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興育
抗戰時期,大批學校、科研機構、工廠遷至西南。1938年3月,由北大、清華、南開大學組建的長沙臨時大學遷至昆明,定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5月,該校完成戰時使命,北返復員回到各自城市。西南聯大在云南辦學八年,不僅培養八千名學生,造就了大批優秀人才,還促進云南的文化生活。為挖掘這一豐富寶藏,筆者從2005年起一直在云南大學和云南省圖書館查閱當年報紙,收集整理相關資料。西南聯大的校園歌詠和書畫活動,是其中一項內容。

西南聯大關于本校學生劇團公演《野玫瑰》送請圖書審查委員會市政府戲劇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的函(云南省檔案館館藏)
西南聯大歌詠活動以校園為主,亦稱校園歌詠活動。1939年,西南聯大學生陳歐生、舒遠宏、霍來剛、龐炳安、湯君浦等,發起組織西南聯大歌詠團,1月18日晚七時半,在校開始習唱最新救亡歌曲。同年10月,又有一部分同學發起組織歌詠團,男女同學二百余人參加。27日下午七時,在該校北院第一大教室開成立大會,該團名“群聲歌詠團”,選定徐樹仁等為該團常務干事,練習抗戰歌曲“太行山”,邀請昆明市歌詠協會李家鼎先生領唱《義勇軍進行曲》,至十時余散會。
1940年3月28日晚七時,聯大音樂會在學校北院南食堂舉行,特邀請《漁光曲》作者任光及青年歌曲家郭克周親臨演唱。同時,開放世界名曲音樂唱片,參觀同學千余人。6月17日七時半,在學校南院,群聲合唱團請作曲家夏之秋演講并親自指揮合唱,并請蘇門答臘著名男高音黃源尹獨唱。8月15日晚,昆明廣播電臺播放由郭可諏先生指揮,聯大歌詠團演唱的抗戰歌曲。8月31日晚七時,昆明廣播電臺再次播放聯大歌詠團的抗戰歌曲。11月29日,昆明廣播電臺請西南聯大音樂教師劉振漢廣播獨唱。
1941年5月3日下午七時半,聯大學生自治會在新校舍圖書館,舉行五四青年節音樂大會,節目有60人混聲大合唱、女音混聲變聲四部合唱、男聲四部合唱、二重唱、大合唱等。
1942年5月1日晚,郭可諏指揮西南聯大歌詠團在昆明廣播電臺演播抗戰歌曲。
1943年,西南聯大組織聯音研究會合唱團,以此提倡音樂藝術,訓練音樂人才。5月29日晚七時半,西南聯大工學院聲管弦樂團在基督教青年會,主辦音樂系統演奏會,演奏名曲。10月31日晚,聯大工學院機械工程學會舉行唱片音樂大會。12月12日晚六時半,聯大音樂研究會合唱團在該校昆北食堂舉行團員聯誼會,節目有西班牙斗牛、夏威夷情歌妙舞、南非土人跳月等。
1944年9月,西南聯大、云南大學等高校學生組織大學合唱團,聘請趙沨為指揮,馬思聰等為顧問,以培養團員歌詠素質,提高校園歌詠水平。合唱團對團員進行讀譜、視唱、聽音、練耳等基本練習。11月,聯大另一學生組織——悠悠體育會發起組織悠悠歌詠團。
西南聯大還參與全市各類學校校園歌詠比賽,以此增強師生對校園歌詠的熱情,推動校園歌詠深入持久開展。1946年4月5日晚七時,昆明學生聯合會在云大升旗臺前舉行全市歌詠比賽。各組成績由當地歌唱家黃相泉、徐守廉和聯大張清常等先生聯合評定,西南聯大高聲唱歌詠隊獲大學組第二名。
西南聯大還大力扶植云南少數民族歌舞,為其公演提供贊助,擔任藝術指導,增強西南聯大歌詠活力。1946年5月,查良釗、倪中方等贊助云南圭山區彝族旅省學會主辦彝族音樂舞踴會。演出結束后,在省黨部禮堂公演,李廣田、費孝通、費克、聞一多與趙寶煦、蕭荻同學等任藝術顧問,使西南聯大師生與彝族同胞結下友誼。演出結束后,昆明文化界人士及西南聯大師生在西南聯大師范學院舉行歡送會。
西南聯大的校園歌詠,給昆明市民留下深刻印象,當西南聯大歌詠隊員復員返京時,昆明的歌詠愛好者依依不舍。1946年6月24日晚七時,昆明市歌詠團體以聯大同學離昆北遷復校在即,由青友、昆明、海嘯等歌詠團聯合發起,在云大至公堂舉行茶會,與聯大高聲唱歌詠隊等話別。
西南聯大不僅擁有國內一流的師資,也有享譽國內外的書畫大師。他們或成立畫社,或自辦畫展,或邀約書畫名家共同辦畫展等,活躍云南的書畫活動,為云南的書法繪畫增光添彩。
1941年,由西南聯大、云大兩校同學及本市愛好藝術人士組成的谷風畫社倡導的“勞軍畫展”發展為“全國勞軍藝展”,匯集成都、重慶、貴陽、昆明四市的作品,畫家們當場作畫,并舉行專題講座。為響應勞軍運動,谷風畫社于1942年3月12日,在省黨部舉行藝術展覽會,敦請名人周鐘岳擔任名譽會長,昆明市長裴存蕃擔任會長,積極征集作品,凡有藝術價值的中西繪畫、書法、金石、木刻、雕塑、攝影及實用藝術等作品均在應征之列。1942年4月27日晚七時,谷風畫社在云南大學會澤院第一教室舉行藝術講座,由徐悲鴻主講。講堂四壁掛滿佳作,由徐氏親加講析,堪稱別開生面。5月3日上午八時,聯大學生自治會請徐悲鴻在聯大講述蘇聯英美藝術界情形,并在圖書館展覽國畫三十余幅,觀者甚多。12月,經蔣夢麟夫人、梅貽琦夫人、繆云臺夫人、吳肖園夫人等積極籌備,陳立夫、蔣志澄兩夫人畫展于27日在巡津街42 號銀行協會舉行。
聯大唐蘭教授是古文字專家,著述宏富,在書法、詩詞、繪畫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他和嘉興籍朱振凡俱為考古及書畫名家。1944年1月14 至16日,兩人在武成路東口省社會處禮堂舉行書畫金石展覽,展出作品百余幀。
1945年5月5日,聯大陽光美術會舉辦圖畫展覽,展出油畫、水彩畫及木炭素描共一百余幅,陳列昆北食堂,展覽活潑生動,觀者絡繹不絕。
1946年2月18日下午,聞一多、洪深、楚圖南、夏康農、李何林、孟超、白澄、趙沨等多人,參觀畫家馮法祀在新中國劇社舉行的作品預展。馮氏系名畫家徐悲鴻高足,此次展覽作品,包括黔桂路工程及越、桂、湘、黔、滇、緬等戰區之風物寫生,內容極為生動豐富。參觀作品后,觀者即席舉行座談,發言甚為踴躍。
1946年2月底,聯大教授唐蘭、立法委員何遂聯合舉辦書展,展覽連日在工礦大樓舉行,前往參觀者極多。人們以唐蘭即將離滇,而其書法為名家所宗,紛紛定購,以作紀念。
西南聯大舉辦的畫展及其它書畫活動,促進了云南書畫的發展與交流,媒體評價其“喚起民眾對新時代的認識”“頗有動人之處,實為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