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發
摘 ?要:本文以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為指導,遵循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五個主要步驟:一是確定學習成果;二是構建課程體系;三是確定教學策略;四是自我參照評價;五是循序漸進的階段性成果。以此,對商務英語專業高職擴招生源實踐課程體系進行探索,以期提高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擴招生源的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學生高質量就業,為其終身學習以及職業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成果導向;高職商務英語;擴招生源;校企“雙元”;實踐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H319.3;F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2)02-0-03
高職擴招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的重要舉措,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機遇,將對我國教育發展產生重大影響[1]。為貫徹落實《關于做好擴招后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廳函〔2019〕20號)和《廣東省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粵教職〔2019〕34號)等文件精神,主動適應高職擴招后生源多元化、發展需求多樣化對教育教學的新要求,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現高質量就業。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商務英語專業聯合“深圳舒馬特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卡貝路貿易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同開展基于成果導向的高職擴招生源校企“雙元”育人模式改革研究,構建基于成果導向的校企“雙元”實踐課程體系,確保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2]。本文基于高職擴招生源學情,精準對接社會擴招生源的實際需求以及企業崗位用人需求和行業標準,能真正實現校企“雙元”育人,提高社會擴招生源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
一、高職擴招
高職質量型擴招的對象主要包含三類:應往屆普通高中畢業生、中職畢業生、社會考生(如農民工、下崗職工、退役軍人、新型職業農民等)。質量型擴招的本質是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擴大高職招生規模的同時,既降低入學門檻實施高職教育普及化,同時又不影響擴招生源的培養質量。自“職教20條”推行以及“雙高”計劃工程推進,高職教育已經開始從規模化、粗放型向高質量、精細化轉型,從而推動高職教育內涵式發展。從全世界范圍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后,高職院校辦學必然進入“寬進嚴出”階段[3]。由于高職擴招生源的特殊性,要保證擴招生源的人才培養質量,必須開展教學改革,針對不同生源特點,尤其是企業員工,分類編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采取彈性學制和靈活多元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組織和考核評價,加快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有序開展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4]。在師資團隊建設方面通過專項培訓培育、聘請企業的能工巧匠、社會力量兼職等方式建設高水平的高職擴招生源師資團隊,以確保擴招生源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
二、成果導向教育理念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簡稱OBE)由美國學者Spady最早提出,核心思想是由學校教育學生畢業后應當具備的適應未來、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實施主要涵蓋以下步驟:一是遵循“反向設計”原則,確定學習成果,基于學習成果反向設計課程體系、教學策略。二是遵循“正向實施”原則,依據學習成果、課程體系,運用教學策略開展教學實施,進行自我參照評價,循序漸進取得階段性成果。OBE理念“反向設計、正向實施”原則,都是以內外部主體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為基礎,根據需求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根據培養目標設計畢業要求,再根據畢業要求設計課程體系。因此該設計原則能充分體現社會擴招生源的學情特點以及行業企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培養企業亟需的高素質外語外貿技能型人才。此外,OBE理念持續改進原則強調動態優化課程體系,精準對接企業對高素質人才技能掌握的動態需求。
