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靚儀
(廣西民族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0)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人類邁入了移動信息時代。移動網絡的實現使得各大圖書館的管理更為智能化、移動化。圖書館的信息服務也逐漸從傳統服務模式向移動信息模式轉換,尤其是4G和5G網絡的出現,更為便攜式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提供了新的平臺。誠然,將移動信息服務應用到圖書館的服務中去可以使讀者享受更為便捷的服務,然而,當前移動信息服務在運行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弊端。因此,研究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現狀和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被國內外廣泛認可和引用的移動圖書館定義是書生公司提出的:移動圖書館是指依托目前比較成熟的無線移動網絡、國際互聯網以及多媒體技術,使人們不受時間、地點和空間的限制,通過使用各種移動設備(如手機、掌上電腦、E-Book、平板電腦等)來方便靈活地進行圖書館各類數據信息的查詢、瀏覽與獲取的一種新興圖書館信息提供服務模式[1]。
目前,我國移動信息圖書館信息服務主要分為移動圖書館服務和移動信息服務。其中移動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主要有SMS,Wap,I-Mode,J2ME以及IDB;移動信息服務的模式主要有聊天服務模式、博客服務模式、微信公眾平臺服務模式、掌上國圖服務模式以及App服務模式[2]。就移動圖書館的服務模式而言,SMS模式是一種短信服務模式,各大圖書館主要是借助短信群發功能進行信息推送服務,例如推送圖書館新書動態、講座通知、圖書到期或逾期通知等[3]。Wap服務是眾所周知的無線聯網方式,即用戶通過移動終端設備(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連接上圖書館的Wap網站,并實現電子圖書期刊查詢、電子目錄檢索等功能[4]。I-Mode模式是一種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將I-Mode與移動圖書館的OPAC查詢系統相結合,可提供圖書查詢、續借、催還等功能[5]。J2ME是升級版的Wap模式,它可以完善Wap模式的不足,在Wap系統的基礎上實現功能性、交互性方面的提升[6]。將IDB服務模式運用到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平臺上,可提供電子書目信息查詢、個人借閱信息查詢以及在線預約圖書的服務[7]。對于移動信息服務的模式而言,聊天服務模式是指圖書館利用QQ、微信等聊天軟件,建立聊天群,從而建立圖書館工作人員與讀者用戶之間的交流平臺[8]。通過這個平臺,圖書館能夠更為方便快捷地了解讀者的需求和建議,同時對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建設也具有指導意義。博客模式是圖書館建立自己的博客后,在此博客上發布講座通知、新書預告、學術研究建議等信息[9]。與此同時,讀者也可以通過博客評論的方式將自己的心得、感受、意見、建議等記錄在評論區。這種博客的方式可以提升讀者的參與度和圖書館的知名度。微信公眾號模式是指圖書館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打造一個微信公眾號,并在這個平臺上發布文字、圖片、語音等各種信息,從而使讀者能夠及時、高效地掌握圖書館的信息動態[10]。掌上國圖服務模式是集短消息服務模式、移動終端在線閱讀模式、移動定位服務、移動數字圖書館服務為一體的圖書館移動服務[11]。在這個服務模式下,讀者可以在線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獻資料,享受更為先進的信息服務。 App服務模式是指圖書館根據本館的特色定制一個移動設備應用軟件,讀者在智能手機、移動平板設備上下載安裝這個軟件后,可獲得圖書館最新的信息資源[12]。
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是傳統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發展與延伸,是利用無線移動網和多媒體技術對讀者實行遠程服務。這使得讀者在線查詢書目、文獻傳遞書頁、在線資料獲取成為可能。然而,當前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中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目前,雖然各大圖書館爭相從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向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轉換,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的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建設仍處于起步和測試階段。有些圖書館僅僅建立了圖書館官網,對此進行信息發布并作為主要信息服務方式。這種僅依據官網進行信息服務的方式顯然是不理想的,存在信息發布不及時、信息服務方式單一、信息積壓等問題。此外,技術水平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信息服務的建設,例如信息服務的建設必須依據大數據平臺,那么如何建設和完善大數據平臺從而實現更高水平的信息服務,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偟膩碚f,這種尚不完善的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勢必會影響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質量。
