該資料集共收43 篇文章,附錄9 篇。 “這些文章主要是概括性的論述;它們合起來,在大體上,提供中國圖書館事業史的一個輪廓”[11]。 1960 年,又對《中國圖書館事業史講稿(初稿)》進行重新編寫,于8 月完成《中國近代現代圖書館事業史》的工作,并鉛印出版。 全書約42 萬字,成為這一時期對我國圖書館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劉國鈞在這一過程中,始終起著引領和主導作用。 他那嚴謹的、一絲不茍的學術研究的作風,為參加該項目的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憶。 同時也培養了他們對圖書館史研究的興趣。 其中,邵國秀在以后的工作中,對甘肅圖書館事業史的研究,成為她學術研究的主要方向,撰寫了一批較有影響的論文,如《甘肅省文獻資源現狀的分析研究》(1990)、《辛亥革命以前甘肅的藏書事業》(1992)、《民國時期甘肅的圖書館事業》(1992)、《甘肅省地方志考略》(1994)、《甘肅省圖書館藏敦煌寫經題錄》(1999)等,編有《中國西北稀見方志續集》等。 朱育培對人物、類書有研究的體會,其中《論圖書館的歷史分期及其形態特征》(1995)一文,從農業社會與古代圖書館的形成、發展及其形態特征;工業革命與西方近代圖書館的形成、發展及其形態特征;信息社會與現代圖書館的形成及其發展趨勢等方面,闡述了“圖書館從古到今均以社會信息交流的中介物而屹立于世”[12]的思想與規律,在圖書館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金恩暉則主要對人和事的回憶,葛仁局對《大公報》《申報》的簡介,張樹華則將中國圖書館史的研究作為主要方向,相繼發表一批較有影響的文章,如《中國“前圖書館學”的發展及有關文獻》(2012)、《80-90 年代我國圖書館事業的全面發展》(2009)、《新中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一次浪潮——記“全國圖書協調方案”及其協作、協調活動》(2009)、《新圖書館運動中的圖書館教育思想》(2007)、《從劉國鈞先生的“圖書館學五要素”談起》(2007)及對近代圖書館史研究的一些文章。 2008 年,她又與張久珍等人合作編著《20 世紀以來中國的圖書館事業》一書。 周文駿和王紅元合編《中國圖書館學研究史稿:1949 年10月至1979 年12 月》(2011)。 這些成果,從圖書館史研究方向承繼了劉國鈞等前輩的學術思想,并在新的歷史時期加以發揚光大。

5 檢索語言的傳承與創新

圖書分類法的研究,是劉國鈞學術生涯中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在他的學術生涯中,至少發表20余篇圖書分類法方面的論文,出版3 部具有較大影響的專著:(1)自20 世紀20 年代中期開始,劉國鈞研究圖書分類問題,發表多篇重要文章,如《四庫分類法之研究》(1926)、《中國現在圖書分類法之問題》(1927)等,通過理論研究和現實社會需求的研究,編著出具有代表意義的《中國圖書分類法》。 這些研究成果,在我國近代圖書分類法研究中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2)50 年代投入到創建具有中國圖書館統一的圖書分類法研制中。 這一時期他的成果中較有代表意義的如《關于新中國圖書分類法的一個基本問題》(1953)、《俄羅斯聯邦文化部通過蘇聯新圖書分類法的基本序列》(1959)、《我國圖書分類法發展的情況》(1959)等。 他在為創建中小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和大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的過程中,積極地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這一時期他所出版的《圖書怎樣分類》(1953)一書,奠定了我國圖書分類規則的基礎。 (3)投入到更廣泛的情報檢索語言的研究。 在我國情報事業初起之時,對情報檢索語言的選用和如何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情報檢索語言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這一時期,劉國鈞發表了較有代表性的成果如《科技資料分類法》(1959)、《分類、標題和目錄》(1962)、《分類法與標題法在檢索工作中的作用——在檢索方法座談會上的發言》(1962)等。 這些成果,對推進我國情報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劉國鈞在這一時期發表的《冒號分類法簡述》(1957),以及《現代西方主要圖書分類法評述》(1964 年成稿,直至1980 年出版),為創建我國具有中國特色的情報檢索語言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劉國鈞教授是我國近代圖書分類學的奠基人之一”[13]。 他在后期有關圖書分類學的思想和情報檢索語言方面的研究,拓寬了我國以后在這些研究方向的思路,并為他的一些學生所發揚。 如史永元深受劉國鈞學術思想的影響,有50 年代就發表了較有影響的《對“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分類法評介”一文的商榷》(1957)、《關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在分類法中集中歸為一類的意見》(1957)。 1959年,劉國鈞與史永元合作發表了《我國圖書分類法發展的情況》一文。 是文概括地介紹了我國建國后10 年圖書分類法的發展情況,由此以史實為依據,找出了我國圖書分類法發展的必由之路:“即編制一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全國統一的圖書分類法的時機和條件,都已成熟了”[14]。 這一合作成果,對以后史永元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80 年代,史永元總結了劉國鈞的圖書分類學術思想,并進一步投入完善中圖法的學術研究中去,發表了如《淺議正確認識圖書分類的特殊性(或本質)——關于修訂〈中圖法〉第二版的一些想法》(呂賢如,史永元,1985)、《也談〈中圖法〉的“0”》(1986)。 他通過我國在20 世紀后期編制圖書分類法的過程進行了反思,發表了《圖書分類法編制中幾個值得反思的問題》一文。

