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莉

“五育融合”是在新時代“五育并舉”基礎上,以提高孩子全面發展為目標,對五育中不同領域的內容、知識、思想等,以適合孩子發展的方式有機融合為一體的教育過程。“五育融合”對學前教育具有明確的指導意義,上海市嘉定區黃家花園幼兒園以“五育融合”精神為指引,重新梳理園所現有的“美好”體驗課程,滲透“五育共生”的關系,實現“美好”課程的系統性、教育性、融合性和體驗性,讓課程滋養幼兒,最終實現“五育”共美。
德育滋養向心力。幼兒園一日生活皆課程,我們通過升旗儀式、談話活動、節日教育等,讓“德”潤物無聲地進入孩子們心田。
比如,結合大班“我是中國人”主題,我們充分利用幼兒園升旗儀式,每周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輪替,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做一次升旗手,用莊嚴的儀式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百育德為先”,我們要用好幼兒園這塊教育陣地,讓孩子們的心靈得到真、善、美的滋養。
智育啟發學習力。幼兒園的智育體驗活動打破了課堂的限制,帶著孩子們在社會、在生活中思考并探索。我們追求的不只是知識,更希望孩子們在積累知識的過程中開闊視野,養成主動學習的意識。
比如,我們將項目化學習引入班級,基于孩子們的日常需求開展探究。整個學習活動從孩子們的興趣點和年齡特點出發,以孩子們為主體,引導他們自主學習,逐漸養成自主探索的品質。
體育激活原動力。除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以外,體育的魅力還在于釋放天性、提高心理素質、激發對生活的熱愛之情。秉承趣味性、教育性的原則,我們開展了豐富的體育活動。
比如,幼兒操節展示。操節是園所體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是園所文化的一部分。每月我們會開展操節評比,并為表現優秀的班級頒發流動紅旗,推動園所形成良好的運動氛圍。在操節展示過程中,孩子們體會到了團結的力量。
美育喚醒創造力。對于孩子而言,創造是一項自然、自發并充滿樂趣的活動。培養孩子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是我們開展美育活動的目標。
比如,美術館之旅活動。幼兒園附近的“秦古美術館”是孩子們日常看展的固定場所。展廳中陳列了700多件作品,包括非遺藝術、繪畫、書法和攝影,定期會有不同主題的藝術展。每當有作品展出時,孩子們就會在教師的帶領下開啟徒步美術館之旅。“戰疫筆墨,點亮星燈”畫展記錄了2020年不尋常的戰疫時光,孩子們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可以感受到美好的時代精神。
再如,我們利用園所的BOE電子屏、走廊等資源,開展了不同主題的幼兒繪畫藝術展。比如“愛上海”幼兒樂高作品展,“變廢為寶”親子制作展示,“我的校園”幼兒彩繪墻……主題豐富的藝術展有力地推動了孩子充分地感受美、積極地創造美。
勞育提升生活力。學前期的勞動教育強調的是“自我服務”,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基本的生活能力,讓孩子們感知勞動的樂趣,愛惜勞動的成果。
比如,每年的五一勞動節前夕,在教師的帶領下,孩子們會尋找班級、校園、社區的最美勞動者。孩子們細心觀察,了解勞動者的工作內容,送上自己的勞動祝福。此外,我們會開展勞動榜樣故事分享會,由孩子們講述身邊勞動者的故事、家長介紹社會勞模的故事,使孩子們在分享、交流、傾聽中體會勞動的偉大。我們鼓勵孩子真實體驗完整的勞動過程,豐富勞動經歷,從而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在“五育融合”的體驗活動中,我們要不斷挖掘“五育融合”即“全面發展”的價值,讓幼兒園活動、課程真正為孩子的發展服務。如此,“五育融合”才能真正推進“幼有善育”的落實。
責任編輯:陳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