三、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擴招生源學習成果的確定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根據學生發展、家長和校友期望、政府和社會需求、職業教育發展需求、區域行業企業發展需求、學校定位和發展目標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由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學生經過學習后需取得的學習成果。由于高職院校擴招生源結構多元、年齡跨度大、學習基礎不均衡、學習訴求多樣,因此學生發展需求的調研顯得尤為重要。課題組為了全面了解商務英語專業擴招生源的學情,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征、學業水平、學習訴求,確保數據的全面性和客觀性,通過問卷星問卷網絡平臺,向廣東科學技術學院2019級、2020級高職擴招生源學生發放問卷,共收回問卷681份,其中有效問卷658份。調查結果顯示,在擴招生源來源方面,擴招學生企業人員占78.74%,其中商務英語專業擴招生源企業人員占比高達90.12%。在擴招生源學習訴求方面,調研組主要針對擴招生源的家庭情況、工作崗位、工作時間、學業水平及認知特點等方面開展調研,從調研結果顯示,擴招生源中89%的生源為半工半讀,專業課程理論教學采取線上教學方式開展的訴求占比為73%。因此,在學習策略方面,理論課程不能完全采用全日制普通在校生源線下教學方式,應充分考慮擴招生源的實際需求,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對于實踐課程的教學方式,69%的學生選擇了在企業以真實項目實操的形式開展實踐教學,只有11%的學生選擇了在學校實訓室操作實踐教學模擬軟件的形式完成。因此,擴招生源應將實踐課程教學內容與企業真實實操項目有機結合,在學校教師和企業導師的共同指導下開展校企“雙元”育人,在企業真實項目實操的過程中內化掌握實踐教學知識點。
四、基于成果導向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擴招生源校企“雙元”實踐課程體系構建
本研究以成果導向理念為指導,根據高職擴招生源的學情特點,遵循“反向設計、正向實施”原則,依據成果導向原則的五個步驟,首先確定學習成果,基于學習成果反向設計課程體系、教學策略,依據學習成果、課程體系,運用教學策略開展教學實施,進行自我參照評價,循序漸進取得階段性成果,將產教融合、1+X證書、課程思政等要素有機融入高職擴招生源實踐教學體系,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各教學要素的集聚效應,有效提高社會擴招生源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培養高素質外語外貿復合型人才,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新興產業可持續發展。
(一)基于學習成果“反向設計”原則,確定高職擴招生源學習成果
成果導向原理遵循“反向設計、正向實施”原則,明確以學生的學習成果為導向,制定清晰、明確的學生畢業時應達成的學習成果,即畢業要求(培養規格),以社會需求為依據設計畢業要求,以畢業要求為依據反向設計課程體系和教學環節,以畢業要求達成情況衡量教學工作和教師績效,以畢業生能力素質評價人才培養質量。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社會擴招所招收的學生基本上都是企業在職員工[5],具有較強的學習欲望和學習動力,迫切希望提升外語外貿技能和職業綜合能力。與普通招生的學生相比,社會擴招生源理論基礎較弱、實踐經驗豐富、操作能力較強、學習時間較為分散,亟需進一步提升職業崗位能力。針對擴招生源學情特點,廣科商英專業將學習成果聚焦于外語外貿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重點培養學生的涉外商務溝通與磋商、進出口業務操作、“互聯網+”貿易平臺運營、涉外商務營銷計劃制訂、外貿文書撰寫、國際展會交流等技能,使用布魯姆分類詞分類分層精準刻畫商務英語擴招生源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評價標準,準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是否達到專業畢業要求。比如能夠通過調查、識別、闡述和分析國際商務服務和對外貿易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創造性設計有效解決方案,并考慮政治、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等因素;能用英語進行外貿業務相關的商務活動等;能做到知(智)、情(美)、意(德)、行(勞)合一,基本上無差錯地制訂商務計劃,能用英語進行外貿業務相關的商務活動等。
(二)基于學習成果“反向設計”高職擴招生源實踐課程標準
根據學習成果反向設計商務英語專業高職擴招生源課程體系,制訂課程標準。將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需求、實踐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有機融合,遵循“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的設計原則,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務產業發展前沿,對接龍頭行業企業用人標準,根據企業用人標準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根據培養目標設計畢業要求,再根據畢業要求設計實踐教學課程體系。針對專業就業面向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務(即職業活動)鏈,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實踐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確保實踐課程教學標準精準對接崗位職業標準,在實施過程中校企具象檢驗實踐課程設置與產業需求的對接成效,完成商務英語高職擴招生源校企“雙元”專業課程標準制定,使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果與行業企業需求相匹配。比如外貿業務員典型工作任務之一是外貿客戶開發,要求的知識、能力、素質分別為:外貿客戶開發英語語言技能和商務技能(知識)、開展外貿業務磋商(能力)、吃苦耐勞、開拓精神(素質)。
(三)基于學習成果“反向設計”高職擴招生源實踐教學體系
基于學習成果反向設計教學策略,構建“專業通用技能實訓→崗位綜合技能實訓→項目實戰演練”進階式教學組織形式,契合“認識→能力→創造”的人才培養規律,凸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此外,傳統實踐教學主要在課室或實訓室開展,缺乏真實的職業環境,無法及時根據行業企業發展動態調整實踐教學內容,職業能力無法貫徹整個實踐教學體系。因此,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商務英語專業與廣州卡貝路貿易有限公司、深圳舒馬特科技有限公司等名企開展深層次合作,共同投入優勢資源,企業全方位參與高職擴招生源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雙師培養和實踐課程建設。實踐教學依托商務英語專業校行企數字化專業教學資源庫,構建商務英語專業多層次、開放式、交互聯動的校企協同實踐教學平臺,構建校企協同多方位、立體式實踐教學方法,建立起由學校到企業、由仿真到項目、由實訓到實戰的全方位真實立體化線上線下混合式實踐能力培養模式,有效解決商務英語專業高職擴招生源學習時間分散的困境,全面強化高職擴招生源的外語外貿綜合實踐能力。