我國首屆圖書館學研究生侯漢清,先后師從劉國鈞和關懿嫻。 自1980 年至2018 年,侯漢清被CNKI 收錄的論文(包括合著)達189 篇,出版著作(包括譯作)近10 部。 1987 年以來,主持或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橫向合作項目多項。 他在分類法研究和情報檢索語言的研究中為我國的學術界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分類法與主題法結合的成功嘗試——分面敘詞表》(1980)、《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方法概述》(譯,1983)、《談圖書館學與情報學的“一體化”》(1982)等許多文章,這是侯漢清學術生涯早期發揚劉國鈞分類主題一體化的學術思想的進一步深入研究。 《中文搜索引擎分類體系兼容互換工具的設計》(侯漢清、薛春香,2003)等的研究,則將檢索語言的應用拓展到了計算機網絡環境條件下的應用。 《馬克思主義在中外圖書分類法中的列類研究:演變和進展》(侯漢清、黃建年,2009)一文,闡述了中外分類體系在處理馬克思主義文獻時呈現出的5 個特點,提出了我國具有國家標準性質的中圖法至今仍未走出國門的問題,并提出了以后修訂中圖法可以注意的4 個方面,以使我國圖書館學為世界的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60 年來情報檢索語言及其互操作進展:1949-2009》(侯漢清、劉華梅、郝嘉樹,2009)一文,對我國60 年來圖書分類法的編制修訂情況和特點進行總結和概述,對近30 年來的主題詞表的研制進行統計分析,闡明其發展的狀況、水平和存在的問題,并回顧了我國情報檢索語言互操作的進展。

張琪玉于1954 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他把劉國鈞曾研究的提高檢索效率的問題作為主要研究方向,把分類法、主題法的本質屬性加以提煉,概括為“情報語言學”,在國際上首創該門學科[15],并大力推動情報檢索語言向計算機化的道路發展。張琪玉最早開設情報檢索語言課程,1981 年發表了《情報檢索語言大綱》一文,該文較為詳細地列出了情報檢索語言的基本問題、各種情報檢索語言的原理、編制方法、性能及文獻分析標引等方面的各種問題要點,并于1983 年出版《情報檢索語言》一書,創建了情報檢索語言學理論體系。 隨著圖書館界自動化的發展,張琪玉很快就關注情報檢索語言的自動化處理研究,如《自然語言與人工語言對立轉換——情報檢索語言走向自動化之路程》(1996)、《分類法主題法一體化自動標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995)、《自動抽詞與自動分詞》(2002)、《概念分面組配型自動分類系統》(2003)等。 隨著因特網的快速發展,張琪玉又將關注點引入因特網的自動分類的研究,發表了《因特網大眾分類法——一種獨創的分類法》(2005)、《因特網大眾分類法若干問題的探討》(2005)等。 以張琪玉等為核心的學者,大力“探索他們影響情報檢索效率的規律和提高檢索效率的途徑,并以此建立情報語言學這一新的分支學科”[16]。 這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成果,為中國圖書情報界爭得了榮譽。

6 編目理論與研究的承繼

劉國鈞對編目理論和實踐的研究,與對分類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同步,并且都以金陵大學圖書館為實踐基地。 從1925 年下半年起開始研制中文圖書編目規則,并在初稿草成后立即應用于金陵大學中文圖書編目工作,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找出解決辦法,不斷修訂。 至1928 年發表《圖書目錄略說》一文。 是文闡述了我國圖書編目的發展、功用及各種款目類型與特征,闡明了我國歷史上都采分類目錄,從理論上進一步厘清了分類法與編目法的不同,它成為劉國鈞編制中文圖書編目條例的理論基礎。1929 年,劉國鈞編制的《中文圖書編目條例草案》正式發表。 該草案奠定了我國近現代中文圖書編目條例的基礎。

