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進入“十四五”以來,鄉村人口對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正在由數量紅利轉變為質量紅利。這意味著,國家對鄉村人口素質提升有更高的期待,鄉村學前教育也被賦予了更重要的責任。鄉村幼兒從“有園可上”到“上好園”,是政府工作的重點,也是人民的期盼,更是鄉村幼師奮斗的方向。
高層次、高水平的鄉村學前教育對幼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現實中鄉村幼師隊伍建設及保教質量還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比如大部分幼師流動性較大,很多幼師在園本課程教研、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家園溝通等方面的專業性明顯不足……推動鄉村幼師發展之路困難重重。
2019年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情況的報告顯示,按每班“兩教一保”標準測算,全國幼兒園尚缺52萬人;截至2018年底,全國258萬專任教師中,有超過200萬的幼師為非在編教師。這些情況,在鄉村幼兒園尤為突出。由于城鄉經濟發展存在差距,鄉村幼師待遇普遍偏低;由于培訓機會較少,幼師的專業能力明顯不足;由于“幼師就是保姆”“幼師就是帶孩子的”等錯誤定位幼師角色的觀念大量存在,幼師的社會地位較低;由于編制難以落實,幼師職業認同感較低……
盡管如此,依然有一群群可愛的鄉村幼師踩著芬芳的泥土,披著晶瑩的露珠,每天清晨準時張開懷抱迎接從鄉村小路飛奔而來的孩子們。他們堅定地守望鄉村教育,奉獻著無悔的青春。
只有構建起與鄉村發展相適應的幼師隊伍,才能讓每個鄉村幼兒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讓每個鄉村家庭都能真正獲得學前教育發展帶來的益處。如何幫助鄉村幼兒園走出“招人難、留人難”的困境?如何激發鄉村幼師潛在的教育能量?如何引導鄉村幼師利用鄉土資源構建特色課程?本期聚焦,我們圍繞鄉村幼師發展的關鍵問題進行探討,以期為更多鄉村幼教人和熱心鄉村教育事業的從業者帶來溫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