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樹豐LUO Shu-feng;李偉業LI Wei-ye
(廣西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南寧 530004)
什么是特色小鎮?綜合近年來各學者對特色小鎮的研究,及相關政策對特色小鎮定義的界定,特色小鎮下內涵可表述為:①小鎮規劃面積約3km2,建設面積約1km2,但小鎮并不是傳統的建制鎮,也不是經濟開發區[1]。②小鎮應具備一定人口規模,并應結合自身區位、周邊環境特點,人文特點等,挖掘出符合自身特色的資源優勢,開發特色產業[2]。③小鎮具有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但不能完全向產業傾斜,應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形成“產、城、人、文”四位一體的社區[3]。文旅特色小鎮不僅具有特色小鎮的內涵特點,而且更重點強調的是“以人文本、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科技、創業、IT 等技術類特色小鎮相比,文旅類特色小鎮具有起步門檻低、條件相對寬松,且小鎮培育的時間短,培育方式較簡單,獲得投資回報相對快的特點,因此在特色小鎮的建設進程中,備受投資者的青睞[4],文旅類特色小鎮成為了特色小鎮類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投資者不顧風險,“大躍進”的開發方法令人擔憂。
1.1 文旅特色小鎮建設主體分析 目前開發文旅特色小鎮的主體主要有三類:①以政府為主導的投資模式。該模式大多以先命名再考核的形式出現在建制鎮,隨著國家各部委對特色小鎮的本質屬性的確定(即特色小鎮應以非建制鎮作為基礎),這類建設方式逐漸被淘汰[5]。②以政府和企業合作為主導的投資模式。該模式主要通過BOT、PPP 等方式進行合作,政府與企業合作為主導的投資模式似乎能十分迎合特色小鎮的建設要求,但是由于在合作過程中,二者的合同關系存在天然的不對等,地方政府往往在合作過程中只做穩賺不賠的部分,而難度大、周期長、盈利少的部分丟給企業執行的情況,這樣往往無法充分發揮企業的能動作用。由于政企合作需要深厚的信任基礎,所以目前政企合作成功的特色小鎮非常少。③以企業為主導的投資模式。這類企業又以房地產企業為主,許多房企認為這是一個轉型的機遇,能夠為企業解決在熱點城市甚至城市群覆蓋范圍內的三、四線城市“拿地難”困境[6],但是目前市場上房地產企業建設的特色小鎮可謂魚目混珠,許多項目出現房地產化等現象,導致其建設的口碑越來越差。
從以上三類開發模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政府主導”及“政府+企業合作主導”的兩種類型較不適合用于目前文旅特色小鎮的開發建設。“企業主導”的開發模式是目前文旅特色小鎮的主要潮流。
1.2 文旅特色小鎮開發主要存在問題分析 雖然近幾年來特色小鎮在全國的建設火熱,但是從建設結果看,情形并不樂觀,幾年前扎堆建設的特色小鎮如今大量淪落為“空心鎮”。2020 年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公布特色小鎮典型經驗和警示案例的通知》[10],旨在對目前特色小鎮建設情況進行糾偏,從文件中公示的一些警示案例和近幾年特色小鎮建設失敗的典型案例中可以總結出,文旅類特色小鎮在開發過程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①項目定位不明確。一些投資企業對小鎮本地的特色產業、文化及資源稟賦等認識不足,甚至造成小鎮內部各區域主題相互沖突、總體規劃與當地文化相悖的情形,比較典型的例子如成都龍潭水鄉。②同質化嚴重。投資者在建設文旅特色小鎮的時候,常套用“賺快錢”的思維,盲目地進行仿制,漸漸形成“千鎮一面”的現象,如咸陽東皇小鎮、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等。③房地產化。許多房地產企業利用特色小鎮的概念進行拿錢圈地,套用文旅城、特色小鎮等噱頭進行宣傳,實際上項目內部根本沒有產業支撐,形成“假小鎮,真地產”的局面,如塞拉維·花海小鎮等。④缺乏歷史文化基礎和產業支撐。一些投資者在開發特色小鎮時,完全不尊重當地的文化稟賦,盲目跟風,模仿照搬其他地方的建筑風格,如常德德國特色小鎮等。⑤特色小鎮概念被濫用。許多投資者喜歡直接給產業區、美麗鄉村、旅游景區等都戴上特色小鎮的“帽子”。如被國家發改委點名的衡陽金甲梨園小鎮。文旅特色小鎮項目作為一個投資金額大、建設周期長、資金回收周期長,其投資風險非常大,僅在投資金額一項而言,一個項目少則幾個億,多則二十幾個億,這一類項目如果投資失敗,對投資企業的傷害是極大的。因此,按照特色小鎮“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企業為主體”的建設要求[7],站在投資企業的角度,如何科學合理地識別并評價文旅類特色小鎮項目的投資風險,對于投資者而言顯得較有價值。
本文在識別文旅特色小鎮投資風險因素的過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獻研究法結合,得到初始的風險因素;隨后通過問卷調查法,利用專家的經驗和優勢,對初始的風險因素進行修正與補充。具體如下:①組織10 人的討論小組(其中特色小鎮研究專家2 人,特色小鎮研究學者8人),運用頭腦風暴法,對目前已建特色小鎮典型失敗案例進行討論,包括成都龍潭水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常德德國小鎮、余姚模客小鎮、塞拉維·花海小鎮;通過分析這些小鎮在建設過程中遭遇的困境,并對應識別其中風險因素。②以“項目投資風險”、“特色小鎮風險”、“特色小鎮”、“文旅特色小鎮”等為檢索詞,在中國知網、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I 文摘數據庫等數據庫進行檢索,篩選出2017-2021 年期間與主題相關度高且被引用次數較高的學術成果,其中,中文文獻33 篇,外文文獻7 篇,合計40 篇。通過整理歸納,并且刪除特定行業的特定風險,對案例研究識別的風險因素進行補充。③基于①②得到的初始風險因素清單,設計關于“文旅類特色小鎮項目投資風險因素調查問卷”,問卷采用李克特5 分量表法進行打分。通過問卷星網上調查的方式,向20 位具有特色小鎮工作或研究背景的專家發放問卷進行調查,共回收問卷19份。將結果進行整理,按文獻[8]中大型重點建設項目風險管理中全生命周期的劃分,獲得最終風險評估體系如表1。