中文圖書編目亦是劉國鈞學術研究生涯中的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他發表了有關編目研究方向的文章有20 余篇,出版編目方面的著(譯)作近10部。 在20 世紀20 年代中后期,他的主要成果以《中文圖書編目條例草案》(1929)為代表。 該草案在我國圖書編目領域享有盛譽。 在30 年代,他的圖書編目的主要成果是譯經錄、佛典錄,他用編目理論和實踐與文史哲中的一些研究領域相銜接,產生出了深具文史哲內涵的成果,成為圖書館界學者研究這方面內容的代表人物。 進入50 年代,劉國鈞在編目理論方面的成果主要由2 方面組成:(1)大力譯介蘇聯有關編目理論與實踐的論著,以作我國編目工作和理論研究的參考與借鑒。 (2)通過目錄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出版代表性著作《圖書館目錄》(1957)。60 年代,劉國鈞在圖書編目研究方向上的重點又放在圖書館目錄體系的研究與探討方面,深入研究分類目錄與主題目錄的特征,提出分類目錄與主題目錄進行分類主題一體化的方法與途徑。 進入70 年代,根據國外的發展趨勢,他又將主要精力放在圖書館計算機編目與機讀目錄的介紹上。 這些內容形成了我國現代豐富的中文編目的理論與實踐知識,指導著后學前進的方向。

李紀有在圖書編目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傳承劉國鈞的編目思想,為了規范對目錄名詞的釋義,發表了《圖書館目錄名詞簡釋》(1982)一文,這些解釋都由兩部分組成,前面是概念的表述,后面是較為詳細的解釋,以供讀者進一步理解與深入學習之用。 進而出版了《圖書館專業基本科目名詞解釋》(李紀有等編,1984)、《圖書館目錄學習指導書》(1986)、《圖書館目錄教學參考資料》(李紀有、宋繼忠編,1986)等。 為了指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目錄課程,他發表了《如何學習〈圖書館目錄〉》(1986)一文,并出版了《圖書館目錄》 (李紀有、沈迪飛、余惠芳編著,1982)。 是書由李紀有在歷次講義的基礎上聽取了各方面的反映意見而編寫:“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主要參考了劉國鈞等同志編的《圖書館目錄》和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與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合編的《圖書館目錄》兩書”[17]。 是書具有我國傳統編目方法向自動化編目轉型中的承繼特征,考慮到我國當時編目工作還以手工為主,因此主要內容仍是介紹傳統的編目理論與方法,同時相應介紹機讀目錄編制的原理與方法,作為帶有研究性的方法介紹。 以后根據課程需要,又出版了《圖書館目錄》(李紀有、余惠芳編著)一書。 是書是在1982 年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館目錄》教材基礎上,根據我國《文獻著錄總則》等國家標準重新編寫的,書中從章節安排到內容都作了較大的變動[18]。

朱天俊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加強了自我思考,他從《對于列寧的“馬克思主義參考書目”的初步研究》(1957)一文起步,進一步開展《鄭樵目錄學思想初探》(1978)的研究,在此基礎上,針對目錄學的起源、內容與發展3 方面,闡述了目錄學本是致用之用的觀點,并提出:“我們研究目錄學不要局限于圖書館服務,要擴展到整個人文科學,甚至各門科學”[19]。 他針對目錄學在“困惑與沖突”中的發展狀況,及時撰寫了《目錄學研究中若干問題的思考》(1992),認為要突破固有觀念,加強目錄學理論建設,使目錄理論能系統化地建設;聯系學術文化,深入傳統目錄學研究,從中汲取養分;適應社會需要,發揮應用目錄學的作用,再次強調“目錄學本是致用之學”之觀點;發揚歷史傳統,進行目錄學知識普及。 他對目錄學如何在新的歷史時代更好地發展提出了戰略性的思考,同時主編了《應用目錄簡明教程》(1993),“著重研究與總結古今整理與編纂文獻的經驗,并就提要、文摘、索引、書目、綜述、書評編寫的方法以及計算機在整理編纂文獻工作中的應用,作了系統的論述與介紹”[20],以更廣泛地適應讀者的需求,朱天俊堅持研究的中國目錄學是致用之學的觀點,厘清了目錄學的本質。