在大數據技術不斷普及的今天,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也要依據大數據技術平臺。存儲在大數據平臺的數據一經泄露將會給客戶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例如:若黑客利用外部代碼托管網站盜取用戶個人賬號,查詢、收集這些資料獲取讀者個人隱私信息并利用讀者賬號登入圖書館信息服務系統,將版權書籍進行隨意分享,會擾亂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正常秩序。此外,某些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平臺上的部分功能需要用戶充值付費才能實現,當黑客獲取了那些充值用戶的ID后,將會給該類戶用帶來個人信息和個人財產的雙重損失,從而降低該類用戶對移動圖書館的信任度。
移動圖書館這一新興產物可以說是一夜之間悄然而至并迅速走紅的。它出現之突然,創建前缺乏調研且并未與讀者進行溝通,未了解過讀者的真正需求。目前,大部分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僅限于圖書借還、報紙雜志訂閱、圖書館講座會議公示等,并未形成以讀者用戶為中心的個性化服務或定制服務;移動圖書館在數字化閱讀形式和內容資源方面也比較單一,未能實現優化讀者用戶體驗、推進移動圖書館信息資源的交流與分享、考慮讀者的社交性需求、增加客戶黏性等。另外,對于讀者的意見方面,大多數圖書館對讀者意見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未能依靠QQ、微信等聊天系統建立雙向互動平臺,積極記錄讀者用戶的反饋意見。
移動信息服務在國內移動圖書館中的普及率不高。據調研,國內排名前20的高校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普及率為35%,國內排名前20的公共圖書館普及率為45%[13]。即使開通了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對服務的穩定性、內容的時效性也關注甚微。大部分圖書館只對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開通感到滿意,并未考慮其服務的效果。就移動圖書館的推廣宣傳而言,我國相當一部分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僅僅滿足于建立一個圖書館官方網站或在微信平臺上建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并未對移動圖書館的全部功能進行詳細解釋和分享,以至于部分用戶僅僅會使用其基本功能,如借閱圖書、在線閱覽書刊等,對其他功能不甚了解。
針對圖書館信息服務的不足,如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建設不完善、讀者的個人隱私存在隱患、缺乏對用戶需求的了解、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普及率低且推廣不足,提出了以下的對策。
構建移動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有助于提高讀者用戶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效率。然而,各大圖書館信息服務還存在著許多不足,其中,移動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和技術水平這兩方面問題尤為突出。就移動圖書館的服務內容而言,移動圖書館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注重打破形式主義,真正從本質上構建一個全方位的線上圖書館,增加移動圖書館的功能,如查詢圖書館開放時間、電子文獻下載、紙質圖書查詢等功能。此外,還需要及時更新網站信息,做到信息不積壓,便于讀者更為快捷地查詢最新的圖書館資訊。從提高移動圖書館技術水平方面來說,應當注重在傳統的SMS模式和Wap模式下,采用新的技術手段,將技術的重點放在移動客戶端和掌上移動技術上,如電子圖書閱讀器、平板電腦等。
加強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方面個人隱私的保護,就是加強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依據的大數據平臺的用戶隱私保護。就避免大數據平臺信息泄露、保護用戶隱私而言,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來完善大數據技術。第一,相關領域的管理者需要重視信息設施的建設工作,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對信息系統以及信息設施進行檢測和維護,保障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轉,同時重視信息設施的實時更新,對于老化的信息設施及時淘汰,減少對信息數據使用的影響。另外,也需要針對自身經濟運行和發展現狀,制定針對信息系統的應急措施,突發事件一旦發生,應及時預警,并做出反應,保障信息使用的安全。第二,對已有的信息技術,如加密技術、防火墻等,平臺管理者需重視這些技術的使用,減少黑客、病毒的入侵,確保信息數據在日常經濟運行中的應用效果。
