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輝
(南京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江蘇 南京 210014)
籃球專項學生是學生群體,他們具備較高的籃球技術能力和出色的身體素質,在訓練和比賽中往往比職業遠動員或是業余籃球愛好者更容易出現運動損傷。所以及時發現專項學生損傷類型和損傷原因,為了更好地避免運動中的損傷,調查研究顯得尤為關鍵。
但是籃球運動畢竟是一項競技綜合性的運動,參與這樣的競技運動會增加運動員受傷的可能性和風險。隨著青少年生活和籃球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和提高,籃球運動員在參加籃球運動過程中發生運動損傷的可能性和概率逐步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了當前我國青少年籃球運動的健康發展。而運動損傷對學生的傷害和影響也涉及多方面,既不利于運動員和學生的日常生活,也可能對學生籃球運動的心理表現產生負面影響,這將嚴重影響運動員和學生參加訓練和籃球比賽的連續性,不利于其運動成績的連續性和提高,運動損傷將直接導致體育知識和技術水平的嚴重下降。特別是對于參加籃球專項的運動員學生,掌握和幫助學生了解一定的青少年運動技能損傷的知識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有效預防籃球運動中可能產生的各種傷病,保障了我們的學生和運動員可以正常的進行參加籃球訓練和參與籃球比賽。
高校是后備體育人才的儲備基地,為人才培養提供了保障,對于籃球專項學生給予很大的重視。目前對于高校學生運動損傷部位和原因的研究頗多,但研究南京體育學院籃球專項學生的文獻期刊很少,所以本研究將此作為切入點,通過研究南京體育學院籃球專項學生在籃球運動中運動損傷部位、損傷場所、損傷原因分析并且有針對性提出相應措施,為有效減少校外籃球運動的傷害,保證籃球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和依據。
根據表1可以看出,其中分別有16和21人對運動損傷知識有較好的和一般的了解,分別占總數的32%和42%,然后是很了解和不了解的學生分別占總數的10%和12%,最后對于損傷知識較不了解的學生占比最少。南京體育學院籃球專項學生對運動損傷知識的了解處于中等程度,但還未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

表1 南京體育學院籃球專項學生對運動損傷知識了解情況(N=50)
從表2可以發現,通過同學或朋友的交流了解居于首位,占總數的42%;其次是教師講解,占總數的26%,然后是閱讀相關書籍,占總數的20%;通過電視廣播了解的人數最少,僅占12%。通過和同學或朋友交流,教師的講解和閱讀相關書籍獲取對運動損傷的認識是主要認識途徑。南京體育學院籃球專項學生對損傷知識了解的途徑過于單一,導致對損傷知識掌握程度不深刻,形成片面的認識,加大了損傷發生的可能性?;@球專項學生經常參與籃球運動,而通過同學朋友交流獲取的損傷知識不一定十分準確專業,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出現認知偏差。

表2 籃球專項學生對籃球運動損傷認識的主要途徑(N=50)
由表3可以清楚的看出南京體育學院的籃球專項比賽學生的損傷大多頻繁的發生在籃球專項比賽、訓練及其他課外活動中,其中在籃球專項比賽中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占比最高為44%。主要原因是在籃球專項比賽中學生對抗運動強度激烈,不能充分的了解和保護自己;其次在課外訓練中運動員發生課外損傷的概率也很高為40%,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課外訓練中為了幫助學生突破自己的運動極限量,往往都會超負荷進行課外訓練,因此課外活動導致學生運動損傷的發生概率也比較大,并且訓練的隨意性也較強,缺乏訓練的科學性和正確合理安排學生運動量。在學生參加較激烈的課外活動時大部分的學生都容易被忽略,但是在準備課外活動的階段,由于在身體的生理機能和身體心理上的準備都不充分下就馬上準備參加較激烈、運動負荷較大的體育比賽就很容易一起受傷。