表1 文旅特色小鎮投資風險清單
通過邀請具有文旅特色小鎮建設經驗的專家共20人,對準則層和指標層的各風險因素之間的重要程度進行打分,構造兩兩判斷矩陣。打分規則采用1-9 標度法[9]進行賦值。具體計算步驟如下所示:

④計算最大特征根λmax,其中(AW)i表示向量AW 的第j 個元素。

⑥查表(如表2 所示)得到不同階數n 對應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并計算隨機一致比例CR。

表2 平均隨機一致指標RI 對應表

若CR<0.10,則認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合格,可進行下一步操作;若CR≥0.10,則表明判斷矩陣不合格,需要重新咨詢專家,調整判斷矩陣。
⑦計算總排序。(表3)

表3 層次總排序計算
按以上步驟,將各專家意見進行整理,得到各個判斷矩陣計算結果如表4-表8。

表4 判斷矩陣C 權重計算結果(準則層)

表8 判斷矩陣C4 權重計算結果(指標層)
將上文得到的各層次權重進行總排序并歸一化得分,結果如表9、表10。

表5 判斷矩陣C1 權重計算結果(指標層)

表6 判斷矩陣C2 權重計算結果(指標層)

表7 判斷矩陣C3 權重計算結果(指標層)

表9 準則層各因素對目標層的權重及排序

表10 指標層各因素對目標層的權重及排序
由上文各風險因素的排序可知,對投資者而言,在文旅特色小鎮項目生命周期尚未開始的階段,需要特別關注項目決策階段的風險和項目運營階段的風險。在項目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中,各風險因素的大小排列為C14 定位風險、C41 投資收益平衡風險、C11 項目原始稟賦風險、C15 品牌塑造風險、C43 企業運營管理風險、C12 政策變化風險、C16 投資決策風險、C42 市場需求變化風險、C44 淡旺季差異大風險、C13 資金風險、C21 土地獲得風險、C34施工風險、C45 使用者評價風險、C22 項目規劃風險、C46同行業競爭風險、C31 總投資超支風險、C33 原住民參建意愿風險、C23 設計變更風險、C32 組織風險、C35 建設不可抗力風險。投資者面對不同的風險因素,應具體分析風險對項目的影響程度、風險來源、風險產生的后果等,然后采取風險規避、風險減輕、風險轉移、風險自留的相關措施。本文對排序較靠前的風險因素,分別提出建議。對于定位風險,應采用風險減輕的措施,如聘請國內外專業的團隊進行定位前的調查,采用可量化的指標評定項目的可行性等;對于投資收益平衡風險,應采用風險減輕的措施,如提高項目的宣傳力度,提高管理團隊的運營能力等;對于項目原始稟賦風險,應采用風險規避的措施,對不適于開發文旅特色小鎮的區位,采取放棄開發的方法;對于品牌塑造風險,應采用風險減輕措施,如加強小鎮內部文化與當地文化的聯動,塑造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口碑。對于運營管理風險,應采用風險減輕措施,如聘請專業的、具有經驗的運營管理團隊進行管理;對于市場需求變化風險、政策變化風險,應采用風險自留措施,如預留部分資金,以應對市場動蕩產生的影響;對于投資決策風險,應采用風險減輕措施,如在決策時充分利用可量化的客觀數據,盡量減少主觀因素的影響。