實現以用戶需求為中心,不僅需要在構建移動圖書館前進行調研,了解讀者用戶需求,還需要對讀者反映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落實。例如: 將能提供24小時文獻傳遞服務的共享服務體系作為信息服務建設的核心,并采用元數據整合技術將期刊、報紙、會議記錄以及中外文圖書有效融合到信息服務系統中,實現移動終端全面搜索和便捷的文獻傳遞服務,極大地提升了讀者的用戶體驗;將實體圖書館的位置信息融合到移動圖書館中,利用定位技術、全景地圖技術,將實體圖書館與讀者用戶的物理位置相匹配,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多與其所在地有關的移動信息服務。如在移動圖書館系統中提供圖書館位置導航服務,主要包括:圖書館每層樓的位置及圖書分類信息、閱覽室自習室的向導、用戶所在位置周邊的公共交通路線等;此外,還可以利用圖書館的全景地圖技術,以3D全景的方式瀏覽圖書館的內景,給用戶提供身臨其境的體驗;廣泛利用二維碼技術,在移動圖書館下載文獻的界面插入一個對應二維碼,讀者通過移動設備終端識別該二維碼可以獲取與此文獻相關的信息資源,如音頻資源、圖書背景介紹等;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定制服務,如利用大數據追蹤技術,以讀者用戶的搜索關鍵字頻率為依據,向讀者推薦相關文獻或可能感興趣的圖書期刊。
2009年,美國高校的移動圖書館普及率已達到75%[14],與美國便攜式數字圖書館相比,中國移動圖書館的普及率并不高[15]。因此,要提高我國移動圖書館的普及率,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加強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平臺與其他技術公司的融合。移動圖書館功能的多樣性依靠館內技術人員可能難以實現,在此情況下,若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平臺與信息技術公司或資源豐富的數據庫供應商合作,那么給讀者提供更為強大的移動信息服務的同時,還能夠借助數據提供商的數據資源增加在線書刊的內容,給讀者以全新的閱讀體驗。其次,政府或有關機構應加大對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投資。作用于移動圖書館上的信息服務受制于資金,如果圖書館本身經費不足,最新的技術軟件和文獻資料將無法被購買,從而造成網站更新滯后、信息服務功能不全等問題。最后,應加強對移動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培訓。移動圖書館工作人員業務知識的缺失也是造成移動圖書館普及率不高的重要原因。移動圖書館人員的業務素質直接關乎讀者的用戶體驗,例如:若讀者進入移動圖書館的客戶服務界面并向工作人員咨詢與圖書相關的問題,在這一情況下,若工作人員回答模棱兩可、業務知識不熟悉,勢必會給用戶留下不好的印象,削弱移動圖書館的服務效果。此外,就加強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推廣而言,除利用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擴大各大圖書館的知名度外,還應當從豐富信息資源內容方面入手,使得內容方面緊跟潮流,并在移動圖書館用戶界面上增加評價、分享、轉發等功能。另外,各大圖書館還應結合自己的館藏特色提供電子信息資源,并提供視頻、音頻等更為多樣性的特色信息資源。
在信息化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傳統圖書館向移動圖書館轉化已成為必然趨勢。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移動圖書館普及率并不高。這是因為大部分移動圖書館的建設仍然處于初創和測試階段,信息服務的建設不完善。這就需要從服務內容和技術水平兩方面完善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建設。提升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也是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重要方面,將移動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與二維碼技術、GPS定位系統以及3D全景技術相結合,從而給用戶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此外,就保護用戶隱私而言,應定期對系統進行升級和維護,并利用現有的加密、防火墻等技術減少黑客、病毒的入侵。只有了解現階段我國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現狀,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措施,才能提升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質量,在實現“隨時隨地閱讀”的同時,更好地推進現代化智能化移動圖書館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