表3 南京體育學院籃球專項學生所發生運動損傷的場合進行調查(N=50)
籃球運動主要的目的就是通過一種手腳協調相互配合的運動來完成有難度的傳球或者是無難度傳球技術的動作,其中籃球運動員通常具有快速、激烈的運動特點,要求籃球運動員經常需要大幅度地降低自己身體的重心,經常需要處于屈膝的狀態,重心基本在腰部和兩腿之間,在整個籃球運動的過程中,腰部和兩腿作為支撐著人體肌肉和重量的一個整體中心和支柱,起著重要的支持和帶動作用,同時籃球運動需要運動員的肩臂部和手部的配合來完成。
通過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南京體育學院籃球專項學生在包括頭頸部、肩部、胸部、手臂、手腕、指關節、腰部、大腿、膝關節、小腿、踝關節、足部、其他等均可能患有不同類型和程度的肢體關節損傷。其中特別是踝部和指部損傷的機率最大,占總人數的76%和56%,其次也就是膝關節和手臂的損傷較大,分別為48%和26%。詳細情況請參見運動員下表(表4)。

表4 南京體育學院籃球專項學生損傷部位分布(N=50)
籃球運動中發生的損傷類型有很多,主要類型包括有雙膝關節韌帶肌肉拉傷、韌帶關節肌肉拉傷、關節扭傷、挫傷、扭傷、擦傷、撕裂性拉傷、關節脫位等。
其中最常出現的損傷是扭傷,占總調查類型最多,占調查總人數的72%;其次最多的是挫傷,占調查總人數的52%;肌肉拉傷和擦傷大約占調查總人數的48%和46%;韌帶拉傷大約占總調查受傷人數的42%;關節的扭傷大約占總調查人數的24%;韌帶撕裂和關節脫位大約占總調查受傷人數的8%和4%;其他損傷大約占總調查人數的10%。具體情況調查表如下(具體參見調查表5)。

表5 籃球運動中出現的損傷類型(N=50)
根據表6所示,急性損傷在南京體育學院籃球專項學生中發生率最高,總共有31人,占總數的62%,其次是慢性損傷,占30%,亞急性損傷人數最少,僅占8%。

表6 南京體育學院籃球專項學生所發生運動損傷的病程(N=50)
急性損傷是指一次力量的作用下產生的損傷且能迅速呈現癥狀。在急性損傷中,南京體育學院籃球專項學生發生踝關節和手部最多,損傷類型分別為扭傷和擦傷。其中男生踝關節扭傷最多。脛骨,腓骨下端的關節面與距骨滑車一起組成踝關節,因為滑車關節面生理特點是前寬后窄,當腳跖屈時,滑車較窄的后部進入窩內,踝關節松動且會極度內翻導致距腓前韌帶和跟腓韌帶損傷。男生由于自身力量大加上籃球場地不平整,在進行運動、變向、急停、起跳落地時沖擊力過大動作不穩,踝關節過度內外翻情況更嚴重。并且慢性損傷的人數也占一大部分,這也從側面反應出籃球專項學生對發生一些輕微的損傷之后并沒有過多的去關注,而是任其自然地恢復,這也使慢性損傷發生的潛在原因之一,運動損傷后的運動康復也就顯得十分的重要和關鍵了。
運動前的準備體育活動的主要作用其實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四肢和神經系統的活力和協調性,使得身體充分的活動開,肌肉和韌帶都是可以充分的拉伸開,準備這些活動也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充分發揮自身的體育運動素質和技術,通過問卷調查也許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準備不充分損傷占很大的一方面,占到了56%,這說明南京體育學院籃球專項學生很大一部分損傷原因是出自自身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而沒有做好準備活動更容易連帶造成其他的損傷發生,因此在解決籃球專項學生運動損傷這一問題上,教練員和學生必須十分重視并且安排固定時間進行準備活動。準備和活動時間應該充分,將準備運動部位的各個肌肉和關節都活動開,科學的安排準備時間和活動可以給廣大學生身體帶來生理和機能上的鍛煉和提高也同樣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肌肉和運動關節損傷。
由調查研究可以發現南京體育學院籃球專項學生由于技術動作不熟練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比例占到了42%,這說明大部分的學生在技術動作方面掌握的算是比較熟練,但也有少部分學生技術動作不熟練,因此籃球基本功的教學和練習顯得尤為關鍵,現在學生往往追求花哨動作而不注重基本功的練習,這也導致技術動作不熟練,從未造成運動損傷的發生。學生在進行籃球訓練或者參加籃球比賽中經常出現的一些技術失誤或者動作不熟練也可能會給學生造成嚴重的運動損傷,因為體育籃球運動本身是一項需要學生全身協調和配合的體育運動,對于每一個人的身體反應速度,四肢協調和配合都需要有很高的技術要求,如果在籃球運動中某一個小的環節或者動作出現了失誤,很容易給學生造成嚴重的運動損傷。
Jacomella等[12]的研究證實sdLDL-C的水平與冠心病的風險呈明顯的相關性。Zhang等[13]的研究也證實了sdLDL-C的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性。由此可見sdLDL-C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強危險因素之一。
由調查可知超負荷運動造成籃球專項隊員運動損傷的比例最高,并且占到了64%之多。當學生在自己的身體無法承受最大運動負荷以外的情況下進行體育訓練或者體育比賽,也是很容易就會引起學生的運動關節損傷的。學生進行過度的最大負荷運動會對于肌肉的力量、肌肉的耐力、動作的靈敏度、身體協調等諸多各個方面都造成明顯的下降,當我們身體的不足力量可以為學生維持我們的運動時,就可能會直接造成了肌肉拉傷、關節扭傷等。如果是發生了肌肉拉傷,或是造成肌肉關節撕裂,恢復的時間和周期往往可能會較長。因此教練員必須時刻注意學生身體負荷情況,適當安排訓練強度和訓練內容,并且每周訓練量需符合學生身體承受符合量之內才可。學生自己也要注重身體機能的恢復,不能在身體處于超負荷狀態下進行運動,這樣會更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造成運動損傷的成因還有許多,本次調查還出現了著裝不當、身體疲憊、精神不集中、等方面的成因。詳細如下(見表7)。

