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 張忠璽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近年來各地大型商業綜合體的數量及規模都在不斷增加,在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但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由于大型商業綜合體自身結構特點、內部消防布置等諸多因素的限制,面臨的消防安全隱患遠遠超出普通的民用和商用建筑。同時,現階段這些大型商場對于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升,具體的工作方法也有待創新,這也使得商場本身存在較多的消防安全隱患,已經威脅到了商戶及消費者的安全。在這一背景下,探究符合大型商業綜合體特點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模式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大型商業綜合體內有不同類型、不同面積的商鋪,商鋪之間使用幕墻或裝飾墻進行分割。在商鋪裝修過程中,有些商家無視商場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隨意對防火隔墻進行大范圍的改造。例如,在店內裝修、裝飾時,沒有按照要求選購和使用耐火性、阻燃性較強的材料,為了降低成本選擇易燃材料,一旦發生火災事故,不利于火情的控制。另外,大型商業綜合體內還設置有若干防火卷簾門。但是有些商家將雜物堆放在卷簾門下,如果發生火災,防火卷簾門無法自動落下,也就起不到阻火效果。這些問題的存在增加了消防監管的難度。
大型商業綜合體內各類消防設施數量較多,常見的有報警類消防設施,例如,煙霧報警器、溫度報警器等,自動滅火類消防設施,如自動噴淋裝置、自動排煙裝置等。在一些使用年限較長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內,如果日常的維護、檢修工作不到位,這些消防設施極有可能因為年久失修無法正常發揮火災報警或滅火救火的作用。調查來看,在很多大型商業綜合體內,由于消防監督人員數量少,加上消防設施分布零散、數量過多,導致日常的檢修維護不到位,由此導致火災發生后部分消防設施難以發揮作用。
所有在大型商業綜合體內開店經營的商戶都應當樹立較強的消防安全意識,共同參與、一起維護商場內的消防安全環境。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有一些商戶缺乏強烈的主人翁意識,為了自己的私利,違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情況時有發生。例如,為了裝飾效果、吸引更多顧客,很多商家使用易燃性較強的木材進行裝飾,或者出于美觀將室內消防栓擋住。這些行為都會增加消防事故的發生概率,也不利于火災救援工作的開展,并且加大了消防監管的工作壓力。當然,不僅僅是商戶的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大型商業綜合體內的一部分管理人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或多或少存在消防監督管理缺位的問題,從而留下了諸多的消防隱患,成為大型商場消防監管工作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大型商業綜合體內商戶、客戶數量較多,在消防監督管理中也要充分考慮到不同人群的切身利益,因此,以人為本的原則也是開展消防安全工作必須要遵循的原則之一。例如,定期組織商場內的入駐商戶參加消防知識的宣傳與學習,或者是聯系消防隊定期開展火災模擬演練,讓商戶掌握火災發生后的應對技巧和逃生技巧,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事故。
分區控制就是將大型商業綜合體按照平面布局進行分區,每個區域至少安排一名主要負責人,統籌負責該區域內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堅持分區控制原則的目的有二:第一是明確責任分工。由于大型商業綜合體的規模較大,消防監管任務較重。因此容易出現分工不明確、相互推諉責任的情況。實行分工控制,明確了具體責任,避免了相互推諉扯皮,有利于消防監督任務的落實。第二是最大程度杜絕了監管漏洞。通過合理分區,保證將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各個角落、隱蔽部位全部納入消防監管范疇,從根本上杜絕了消防安全隱患。
大型商業綜合體的特點決定了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必須把日常檢查、火災預防擺在優先位置,最大程度降低火災的發生率。而一旦因為不確定因素引發火災,必須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搶救措施,在最短時間內撲滅火災,降低損失。因此,在消防監管中應當堅持防治結合的原則,做好事前預防與應急應對的兩手準備。
大型商業綜合體因為平面布局復雜、內部商戶眾多等原因,對消防監管工作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同時,由于部分商戶消防安全意識不強,沒有認真落實商場的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導致消防隱患較多,增加了消防監管的難度和壓力。基于此,探究適合大型商業綜合體的消防監管策略,無論是對保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還是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都是大有裨益的。
(1)防火分隔設施的檢查
防火分隔設施在防止火勢蔓延、控制火災損失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消防監督管理中,應當重點檢查防火分隔系統是否符合消防標準,評估能否發揮正常的作用。檢查防火卷簾門能否自動升降,以及卷簾門下有無雜物堆積,對于隨意在防火卷簾門下放置物品的商戶,應按照相關的消防管理條例予以處理。同樣,各個商戶之間的幕墻、裝飾墻等也必須使用耐火、阻燃材料。在一些運營年限較長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內,像防火卷簾門等消防設施,也很有可能因機械故障導致無法正常下落。對于這類情況,消防監管人員應立即上報,并由上級主管人員調配物資,及時維修、更換,保證防火分隔設施能夠在緊急情況下正常發揮作用。只有從嚴、從細地落實好消防監督檢查,才能第一時間發現并消除消防隱患,在大型商業綜合體內營造安全的經營環境。