孟昭晉系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1960 年畢業生,參加編寫《目錄學概論》(1981,1982)一書。 在新的歷史時期,他較早地進行了目錄學教學法的研究,發表有《目錄學教學法芻議》(1982)一文,文中提出了目錄學概論課程的性質、任務及與相關課程的關系等問題的個人理解,以及解決目錄學和中文工具書使用法兩門課程有部分內容明顯重復問題的解決辦法和如何處理好目錄學與情報學課程關系的這一新問題的解決辦法,提出了目錄學學科體系與教材章節結構的完善問題,并提出兩種解決辦法的設想,促進了目錄學的宏觀的、理論的研究。 他較早提出了規范“導讀書目”名詞,在《目錄學教學法芻議》一文中,他就認為專業閱讀書目或與推薦書目一起,概稱為導讀書目[21],在《建立我國導讀書目體系的設想與建議》(1984)一文中,他認為當時我國圖書館界、書目界采用這一方面的名詞較為紊亂,“如推薦書目、學習書目、閱讀書目、選讀書目、舉要書目等等。我反復推敲后,建議大家使用導讀書目這一名稱”[22]。 孟昭晉作了較多的書評研究工作,如《“書評”與“書評索引”》(1989)、《書評史料兩則》(1987)、《書評界寄希望于圖書館——全國圖書評論工作會議側記》(1985)、《中國近代書評源流初探》(1991)、《中國書評史研究芻議》(1996)等,并出版《書目與書評》(2004)一書。 “他的研究緊密結合時代與讀者的需要,在全社會倡導人們多讀書,大興勤奮學習之風的今天,尤有重要意義”[23]。

7 結語

薪盡火傳,劉國鈞以其自身的認識和理解,在我國近代圖書館時期,主要是通過研究,大力吸收我國各個歷史階段中關于圖書館事業的理論與實踐中的精華,去除糟粕,發揚時代精神,以實際行動,在現實的學術研究中,發揚薪盡火傳之精神,在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圖書館學理論與實踐中作出了貢獻。 進入50 年代后,他更加注意對青年人的培養與教育,在學術研究中帶領和提攜青年人,將薪盡火傳之精神落實在實處,落實在他學術生涯的中晚期的整個過程中。 除了上述有關劉國鈞與青年學者合作的學術成果外,還有許多的合作成果,如:1955 年,北京大學圖書館學專修科圖書整理方法教研室編的《圖書館目錄編制法講義(初稿)》中的第一部分:圖書館目錄通論,其執筆人是劉國鈞,參加人是陳紹業、王鳳翥、鄭如斯,開始了對年輕人在編寫教材過程中的培養和提攜、學術與經驗的傳承。 1979 年,劉國鈞與鄭如斯合著的《中國書的故事》出版,以后在1983年的日文版、1985、1990 年的英文版、1988 年的德文版、1989 年的法文版等譯本中,都是如此。 1980 年出版的《分類目錄主題索引編制法》,由肖自力、李修宇、侯漢清編譯,劉國鈞校,1983 年,收錄在《中國現代科學小品選》中的《紙的發明》一文,由劉國鈞、鄭如斯合著。

為更好地傳承劉國鈞的學術思想,經侯漢清訂正譯誤、修潤文字后的《現代歐美圖書分類法的淵源》一文于1990 年正式發表,此篇成為我國研究歐美圖書分類史的經典之作,更是閃耀著薪盡火傳之光芒。 這一精神,又為后人繼續傳承。 1957 年2 月27 日,劉國鈞在北京圖書館訓練班上作了《圖書館學概論》之演講。 這一演講,與當時的《什么是圖書館學》一文共同構建了新時代圖書館學高潮的理論起點,其歷史意義不言而語。 “由于這篇文稿的油印本存在很多寫刻錯誤,我們可以推定它沒有經過劉先生的審核,是在課堂演講記錄的基礎上形成的文本”[24],為此,王子舟花費了大量精力,對此稿進行整理后發表于2007 年的《圖書情報工作》第3 期。

《莊子·養生主》曰: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25]。 薪盡火傳,劉國鈞“對事業始終不渝如蠟燭,對學術孜孜不倦如春蠶,對工作忠心耿耿如黃牛”[26]。 他留給圖書館事業的寶貴的精神和學術財富,值得人們永遠傳承。

猜你喜歡
圖書館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圖書館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12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時間重疊的圖書館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40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飛躍圖書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不卡在线看| 午夜天堂视频|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日韩a级片视频|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她的性爱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成人中文在线| 久久中文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成人国产小视频| 欧美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成人在线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Ⅴ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天堂网|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色老头综合网|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日本在线| 婷婷亚洲最大|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一级片|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久久一级电影|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欧美日韩专区| 天天爽免费视频| 一个色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她的性爱视频| 国产玖玖视频|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国产激情国语对白普通话|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综合网址| 国产视频欧美|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成人午夜网址| 国产自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欧美色亚洲| 午夜在线不卡| 国产色图在线观看| 欧美a在线|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