(四)運用教學策略開展高職擴招生源實踐教學實施
第一,在教學實施方面。基于成果導向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擴招生源校企“雙元”實踐課程體的教學實施,以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為引領,綜合技能實踐課、崗位技能實踐課為主線,校企“雙元”育人為載體,將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思政目標貫穿實踐教學始終,整合校行企數字化專業教學資源庫等資源,聚焦于外語外貿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針對擴招生源學習時間分散等難題,以第一學年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專業通用技能實訓、第二學年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專業崗位綜合技能實訓、第三學年開展項目實戰演練的順序進行教學實施。
第二,在評價體系方面。構建自我參照評價體系,建立學習成果與各門專業課程支撐之間的關聯,并根據課程各項能力指標對學習成果的支撐力度,按照“H(強支撐)”“M(中支撐)”“L(弱支撐)”確定支撐等級;每門課程都必須建立與學習成果支撐的矩陣映射,由本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確定其對學習成果要求支撐的權重系數,由課程評價中對指標項達成度的評估價值與其權值,依次計算指標項達成度數值,并與目標值進行對比,得到每個指標項的達成度評價結果,綜合衡量每個指標項的達成度評價情況,綜合評判畢業要求的達成情況[6]。基于成果導向的商務英語專業高職擴招生源自我參照評價體系,對整個人才培養進行全方位、全過程評價,并將評價結果用于改進、推進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逐步走向卓越。強調每個教育參與者都要明確教育質量責任、都要進行質量評價;每個教學環節包括培養目標、畢業要求、教學環節都要進行質量評價;建立評價的機制和周期,建立“評價、反饋、改進”閉環,形成持續改進機制[5]。
第三。循序漸進取得階段性成果。商務英語專業高職擴招生源英語基礎薄弱,亟需提升商務語言技能和商務技能的學情,因此,擴招生源校企“雙元”實踐課程體系第一階段以英語語言技能課程為主,為商務訪問、國際商務展會和國際營銷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第二階段以商務語言和商務技能課程為主,培養學生商務情景下英語語言技能運用、國際貿易技能等。學生完成這一階段的學習后,能夠通過調查、識別、闡述和分析國際商務服務及對外貿易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設計有效的解決方案,并考慮政治、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等因素,能基本上無差錯地制訂商務計劃、用英語進行外貿業務相關的商務活動等。第三階段開展校企協同實踐教學,把企業真實外貿工作任務序化為典型工作任務,項目以實踐課程身份列入人才培養方案,校方承擔基礎知識講授,企業方承擔實際業務培訓,校企雙方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工作業績共同制定學業成績評價標準,并納入學分管理,實現企業和學校的精準對接。根據企業的發展動態地調整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的內容,創造真實的外貿工作環境,使擴招生源獲得的知識、能力、素質等各方面的成長,將學生培養成能夠從事商務翻譯、外事接待等工作的、具有“互聯網+”國際化視野等創新思維的高素質外語外貿綜合技術技能型人才。
五、結語
本文以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為指導,遵循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五個主要步驟,基于高職擴招生源的學情,從高職擴招生源實踐課程標準,高職擴招生源教學策略、教學實施、自我參照評價體系、循序漸進取得階段性成果等方面,探索了基于成果導向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擴招生源校企“雙元”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有助于人才培養成果精準對接企業崗位用人需求和行業標準,真正實現校企“雙元”育人,提高社會擴招生源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
參考文獻:
[1]李霞.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基于“互聯網+”和高職擴招[J].營銷界,2020(31):55-56.
[2]劉利軍,肖蘭,臧婧蕾.湖南省高職藥學人才需求情況調查與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6(24):137-139.
[3]李冠源,李冬娜.百萬擴招背景下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分層分類施教探究[J].教育與職業,2021(1):101-106.
[4]高靚.高職擴招怎樣改變技能人才培養版圖[J].云南教育:視界時政版,2019(6):18-20.
[5]崔奎勇,劉廣耀,史娟.我國本科職業教育質量辨析[J].中國高教研究,2021(2):98-103.
[6]孫晶,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畢業要求達成度的成果導向評價[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7(4):117-124.
(責任編輯:董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