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身體虛弱、生活質量差、恢復緩慢和頻繁再住院的比率較高。這項名為“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復治療”(Rehab-HF)的研究評估了早期、過渡性、漸進性康復對心力衰竭住院導致身體虛弱的患者的影響。受試者年齡在 60 歲或以上,因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住院。參與者被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和干預組。干預的重點是依據預定的功能水平進行力量、平衡、活動能力和耐力訓練。住院期間開始干預,同時進行每周三天的門診治療,每次 60 分鐘,持續 12 周。門診治療需配合低強度步行和抗阻運動的家庭鍛煉。在 3 個月時,給患者提供個性化的運動處方,并每 4 周隨訪一次。在基線和隨訪時評估身體和認知功能。治療 3 個月后,干預組體能下降的表現明顯優于對照組(
<0.001)。6 個月后再住院率干預組為 1.18,對照組為 1.28。治療組有 28%的人跌倒,對照組有 36%的人跌倒。這兩項發現都沒有達到統計學意義。結論:本研究對住院治療的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發現,12 周的漸進性康復計劃顯著改善了身體功能。
(王晨昊,王寧華譯)
Kitzman D, et al.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for Older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Heart Failure. N Eng J Med. 2021, July 15; 385(3): 20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