(2)商戶內部裝修的檢查
商戶在進行裝修作業時,應當提前向商場管理人員進行報備。同時,商場的消防管理部門應做好現場監督和消防檢查。例如,對于商戶裝修使用的材料,除了要仔細檢驗是否具備合格證外,還要核驗材料的防火性能是否符合行業的標準或商場的規定。對于耐火性差的、沒有檢驗合格證書的,一律不得進場使用。另外,在裝修過程中也要履行好消防監督職責,避免出現偷工減料、違規作業的情況,消除消防隱患。在消防監督管理中,要采用突擊檢查的模式,對商戶的內部裝修以及消防設施配備情況進行核查。如果存在未經上報私自裝修的或者是消防設施配備不全、擺放不當的,應當依照相關規定對該商戶作出相應的處罰。在日常的消防巡查中,如果發現商場部分商戶未按照消防安全管理要求使用合格材料進行裝修,應當責令該商戶限期整改,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落實常態化檢查、監督機制,才能消除因為個別商戶裝修不合格、消防不過關而帶來的火災隱患,切實保障整個商場的消防安全。
大型商業綜合體內安裝了大量的消防設施,既有用于滅火、救火的消防栓、自動噴淋裝置,也有用于防止火勢蔓延的防火簾,以及用于火災報警的報警器等。保證這些消防設施都能夠正常使用,對及時發現火災隱患、第一時間開展撲救工作、避免火災損失擴大有積極作用。因此,在日常的消防監管工作中,應當將商場內部各類消防設施的檢查、維護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鑒于大型商業綜合體內消防設施種類多樣、數量較多,為避免發生檢查遺漏的情況,應當提前開展摸排調查,并做好維護計劃方案。在開展維護工作時,按照計劃進行,逐項檢查、分布維護,保證每一項消防設施都能夠維持在最佳狀態,在發生火災安全事故時能夠發揮應急救援的作用。若經過檢查發現消防設施無法使用的,應當及時上報并進行更換。以自動噴淋裝置為例,在火災發生初期能夠通過自動噴水達到控制火勢蔓延甚至是滅火的效果。而自動噴淋裝置長期不用會出現噴淋頭堵塞或管道無法正常供水的問題。在日常的消防設施檢查、維護時,要打開手動開關判斷該裝置能否正常出水。如果發現噴頭內有鐵銹等雜質,要及時清理,確保在火災初期能夠發揮噴淋滅火的作用。同樣,像樓道的應急照明燈、安全通道標志牌以及自動防排煙裝置等,也都是日常檢查、維護的重點對象。
(1)創新宣傳模式,增強宣傳成效
不同于普通的民用或商用建筑,大型商業綜合體往往具有消防隱患多、入駐商戶多等特點。要想做好消防監督管理,僅僅依靠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顯然不夠,還需要廣大商戶提高自覺性,主動參與到消防隱患的排查中。為進一步提高商戶的消防安全意識,應定期組織開展消防宣傳。例如,將每月的1號定為“消防宣傳日”,采用集中開展消防安全講座,在商場電梯、入口等處張貼消防安全宣傳條幅,以及向每一位商戶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真正落實好宣傳工作,保證取得理想的宣傳成效。另外,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消防模擬演練,邀請消防官兵現場講解商場內發生火災事故的應急應對策略以及安全逃生技巧等。除了線下宣傳外,也要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利用互聯網、新媒體開展線上宣傳。例如,把大型商業綜合體內的所有入駐商戶,全部加入一個微信群里。定期在群里分享消防安全知識,或者分享其他大型商場發生火災的警示案例,通過這種形式切實提高商戶的消防安全意識。通過做好消防宣傳教育,提高整體的消防安全意識,為消防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2)完善監管責任,消除消防隱患
在大型商業綜合體中,無論是商戶還是商場的管理人員,都應當樹立較強的消防安全意識,才能徹底彌補消防監督管理的漏洞。除了面向商戶開展消防宣傳和安全教育外,各級管理人員也應當立足本職崗位,切實履行好監管責任。推行防火責任分級制度,由商場總經理擔任一級消防責任人,除了組建并管理消防安全委員會外,還應監督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地實施。在總經理之下,將商場的物業經理、工程經理、運營經理等作為二級消防責任人,立足于各部門的具體職責,細分消防監督管理責任,既明確各自責任,又相互密切配合,共同維護好商場的消防安全。商場內的所有商戶負責人作為三級消防責任人,配合各經理的消防監管工作,嚴格遵守防火規定,從源頭上消除消防隱患。防火責任分級信息如表1所示。在明確責任分工后,各級消防責任人既要各司其職,做好職責范圍之內的消防安全工作,又還要加強上下級聯系,做好相互之間的協調,保證消防監督管理能夠有序開展,最大程度上消除監管漏洞,實現大型商業綜合體運營“零隱患”。

表1 大型商業綜合體的防火責任分級
相比普通建筑,大型商業綜合體對于消防安全的要求更加嚴格。做好消防監督管理,從源頭上杜絕消防安全隱患,對保障商戶的財產安全以及廣大消費者和經營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至關重要。針對以往消防監管存在的一些不足,應當在堅持以人為本、分區控制、防治結合等原則的基礎上,綜合采取防火分隔設施,做好商戶內部裝修檢查,采取防火責任分級機制,做好消防宣傳等措施,保障大型商業綜合體的消防安全和運營安全。
相關鏈接
商業綜合體,源自“城市綜合體”的概念,但是兩者有著明顯區別。商業綜合體,是將城市中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娛等城市生活空間的三項以上功能進行組合,并在各部分間建立一種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動關系,從而形成一個多功能、高效率、復雜而統一的綜合體。
城市綜合體是以建筑群為基礎,融合商業零售、商務辦公、酒店餐飲、公寓住宅、綜合娛樂五大核心功能于一體的“城中之城”(功能聚合、土地集約的城市經濟聚集體)。
外部特征
1、高可達性
位于城市交通網絡發達、城市功能相對集中的區域,擁有與外界聯系緊密的城市主要交通網絡和信息網絡。
2、高密度、集約性
高樓林立的景象,城市的標志;人口密度大,晝夜人口、工作日與周末人口,功能不同而形成互補。
3、整體統一性
建筑風格統一,各個單體建筑相互配合、影響和聯系;與外部空間整體環境統一、協調。
4、功能復合性
實現完整的工作、生活配套運營體系,各功能之間聯系緊密,互為補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