表7 籃球專項學生運動損傷成因分析(N=50)
從表7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平時不重視的原因也會引起運動損傷的發生。例如,在睡眠不足導致的身體疲憊和精神不振的情況之下,繼續參與籃球訓練和運動,身體的疲勞會使技術動作產生變形,這也就導致了運動損傷的發生。再例如,穿著不當,沒有在籃球運動訓練中穿著專業的籃球鞋,會導致我們的腳踝更容易的發生扭傷,不穿著運動服裝也會使我們的技術動作做不到位,發生拉傷等傷病。
加強籃球專項學生對運動損傷方面的知識,并且學校對專項學生可以開設運動康復相關的課程,使學生更深刻的了解不同損傷后的處理方法。在思想方面使學生對籃球運動有正確的認識,要公平公正、安全第一、紀律嚴明參加籃球運動。對一些經常出現的崴腳、擦傷、戳傷等損傷要有一定的醫學常識。對于發生運動損傷之后要十分重視,不能輕視傷病,令其自然恢復,要定期參與運動康復,佩戴專業的運動護具。
在籃球專項學生平常的訓練中要強調技術動作的準確性,錯誤的移動、跑跳、投籃、防守動作通常會造成損傷的發生,這就要求教練員在訓練中進行正確的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針對細節的處理要把握到位,隊友之間要互相監督,一起進行技術動作的改善。在訓練和比賽中要對籃球規則有充分的理解,要有提前預判傷病發生的可能性,減少因技術動作變形后而產生的運動損傷發生的概率。
高強度的負荷會造成機體疲勞,機體在疲勞狀態下,技術動作就會發生變形造成運動損傷,并且高強度的負荷會使學生的關節韌帶等部位承受過大的壓力。但是低負荷又不能起到有效的訓練強度,達不到訓練效果。所以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可以有效的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1)正確掌握一些運動損傷知識可以有效的減少損傷的發生,籃球專項學生了解運動損傷的途徑較少,學校缺少相應的課程的開展。并且在籃球運動中籃球專項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的部位常見于膝踝部和手指,這就要求學生在進行籃球運動前應該進行相應護具的佩戴,專項學生損傷類型主要是扭傷和挫傷,應當在訓練和比賽前進行一些繃帶打腳、肌貼保護等方法;
(2)籃球專項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的致病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有準備活動不充分、技術動作不規范、負荷強度不合理等,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嚴格把握訓練的每一個階段,確保訓練正常和安全的進行;
(3)加強安全教育和體育道德教育,教師要教育學生明確體育運動的目的和意義,充分了解籃球運動的特點,科學地安排教學步驟。根據學生的體質情況,循序漸進,區別對待。應要求學生自覺遵守競賽規則,提倡既打出水平,又賽出風格的優良球風嚴禁不講體育道德的粗野作風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